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7258U -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7258U
CN208947258U CN201821630559.2U CN201821630559U CN208947258U CN 208947258 U CN208947258 U CN 208947258U CN 201821630559 U CN201821630559 U CN 201821630559U CN 208947258 U CN208947258 U CN 208947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vention girders
collision prevention
collision
energy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05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shi Daxinn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shi Daxinn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shi Daxinn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shi Daxinn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05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7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7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72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外板、防撞梁内板、防护板安装支架,所述防撞梁外板、防撞梁内板均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防撞梁外板与所述防撞梁内板的两折边重叠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弧形防撞横梁,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两端与防护板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所述管穿孔内设置有加强侧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一方面减轻了防撞梁的重量,利于轻量化,同时在遇到碰撞时产生吸能左右,而且产生缓冲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全身受力。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在车辆发生较低速度的碰撞事故时,防撞梁不能产生向机舱内的大变形,以便尽可能对车辆后舱内部构件提供保护;另外一个作用是当车辆发生较高速度的碰撞事故时能够合理的变形有效的吸收一定的碰撞能量,同时如果车辆发生的是偏置碰撞,防撞梁必须有足够的抗弯能力能够起到把碰撞能量分散到整个车辆上,使得车体后部结构能够尽量均匀的接受碰撞冲击。
目前,汽车防撞梁骨架总成可由数种材料制成,如钢制汽车防撞梁骨架总成,总体相对较重。,而全铝制时成本较高。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重量轻、安全性能高的防撞梁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防撞梁总成重量大、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外板、防撞梁内板、防护板安装支架,所述防撞梁外板、防撞梁内板均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防撞梁外板与所述防撞梁内板的两折边重叠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弧形防撞横梁,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两端与防护板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所述管穿孔内设置有加强侧面。
在此基础上,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侧面开设有多个吸能孔,所述吸能孔内设置有防撞梁内加强板Ⅰ、和防撞梁内加强板Ⅱ。
在此基础上,所述吸能孔为个,分别位于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中间和两侧;所述吸能孔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面位于防撞梁外板一侧,所述梯形的下底面位于防撞梁内板一侧;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Ⅰ位于梯形孔上底面一侧,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Ⅱ位于梯形孔的两侧腰面,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Ⅱ支撑防撞梁外板和防撞梁内板,所述梯形的下底面一侧不设置加强板。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撞梁内板与梯形孔下底面交接处的部位具有向梯形内部凸起的褶皱。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撞梁外板的弧形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吸能溃槽。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护板安装支架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底部与防撞梁内板连接,所述L型结构的上部为波浪形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护板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加强块与保险杠骨架连接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与防护板安装支架之间还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防护板安装支架焊接成一体,所述吸能盒外侧具有多条凹陷溃槽。
在此基础上,所述吸能盒为六棱柱结构,六棱柱的两端分别与防撞梁外板和防护板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凹陷溃槽位于六棱柱的侧面并与六棱柱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此基础上,所述吸能盒与弧形防撞横梁之间的夹角为9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一方面减轻了防撞梁的重量,利于轻量化,同时在遇到碰撞时产生吸能左右,而且产生缓冲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弧形防撞横梁侧面开设有多个吸能孔,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分散碰撞能量,降低汽车乘员舱在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峰值,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防撞梁内板具有褶皱,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褶皱能被拉伸产生反向变形抗力,降低缓冲力,降低对汽车的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还具有吸能盒结构,在汽车碰撞的瞬间,可使冲击力更好的分散在吸能盒上,使缓冲效果达到最佳。
(5)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防护板安装支架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上部为波浪形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波浪形结构产生缓冲变形,降低缓冲力,降低对汽车的损坏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防护板安装支架3、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和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褶皱6、管穿孔7、吸能盒8、凹陷溃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防护板安装支架3,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均为半封闭结构,防撞梁外板1与防撞梁内板2的两折边重叠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弧形防撞横梁,弧形防撞横梁两端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连接;弧形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7,管穿孔7内设置有加强侧面。弧形防撞横梁侧面开设有多个吸能孔,吸能孔内设置有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和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
吸能孔为3个,分别位于弧形防撞横梁中间和两侧;吸能孔为梯形,梯形的上底面位于防撞梁外板1一侧,梯形的下底面位于防撞梁内板2一侧;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位于梯形孔上底面一侧,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位于梯形孔的两侧腰面,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支撑防撞梁外板1和防撞梁内板2,梯形的下底面一侧不设置加强板。
