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076U -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076U
CN219083076U CN202223080363.XU CN202223080363U CN219083076U CN 219083076 U CN219083076 U CN 219083076U CN 202223080363 U CN202223080363 U CN 202223080363U CN 219083076 U CN219083076 U CN 21908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line
throat
section
bulg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03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刚
张波
章建锋
俞瑜
姚青
徐强
严力峰
诸永定
茅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03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所述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具有入气口端和喉口;进气座,具有燃气流出口,燃气流出口和入气口端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燃气流出口位于入气口端的上游;引射组件水平安装,燃气流出口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的交线构成中心线,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混合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以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厨具上的燃气燃烧器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为引射式燃气燃烧器,其一般包括火盖、引射管及喷头,引射管对应喷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引射管通过第一进风口与外界大气相通,燃气从喷头高速喷入到引射管内,在引射管内形成强引射,外界空气从空气入口吸入到引射管内,在与引射管内的燃气混合后,送至火盖,以供燃烧所需。
这种燃烧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一次空气引射的效果好,但也存在不足,其对燃气的供气压力要求较高;且由于燃气从孔径较小的喷嘴喷出,射流以很高的速度进入引射管,在射流的紊动扩散作用下,卷吸周围部分空气进入引射管。现有的引射管如专利号为ZL201420180488.6(授权公告号为CN203784951U)的中国专利或专利号为ZL201520363021.X(授权公告为CN20471768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引射管,引射管的内腔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
由于这种引射管通常为对称结构(相对于喷嘴中心所在水平面的上下两侧呈对称),然而当燃烧器工作时,灶壳内的空气被加热导致环境温度较高,而且越接近燃烧器温度增高越明显,当高温时,由喷嘴喷射出的燃气被迅速加热,体积快速增大,密度减小,浮力对于燃气引射方向的影响不能忽略,喷射的轨迹线会有一定的向上倾斜,使得喷嘴中心所在水平面下方的空气引射量增大(自然引射空气进入的空间增大),而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空气引射量则减小(自然引射空气进入的空间减小);此外,自然引射的外界空气同样存在被迅速加热后,热空气向上浮的趋势,进一步导致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空气减少。由此,喷嘴喷射出的燃气以及外界空气自然引射进入到引射管内的混合气体,存在位于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气体流量小于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下方的气体流量小的状态,将会导致混合不均匀,引射效率下降,甚至导致燃烧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能够使得引射气体混合均匀,提高引射效率,进而使得燃烧充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
引射管,具有入气口端和喉口;
进气座,具有燃气流出口,所述燃气流出口和入气口端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流出口位于入气口端的上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射组件水平安装,所述燃气流出口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的交线构成中心线,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
通过使得喉口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的过流面积大于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的过流面积,扩大了上部的过流面积,即使存在燃气上浮和空气上浮引起的进气不均匀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燃气和引射空气进入到引射管内后,到达喉口时,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相对于燃气流出口中心所在的平面而言,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混合的均匀性,提高引射效率,进而使得燃烧充分。
优选的,为进一步地使得上下两部分进气均匀,S1:S2的取值范围为≤1.45:。
进一步地,为便于扩大上部的过流面积,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为提高燃气喷射能力,与同一个引射管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燃气流出口的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形成在对应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之间的位置。从而减少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喷射燃气形成的负压区叠加带来的引射空气增加带来的影响,减少进气不均匀。
进一步地,为便于扩大上部的过流面积,又避免引射管高度过大,与同一个引射管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第一凸起部最高点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凸起部最高点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D2,并且满足D1:D2的范围为1.25:1~2.15:1。
进一步地,以通过中心线与轮廓线两个交点之间的中心的竖直线为轴线,所述轴线与中心线垂直,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轴线两侧的部分相对于轴线对称,由此使得左右两侧的气流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引射管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所述喉口形成在收缩段和混合段的交界处,所述收缩段内形成有与喉口的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一过渡结构,所述第一过渡结构由入气口端向喉口方向逐渐凸起,由此,可通过第一过渡结构将气流逐渐引导向凸起部,减少流道突变带来的气流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引射管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所述喉口形成在收缩段和混合段的交界处,所述混合段内形成有与喉口的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过渡结构,可在混合段进一步促进气流的均匀混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得喉口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的过流面积大于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的过流面积,扩大了上部的过流面积,即使存在燃气上浮和空气上浮引起的进气不均匀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燃气和引射空气进入到引射管内后,到达喉口时,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相对于燃气流出口中心所在的平面而言,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混合的均匀性,提高引射效率,进而使得燃烧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引射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引射管的喉口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进气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引射管的喉口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引射管的喉口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引射管的喉口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1和进气座2。
本实施例的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依次包括有收缩段11、混合段12和扩压段13,其中,收缩段11和混合段12的交界处形成喉口14。收缩段11远离混合段12的端口构成为入气口端111,进气座1上形成有燃气流出口21,燃气流出口21正对入气口端111。安装状态下,燃气流出口21和引射管1为水平安装,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将燃气流出口21分隔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图3中的水平直线(中心线X)为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14(所在平面)的交线。
