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7166U - 气囊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气囊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7166U
CN219077166U CN202320175703.2U CN202320175703U CN219077166U CN 219077166 U CN219077166 U CN 219077166U CN 202320175703 U CN202320175703 U CN 202320175703U CN 219077166 U CN219077166 U CN 219077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bag
vehicle
front windshiel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57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耀武
田竹
舒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57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7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7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7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囊组件和车辆。气囊组件包括壳体、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且所述气囊在处于充气状态时由所述壳体中弹出;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以及气囊连接部,所述气囊主体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气囊主体和所述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用于避让设置于车辆中控台的车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形成避位空间,能够避免对设置于副驾驶前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下,控制气囊正常弹出,有助于提高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气囊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车辆上通常会设置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事故中,气囊会展开以降低对于乘员的冲击。现有车辆可以在车辆的副驾驶座位前增加显示装置等设备,以提高车辆的使用体验,然而设置于副驾驶前的显示装置等设备可能对气囊的正常弹出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组件和车辆,以副驾驶前的设备可能对气囊的正常弹出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组件,包括壳体、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且所述气囊在处于充气状态时由所述壳体中弹出;
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以及气囊连接部,所述气囊主体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其中,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气囊主体和所述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用于避让设置于车辆中控台的车载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主体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气囊连接部设置为在处于充气状态下朝向所述车载设备和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之间的方向,以使所述气囊连接部充气时带动带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一侧,在所述气囊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并穿过前挡风玻璃和车载设备形成的空间,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后带动所述气囊主体展开,并使所述气囊主体在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且所述气囊主体和所述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降低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对车辆前挡风玻璃和/或对所述车载设备的冲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带包括弱化区,所述弱化区沿所述限位带的宽度方向由所述限位带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所述弱化区的断裂强度小于所述弱化区之外的区域的断裂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带沿所述气囊的中轴线的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泄气孔,所述气囊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泄气孔,所述第二泄气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泄气孔的尺寸。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气囊组件用于作为所述车辆的副驾驶气囊;
其中,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气囊连接部由所述壳体延伸向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延伸,所述气囊主体在所述气囊连接部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处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部联通,所述气囊主体由与所述气囊连接部联通的位置向朝向所述车辆的副驾驶座位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驾驶座位前的显示装置,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远离所述副驾驶座位一侧,且所述避位空间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容纳所述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的限位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上的目标区域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在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并突破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后,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接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以下任意一项: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与所述壳体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受到冲击力最大的区域、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与所述气囊最先接触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囊组件的气囊包括气囊主体以及气囊连接部,在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气囊主体和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这样,当气囊充气并展开时,能够绕过副驾驶前的设备,所形成的避位空间能够对设备进行避让,有助于降低设备损坏的可能性,提高车辆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组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部分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组件的又一展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本申请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和/或C,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单独C,以及A和B都存在,B和C都存在,A和C都存在,以及A、B和C都存在的7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气囊组件和车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气囊组件包括壳体101、气囊102以及气体发生器103。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气囊组件主要应用于车辆的座位前方,示例性的,可以是车辆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气囊102设置于壳体101内,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气囊102经过折叠之后,存放在壳体101内部。
