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5550U -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5550U
CN219025550U CN202123357018.1U CN202123357018U CN219025550U CN 219025550 U CN219025550 U CN 219025550U CN 202123357018 U CN202123357018 U CN 202123357018U CN 219025550 U CN219025550 U CN 219025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ending
driving cylinder
frame body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70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echnology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echnology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echnology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echnology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70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5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5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5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包括架体、电池座、夹持部、折弯部。电池座运动到折弯部的下方,夹持部夹住电池座,接着折弯部向下运动对极耳进行折弯。折极耳时,电池极耳的根部被夹持部所阻挡,折弯部向下压从而能完成自动折极耳,因此折弯质量好,折弯效率高。夹持部夹住电池座能对电池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电池可以居中放置在电池座之中,有利于保证折弯质量。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被所述电池座的边缘所挡止,有利于控制折弯部的下压幅度,可以避免电池被压坏。

Description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因此锂电池的市场需求非常大。电芯的极耳往往是一种长条形的铝极耳或是铜极耳,由于极耳伸出电芯外部,为了避免极耳与另一电极接触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极耳进行折弯成形操作。
现有的锂电池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对电芯的极耳片进行折弯操作。人工对极耳进行折弯容易带来以下问题:1、人工操作的一致性差,折弯形状容易偏差。2、人工操作的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折弯质量好,折弯效率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包括架体;电池座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所述电池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一对夹持部夹持在所述电池座,且所述夹持部是挡在电池槽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上的;一对折弯部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池座的上侧,且所述折弯部可抵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座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电池座前后运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夹持部夹紧所述电池座。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是通过调节块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的,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调节夹持部开口大小的调节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在第三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设置在第四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四驱动气缸驱动折弯部上下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供第二驱动气缸活动的避让通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被所述电池座的边缘所挡止。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为板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的棱边为圆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包括架体、电池座、夹持部、折弯部。电池座用于放置电池。电池座运动到折弯部的下方,夹持部夹住电池座使得电池槽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被夹持部所挡住,接着折弯部向下运动对极耳进行折弯。折极耳时,电池极耳的根部被夹持部所阻挡,折弯部向下运动从而能完成自动折极耳,使得折弯质量好,折弯效率高。
夹持部夹住电池座能对电池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电池可以居中放置在电池座之中,有利于保证折弯质量。
调节块使得夹持部可以适应更多尺寸的电池座,通用性更好。
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被所述电池座的边缘所挡止,有利于控制折弯部的下压幅度,可以避免电池被压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架体         11、第一架体
12、第二架体     13、避让通槽
20、电池座       21、第一驱动气缸
22、电池槽       23、夹持部
24、第二驱动气缸 25、第三驱动气缸
26、调节块       27、调节孔
30、折弯部       31、第四驱动气缸
32、安装架       33、阻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其中,电池座20用于放置电池。电池座20运动到折弯部30的下方,夹持部23夹住电池座20使得电池槽22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被夹持部23所挡住,此时电池极耳的根部被夹持部23所阻挡,接着折弯部30向下运动对极耳进行折弯,实现自动折弯,弯质量好,折弯效率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包括架体10;电池座20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所述电池座2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22;一对夹持部23夹持在所述电池座20,且所述夹持部23是挡在电池槽22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上的;一对折弯部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池座20的上侧,且所述折弯部30可抵于所述夹持部23的外侧。其中,电池座20和电池槽22都是可以设置多个的。优选的折弯步骤:电池槽22中放置电池,接着电池座20运动到折弯部30的下方。随之,夹持部23向前运动夹住电池座20使得电池槽22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被夹持部23所阻挡。此时,电池极耳的根部是可以被夹持部23阻挡的。接着,折弯部30下压极耳完成自动折极耳,使得折弯质量好。最后,电池座20复位取出电池,夹持部23复位之后张开。依次重复完成上述动作,可以不停地对电池极耳进行折弯。此外,夹持部23夹住电池座20还有利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电池可以居中放置在电池座20之中,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座20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2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驱动所述电池座20前后运动;所述夹持部23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驱动夹持部23夹紧所述电池座20。第一驱动气缸21设置在第一架体11上,第一驱动气缸21驱动电池座20前后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连接在第三驱动气缸25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25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前后运动。第三驱动气缸25设置在第一架体11上,第三驱动气缸25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前后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12上开设有供第二驱动气缸24活动的避让通槽13。