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0038U -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0038U
CN219060038U CN202222853435.3U CN202222853435U CN219060038U CN 219060038 U CN219060038 U CN 219060038U CN 202222853435 U CN202222853435 U CN 202222853435U CN 219060038 U CN219060038 U CN 219060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 pressing
clamping
crawler
mai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34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宏
肖友平
杨兴
刘昌军
姜廷贵
龚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edi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edi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edi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edi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34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0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0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0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包括履带行走机构、主平台和压桩机构,主平台设置在履带行走机构上,并位于履带行走机构的两侧之间,履带行走机构上设置有通孔,压桩机构竖向设置在主平台上,且压桩机构的下端穿过主平台后经由通孔可向下伸至履带行走机构下方,履带行走机构可驱动主平台连同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压桩机构可将放入其内的桩体压入下方的泥土中。通过采用履带行走机构直接驱动主平台连同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静压桩机的行走和转向,非常方便,同时可以独立完成十字轴线对桩位,以便压桩机构将桩体精准的打入下方桩位的泥土中,操作简单方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适合不同施工场地的压桩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背景技术
静压桩是工程桩基施工的一种方法,静压桩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静压桩的优点在于完全避免了锤击打桩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和污染,因此施工时具有对桩无破坏、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无污染等优点。现有的静压桩机,大多都采用静力压桩平台,不方便移动,或者移动效率非常低,这给现场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尤其是一些吨位较大的设备,导致施工成本非常高。同时,由于静力压桩平台不方便移动,这样导致桩体与预设桩位的对准会比较困难,压桩完成后桩体与预设的桩位之间存在偏差,这样导致工程现场无法按照施工要求精准完成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包括可自由行走和转向的履带行走机构、主平台和压桩机构,所述主平台设置在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上,并位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的两侧之间,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压桩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桩机构竖向设置在主平台上,且所述压桩机构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下方,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可驱动所述主平台连同所述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所述压桩机构可将放入其内的桩体压入下方的泥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通过采用可自由行走和转向的履带行走机构直接驱动所述主平台连同所述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静压桩机的行走和转向,非常方便,同时可以独立完成十字轴线对桩位,以便所述压桩机构将桩体精准的打入下方桩位的泥土中,操作简单方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适合不同施工场地的压桩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压桩机构包括压桩支架和压桩组件,所述压桩支架设置在所述主平台上,且所述压桩支架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下方,所述压桩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的上端,所述压桩组件可将位于所述支架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下方的泥土中。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压桩支架可对所述压桩组件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在所述主平台随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或转动是时可以带动所述压桩支架一同移动或行走,所述压桩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的上端,这样可以将位于所述压桩支架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下方的泥土中。
进一步:所述压桩组件包括两组压桩驱动机构、夹持梁和盖板组件,两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上端,并位于所述压桩支架的前后两侧,所述夹持梁滑动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的前后两侧之间,且所述夹持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盖板组件滑动所述夹持梁上,且所述盖板组件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夹持梁的中部用于放入桩体的让位孔,所述夹持梁内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有用于夹紧桩体并随着桩体和所述夹持梁一同向下运动的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压桩驱动机构可同步驱动所述夹持梁向下运动,以在所述让位孔处于关闭状态下将放入所述让位孔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下方的泥土中。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压桩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梁上下运动,以通过所述夹持梁内的夹持机构将桩体夹紧,并驱动所述桩体向下运动,将所述盖板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梁上,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盖板组件打开所述让位孔,从而方便桩体的放入,以及桩体放入后通过盖住盖板组件盖住所述让位孔,配合所述夹持梁将桩体夹持住,保证桩体顺利压入桩位的泥土中。