气囊102的进气口与气体发生器103连通,实施时,通常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状态,在车辆发生相对较为严重的碰撞时,控制器控制气体发生器103工作,气体发生器103向气囊102内充气,如图3所示,气囊102在充气状态下展开并从壳体101中弹出,弹出后的气囊102位于座位的前方,从而为乘员提供缓冲和保护效果,本实施例中,气囊102和气体发生器103的选择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和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4,图4为气囊102展开状态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囊102包括气囊主体1021、气囊连接部1022和限位结构,气囊主体1021通过气囊连接部1022与气体发生器103连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气囊主体1021可以理解为气囊102展开后,位于乘员和前仪表台之间的部分,气囊主体1021起到主要的缓冲作用。气囊连接部1022则可以理解为位于仪表台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可以在车辆的前设置车载设备显示装置20等车载设备,以满足乘员的娱乐或工作需求等。
本实施例的气囊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满足气囊弹出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气囊充气。
所述气囊充气过程中,在所述气囊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并穿过前挡风玻璃和车载设备形成的空间,降低所述气囊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之间的冲击力,且所述气囊在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向所述车载设备背向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以避让所述车载设备。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后带动所述气囊主体展开,并在充气完成后,形成避位空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气囊弹出条件指的是车辆发生撞击等紧急情况下,实施时,通常可以利用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并根据车辆的加速度判定车辆是否发生撞击。判定气囊弹出条件是否满足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随着向气囊中充气过程的进行,气囊逐渐展开,在气囊展开过程中,气囊会与限位结构抵接,并突破限位结构的限制。由于限位结构的存在,使得气囊突破限位结构限制过程中,气囊的展开速度降低,相应的,气囊对于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的冲击力也随之降低,以降低气囊损坏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气囊展开过程中,经由车载设备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向座位方向展开,从而避免气囊直接冲击车载设备导致车载设备损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气囊还包括气囊主体和气囊连接部;
所述气囊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向所述车载设备背向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包括:
向所述气囊连接部充气,以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带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一侧;
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一侧之后,向所述气囊主体充气,使所述气囊主体在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且所述气囊主体和所述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用于避让所述车载设备。
如图1所示,在气囊102处于充气状态时,气囊102在车载设备20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绕过车载设备20向朝向车载设备20远离前挡风玻璃10一侧展开,换句话说,也就是朝向乘员座位的方向展开,气囊主体1021和气囊连接部1022之间形成避位空间,避位空间用于避让车载设备20。
当气囊102开始充气时,气囊连接部1022先充气,此时,气囊102逐渐向朝向车载设备20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空隙的方向展开,当气囊连接部1022完全展开之后,气体发生器103通过气囊连接部1022向气囊主体1021主体展开,需要理解的是,气囊连接部1022的长度需要大于车载设备20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空隙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这样,当气囊连接部1022完全展开时,已经将尚未展开的气囊主体1021移动至车载设备20远离前挡风玻璃10的一侧,此时,气囊主体20充分展开,以提高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而车载设备20容纳于气囊主体1021和气囊连接部1022之间形成避位空间,也不会对车载设备20造成损伤。
请继续参阅图2,气囊102还包括限位结构104,限位结构104与壳体101连接,限位结构104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限位部通过连接部与壳体连接,限位部位于壳体101朝向气囊102弹出方向的一侧。
需要理解的是,在图2所示状态下,气囊102处于折叠状态且收纳于壳体101内,此时,限位结构104也可以收纳于壳体101内,但是为了表示的更加清楚,图2中示例性的将限位结构104展示为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104用于提供一个缓冲阻力,以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4设置于气囊102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这样,当气囊102展开并弹出时,能够与限位结构104的限位部相接触,限位部与壳体10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气囊102的弹出距离,这样,在气囊102与前挡风玻璃10接触之前,会先与限位结构104的限位部接触,由于限位结构104的限位效果,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阻力,从而实现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前挡风玻璃10破裂的可能性以及车载设备20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104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4可以包括在气囊102内部或气囊102外部的拉带,拉带可以与气囊102缝制在一起,这样,气囊102展开时,能够通过拉带提供一定的缓冲阻力。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4包括限位带,限位带的两端分别在壳体101相对的两侧与壳体101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4的连接部为限位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就是与壳体101连接的两端,而限位部为限位带位于两连接部之间的部分。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带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1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带的两端也可以分别与壳体101的左侧和右侧连接,这里,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等方位均指的是安装于车辆上时,相对于车辆的各个方向。
通过设置该限位带,当气囊102展开时,能够通过限位带提供一定的束缚效果,从而实现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小于壳体101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上的目标区域之间的最小距离,这里,目标区域包括以下任意一项: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壳体101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受到冲击力最大的区域、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气囊102最先接触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壳体101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可以通过测量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壳体101的相对位置测得。
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受到冲击力最大的区域可以在不设置限位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设置力传感器,并检测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大小测得,通过控制限位部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小于壳体101与车辆的前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上的冲击力最大的区域之间的距离,能够在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受到的冲击力的达到最大值之前与限位部接触,从而实现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最大冲击力。
