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880U -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880U
CN218966880U CN202222181440.4U CN202222181440U CN218966880U CN 218966880 U CN218966880 U CN 218966880U CN 202222181440 U CN202222181440 U CN 202222181440U CN 218966880 U CN218966880 U CN 218966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ment
cap
fixing pin
vibra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14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昊懿
唐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Valeo Automotive Wip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Valeo Automotive Wip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Valeo Automotive Wip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Valeo Automotive Wip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814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880U/zh
Priority to PCT/EP2023/072658 priority patent/WO202403813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8Attachement of separate wiper moto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41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 B60S1/0444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comprising vibration or noise absorb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6Attachement of separate wiper shaft holders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41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 B60S1/0447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non-screw fixation, (e.g. snap-in, bayonnet-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元件以及包括该动机元件的机动车。所述动力元件包括:固定销,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销用于将所述动力元件固定至外部部件上;以及减振盖帽,套设于所述固定销上,其中所述减振盖帽具有盖帽主体,所述盖帽主体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中空的多边形横截面。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

Description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元件以及包括该动力元件的机动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固定减振装置的动力元件。
背景技术
机械系统中的动力元件通常用于为其他元件提供动力。动力元件可以例如为雨刷器电机,该动力元件通常包括一安装部,安装部可穿过车身金属板的孔洞以将雨刷器电机固定至车身,并且还需要增加雨刷器电机与车身金属板之间的阻尼,防止两者共振。
通常安装部包括固定柱以及套设于固定柱上的圆柱橡胶塞。车身金属板的孔洞通常为一长孔,且该长孔通常由钣金件冲压形成,导致该长孔的边缘存在翻边的现象。当安装部安装至车身金属板的孔洞内时,圆柱橡胶塞相对的两侧会抵接于孔洞的长边,尤其是抵接其翻边处,在雨刷器电机振动的情况下,雨刷器电机上的固定柱也会一起振动,从而带动圆柱橡胶塞在车身金属板的孔洞内窜动,如此孔洞的翻边处会严重地磨损圆柱橡胶塞,使其产生损耗,降低阻尼特性,影响雨刷系统的效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动力元件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元件,可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包括:固定销,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销用于将所述动力元件固定至外部部件上;以及减振盖帽,套设于所述固定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盖帽具有盖帽主体,所述盖帽主体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中空的多边形横截面。
本公开通过减振盖帽的上述结构设计,可在将固定销和减振盖帽安装至外部部件的安装孔内时,使减振盖帽的多边形横截面的至少一边抵接于安装孔的至少一个长边,如此可增加减振盖帽与外部部件的接触面积,提升减振盖帽上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减少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横截面为矩形横截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横截面为正方形横截面。
本公开通过将减振盖帽的多边形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横截面或正方形横截面,可在将其安装至外部部件的安装孔内时,使减振盖帽的横截面的相对两边抵接于安装孔,如此可进一步增加减振盖帽与外部部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有效提升减振盖帽上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并减少磨损。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盖帽包括凸缘,所述凸缘设置于所述盖帽主体的端部。
本公开通过在盖帽主体的端部设置凸缘,可在将减振盖帽插入外部部件的安装孔时限制其插入深度,避免减振盖帽穿过安装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盖帽的顶部具有一气孔。