进一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两个盖板驱动机构和盖板,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水平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上,并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之间,所述盖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梁的上端,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盖板的两侧连接固定,且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盖板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让位孔。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盖板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盖板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从而自动打开或关闭所述让位孔,实现安全作业,同时,所述夹紧机构可将桩体夹紧,保证桩体被顺利的压入泥土中。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油缸和与所述夹持油缸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夹持板,多个所述夹持油缸环绕所述让位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内,所述夹持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持油缸的驱动端,且多个所述夹持油缸同步驱动对应的所述夹持板可将桩体夹紧。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所述夹持油缸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内,可以同时驱动对应的夹持板将所述让位孔内的桩体夹紧,且针对不同规格的桩体均可适用,通用性较强。
进一步: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还包括油缸托架,所述夹持梁上平行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托架相适应的滑槽,所述油缸托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盖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油缸托架连接,所述油缸托架的中部与所述盖板的左端或右端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夹持梁上设置滑槽,这样可以使得所述油缸托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过程中对所述盖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和所述盖板的左端或右端起到支撑作用,这样保证整个盖板组件稳定可靠地运行。
进一步:所述压桩支架包括四条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支腿,所述夹持梁呈与所述压桩支架相适应的十字型结构,所述夹持梁上相邻两个方向构成的每个直角的相邻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压桩支架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设置,且所述导向轮可随着所述夹持梁上下运动而沿着所述压桩支架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上下滚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夹持梁设置成与所述压桩支架相适应的十字型结构,这样保证所述夹持梁与所述压桩支架之间稳定的滑动,并且通过所述导向轮可以减小滑动阻力,保证滑动的精确性。
进一步:所述主平台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吊桩机构,所述吊桩机构的起重吊索末端安装有与桩体相适应并可夹紧桩体的吊具,且所述吊桩机构驱动所述吊具以及所述吊具夹紧的桩体移动至所述压桩支架的上方,并将桩体放入所述压桩机构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吊桩机构,以及与桩体相适应的吊具,从而可以比较方便地可夹紧桩体,并将桩体顺利的放入压桩支架内,实现吊桩和压桩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进一步:所述主平台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压桩机构和吊桩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室和液压系统,方便比较方便在所述控制室内控制压桩机构完成压桩动作,配合所述吊桩机构即可实现吊桩和压桩一体化作业。
进一步: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还包括调平支撑座,所述调平支撑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平台的四周边角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调平支撑座,可以在整个静压桩机行走至对准预设桩位后将所述主平台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保证所述压桩机构在压桩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的俯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履带行走机构,2、主平台,3、压桩支架,4、压桩驱动机构,5、夹持梁,6、盖板驱动机构,7、盖板,8、夹持油缸,9、夹持板,10、油缸托架,11、滑槽,12、导向轮,13、吊桩机构,14、吊具,15、控制室,16、液压系统,17、调平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包括可自由行走和转向的履带行走机构1、主平台2和压桩机构,所述主平台2设置在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上,并位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的两侧之间,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压桩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桩机构竖向设置在主平台2上,且所述压桩机构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2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可驱动所述主平台2连同所述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所述压桩机构可将放入其内的桩体压入下方的泥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通过采用可自由行走和转向的履带行走机构1直接驱动所述主平台2连同所述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静压桩机的行走和转向,非常方便,同时可以独立完成十字轴线对桩位,以便所述压桩机构将桩体精准的打入下方桩位的泥土中,操作简单方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适合不同施工场地的压桩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桩机构包括压桩支架3和压桩组件,所述压桩支架3设置在所述主平台2上,且所述压桩支架3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2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所述压桩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的上端,所述压桩组件可将位于所述支架3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的泥土中。通过设置所述压桩支架3可对所述压桩组件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在所述主平台2随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行走或转动是时可以带动所述压桩支架3一同移动或行走,所述压桩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的上端,这样可以将位于所述压桩支架3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的泥土中。