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气囊102最先接触的区域则可以在不设置限位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设置力传感器,并检测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的触发时间测得。这样,本实施例能够延长气囊102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之间的冲击作用时间,从而降低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大小,以降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损坏的可能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气囊102的弹出方向调整限位部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果气囊102展开过程中,更偏向前挡风玻璃10一侧,则可以将限位部设置于气囊102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以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的冲击力,如果气囊102的弹出方向更偏向于车载设备20的一侧,则可以将限位部设置于气囊102和车载设备20之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在气囊102和前挡风玻璃10之间以及气囊102和车载设备20之间设置限位部,这样,由于限位部的限位作用,能够使得气囊102降低向前挡风玻璃10方向以及车载设备20的方向的展开效果,也就是说,使得气囊102的展开方向更倾向于朝向前挡风玻璃10方向以及车载设备20之间的区域,以降低损坏前挡风玻璃10和车载设备20的可能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壳体101与前挡风玻璃10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则限位带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11厘米,类似的,限位部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载设备20与壳体101之间的最小距离,显然,其具体数值并不局限于此。
通过限定限位部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与壳体101之间的最小距离,能够使得气囊102展开时,先与限位带接触,从而实现通过限位带提供缓冲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充气过程中,与限位结构抵接并突破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包括:
所述气囊在充气过程的第一阶段,所述气囊充气直至与所述限位结构抵接;
所述气囊在充气过程的第二阶段,所述气囊持续充气并使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弱化区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4包括弱化区1041,弱化区1041沿限位带的宽度方向由限位带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弱化区1041的断裂强度小于弱化区1041之外的区域的断裂强度,进一步的,弱化区1041的断裂强度小于气囊102弹出时的作用力,这样,气囊102弹出并与限位带抵接时,能够使得限位带在弱化区1041断裂。
气囊102的充气过程可以理解为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气囊102充气并与限位结构104抵接,在气囊102充气并与限位结构104充分抵接后,进入气囊充气的第二阶段,此时,气囊102继续充气,但是由于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气囊102的体积不变,其内部气压不断增加,直至气囊102对于限位结构104的压力大于弱化区1041断裂所需的作用力时,气囊102冲破限位结构的限制。进一步的,气体发生器103继续向气囊102内充气,使得气囊102充分展开。
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状态下,气囊102已经开始充气且与限位带充分接触,此时,限位带已经提供了一定的缓冲阻力,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玻璃的冲击力,此时,气囊102进一步充气,能够使得限位带在弱化区1041处撕裂,从而确保限位结构104不会影响气囊102的正常展开效果。
实施时,可以通过降低限位带的宽度以形成弱化区1041,也可以在限位带上开设缺口以形成弱化区1041。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限位带上开设了多个贯穿限位带厚度方向的刀口,这样,刀口区域的断裂强度相对较低,形成了限位带的弱化区1041。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确保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气囊102必须充分展开,限位结构104会在气囊102展开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挡,这样,会使得气囊102展开过程中的冲击力受到一定限制,从而降低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和/或车载设备20的冲击力。
当随着气囊102逐渐展开并与限位带接触时,气囊102对于限位带的冲击力逐渐增加,这样,由于弱化区1041的强度相对于其他区域更低,因此限位带会在弱化区1041处发生断裂,从而不会影响气囊102正常展开尺寸,确保能够为乘员提供充分保护。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带的弱化区1041与壳体101后侧的之间的限位带长度小于弱化区1041与壳体101前侧之间的限位带长度。
可以理解为,限位带在更靠近乘员侧处断开,这样,限位带断开后,相对较长的部分位于靠近前挡风玻璃10侧,相对较短的部分靠近乘员侧,能够降低限位带接触乘员的可能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带的宽度为8至15厘米,能够提供足够的束缚效果,同时,也能够避免限位带对于气囊102的局部压力过大导致气囊102无法正常有效展开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带沿着气囊102的中轴线设置,可以理解为,沿着乘员的方向观察或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当气囊102展开时,限位带位于气囊1003沿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这样,能够使得限位带对于气囊102的作用力分布的较为对称,从而使得气囊102能够更为均匀的弹出。
气囊主体10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泄气孔1023,气囊连接部102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泄气孔1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气囊连接部充气,以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带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座位之间,包括:
向所述气囊连接部充气,以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带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座位之间,包括:
在所述气囊连接部带动所述气囊主体向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泄气孔泄气,以降低所述气囊对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泄气孔1023起到主要的排气作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泄气孔1023的尺寸,对泄气进行控制,获得合理的气囊102内部压力,在碰撞中以达到最佳的乘员保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泄气孔1023用于在气囊完全展开,并承担其防碰撞功能之后,实现泄气功能。
第二泄气孔1024则用于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囊102的压力,更为具体的,主要用于在气囊102展开过程中泄气,以降低气囊102的压力。需要理解的是,由于第二泄气孔1024更接近气囊102的进气端,这样,当气囊102开始充气时,第二泄气孔1024能够较早的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泄气作用,这样,能够使得气囊102内早期的气压降低,因此,气囊102对于前挡风玻璃10的冲击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泄气孔1023和/或第二泄气孔1024对称的设置于气囊102的两侧,从而能够使得气囊102的形状变化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对于车辆乘员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泄气孔1024的尺寸小于第一泄气孔1023的尺寸,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气囊102的气体泄漏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气囊102无法完全展开,影响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二泄气孔1024的尺寸小于第一泄气孔1023,既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囊102的气压,又能够避免气囊102泄气速度过快,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一项的气囊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囊折叠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将折叠后的气囊放入容纳气囊的壳体,并将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以使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与所述限位结构抵接并突破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以降低所述气囊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之间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将折叠后的气囊设置于容纳气囊的壳体中后,进一步将限位结构与壳体连接,从而使得气囊展开时,能够收到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从而降低气囊与对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的冲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折叠后的气囊放入容纳气囊的壳体,包括:
依次将折叠后的气囊连接部和气囊主体放入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气囊展开时,所述气囊连接部和所述气囊主体依次展开,且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过程中,推动尚未展开的气囊主体由车载设备和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所述车载设备靠近所述座位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实施时,可以先将气囊连接部和气囊主体分别折叠,然后将气囊连接部先放入壳体内,再将气囊主体放在折叠好的气囊连接部上。接下来,设置限位结构,使得气囊展开时,限位结构能够实现对于气囊的限位效果。
实施时,气囊充气过程中,先向气囊连接部充气,使得处于折叠状态的气囊主体被顶起,在气囊连接部充气完成之后,才会向气囊主体中充气,使得气囊能够越过车载设备展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气囊展开方向一侧设置限位结构,包括:
设置包括弱化区的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与所述限位结构抵接,并在所述弱化区处突破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包括弱化区的限位结构,以使得气囊展开过程中,能够突破弱化区的限制,避免影响气囊的正常展开效果,有助于提高对于乘员的保护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能够实现上述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且所述气囊在处于充气状态时由所述壳体中弹出;
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以及气囊连接部,所述气囊主体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
在所述气囊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并穿过前挡风玻璃和车载设备形成的空间,所述气囊连接部展开后带动所述气囊主体展开,并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后,所述气囊主体和所述气囊连接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用于避让设置于车辆中控台的车载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通过所述气囊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气囊连接部设置为在处于充气状态下朝向所述车载设备和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之间的方向;
所述气囊连接部充气时带动未充气的所述气囊主体由所述车载设备和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移动至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一侧;
所述气囊主体在所述车载设备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展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降低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对车辆前挡风玻璃和/或对所述车载设备的冲击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包括弱化区,所述弱化区沿所述限位带的宽度方向由所述限位带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所述弱化区的断裂强度小于所述弱化区之外的区域的断裂强度。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沿所述气囊的中轴线的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泄气孔,所述气囊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泄气孔,所述第二泄气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泄气孔的尺寸。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气囊组件用于作为所述车辆的副驾驶气囊;
其中,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气囊连接部由所述壳体延伸向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延伸,所述气囊主体在所述气囊连接部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处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部联通,所述气囊主体由与所述气囊连接部联通的位置向朝向所述车辆的副驾驶座位的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驾驶座位前的显示装置,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远离所述副驾驶座位一侧,且所述避位空间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容纳所述显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的限位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上的目标区域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所述气囊展开过程中,在与所述限位结构接触并突破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后,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或所述车载设备接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以下任意一项: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与所述壳体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受到冲击力最大的区域、前挡风玻璃和/或车载设备与所述气囊最先接触的区域。
CN202320175703.2U 2023-02-07 2023-02-07 气囊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9077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5703.2U CN21907716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气囊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5703.2U CN21907716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气囊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7166U true CN21907716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5703.2U Active CN219077166U (zh) 2023-02-07 2023-02-07 气囊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7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3929B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20130147169A1 (en) Active airbag venting system
KR20140124231A (ko) 에어백 모듈의 승객 목 상해 방지장치
WO2013009821A2 (en) Airbag
CN114426005A (zh) 安全气囊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101542851B1 (ko) 차량의 에어백
KR20050017520A (ko) 에어백 장치
CN219077166U (zh) 气囊组件和车辆
KR101071735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US20100171295A1 (en) Driver's air bag
KR20160017997A (ko) 동승석 에어백 장치
KR100698682B1 (ko) 에어백장치
KR101405381B1 (ko) 승객의 상해를 저감하는 조수석 에어백 모듈
KR101867061B1 (ko) 자동차의 커튼 에어백
KR101594772B1 (ko) 에어백장치
CN220682322U (zh) 安全气囊
KR20080050778A (ko) 더미 시험용 가변 벤트 홀 타입 에어백 쿠션
KR20100099550A (ko) 차량의 조수석 에어백
KR100693609B1 (ko) 차량의 무릎 보호용 에어백
KR100568144B1 (ko) 차량의 지연폭발형 에어백 제어방법
KR20030026468A (ko) 자동차용 테더 및 벤트홀 연결형 에어백 쿠션
KR100557320B1 (ko) 조수석 에어백 모듈
KR100989491B1 (ko) 조수석 에어백과 그 전개방법
KR100947995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백
KR20230047851A (ko) 에어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