本公开通过在减振盖帽的顶部设置气孔,可利于当固定销插入减振盖帽的内部空间时排出减振盖帽内部空间中的气体,使两者紧密地贴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矩形横截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具有一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固定销主体,所述固定销主体插设于所述减振盖帽内且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减振盖帽的凸缘。
本公开通过固定销的上述结构设计,可在将固定销和减振盖帽安装于外部部件的安装孔内时,使凸缘夹设于外部部件与固定销的底座之间,如此可避免因过度插入导致减振盖帽穿过车身金属板,造成外部部件与固定销硬接触而损坏零件且易于共振的问题。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在自由端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减振盖帽具有第二止挡部,配合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以防止所述减振盖帽相对于所述固定销轴向移动。
本公开通过在固定销上设置第一止挡部,并在减振盖帽设置与第一止挡部配合的第二止挡部,可防止减振盖帽相对于固定销轴向移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元件的壳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盖帽为橡胶盖帽。
本公开通过将减振盖帽设置为橡胶盖帽,可使减振盖帽的制备材料易于获得,并降低其制备成本。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元件为电机或者传动连杆的输出轴总成。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雨刷器电机。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车身,具有伸长形状的安装孔;如前所述的动力元件,其中所述动力元件的固定销和减振盖帽安装至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减振盖帽的多边形横截面的至少一边抵接所述安装孔的至少一个长边。
本公开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增加减振盖帽与车身安装孔的接触面积,提升减振盖帽上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减少磨损,并有效地提升动力元件与车身之间的阻尼,避免两者产生共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以电机作为动力元件的例子的示意图,其中该电机包括固定减振装置;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固定销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减振盖帽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沿方向A所视的电机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该局部示意图示出了固定减振装置;
图5为图4所示的固定减振装置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固定减振装置沿剖面线C-C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固定减振装置沿剖面线D-D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固定销的侧视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固定减振装置沿图1中剖面线D-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容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公开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公开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公开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动力元件,如图1所示,动力元件例如可以是一电机,更具体地,可以是机动车辆的雨刷器电机。下文中将主要以动力元件为雨刷器电机进行说明,但应理解,动力元件不限于此处举例的雨刷器电机,只要其存在安装至另一部件的可能性且具有振动问题即可。动力元件包括设置于其壳体上的固定减振装置1,用于将动力元件固定于车身金属板,并增加动力元件与车身金属板之间的阻尼,以防止两者共振。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减振装置1包括固定销10和减振盖帽20。固定销10固定连接于动力元件的壳体,用于将动力元件固定至外部部件(例如,车身金属板)上。具体地,固定销10可以与动力元件的壳体为一体成型件,也可以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钉、螺栓等)固定于动力元件的壳体上。如图2所示,固定销10可包括底座11以及自底座11沿纵向方向X延伸的固定销主体12。固定销主体12大致呈一扁平条状且其上不具有任何其他部件,该固定销主体12在垂直于纵向方向X的平面上大致呈矩形横截面(如图6的所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矩形横截面包括长方形横截面和正方形横截面。固定销10可由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可由铝合金制成。
如图3、图5至图7所示,当动力元件雨刷器电机安装至机动车上时,需要将固定减振装置1的减振盖帽20套设于固定销10上,以在固定销10固定至外部部件时,提升两者之间的阻尼,减小振动传输。具体地,减振盖帽20包括盖帽主体21,盖帽主体21套设于固定销主体12上,两者可以为过盈配合。盖帽主体21在垂直于纵向方向X的平面上可具有中空的多边形横截面,使其至少一条边可抵接于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优选地,上述多边形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横截面(如图6所示),以在将其安装于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内时,使盖帽主体21上述横截面中相对设置的两条边抵接于车身金属板,增加与车身金属板的接触面积,使应力可均匀分布,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公开的上述设置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圆形横截面的盖帽主体与车身金属板因接触面积过小导致应力集中而加剧破损的缺陷。