喉口14的横截面(图2中所示左右向竖直剖面形成的截面)的轮廓线(图中有两条内外间隔的轮廓线,是因为引射管1具有一定的壁厚,下文所述的轮廓线均为内侧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也就是说,喉口14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的过流面积大于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的过流面积,从而相对于对称的引射管结构,扩大了上部的过流面积,即使存在燃气上浮和空气上浮引起的进气不均匀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燃气和引射空气进入到引射管1内后,到达喉口14时,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12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12内的气体,相对于燃气流出口21中心所在的平面而言,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提升混合的均匀性,进而使得燃烧充分。优选的,S1:S2的范围为≤1.45。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形成S1>S2,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其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41,该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对应于每个引射管1,燃气流出口2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从而解决单个燃气流出口21外界空气自然引射量不足的问题。各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也就是说,各燃气流出口2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燃气流出口21具有两个。
当设置至少两个燃气流出口21时,两个燃气流出口21各自形成的负压区在两个燃气流出口21之间的区域叠加,由此,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该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该第二凸起部142形成在对应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21之间的位置,从而减少负压区叠加带来的引射空气增加带来的影响,减少进气不均匀。
第一凸起部141的最高点到中心线X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凸起部142最高点到中心线X的垂直距离为D2,并且满足D1:D2的范围为1.25:1~2.15:1。
参见图3,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成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以为,由若干个圆或椭圆(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等半径的圆,如图3中虚线所示)相交而成,中心线X与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的两个交点为两个圆互相远离的两个点,两个圆的圆心O1、O2位于中心线X上,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取两个圆不相交的部分并且在相交点形成倒角,倒角位置即为上述的第二凸起部142,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每个圆不相交的部分上各点以弧线相连以及位于弧线两侧的两个圆的线段而形成,上述将两个圆相连的弧线即构成上述的第一凸起部141。优选的,以通过中心线X位于与轮廓线两个交点之间的中心的竖直线为轴线Y,轴线Y与中心线X垂直,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轴线Y两侧的部分相对于轴线Y对称,两个圆的交点位于该轴线Y上。
收缩段11内由入气口端111向混合段12渐变形成有与喉口14的第一凸起部141和第二凸起部142对应的第一过渡结构112。混合段12内形成有与喉口14的第一凸起部141和第二凸起部142对应的第二过渡结构121。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凸起部142,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每个圆不相交的部分上个一点以直线相连以及位于弧线两侧的两个圆的线段而形成,只要确保S1>S2即可。
实施例三
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取每个圆不相交的部分上各一点以向上凸起的弧线相连以及位于弧线两侧的两个圆的线段圆滑过渡而形成,只要确保S1>S2即可。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具有左右布置的两个第二凸起部142,由此可适配三个燃气流出口112的结构,可选的,第二凸起部142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设置更多个。

Claims (11)

1.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
引射管(1),具有入气口端(111)和喉口(14);
进气座(2),具有燃气流出口(21),所述燃气流出口(21)和入气口端(111)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流出口(21)位于入气口端(111)的上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射组件水平安装,所述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14)的交线构成中心线(X),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S1:S2的取值范围为≤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引射管(1)对应的燃气流出口(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形成在对应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21)之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引射管(1)对应的燃气流出口(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第一凸起部(141)最高点到中心线(X)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凸起部(142)最高点到中心线(X)的垂直距离为D2,并且满足D1:D2的范围为1.25:1~2.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以通过中心线(X)与轮廓线两个交点之间的中心的竖直线为轴线(Y),所述轴线(Y)与中心线(X)垂直,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轴线(Y)两侧的部分相对于轴线(Y)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引射管(1)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11)、混合段(12)和扩压段(13),所述喉口(14)形成在收缩段(11)和混合段(12)的交界处,所述收缩段(11)内形成有与喉口(14)的第一凸起部(141)和/或第二凸起部(142)对应的第一过渡结构(112),所述第一过渡结构(112)由入气口端(111)向喉口(14)方向逐渐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14)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所述引射管(1)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11)、混合段(12)和扩压段(13),所述喉口(14)形成在收缩段(11)和混合段(12)的交界处,所述混合段(12)内形成有与喉口(14)的第一凸起部(141)和/或第二凸起部(142)对应的第二过渡结构(121)。
11.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N202223080363.XU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Active CN21908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0363.XU CN21908307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0363.XU CN21908307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076U true CN21908307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0363.XU Active CN219083076U (zh) 2022-11-19 2022-11-19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7036U (zh) 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WO2016145745A1 (zh) 燃烧器
CN106949466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1344535Y (zh)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19083076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N219222404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115899686A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N210601611U (zh) 一种降压燃烧器
CN210801179U (zh) 一种新型浓淡燃烧器内壳
CN219222405U (zh) 一种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N111043600A (zh) 一种双侧进气上进风式家用燃烧器炉头
CN219222402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6047656U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6949474B (zh) 分气结构和燃烧器
CN115727326A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9222401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6114025U (zh) 火盖和具有其的炉头、燃烧器
CN219222403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115711393A (zh) 一种引射管、应用有该引射管的引射组件及燃气灶具
CN110220192B (zh) 灶具引射器
CN110220196B (zh) 引射管及含其的灶具引射器
CN219083091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08832500U (zh) 耐火砖组件和燃烧器
CN220793127U (zh) 具有t形引射结构的燃烧器
CN20929513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