避让通槽13可以第二驱动气缸24具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布局起来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23是通过调节块26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上的,所述调节块26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调节夹持部23开口大小的调节孔27。调节块26有两个。夹持部23对应地设置在两个调节块26上,通过调节块26上的调节孔27可以横方便地调节夹持部23之间的开口大小,从而夹持部23可以适应更多尺寸的电池座20,通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30设置在第四驱动气缸3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四驱动气缸31驱动折弯部30上下活动。折弯部30通过安装架32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上。第四驱动气缸31驱动第四驱动气缸31向下运动压下电池的极耳,完成折极耳。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10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一架体1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12。
优选的,两个所述折弯部30之间设置有阻挡块33,所述阻挡块33被所述电池座20的边缘所挡止。阻挡块33为金属或者塑胶。作为备选的方案:阻挡块33上可以开设与电池外形相匹配的槽,也可以是留有直角缺口的块结构。直角缺口为电池留出空间,避免压坏电池。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23为板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板状能让折弯更加容易。块状结构则更加坚固耐用,不容易变形。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30的棱边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有利于折弯部30下压折弯的时候更加平顺,不会损伤极耳。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结构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大部分相同,区别在于第二驱动气缸24设置在第三驱动气缸25上时,第三驱动气缸25能驱动夹持部23能上下运动。夹持部23由下往上运动,然后夹持部23夹住电池座20使得电池槽22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被夹持部23所阻挡,从而布局可以更加灵活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电池座20中放置电池。电池座20运动到折弯部30的下方,夹持部23夹住电池座20,接着折弯部30向下运动对极耳进行折弯,实现了极耳自动折弯,且折弯质量好,折弯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0);电池座(20)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所述电池座(2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22);一对夹持部(23)夹持在所述电池座(20),且所述夹持部(23)是挡在电池槽(22)的左侧和右侧的开口上的;一对折弯部(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池座(20)的上侧,且所述折弯部(30)可抵于所述夹持部(2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座(20)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2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驱动所述电池座(20)前后运动;所述夹持部(23)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驱动夹持部(23)夹紧所述电池座(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3)是通过调节块(26)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上的,所述调节块(26)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调节夹持部(23)开口大小的调节孔(2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4)连接在第三驱动气缸(25)的输出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30)设置在第四驱动气缸(3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四驱动气缸(31)驱动折弯部(30)上下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一架体(1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12)上开设有供第二驱动气缸(24)活动的避让通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弯部(30)之间设置有阻挡块(33),所述阻挡块(33)被所述电池座(20)的边缘所挡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3)为板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二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30)的棱边为圆角结构。
CN202123357018.1U 2021-12-29 2021-12-29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Active CN219025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7018.1U CN219025550U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7018.1U CN219025550U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5550U true CN21902555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7018.1U Active CN219025550U (zh) 2021-12-29 2021-12-29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5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123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123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装置
CN116900123B (zh) * 2023-09-12 2023-12-08 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0919B (zh) 一种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夹具
CN219025550U (zh) 电池二折极耳机构
CN216780855U (zh) 一种焊接夹具
US20120107668A1 (en) Prismatic batterie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mprising a stack of insulated electrode plates
CN211556070U (zh) 一种极耳整形化成夹具
CN20190038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夹具
CN110814460B (zh) 一种点焊锂离子电池镍片的定位装置
CN210744436U (zh) 一种接线端子自动接线装置
CN209936227U (zh) 一种全极耳电池超声焊用夹具
CN213337150U (zh) 电池盖板接线端子的扭力值测试工装
CN214720026U (zh) 一种接线盒抓取组装机构及光伏汇流条组装折弯装置
CN201364919Y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保护板触片
CN201199533Y (zh) 电池盖板翻折装置
CN210132173U (zh) 一种用于正负极连接片的焊接治具
CN20891391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简易工装夹具
CN213753394U (zh) 光伏汇流带成型钳
CN209045703U (zh) 一种方型铝壳工装侧压自锁极性防呆机构
CN216575284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扁导线的折弯工装
CN220138617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
CN214378754U (zh) 一种电芯极耳展平装置
CN110919208A (zh) 旋转式软包模组极耳焊接夹具
CN218224196U (zh) 一种内六角螺丝的开槽装置
CN217018089U (zh) 一种连排镍片用折弯治具
CN219135685U (zh) 高效上下夹电池板装置
CN210866400U (zh) 一种锂电池的厚度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