减振盖帽20还包括凸缘22,凸缘22可设置在盖帽主体21的端部。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凸缘22可以为一环绕盖帽主体21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22例如是从盖帽主体21的自由端部向外凸出,以在减振盖帽20装配于固定销10上时使凸缘22抵接于固定销10的底座11(如图5和图7所示),如此设置可在固定减振装置1安装于车身金属板(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的安装孔内时,使凸缘22夹设于车身金属板与固定销10的底座11之间,避免因过度插入导致减振盖帽20穿过车身金属板,造成车身金属板与固定销10硬接触而损坏零件且易于共振的问题。当然本公开所述的凸缘22并不限于环形凸缘,例如凸缘22也可以是环形凸缘的一部分或者多个非连续的凸起,只要固定减振装置1安装于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内时,凸缘22能夹设于车身金属板与固定销10的底座11之间避免两者直接接触即可。
请继续参见图3,减振盖帽20在其顶部还设置有一气孔23,以利于当固定销10插入减振盖帽20的内部空间时排出减振盖帽20内部空间中的气体,使两者紧密地贴合。同时,气孔的设置还便于减振盖帽20的脱模制造。减振盖帽20可为一弹性盖帽,例如为一橡胶盖帽,如此可使减振盖帽的制备材料易于获得,降低制备成本。减振盖帽20的硬度大约在57-67邵尔硬度(SHORE A)的范围内,例如为57、60、62、64或67邵尔硬度。
请参见图4至图7,减振盖帽20装配/套设于固定销10上时会发生弹性变形,使两者紧密配合(即,两者为过盈配合),以在动力元件振动时可带动减振盖帽20。减振盖帽20与固定销10装配好后,可将固定减振装置1插入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内(如图6和图7所示)使车身金属板接触减振盖帽20的凸缘22或者与凸缘22相距一小于等于2mm的间隙,其中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可为一伸长形状的安装孔洞,例如可为一长度L2、宽度W2的长圆形孔。上述固定减振装置1和车身金属板上安装孔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制。
当上述结构的固定减振装置1插入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内时,固定减振装置1的两相对边(例如图6所示的相对两长边)可抵接于安装孔,即增加了减振盖帽20与车身金属板的接触面积,故在动力元件带动减振盖帽20窜动时,会提升减振盖帽20上的应力分布均匀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圆形横截面的盖帽主体与车身金属板因接触面积过小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加剧破损的缺陷,由此减少了磨损。
下文将针对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为简化说明,以下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详述,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赘述。此外,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以利于各实施例间的互相对照。
图8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固定销的侧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固定减振装置沿图1中剖面线D-D的剖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固定销10除了包含底座11和固定销主体12之外,还包括第一止挡部13。第一止挡部13位于固定销10的自由端部,并设置于固定销10的至少一侧壁上。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13设置于固定销10的相对两侧壁上。对应地,减振盖帽20可在减振盖帽主体21内设有第二止挡部24(如图9所示),用以配合固定销10的第一止挡部,以防止振动盖帽20相对于固定销10轴向移动。如此结构的固定减振装置1除了可减少车身金属板安装孔对减振盖帽20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之外,还可减小振动盖帽20相对于固定销10的轴向移动。
尽管上述实施例的动力元件是以图1所示的雨刷器电机进行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动力元件也可是其他电机,或者是传动连杆的输出轴总成,此时固定减振装置设置于电机的壳体上或者设置于传送连杆输出轴总成的支承座上,当然固定减振装置也可以设置在与电机相连的齿轮箱上,只要固定减振装置具有本公开所述的结构即可实现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固定减振装置的动力元件,其中固定减振装置包括设置于动力元件壳体上的固定销以及套设于固定销上的减振盖帽,通过将减振盖帽设置为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上具有中空的多边形横截面(尤其是中空的矩形横截面),如此在将固定减振装置安装于车身金属板的安装孔内时,可使减振盖帽相对设置的两条边抵接于车身金属板,增加与车身金属板的接触面积,使应力可均匀分布,减少磨损,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圆形横截面的盖帽主体与车身金属板因接触面积过小导致应力集中而加剧破损的缺陷。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包括车身(尤其是车身金属板)以及上述结构的动力元件,其中车身金属板具有伸长形状的安装孔,动力元件的固定减振装置安装至上述安装孔中且固定减振装置的减振盖帽的多边形横截面的至少一边抵接于安装孔的至少一个长边,如此可增加减振盖帽与车身金属板的接触面积,提升减振盖帽上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减少磨损,并有效地提升动力元件与车身之间的阻尼,避免两者产生共振。
上文参照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动力元件、机动车辆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3)

1.一种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包括:
固定销(10),沿纵向方向(X)延伸,所述固定销(10)用于将所述动力元件固定至外部部件上;以及
