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3415U - 一种pcd成型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d成型铰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3415U
CN218983415U CN202222913796.2U CN202222913796U CN218983415U CN 218983415 U CN218983415 U CN 218983415U CN 202222913796 U CN202222913796 U CN 202222913796U CN 218983415 U CN218983415 U CN 218983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blade
fixing part
cutter body
bl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37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均
蒋莉莎
薛昭
朱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eg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eg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eg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eg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37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3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3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3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D成型铰刀,包括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连接部用于连接刀具连接座,第二刀体连接在第一刀体的中心部位,在第一刀体的外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的刀片错齿设置,第二刀体延伸至第一刀体的前侧,且在第二刀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内加工刀片固定部,在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内设有连通的润滑油通道,润滑油入口设置在连接部的后侧端面上,润滑油通道的出口设置在各个刀片旁。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能够一次性完成孔内及孔外端面处多个结构面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使各个加工面具有较好的同心度,并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PCD成型铰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D成型铰刀。
背景技术
PCD成型铰刀是一种以PCD材质的刀片作为切削刀片的刀具,其用途通常是用于孔的加工。在机械领域,零件的内孔中常会有多个不同形状的结构,常见的有台阶面、斜倒角及圆弧倒角等等,在进行这些孔内结构加工时,需要用到成型铰刀,通过成型铰刀可以一次性加工出所要加工的各个面,并使加工出的各个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现有的成型铰刀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仅能对孔内结构进行加工,且加工时,切削产生的碎屑会堆积在孔内,会对孔内臂造成一定的磨损,即使是加工通孔内壁中的结构,其排屑的顺畅度也直接影响到加工的表面质量。而当要同时对孔外端面进行加工时,因为切削部位增多,因而,切削阻力加大,切削面精度和表面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因而,需要对现有的PCD成型铰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PCD成型铰刀当孔内和孔外端面要同时加工时,切削阻力增大,切削面精度和表面质量下降等问题,提供一种PCD成型铰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CD成型铰刀,包括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连接部用于连接刀具连接座,第二刀体连接在第一刀体的中心部位,在第一刀体的外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的刀片错齿设置,第二刀体延伸至第一刀体的前侧,且在第二刀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内加工刀片固定部,在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内设有连通的润滑油通道,润滑油入口设置在连接部的后侧端面上,润滑油出口设置在各个刀片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刀体包括刀盘和设置在刀盘外侧部的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盘的外侧部,且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外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设有一个刀片,且该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第二刀片固定部设有两个刀片,且其中一个刀片内侧端部与第二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设置在第二刀片固定部的中部,两个刀片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第三刀片固定部设有两个刀片,其中一个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的外侧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外侧部对齐,两个刀片之间的间隔设定的距离,在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刀片旁分别设有第一排屑槽。通过这种设置,采用三组刀片来对孔外端面进行错齿切割,能够降低切削阻力,并保障加工面的表面质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刀体包括刀具连接柱和设置在刀具连接柱外周面上的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刀具连接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刀体的刀盘的中部位置,第四刀片固定部与第一刀片固定部正对,第五刀片固定部与第二刀片固定部正对,第六刀片固定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正对,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具连接柱的外侧部,第四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与第五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与刀具连接柱的中心的距离相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延伸至刀具连接柱的中心部,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外侧端部与第四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第五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外侧端部距离刀具连接柱的中心的距离相同,且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刀刃的位置相对应,且刀刃的形状相同,在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排屑槽。通过这种设置,第四刀片固定部和第五刀片固定部的刀片与刀具连接柱的中心设置一定的距离,更有利于切削碎屑的排出,避免切削碎屑对孔内壁造成磨损。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外加工刀片固定部上设置的刀片为矩形刀片,其外侧部均设有圆弧形倒角部。