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7121U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37121U CN206537121U CN201720039875.1U CN201720039875U CN206537121U CN 206537121 U CN206537121 U CN 206537121U CN 201720039875 U CN201720039875 U CN 201720039875U CN 206537121 U CN206537121 U CN 2065371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rashworthy plate
- outer layer
- crashworthy
- energy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门防震效果差,不利于碰撞载荷传递,车门易变形,防撞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包括防撞板,其特征在于: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之间设置支撑斜板,拱形结构的外层防撞板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双层防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与车门内板相连的连接弯板,外层防撞板的外侧设置防撞吸能片;外层防撞板帽型截面的倒梯形折弯与两侧翻边围合构成帽型缓冲腔;内层防撞板凹凸型截面的凹形折弯的两侧分别设置凸形折弯;防撞吸能片M形弯板与两侧支撑弯板围合构成盛胶槽;防撞吸能片与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减震胶。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碰撞载荷的传递,防撞能力强,车门变形小,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碰撞载荷传递,防撞能力强,车门变形小,可靠性高的新型车门防撞杆。
背景技术
车门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车身结构、车身承受的载荷以及乘客的上下车,同时又是汽车侧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侧门结构具备以下的结构,在车身侧部中间设置中立柱,中立柱和前立柱之间的空间由前车门覆盖,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空间由后车门覆盖,从而使该开口可以被打开和关闭。前、后车门所构成的侧门为乘员室的主要屏障,和前立柱、中立柱、后立柱一起保护乘员室的安全,以在汽车不幸被侧撞时保护乘员室内的司乘人员。
改进汽车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进一步地保护司乘人员腰部或臀部等要害部位,在车门相应的位置上都会设置有防撞内饰部件。当施加有来自车辆侧方的冲击负荷时,该内饰部件会通过本身变形或溃缩而吸收冲击负荷,从而减轻向乘员施加的负荷,降低损伤。目前,汽车车门防撞杆的最基本形式包括高强度钢板结构型和高强度钢管结构型,它提高了汽车侧碰安全性能和车门的抗侵入能力,是驾驶人员、乘客被动安全的主要零部件。但现有车门防撞杆与车门内板和外板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空隙,影响车门的防震效果;而且,现有防撞杆的结构形式不利于碰撞载荷的传递,易导致车门变形,难以达到理想的车门防撞效果。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车门防撞装置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于碰撞载荷传递,防撞能力强,车门变形小,可靠性高的新型车门防撞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车门防撞杆包括防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为双层结构形式,双层防撞板由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构成,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斜板;外层防撞板为拱形结构,且拱形外层防撞板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双层防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弯板,连接弯板与车门内板相连,双层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撞吸能片;所述外层防撞板的截面形状为帽型,外层防撞板的帽型截面包括倒梯形折弯,倒梯形折弯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倒梯形折弯与两侧的翻边围合构成帽型缓冲腔;所述内层防撞板的截面形状为凹凸型,内层防撞板的凹凸型截面包括凹形折弯,凹形折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形折弯,两个凸形折弯开口侧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折弯边;所述防撞吸能片包括M形弯板,M形弯板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支撑弯板,M形弯板与两侧的支撑弯板围合构成盛胶槽;防撞吸能片盛胶槽开口一侧与车门外板相连,防撞吸能片的另一侧与外层防撞板倒梯形折弯的顶部相连,防撞吸能片盛胶槽与车门外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胶。
所述双层防撞板两端分别设置的连接弯板包括U形弯板,U形弯板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接折边,连接折边与车门内板相连;U形弯板上设置有加强槽,连接折边上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加双层防撞板端部与车门内板的连接强度。
所述防撞吸能片的M形弯板中部设置有焊接孔,防撞吸能片的支撑弯板边沿设置有定位孔。以便于防撞吸能片与外层防撞板、以及防撞吸能片与车门外板的连接。
所述设置在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之间的支撑斜板,采用两个一组的八字形对称布置方式;并且,每组支撑斜板的较大开口侧朝向车门内板。以提升减震效果,增加双层防撞板抵御碰撞的能力。
所述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的材料均为镁合金。以提升双层防撞板的吸能缓冲作用。
所述外层防撞板外侧设置的防撞吸能片的材料是聚丙烯树脂。以提高防撞吸能片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构成的双层结构防撞板,外层防撞板和内层防撞板之间设置若干个支撑斜板;拱形结构的外层防撞板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双层防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与车门内板相连的连接弯板,外层防撞板的外侧设置若干个防撞吸能片;外层防撞板的帽型截面包括倒梯形折弯,倒梯形折弯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倒梯形折弯与两侧的翻边围合构成帽型缓冲腔;内层防撞板的凹凸型截面包括凹形折弯,凹形折弯的两侧分别设置凸形折弯,两个凸形折弯开口侧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折弯边;防撞吸能片的M形弯板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支撑弯板,M形弯板与两侧的支撑弯板围合构成盛胶槽;防撞吸能片盛胶槽开口一侧与车门外板相连,防撞吸能片的另一侧与外层防撞板相连,防撞吸能片与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弹性减震胶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车体侧面碰撞载荷的传递,防撞能力强,缓冲吸能效果好,车门变形小,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外层防撞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内层防撞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防撞吸能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连接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吸能片与车门外板和外层防撞板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外层防撞板、2内层防撞板、3支撑斜板、4防撞吸能片、5连接弯板、6倒梯形折弯、7帽型缓冲腔、8翻边、9折弯边、10凸形折弯、11凹形折弯、12 