这里,为了保证所述压桩机构正常工作,所述通孔的内径须大于所述压桩机构的外接圆的直径,且所述主平台2的中部为了方便所述压桩机构穿过,也设置有通孔,问问压桩机构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桩组件包括两组压桩驱动机构4、夹持梁5和盖板组件,两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上端,并位于所述压桩支架3的前后两侧,所述夹持梁5滑动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的前后两侧之间,且所述夹持梁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盖板组件滑动所述夹持梁5上,且所述盖板组件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夹持梁5的中部用于放入桩体的让位孔,所述夹持梁5内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有用于夹紧桩体并随着桩体和所述夹持梁5一同向下运动的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可同步驱动所述夹持梁5向下运动,以在所述让位孔处于关闭状态下将放入所述让位孔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的泥土中。通过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夹持梁5上下运动,以通过所述夹持梁5内的夹持机构将桩体夹紧,并驱动所述桩体向下运动,将所述盖板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上,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盖板组件打开所述让位孔,从而方便桩体的放入,以及桩体放入后通过盖住盖板组件盖住所述让位孔,配合所述夹持梁5将桩体夹持住,保证桩体顺利压入桩位的泥土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两个盖板驱动机构6和盖板7,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水平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上,并位于所述盖板7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之间,所述盖板7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的上端,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盖板7的两侧连接固定,且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同步驱动所述盖板7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让位孔。通过设置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可驱动所述盖板7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从而自动打开或关闭所述让位孔,实现安全作业,同时,所述夹紧机构可将桩体夹紧,保证桩体被顺利的压入泥土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油缸8和与所述夹持油缸8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夹持板9,多个所述夹持油缸8环绕所述让位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内,所述夹持板9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持油缸8的驱动端,且多个所述夹持油缸8同步驱动对应的所述夹持板9可将桩体夹紧。通过多个所述夹持油缸环8绕所述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内,可以同时驱动对应的夹持板9将所述让位孔内的桩体夹紧,且针对不同规格的桩体均可适用,通用性较强。
实际中,为了保证所述夹持板9更好的与桩体贴合,所述夹持板9朝向桩体的一侧侧壁为与桩体相适应的弧面状,这样当多个夹持板9同步朝向桩体侧壁一侧运动时,即可与桩体的外壁紧密贴合,增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多个夹持板9可以稳固地夹紧桩体,保证作业的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油缸8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夹持板9的数量也为四个,四个夹持油缸8环绕所述让位孔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夹持油缸8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四个夹持油缸8呈前后左右四方对称布设。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还包括油缸托架10,所述夹持梁5上平行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托架10相适应的滑槽11,所述油缸托架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油缸托架10连接,所述油缸托架10的中部与所述盖板7的左端或右端连接。通过在所述夹持梁5上设置滑槽11,这样可以使得所述油缸托架10在所述滑槽11内滑动的过程中对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和所述盖板7的左端或右端起到支撑作用,这样保证整个盖板组件稳定可靠地运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桩支架3包括四条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支腿,所述夹持梁5呈与所述压桩支架3相适应的十字型结构,所述夹持梁5上相邻两个方向构成的每个直角的相邻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轮12,所述导向轮12与所述压桩支架3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设置,且所述导向轮12可随着所述夹持梁5上下运动而沿着所述压桩支架3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上下滚动。通过将所述夹持梁5设置成与所述压桩支架3相适应的十字型结构,这样保证所述夹持梁5与所述压桩支架3之间稳定的滑动,并且通过所述导向轮12可以减小滑动阻力,保证滑动的精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平台2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吊桩机构13,所述吊桩机构13的起重吊索末端安装有与桩体相适应并可夹紧桩体的吊具14,且所述吊桩机构13驱动所述吊具14以及所述吊具14夹紧的桩体移动至所述压桩支架3的上方,并将桩体放入所述压桩机构内。通过设置所述吊桩机构13,以及与桩体相适应的吊具14,从而可以比较方便地可夹紧桩体,并将桩体顺利的放入压桩支架3内,实现吊桩和压桩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平台2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室15,所述控制室15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压桩机构和吊桩机构13连接的液压系统16。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室15和液压系统16,方便比较方便在所述控制室15内控制压桩机构完成压桩动作,配合所述吊桩机构13即可实现吊桩和压桩一体化作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还包括调平支撑座17,所述调平支撑座17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平台2的四周边角处。通过设置所述调平支撑座17,可以在整个静压桩机行走至对准预设桩位后将所述主平台2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保证所述压桩机构在压桩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静压桩机的工作原理为:先控制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驱动整个静压桩机行走,并十字轴线对准预设桩位,然后通过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盖板7运动并打开所述让位孔,然后通过外部的吊装设备14将桩体转运至压桩支架3的上方,对准所述让位孔后将桩体缓慢下放至底部,然后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盖板7运动并关闭所述让位孔,同时多个所述夹持油缸8同步驱动对应的夹持板9动作,并夹紧桩体,此时,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夹持梁5沿着压桩支架3向下运动,所述夹持梁5向下运动时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连同其夹紧的桩体一同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所述夹持机构夹紧桩体保证其在水平方向上不发生偏移,直至桩体被完全压入泥土中,整个压桩过程结束,控制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驱动整个静压桩机行走至下一个预设桩位,如此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由行走和转向的履带行走机构(1)、主平台(2)和压桩机构,所述主平台(2)设置在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上,并位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的两侧之间,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