通过这种设置,能将切削部位的外侧切削成圆角形状,便于其他的错齿刀具进一步切削加工,降低切削阻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内加工刀片固定部上设置的刀片的刀刃从中心到外侧依次包括弧形台阶部、圆角台阶部、斜面部及倒角台阶部。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一次加工出所需要的弧形台阶面、圆角台阶部、斜面部及倒角台阶部,保障这些加工面之间的结构连贯,且具有很高的同心度,提高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设置了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第二刀体用于孔内壁结构的加工,第一刀体用于孔外端面的加工,能够一次性完成孔内及孔外端面处多个结构面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并使各个加工面具有较好的同心度;2)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第一刀体上的刀片错齿设置,通过这种设置,能将孔外端面上需要切削的部位分次切削,使每个刀片切削一段,多个刀片组合后,刚好完成需要切削部位的切削,降低切削的阻力,而因为几个刀片之间错齿设置,刀片之间具有重合部位,所以能保障切削出的表面的平滑度,保证切削质量;3)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在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内设有连通的润滑油通道,通过润滑能够对切削产生的碎屑进行冲刷,使其避免粘刀,并能对刀片降温冷却,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并保障加工面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连接部1,第一刀体2,刀盘21,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第三刀片固定部24,外加工刀片25,第一排屑槽26,第二刀体3,刀具连接柱31,四刀片固定部32,第五刀片固定部33,第六刀片固定部34,内加工刀片35,弧形台阶部351,圆角台阶部352,斜面部353,倒角台阶部354,第二排屑槽36,润滑油通道4,润滑油入口41,润滑油通道的出口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PCD成型铰刀,包括连接部1、第一刀体2和第二刀体3,连接部1、第一刀体2和第二刀体3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连接部1用于连接刀具连接座,刀具连接座可以是加工中心的刀具连接座,也可以是加工机床的刀具连接座,或是机器人或机械手臂自由端的刀具连接座。连接部的形状为圆盘形,在连接部1上设有多个装配孔,通过锁紧件即可实现连接部与刀具连接座的连接固定。通过刀具连接座能够带动PCD成型铰刀的转动、进刀、退刀以及润滑油的供应等。在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内设有润滑油通道4,在连接部上设有润滑油入口41,在第一刀体2和第二刀体3上的刀片旁设有润滑油出口42,润滑油从润滑油入口41进入,经过润滑油通道,从刀片旁的润滑油出口42流出,对各个刀片进行润滑,同时能对刀片进行降温冷却。
如图1所示,第一刀体2为圆盘形,第一刀体2连接在连接部1的前侧,并与连接部1同轴心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刀体2包括刀盘21和设置在刀盘21外侧部的至少两个刀片固定部,在本实施例中,在刀盘21的外侧部设置了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在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上设置的刀片用于对工件的孔的外端面进行加工,因而,第一刀体2上的刀片命名为外加工刀片25,外加工刀片25均为矩形刀片,其外侧部均设有圆弧形倒角部,且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上的刀片错齿设置,具体的结构为:
如图2所示,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盘21的外侧部,且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内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外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22设有一个刀片,且该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刀片固定部22的内侧部对齐;第二刀片固定部23设有两个刀片,且其中一个刀片内侧端部与第二刀片固定部23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设置在第二刀片固定部23的中部,两个刀片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两个刀片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调节设置,要保障第二刀片固定部23外侧的刀片距离第二刀片固定部23的外侧端的距离要小于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外侧刀片的宽度,该段切削部由第三刀片固定部24外侧的刀片进行切削加工;第三刀片固定部24设有两个刀片,其中一个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的外侧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外侧部对齐,两个刀片之间的间隔设定的距离,在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刀片旁分别设有第一排屑槽26,第一排屑槽26均为90°角的直角槽,即刀具的设置方向为沿着刀盘的径向设置,而刀片固定部的后侧部则是沿着刀盘的切向设置,通过这种设置,切削产生的碎屑在刀体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离开第一刀体。
通过图2可以看出,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采用了错齿设置的外加工刀片25来对孔外端面进行错齿切割,能够降低切削阻力,并保障加工面的表面质量。在加工时,第一刀片固定部22用于加工内侧的一段切削部位,第二刀片固定部23用于加工内侧部和中部的切削部位,第三刀片固定部24用于加工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切削部位,且因为第一刀片固定部22、第二刀片固定部23和第三刀片固定部24的刀片是错齿设置的,即各个部位的刀片都有相重合的部分,保障切削加工面的连续且平滑,并降低切削阻力。
如图1所示,第二刀体3连接在第一刀体2的中心部位,第二刀体3用于对工件上的孔内结构进行加工,因而将第二刀体上设置的刀片命名为内加工刀片35,如图4所示,内加工刀片35的刀刃从中心到外侧依次包括弧形台阶部351、圆角台阶部352、斜面部353及倒角台阶部354。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一次加工出所需要的弧形台阶面、圆角台阶部、斜面部及倒角台阶部,保障这些加工面之间的结构连贯,且具有很高的同心度,提高加工质量。
如图2所示,第二刀体3包括刀具连接柱31和设置在刀具连接柱31外周的至少两个内加工刀片固定部,刀具连接柱3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刀体2的刀盘21的中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刀具连接柱31上设有第四刀片固定部32、第五刀片固定部33和第六刀片固定部34,第四刀片固定部32与第一刀片固定部22正对,第五刀片固定部33与第二刀片固定部23正对,第六刀片固定部34与第三刀片固定部24正对,第四刀片固定部32、第五刀片固定部33和第六刀片固定部34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具连接柱31的外侧部,第四刀片固定部32的刀片的内侧端与第五刀片固定部33的刀片的内侧端与刀具连接柱31的中心的距离相同,第六刀片固定部34的刀片的内侧端延伸至刀具连接柱31的中心部,第六刀片固定部34的刀片的外侧端部与第四刀片固定部32的刀片、第五刀片固定部33的刀片的外侧端部距离刀具连接柱的中心的距离相同,且第四刀片固定部32、第五刀片固定部33和第六刀片固定部34的刀片的刀刃的位置相对应,且刀刃的形状相同,在第四刀片固定部32、第五刀片固定部33和第六刀片固定部34的刀片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排屑槽36,第二排屑槽36与第一排屑槽26的形状相似,也是直角槽,内加工刀片沿着第二刀体的径向设置,刀体固定部的后侧则沿着第二刀体的切向设置,以利于切削碎屑的排出。