M形弯板、13焊接孔、14支撑弯板、15定位孔、16盛胶槽、17 U形弯板、18连接折边、19加强筋、20加强槽、21车门外板、22弹性减震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7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新型车门防撞杆包括具有双层结构的防撞板,双层结构防撞板由位于车门外板一侧的外层防撞板1,以及位于车门内板一侧的内层防撞板2所构成。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斜板3;支撑斜板3采用两个为一组的、八字形对称布置方式,并且,每组“八字形”布置的支撑斜板3的较大开口侧,均朝向车门内板一侧;以提升减震效果,增加双层结构防撞板抵御碰撞的能力。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为拱形结构,拱形的外层防撞板1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双层结构防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的连接弯板5;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缓冲撞击能量的防撞吸能片4。为了提升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吸能缓冲作用,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板(例如:镁合金)一体冲压成型制成。
布置在双层结构防撞板外侧的外层防撞板1的横截面形状为帽型,外层防撞板1的帽型截面由倒梯形折弯6构成,倒梯形折弯6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与支撑斜板3相连的翻边8;倒梯形折弯6与两侧的翻边8围合构成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帽型缓冲腔7。布置在双层结构防撞板内侧的内层防撞板2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凸型,内层防撞板2的凹凸型截面由凹形折弯11构成,凹形折弯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斜板3相连的凸形折弯10;两个凸形折弯10开口侧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折弯边9。双层结构防撞板两端分别设置的连接弯板5由U形弯板17构成,U形弯板17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接的连接折边18;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同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连接弯板5的U形弯板17的一端相连接。为了增加双层结构防撞板端部与车门内板的连接强度,连接弯板5的U形弯板17上设置有加强槽20,连接折边18上设置有加强筋19。
双层结构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外侧设置的防撞吸能片4,由M形弯板12构成,M形弯板12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与车门外板相连的支撑弯板14;M形弯板12与两侧的支撑弯板14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弹性减震胶22的盛胶槽16。防撞吸能片4的盛胶槽16开口一侧与车门外板21相连接,防撞吸能片4的另外一侧则与外层防撞板1的倒梯形折弯6顶部相连接;并且,防撞吸能片4的盛胶槽16与车门外板21之间,通过高温膨胀固化方式设置有用于减震、防冲击的弹性减震胶22。为了紧固防撞吸能片4与外层防撞板1的连接,防撞吸能片4的M形弯板12中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焊接的焊接孔13;为了方便防撞吸能片4与车门外板21的连接,防撞吸能片4的支撑弯板14边沿设置有用于连接定位的定位孔15。出于提高防撞吸能片4抗冲击能力的目的,外层防撞板1外侧设置的防撞吸能片4可以采用聚丙烯树脂等材料制成。
该新型车门防撞杆使用时,首先,将双层结构防撞板的拱形外层防撞板1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21,以增强防撞板的整体缓冲效果。然后,再根据外层防撞板1的长度及防撞要求,将若干个沿防撞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防撞吸能片4,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外层防撞板1的倒梯形折弯6顶部,并且,各防撞吸能片4的盛胶槽16开口一侧朝向车门外板21。通过高温膨胀固化方式,在防撞吸能片4盛胶槽16与车门外板21之间充填弹性减震胶22,以提高防撞吸能片4的减震、防冲击性能。最后,使用已有的焊接方式,将双层结构防撞板前后两端的连接弯板5,分别固定在车门内板的前后两端。当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时,双层结构防撞板与车门外板21之间设置的防撞吸能片4和弹性减震胶22,增加了拱形外层防撞板1与车门外板21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缓冲效果。
另外,双层结构防撞板外侧的帽型截面外层防撞板1、双层结构防撞板内侧的凹凸型截面内层防撞板2,以及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之间的若干组支撑斜板3,可有效地减缓撞击传递来的冲击力,从而增加双层结构防撞板抵御碰撞的能力。而且,在撞击时,双层结构防撞板两端分别设置的连接弯板5,提高了整个车门防撞杆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双层结构防撞板能够有效吸收侧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达到保护乘员要害部位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包括防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为双层结构形式,双层防撞板由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构成,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斜板(3);外层防撞板(1)为拱形结构,且拱形外层防撞板(1)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21)一侧;双层防撞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弯板(5),连接弯板(5)与车门内板相连,双层防撞板的外层防撞板(1)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撞吸能片(4);所述外层防撞板(1)的截面形状为帽型,外层防撞板(1)的帽型截面包括倒梯形折弯(6),倒梯形折弯(6)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8),倒梯形折弯(6)与两侧的翻边(8)围合构成帽型缓冲腔(7);所述内层防撞板(2)的截面形状为凹凸型,内层防撞板(2)的凹凸型截面包括凹形折弯(11),凹形折弯(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形折弯(10),两个凸形折弯(10)开口侧