压桩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桩机构竖向设置在主平台(2)上,且所述压桩机构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2)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可驱动所述主平台(2)连同所述压桩机构前后行走和水平转动,所述压桩机构可将放入其内的桩体压入下方的泥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机构包括压桩支架(3)和压桩组件,所述压桩支架(3)设置在所述主平台(2)上,且所述压桩支架(3)的下端穿过所述主平台(2)后经由所述通孔可向下伸至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所述压桩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的上端,所述压桩组件可将位于所述支架(3)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的泥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组件包括两组压桩驱动机构(4)、夹持梁(5)和盖板组件,两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上端,并位于所述压桩支架(3)的前后两侧,所述夹持梁(5)滑动设置在所述压桩支架(3)的前后两侧之间,且所述夹持梁(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盖板组件滑动所述夹持梁(5)上,且所述盖板组件可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夹持梁(5)的中部用于放入桩体的让位孔,所述夹持梁(5)内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有用于夹紧桩体并随着桩体和所述夹持梁(5)一同向下运动的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可同步驱动所述夹持梁(5)向下运动,以在所述让位孔处于关闭状态下将放入所述让位孔内的桩体压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下方的泥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两个盖板驱动机构(6)和盖板(7),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水平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上,并位于所述盖板(7)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压桩驱动机构(4)之间,所述盖板(7)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的上端,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盖板(7)的两侧连接固定,且两个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同步驱动所述盖板(7)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让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油缸(8)和与所述夹持油缸(8)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夹持板(9),多个所述夹持油缸(8)环绕所述让位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梁(5)内,所述夹持板(9)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持油缸(8)的驱动端,且多个所述夹持油缸(8)同步驱动对应的所述夹持板(9)可将桩体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缸托架(10),所述夹持梁(5)上平行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托架(10)相适应的滑槽(11),所述油缸托架(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盖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油缸托架(10)连接,所述油缸托架(10)的中部与所述盖板(7)的左端或右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桩支架(3)包括四条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支腿,所述夹持梁(5)呈与所述压桩支架(3)相适应的十字型结构,所述夹持梁(5)上相邻两个方向构成的每个直角的相邻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轮(12),所述导向轮(12)与所述压桩支架(3)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设置,且所述导向轮(12)可随着所述夹持梁(5)上下运动而沿着所述压桩支架(3)对应的支腿的外侧壁上下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2)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吊桩机构(13),所述吊桩机构(13)的起重吊索末端安装有与桩体相适应并可夹紧桩体的吊具(14),且所述吊桩机构(13)驱动所述吊具(14)以及所述吊具(14)夹紧的桩体移动至所述压桩支架(3)的上方,并将桩体放入所述压桩机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2)上位于所述压桩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室(15),所述控制室(15)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压桩机构和吊桩机构(13)连接的液压系统(16)。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静压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支撑座(17),所述调平支撑座(17)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平台(2)的四周边角处。
CN202222853435.3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Active CN219060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3435.3U CN21906003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3435.3U CN21906003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0038U true CN219060038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3435.3U Active CN219060038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0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2570B1 (ko) 전후좌우 이동 및 회전 이동이 가능한 전동레일리프트
CN110939384B (zh) 一种高坡锚固用锚杆钻机的工作方法
CN209259170U (zh) 一种油桶转运倾倒装置
CN108643850B (zh) 一种铁钻工
CN219060038U (zh) 一种履带式静压桩机
CN106670646A (zh) 双向激光焊系统及双向工作方法
CN212024047U (zh) 新型360度旋转装载机
CN218970002U (zh) 一种复合地基静压桩机
CN212801248U (zh) 一种预制节段梁位移小车装置
CN115637701A (zh) 一种复合地基静压桩机
CN114229417A (zh) 电液一体化控制的抱夹升降翻转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6348408A (zh) 一种智能吊装机器人
CN203266022U (zh) 臂架生产线的底板组对工装
CN218970003U (zh) 一种静压桩机的行走机构
JPS627120B2 (zh)
CN218712978U (zh) 一种静压桩机的压桩机构
CN218779254U (zh) 一种隧道铺轨设备
KR20210015203A (ko) 카스토퍼 시공장치
CN220240475U (zh) 大型箱体设备用箱体拼装装置
CN214993583U (zh) 抗倾翻行走滑模施工系统
CN215367358U (zh) 中间切割连续墙成型工法机
CN211971666U (zh) 新型单边夹持装载机
KR101398662B1 (ko) 차량용 리프트
CN220565224U (zh) 一种智能打桩机底盘
CN203625905U (zh) 小型打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