CN218519764U -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9764U
CN218519764U CN202223078883.7U CN202223078883U CN218519764U CN 218519764 U CN218519764 U CN 218519764U CN 202223078883 U CN202223078883 U CN 202223078883U CN 218519764 U CN218519764 U CN 218519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defrosting
duct piec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88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88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9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9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9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包括:立柱饰板和风道件。立柱饰板限定有连通腔,立柱饰板上形成有与连通腔导通的除霜出口;风道件内形成有导风通道,风道件设置于连通腔内,风道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导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风道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导风通道与除霜出口连通的出风口;其中风道件上形成有连通腔配合孔,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通过风道件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贴合,使得风道件与立柱饰板的部分内表面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充分利用了立柱饰板内部的空间,且导风装置增大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进而获得更大的风量。

Description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A柱饰板型面弧度大,很多内部空间无法利用,导致空间浪费,风道截面积过小,拐弯急剧,风量损失严重,不满足整车的除霜性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玻璃侧除霜风口结构使得该结构能充分利用A柱饰板内部的空间,并能够增大风道的截面面积成为了本领域丞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通过风道件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贴合,使得风道件与立柱饰板的部分内表面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充分利用了立柱饰板内部的空间,且这种安装方式还能增大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进而获得更大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风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包括:立柱饰板,所述立柱饰板限定有连通腔,所述立柱饰板上形成有与所述连通腔导通的除霜出口;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内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风道件设置于连通腔内,所述风道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导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道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所述导风通道与除霜出口连通的出风口;其中所述风道件上形成有连通腔配合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所述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通过在风道件上设置有连通腔配合孔,在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当将风道件安装在立柱饰板内部的连通腔内时,风道件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贴合,使得风道件与立柱饰板的部分内表面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充分利用了立柱饰板内部的空间,且这种安装方式还能增大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进而获得更大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与所述连通腔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连通腔配合孔的至少部分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面的至少部分内壁和/或所述风道件上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风道件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部构造为形成于所述连通腔内壁的凸柱;所述第二固定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外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凸柱配合的连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风道件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限位筋插接配合的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合面正交,所述风道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面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装置还包括:除霜格栅。所述除霜格栅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所述除霜格栅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接件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的至少部分外周。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因此,该车辆的立柱饰板的内部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且通过将风道件与立柱饰板内部贴合限定出的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更大,可以获得更大的风量,在车辆需要进行侧窗除霜时,该导风装置可以提供更大的风量以更快的除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柱饰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霜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与立柱饰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C-C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导风装置1,
立柱饰板11,风道件12,配合面13,第一密封件14,安装槽15,第一固定部16,第二固定部17,限位筋18,限位槽19,限位板20,除霜格栅21,
第一卡接件22,豁口221,卡子222,插销223,
第二卡接件23,卡接台231,硬卡232,
第二密封件24,第三密封件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由于A柱饰板型面弧度大,很多内部空间无法利用,导致空间浪费,风道截面积过小,拐弯急剧,风量损失严重,不满足整车的除霜性能。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1,包括:立柱饰板11和风道件12。立柱饰板11限定有连通腔,立柱饰板11上形成有与连通腔导通的除霜出口;风道件12内形成有导风通道,风道件12设置于连通腔内,风道件12的一端设置有与导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风道件12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导风通道与除霜出口连通的出风口;其中风道件12上形成有连通腔配合孔,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1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1,通过在风道件12上设置有连通腔配合孔,在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13,当将风道件12安装在立柱饰板11内部的连通腔内时,风道件12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13贴合,使得风道件12与立柱饰板11的部分内表面共同限定出导风通道,充分利用了立柱饰板11内部的空间,且该导风装置1增大了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进而可以获得更大的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装置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风道件12与连通腔之间且设置于连通腔配合孔的至少部分外周。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风道件12与连通腔之间且设置于连通腔配合孔的至少部分外周,使得将风道件12安装在立柱饰板11内部的连通腔内时,为风道件12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13的对接提供密封环境,进而使得形成的导风通道不会出现漏风现象,保证了除霜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面13的至少部分内壁和/或风道件12上设置有适于容纳第一密封件14的安装槽15。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安装槽15中,使得第一密封件14不会影响风道件12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13的贴合,保证了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6,风道件12的外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部16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7。在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固定部16,在风道件12的外周设置第二固定部17,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6与第二固定部17配合连接,可以将风道件12固定在连通腔的内壁上,利用了立柱饰板11的内部空间,同时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时,由于风道件12固定在连通腔的内壁上,故不会使风道件12在立柱饰板11中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提高了风道件12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了风道件12与周边零部件发生碰撞产生异响。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6构造为形成于连通腔内壁的凸柱;第二固定部17构造为设置于风道件12外周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适于与凸柱配合的连通孔。