减振盖帽(20),套设于所述固定销(10)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盖帽(20)具有盖帽主体(21),所述盖帽主体(21)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X)的平面上具有中空的多边形横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横截面为矩形横截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横截面为正方形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盖帽(20)包括凸缘(22),所述凸缘(22)设置于所述盖帽主体(21)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盖帽(20)的顶部具有一气孔(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X)的平面上具有矩形横截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具有一底座(11)以及从所述底座(11)沿所述纵向方向(X)延伸的固定销主体(12),所述固定销主体(12)插设于所述减振盖帽(20)内且所述底座(11)抵接所述减振盖帽(20)的凸缘(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在自由端设有第一止挡部(13),所述减振盖帽(20)具有第二止挡部(24),配合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3),以防止所述减振盖帽(20)相对于所述固定销(10)轴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元件的壳体。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盖帽(20)为橡胶盖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为电机或者传动连杆的输出轴总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雨刷器电机。
13.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包括:
车身,具有伸长形状的安装孔;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元件,
其中所述动力元件的固定销(10)和减振盖帽(20)安装至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减振盖帽(20)的多边形横截面的至少一边抵接所述安装孔的至少一个长边。
CN202222181440.4U 2022-08-18 2022-08-18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Active CN218966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1440.4U CN218966880U (zh) 2022-08-18 2022-08-18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PCT/EP2023/072658 WO2024038133A1 (en) 2022-08-18 2023-08-17 Power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1440.4U CN218966880U (zh) 2022-08-18 2022-08-18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880U true CN21896688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1440.4U Active CN218966880U (zh) 2022-08-18 2022-08-18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880U (zh)
WO (1) WO20240381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0880B1 (fr) * 1997-11-10 2000-01-07 Peugeot Ensemble pour le positionnement, le centrage et le maintien en service d'une piece mecanique
DE19925291A1 (de) * 1999-06-02 2000-12-07 Bosch Gmbh Robert Scheibenwischeranlage
DE102010022730B4 (de) * 2010-06-04 2018-06-28 Volkswagen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Scheibenwischerantrieb
DE102019206665A1 (de) * 2019-05-09 2020-11-12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wischantrie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8133A1 (en)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6321B2 (ja) 電動機の取付け構造
AU662668B2 (en) Miniature motor and fan using the same
US20100320865A1 (en) Electric motor
JP4996696B2 (ja) 電気機械を振動遮断しながら保持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10267084A (ja) 防振装置
KR20020088761A (ko) 자동차용 엔진마운트
EP1847755A2 (en) Piping fixing structure
CN218966880U (zh) 动力元件以及机动车辆
KR101477864B1 (ko) 자동차의 전기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
JP2009513099A (ja) 固定アダプターを備えた電動モータ
JP4184735B2 (ja) 車両の動力源マウント構造
KR102579258B1 (ko) 전동 압축기
JP2019143797A (ja) ベアリング要素のための固定要素
JP3004584B2 (ja) 防振装置の弾性ストッパ
KR102191431B1 (ko) 전기 모터를 분리식으로 홀딩하는 디바이스 및 상기 디바이스를 구비한 공기 흐름을 송출하는 장치
KR100465206B1 (ko) 자동차용 엔진 마운팅 구조
JPWO2002042662A1 (ja) 連結ロッド
JPS6240155Y2 (zh)
US20060061023A1 (en) Dual window preloaded engine bushing
JP5210018B2 (ja) マウントブッシュ
CN218805173U (zh) 副车架与电机的装配结构及电动汽车
JP2002174289A (ja) 制振ボルト及び制振機能を付与した締結構造
KR0140277B1 (ko) 대형차량의 토오크 로드 부싱 결합장치
CN215513871U (zh) 一种副车架的衬套组件及副车架
CN115000609B (zh) 电池固定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