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860U -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860U
CN218966860U CN202223587105.0U CN202223587105U CN218966860U CN 218966860 U CN218966860 U CN 218966860U CN 202223587105 U CN202223587105 U CN 202223587105U CN 218966860 U CN218966860 U CN 218966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collision
energy
group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71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雪雯
张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ongd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and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and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and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71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属于车辆装置领域,包括防撞主板,防撞主板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防撞副板,防撞副板的后侧两端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吸能盒,吸能盒内设有第一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内设有加强筋和第一缓冲弹簧,防撞副板的后侧位于两个吸能盒之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组件,两组第二缓冲组件内设有缓冲板,缓冲板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通过防撞主板和防撞副板的连接,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的防护,通过第一缓冲组件内的加强筋和第一缓冲弹簧的设置,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卸力,通过第二缓冲组件内的缓冲板和第二缓冲弹簧,进一步缓冲和卸力,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提高车辆的防撞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施工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一般,施工车的车尾都会设有防撞梁进行防护,减小受到后方来车的撞击力度,对驾驶员形成保护。但是,现有的防撞梁由于其结构大多较为简单,不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当其受到冲击时,只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硬度和冲击物进行碰撞以及依靠吸能盒吸收冲击力,吸收冲击效果并不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包括防撞主板,所述防撞主板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防撞副板,所述防撞副板的后侧两端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内设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内设有加强筋和第一缓冲弹簧,所述防撞副板的后侧位于两个吸能盒之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组件,所述两组第二缓冲组件内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撞主板的两端呈弧度设置,所述防撞主板内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防撞副板设置于第一内腔内,所述防撞主板的上下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所述防撞副板的上下端表面对应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开设有若干组第二螺栓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防撞副板内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竖立的缓冲隔板,若干组所述缓冲隔板之间间隔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内开设有第三内腔,所述吸能盒朝防撞副板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螺栓连接孔,所述防撞副板的后侧对应第四螺栓连接孔位置开设有第三螺栓连接孔,所述第三螺栓连接孔和第四螺栓连接孔之间穿设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组吸能槽,所述加强筋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加强筋呈十字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四组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四组加强筋组成的第一缓冲组件放置于吸能盒的第三内腔内。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远离防撞副板方向的一端外部四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五螺栓连接孔,所述四组第一连接板朝远离防撞副板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对应四组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五螺栓连接孔开设有第六螺栓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整体呈z字型设置,所述缓冲板的中间斜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缓冲板的两端横板相向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穿过通孔,所述缓冲板朝远离防撞副板方向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七螺栓连接孔,所述缓冲板另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八螺栓连接孔,所述防撞副板的后侧表面对应第七螺栓连接孔位置开设有第九螺栓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撞主板和防撞副板的连接,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的防护,通过第一缓冲组件内的加强筋和第一缓冲弹簧的设置,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卸力,通过两组第二缓冲组件内的缓冲板和第二缓冲弹簧,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卸力,保证车辆和车内人员的安全,提高车辆的防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主板和防撞副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副板和吸能盒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撞主板;2、防撞副板;3、第一内腔;4、第一螺栓连接孔;5、第二螺栓连接孔;6、第二内腔;7、缓冲隔板;8、吸能盒;9、第三螺栓连接孔;10、第四螺栓连接孔;11、紧固螺栓;12、吸能槽;13、第三内腔;14、第一缓冲组件;15、加强筋;16、第一缓冲弹簧;17、第一连接板;18、第五螺栓连接孔;19、第二连接板;20、第六螺栓连接孔;21、第二缓冲组件;22、缓冲板;23、通孔;24、第一固定柱;25、第二固定柱;26、第二缓冲弹簧;27、第七螺栓连接孔;28、第八螺栓连接孔;29、第九螺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包括防撞主板1,防撞主板1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防撞副板2,防撞副板2的后侧两端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吸能盒8,吸能盒8内设有第一缓冲组件14,第一缓冲组件14内设有加强筋15和第一缓冲弹簧16,防撞副板2的后侧位于两个吸能盒8之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组件21,两组第二缓冲组件21内设有缓冲板22,缓冲板22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26。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主板1的两端呈弧度设置,防止倒车时,剐蹭到行人,防撞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内腔3,防撞副板2设置于第一内腔3内,防撞主板1的上下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4,防撞副板2的上下端表面对应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4开设有若干组第二螺栓连接孔5,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孔4和第二螺栓连接孔5设置,便于拆卸连接防撞主板1和防撞副板2;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副板2内开设有第二内腔6,第二内腔6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竖立的缓冲隔板7,用于缓冲防护冲击力,若干组缓冲隔板7之间间隔有间隙,避免撞击时缓冲隔板7未发生形变产生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盒8内开设有第三内腔13,吸能盒8朝防撞副板2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螺栓连接孔10,防撞副板2的后侧对应第四螺栓连接孔10位置开设有第三螺栓连接孔9,第三螺栓连接孔9和第四螺栓连接孔10之间穿设有紧固螺栓11,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孔9、第四螺栓连接孔10和紧固螺栓11的设置,便于拆卸连接吸能盒8和防撞副板2;