的外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折弯边(9);所述防撞吸能片(4)包括M形弯板(12),M形弯板(12)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支撑弯板(14),M形弯板(12)与两侧的支撑弯板(14)围合构成盛胶槽(16);防撞吸能片(4)盛胶槽(16)开口一侧与车门外板(21)相连,防撞吸能片(4)的另一侧与外层防撞板(1)倒梯形折弯(6)的顶部相连,防撞吸能片(4)盛胶槽(16)与车门外板(21)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门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撞板两端分别设置的连接弯板(5)包括U形弯板(17),U形弯板(17)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接折边(18),连接折边(18)与车门内板相连;U形弯板(17)上设置有加强槽(20),连接折边(18)上设置有加强筋(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门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吸能片(4)的M形弯板(12)中部设置有焊接孔(13),防撞吸能片(4)的支撑弯板(14)边沿设置有定位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门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之间的支撑斜板(3),采用两个一组的八字形对称布置方式;并且,每组支撑斜板(3)的较大开口侧朝向车门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门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防撞板(1)和内层防撞板(2)的材料均为镁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门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防撞板(1)外侧设置的防撞吸能片(4)的材料是聚丙烯树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39875.1U CN20653712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39875.1U CN20653712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37121U true CN206537121U (zh) | 2017-10-03 |
Family
ID=5994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3987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37121U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3712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0743A (zh) * | 2019-08-20 | 2019-11-15 | 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 |
CN111422043A (zh) * | 2020-04-28 | 2020-07-1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钢混合车门及车辆 |
CN111634250A (zh) * | 2020-06-05 | 2020-09-08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防护栏 |
CN113910874A (zh) * | 2021-11-15 | 2022-01-11 | 成都航天模塑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门板总成 |
-
2017
- 2017-01-13 CN CN201720039875.1U patent/CN2065371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0743A (zh) * | 2019-08-20 | 2019-11-15 | 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 |
CN111422043A (zh) * | 2020-04-28 | 2020-07-1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纤维-钢混合车门及车辆 |
CN111634250A (zh) * | 2020-06-05 | 2020-09-08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防护栏 |
CN113910874A (zh) * | 2021-11-15 | 2022-01-11 | 成都航天模塑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门板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37121U (zh)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
CN109204496A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3735195U (zh) | 用于车辆的b柱总成和车辆 | |
CN110104067A (zh) |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 |
CN208393477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 | |
CN205574062U (zh) | 一种汽车的门槛结构 | |
CN215883825U (zh) |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 |
CN106240642B (zh) | 一种车架和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
CN101269671B (zh) | 一种车辆车架结构 | |
CN201217450Y (zh) |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汽车中立柱 | |
CN208978951U (zh) | 电动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 | |
CN213735198U (zh) | A柱结构及车辆 | |
CN201633784U (zh) |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门槛加强结构 | |
CN113200007A (zh) | 一种车身侧碰加强结构 | |
CN113291381A (zh) | 一种汽车b柱加强结构及汽车b柱 | |
CN205890808U (zh) |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8842477U (zh) | 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 | |
CN208715135U (zh) | 一种具有高分子填充物的保险杠梁 | |
CN208411874U (zh) | 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 | |
CN206537116U (zh) | 一种带有吸能器的车门防撞杆 | |
JP7215498B2 (ja) | 自動車ドア | |
CN210437271U (zh) | 一种前轮罩上加强梁结构 | |
CN215285001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 |
CN202294643U (zh) |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 |
CN209409970U (zh) | 碰撞吸能机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