其中,第一固定部16构造为形成于连通腔内壁的凸柱,凸柱可以构造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部17构造为设置于风道件12外周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上设置有适于与凸柱配合的连通孔,支撑板构造为与凸柱相同数量。支撑板与凸柱适于采用焊接或螺接的连接方式,通过将支撑板与凸柱焊接或螺接在一起,可以将风道件12固定在立柱饰板11的内部,利用了立柱饰板11的内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筋18,风道件12上形成有适于与限位筋18插接配合的限位槽19。通过将连通腔内壁上的限位筋18与风道件12上的限位槽19插接配合,可以对风道件12在安装时进行限位,提高了风道件12的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限位筋18与插接槽的配合,使得风道件12两端与立柱饰板11的进风口与出风口配合更加紧密,避免出现漏风和产生异响等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筋18的延伸方向与配合面13正交,风道件12上设置有与配合面13平行的限位板20,限位板20上设置有限位槽19。由于限位筋18的延伸方向与配合面13正交,风道件12上设置有与配合面13平行的限位板20,限位板20上设置有限位槽19,因此限位筋18的延伸方向与限位板20也正交。通过将限位筋18延伸方向构造为与限位板20正交,使得在安装风道件12并对风道件12进行限位时,不会影响风道件12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连通腔内的配合面13的贴合,保证了风道件12上的连通腔配合孔与立柱饰板11内壁能严密贴合以形成封闭的导风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装置1还包括:除霜格栅21。除霜格栅21设置于除霜出口,除霜格栅2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22,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于除霜出口的第二卡接件23,第一卡接件22适于与第二卡接件23配合。其中,除霜格栅21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2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卡接件22可以构造为豁口221、卡子222或插销223;连通腔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件23,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23可以构造为卡接台231或硬卡23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22构造为多个,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卡接件22构造为豁口221、卡子222和插销223;第二卡接件23构造为多个,且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23构造为卡接台231和硬卡232。豁口221与硬卡232配合,卡子222和插销223与卡接台231相互配合,以将除霜格栅21固定在立柱饰板11上的除霜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装置1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4。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风道件12与连通腔的内壁之间,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除霜出口的至少部分外周。通过将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除霜出口的至少部分外周,可以为风道件12与除霜格栅21的对接提供密封环境以减少风量的损失,避免出现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导风装置1还包括:第三密封件25。第三密封件25设置于风道件12与仪表盘之间,第三密封件25设置于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外周。通过将第三密封件25设置于风道件12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外周,可以为风道件12于仪表盘的对接提供密封环境,保证从仪表盘处吹出来的风能全部进入风道件12内的导风通道内,同时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25能避免出现噪音等现象。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1,因此,该车辆的立柱饰板11的内部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且通过将风道件12与立柱饰板11内部贴合限定出的导风通道的截面面积更大,可以获得更大的风量,在车辆需要进行侧窗除霜时,该导风装置1可以提供更大的风量以更快的除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饰板(11),所述立柱饰板(11)限定有连通腔,所述立柱饰板(11)上形成有与所述连通腔导通的除霜出口;
风道件(12),所述风道件(12)内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风道件(12)设置于连通腔内,所述风道件(12)的一端设置有与导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道件(12)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所述导风通道与除霜出口连通的出风口;其中
所述风道件(12)上形成有连通腔配合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适于覆盖所述连通腔配合孔的配合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4),所述第一密封件(14)设置于所述风道件(12)与所述连通腔之间且设置于所述连通腔配合孔的至少部分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13)的至少部分内壁和/或所述风道件(12)上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件(14)的安装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6),所述风道件(12)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6)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6)构造为形成于所述连通腔内壁的凸柱;所述第二固定部(17)构造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12)外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凸柱配合的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筋(18),所述风道件(12)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限位筋(18)插接配合的限位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1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合面(13)正交,所述风道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面(13)平行的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霜格栅(21),所述除霜格栅(21)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所述除霜格栅(2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22),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环绕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的第二卡接件(23),所述第一卡接件(22)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3)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4),所述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所述风道件(12)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24)设置于所述除霜出口的至少部分外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
CN202223078883.7U 2022-11-18 2022-11-18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8519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83.7U CN218519764U (zh) 2022-11-18 2022-11-18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83.7U CN218519764U (zh) 2022-11-18 2022-11-18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9764U true CN218519764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50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8883.7U Active CN218519764U (zh) 2022-11-18 2022-11-18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9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3287295A (ja) スピ−カボツクス
CN218519764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EP2834992A1 (en) Loudspeak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baffle portion of a loudspeaker
CN102897111A (zh) 用于机动车辆内部的装饰元件
CN111691125B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显示模块的安装方法
CN108278842B (zh) 喇叭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喇叭固定结构的冰箱
JP5788268B2 (ja) クリップによる取付け構造
CN218616159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420605U (zh) 一种洗衣机
CN202260305U (zh) 汽车后门固定线束用橡胶件
CN216347007U (zh) 用于空调器的顶盖组件和空调器
CN112776561B (zh) 空调装配组件、驻车空调和车辆
CN21897279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634669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0889158U (zh) 一种进气系统过渡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29594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033834U (zh) 一种充电桩
CN220524348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1970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299371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6620061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20750087U (zh) 一种新型洗墙灯的堵头结构
CN211345567U (zh) 窗式空调器
KR10121153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4038712U (zh) 一种阀门支架及具有其的阀门组件、室外机、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