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盒8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组吸能槽12,便于变形缓冲,加强筋15设有四组,四组加强筋15呈十字方向设置,第一缓冲弹簧16与四组加强筋15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弹簧16与四组加强筋15组成的第一缓冲组件14放置于吸能盒8的第三内腔13内,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6与四组加强筋15的连接,提高吸能盒8整体的缓冲效果,进一步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盒8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的一端外部四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7,四组第一连接板17的表面开设有第五螺栓连接孔18,四组第一连接板17朝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表面对应四组第一连接板17上的第五螺栓连接孔18开设有第六螺栓连接孔20,通过第二连接板19将第一缓冲组件14封装在吸能盒8的第三内腔13内,而第五螺栓连接孔18和第六螺栓连接孔20便于将吸能盒8、防撞主板1和防撞副板2与车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22整体呈z字型设置,便于缓冲卸力,缓冲板22的中间斜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3,缓冲板22的两端横板相向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24和第二固定柱25,第一固定柱24和第二固定柱25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26,第二缓冲弹簧26穿过通孔23,缓冲板22朝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七螺栓连接孔27,缓冲板22另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八螺栓连接孔28,用于与车辆进行连接,防撞副板2的后侧表面对应第七螺栓连接孔27位置开设有第九螺栓连接孔29,便于拆卸安装防撞副板2和缓冲板22,通过第二缓冲弹簧26和缓冲板22进行进一步的有效缓冲,给吸能盒8和第一缓冲组件14分担冲击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包括防撞主板(1),所述防撞主板(1)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防撞副板(2),所述防撞副板(2)的后侧两端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吸能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8)内设有第一缓冲组件(14),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4)内设有加强筋(15)和第一缓冲弹簧(16),所述防撞副板(2)的后侧位于两个吸能盒(8)之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有两组第二缓冲组件(21),所述两组第二缓冲组件(21)内设有缓冲板(22),所述缓冲板(22)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主板(1)的两端呈弧度设置,所述防撞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内腔(3),所述防撞副板(2)设置于第一内腔(3)内,所述防撞主板(1)的上下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4),所述防撞副板(2)的上下端表面对应若干组第一螺栓连接孔(4)开设有若干组第二螺栓连接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副板(2)内开设有第二内腔(6),所述第二内腔(6)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竖立的缓冲隔板(7),若干组所述缓冲隔板(7)之间间隔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8)内开设有第三内腔(13),所述吸能盒(8)朝防撞副板(2)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螺栓连接孔(10),所述防撞副板(2)的后侧对应第四螺栓连接孔(10)位置开设有第三螺栓连接孔(9),所述第三螺栓连接孔(9)和第四螺栓连接孔(10)之间穿设有紧固螺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8)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组吸能槽(12),所述加强筋(15)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加强筋(15)呈十字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6)与四组加强筋(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6)与四组加强筋(15)组成的第一缓冲组件(14)放置于吸能盒(8)的第三内腔(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8)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的一端外部四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7),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板(17)的表面开设有第五螺栓连接孔(18),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板(17)朝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19),所述第二连接板(19)的表面对应四组第一连接板(17)上的第五螺栓连接孔(18)开设有第六螺栓连接孔(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2)整体呈z字型设置,所述缓冲板(22)的中间斜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3),所述缓冲板(22)的两端横板相向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24)和第二固定柱(25),所述第一固定柱(24)和第二固定柱(25)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2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6)穿过通孔(23),所述缓冲板(22)朝远离防撞副板(2)方向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七螺栓连接孔(27),所述缓冲板(22)另一端的横板表面开设有第八螺栓连接孔(28),所述防撞副板(2)的后侧表面对应第七螺栓连接孔(27)位置开设有第九螺栓连接孔(29)。
CN202223587105.0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Active CN218966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7105.0U CN21896686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7105.0U CN21896686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860U true CN21896686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7105.0U Active CN21896686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583A (zh) 汽车用冲撞盒
CN203438965U (zh) 车架前部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09955930U (zh) 前端结构及车辆
CN101306699A (zh) 一种车辆碰撞缓冲吸能车架结构
CN218966860U (zh) 一种施工车尾部防撞结构
CN203438964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108340862A (zh) 吸能盒、防撞梁及电动汽车
CN208947258U (zh)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CN212967885U (zh)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体
CN212980346U (zh) 车身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11139237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16636397U (zh) 一种双重吸能防护的防撞组件
CN217022428U (zh) 一种车身加强结构
CN216301016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
CN216994514U (zh) 副车架防撞梁组件及车辆
CN210912317U (zh) 一种加强型的防撞梁
CN217396631U (zh) 车辆的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20391181U (zh) 一种防撞梁及车架总成
CN21082212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加强型保险杠
CN218662070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
CN215398928U (zh) 防撞梁总成、底盘和车辆
CN106828379A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213799474U (zh) 用于安装雷达的支架、雷达组件、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6184964U (zh) 多合一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210000 8 Huyue East Road, Longchi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Tongd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6, Shidai Avenue, Longchi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and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