防撞梁内板2与梯形孔下底面交接处的部位具有向梯形内部凸起的褶皱6。防撞梁外板1的弧形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吸能溃槽。防护板安装支架3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底部与防撞梁内板2连接,L型结构的上部为波浪形结构。防护板安装支架3通过螺栓加强块与保险杠骨架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一方面减轻了防撞梁的重量,利于轻量化,同时在遇到碰撞时产生吸能左右,而且产生缓冲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防护板安装支架3,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均为半封闭结构,防撞梁外板1与防撞梁内板2的两折边重叠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弧形防撞横梁,弧形防撞横梁两端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连接;弧形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7,管穿孔7内设置有加强侧面。弧形防撞横梁侧面开设有多个吸能孔,吸能孔内设置有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和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弧形防撞横梁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之间还安装有吸能盒8,吸能盒8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焊接成一体,吸能盒外侧具有多条凹陷溃槽9。
吸能盒为六棱柱结构,六棱柱的两端分别与防撞梁外板1和防护板安装支架3连接;凹陷溃槽9位于六棱柱的侧面并与六棱柱的长度方向垂直。吸能盒与弧形防撞横梁之间的夹角为95度。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还具有吸能盒结构,在汽车碰撞的瞬间,可使冲击力更好的分散在吸能盒上,使缓冲效果达到最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防护板安装支架(3),所述防撞梁外板(1)、防撞梁内板(2)均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防撞梁外板(1)与所述防撞梁内板(2)的两折边重叠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弧形防撞横梁,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两端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连接;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贯穿孔(7),所述贯穿孔(7)内设置有加强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弧形防撞横梁侧面开设有多个吸能孔,所述吸能孔内设置有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和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孔为3个,分别位于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中间和两侧;所述吸能孔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面位于防撞梁外板(1)一侧,所述梯形的下底面位于防撞梁内板(2)一侧;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Ⅰ(4)位于梯形孔上底面一侧,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位于梯形孔的两侧腰面,所述防撞梁内加强板Ⅱ(5)支撑防撞梁外板(1)和防撞梁内板(2),所述梯形的下底面一侧不设置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内板(2)与梯形孔下底面交接处的部位具有向梯形内部凸起的褶皱(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的弧形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凹陷的吸能溃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安装支架(3)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底部与防撞梁内板(2)连接,所述L型结构的上部为波浪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安装支架(3)通过螺栓加强块与保险杠骨架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撞横梁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之间还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防护板安装支架(3)焊接成一体,所述吸能盒外侧具有多条凹陷溃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为六棱柱结构,六棱柱的两端分别与防撞梁外板(1)和防护板安装支架(3)连接;所述凹陷溃槽位于六棱柱的侧面并与六棱柱的长度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与弧形防撞横梁之间的夹角为95度。
CN201821630559.2U 2018-10-02 2018-10-02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7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559.2U CN208947258U (zh) 2018-10-02 2018-10-02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559.2U CN208947258U (zh) 2018-10-02 2018-10-02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7258U true CN208947258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055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7258U (zh) 2018-10-02 2018-10-02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72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8791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CN111559333A (zh) * 2020-05-28 2020-08-21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耐撞性前保险杠防撞横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8791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CN110588791B (zh) * 2019-09-29 2024-04-26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CN111559333A (zh) * 2020-05-28 2020-08-21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耐撞性前保险杠防撞横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2262B (zh) 前副车架
CN209192043U (zh) 汽车后碰撞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10104067A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CN106985777B (zh) 一种小偏置车身前舱
CN208947258U (zh)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CN206141484U (zh)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CN105730386A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205574062U (zh) 一种汽车的门槛结构
CN107600191B (zh) 一种汽车前舱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07345725U (zh) 一种车型防撞梁
CN110282017B (zh)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CN206537121U (zh)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CN104786969A (zh)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CN102849121A (zh) 一种乘员舱形状保持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101306699A (zh) 一种车辆碰撞缓冲吸能车架结构
CN204452340U (zh)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CN207328604U (zh) 汽车前纵梁结构
CN206187110U (zh) 汽车前纵梁总成吸能隔音结构
CN203438964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107628118B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CN106347264A (zh) 一种四轮车正面防撞结构
CN217048531U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汽车
CN209683623U (zh)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CN211223338U (zh) 铝合金后保险杠总成
CN208306577U (zh) 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