第四刀片固定部32和第五刀片固定部33的刀片与刀具连接柱31的中心设置一定的距离,更有利于切削碎屑的排出,避免切削碎屑对孔内壁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设置了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第一刀体用于对工件上的孔的外侧端面的加工,第二刀体用于对孔内壁结构的加工,因而本实用新型的PCD成型铰刀连接到驱动其工作的装置上以后,能够一次成型孔内外部位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因为孔外加工部位,切削量大,会造成刀具切削时的主要阻力,因而,第一刀体上通过错齿设置的三组刀具,能将切削量分配到三组刀具上,降低切削阻力,并使切削面平滑,保障切削面质量,同时孔内壁的加工中,通过排屑槽能将切削碎屑排出,而内加工刀片中,有一组刀片的内侧端延伸至刀具连接柱的中心部位,另外两组刀片的内侧端都距离中心部位一段距离,这样能够空出更多的空隙,用于碎屑的排出,防治碎屑磨损孔内壁面,同时,在加工时,通过润滑油对各个刀片进行润滑和降温冷却,能够避免碎屑粘刀,而且能对刀片降温冷却,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PCD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连接部用于连接刀具连接座,第二刀体连接在第一刀体的中心部位,在第一刀体的外侧部设有至少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两个外加工刀片固定部的刀片错齿设置,第二刀体延伸至第一刀体的前侧,且在第二刀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内加工刀片固定部,在连接部、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内设有连通的润滑油通道,润滑油入口设置在连接部的后侧端面上,润滑油出口设置在各个刀片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D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刀体包括刀盘和设置在刀盘外侧部的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盘的外侧部,且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外侧部距离刀盘中心的距离相同,第一刀片固定部设有一个刀片,且该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第二刀片固定部设有两个刀片,且其中一个刀片内侧端部与第二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设置在第二刀片固定部的中部,两个刀片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第三刀片固定部设有两个刀片,其中一个刀片的内侧端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内侧部对齐,另一个刀片的外侧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外侧部对齐,两个刀片之间的间隔设定的距离,在第一刀片固定部、第二刀片固定部和第三刀片固定部的刀片旁分别设有第一排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D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刀体包括刀具连接柱和设置在刀具连接柱外周面上的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刀具连接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刀体的刀盘的中部位置,第四刀片固定部与第一刀片固定部正对,第五刀片固定部与第二刀片固定部正对,第六刀片固定部与第三刀片固定部正对,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依次呈螺旋分布在刀具连接柱的外侧部,第四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与第五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与刀具连接柱的中心的距离相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内侧端延伸至刀具连接柱的中心部,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外侧端部与第四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第五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外侧端部距离刀具连接柱的中心的距离相同,且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的刀刃的位置相对应,且刀刃的形状相同,在第四刀片固定部、第五刀片固定部和第六刀片固定部的刀片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排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D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工刀片固定部上设置的刀片为矩形刀片,其外侧部均设有圆弧形倒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D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加工刀片固定部上设置的刀片的刀刃从中心到外侧依次包括弧形台阶部、圆角台阶部、斜面部及倒角台阶部。
CN202222913796.2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pcd成型铰刀 Active CN218983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3796.2U CN218983415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pcd成型铰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3796.2U CN218983415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pcd成型铰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3415U true CN218983415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3796.2U Active CN218983415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pcd成型铰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3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03393A1 (zh) 麻花钻
CN218983415U (zh) 一种pcd成型铰刀
CN111151820A (zh) 一种多阶梯成型铰刀
CN113319348B (zh) 一种内冷刀具
CN114378345B (zh) 一种大倒角成型面加工成型铣刀
CN213317939U (zh) 一种u型槽三刃铝用铣刀
CN214053814U (zh) 一种立式安装刀片的螺旋铣削刀具
CN115229244A (zh) 一种用于弱刚性曲面结构的制孔刀具及制孔方法
CN210412738U (zh) 一种调节法兰锥度阶梯铰刀
CN211248375U (zh) 一种多齿切槽刀片
CN211708208U (zh) 一种钛合金双容屑槽圆鼻铣刀
CN113695653A (zh) 一种球头铣刀
CN216176981U (zh) 一种可换式铣刀
CN214518026U (zh)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切割刀具
CN212704582U (zh) 焊接台阶钻
CN219004707U (zh) 一种粗加工玉米铣刀
CN219900283U (zh) 一种镗铣铰组合式刀具
CN219004703U (zh) 一种新型钨钢铣刀齿型
CN217290598U (zh) 一种焊片式金刚石立铣刀
CN219004800U (zh) 一种高精度阶梯铰刀
CN220943222U (zh) 一种cnc加工专用刀具结构
CN220862764U (zh) 一种螺旋式镗刀
CN216462020U (zh) 一种铣两侧面的成型铣刀
CN217749519U (zh) 切削刀具
CN213257493U (zh) 一种深孔加工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