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5724U -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 Google Patents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5724U
CN218965724U CN202223289015.3U CN202223289015U CN218965724U CN 218965724 U CN218965724 U CN 218965724U CN 202223289015 U CN202223289015 U CN 202223289015U CN 218965724 U CN218965724 U CN 218965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template
arc
shaped template
aque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9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晓康
张向飞
朱业凯
乐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9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5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5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5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包括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中心主梁、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和右支撑及收缩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内模总成整体拆模后,内模总成依靠自带导向轮在浇筑后的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行走,不需另设轨道,提高施工质量,也减少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内模总成以两根中心主梁为支模受力支点,左右两侧的的支撑力相互抵消,向下的压力不仅靠端模,而且还有内模总成自身的重力。

Description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背景技术
渡槽由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预制渡槽现有通常的施工方法是依次在生产基座上组装钢筋骨架,安装内模外模、浇筑、拆除内模外模、养护。采用的浇筑模板分为外模总成和内模总成,一般采用组合式钢模板,尤其是内模总成,在施工作业时需要分块拆装,在安拆过程中需要机械配合,对机械设备依赖程度较高,施工效率低,且吊装转运过程易发生安全事故;拆除后需要专门位置存放模板,以便对模板进行清理,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体化结构、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强的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和中心主梁;左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平面模板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连接;
中心主梁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下侧,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分别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中心主梁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固定连接,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设有左支撑及收缩装置,中心主梁右侧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之间设有右支撑及收缩装置。
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和右支撑及收缩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包括两根内撑油缸和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连接,两根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左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
中心主梁两根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的腹板之间通过短节型钢连接为一体。
中心主梁前端底部均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左侧外部的两个导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施工U型渡槽时,本实用新型的U型模板单元设置在外模总成内部,外模总成的前后两端设置端模进行封堵,在外模总成前后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个升降支座,升降支座包括下水平框架和上水平框架,下水平框架设置在支座基础上,下水平框架中心处竖向设有立柱,下水平框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机械千斤顶,上水平框架中心设有滑动套设在立柱上的导向套,机械千斤顶上端与上水平框架底部支撑压接,上水平框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轮架,每个支撑轮架上均转动设有一个支撑轮。
在向外模总成内壁、内模总成外壁和两块端模之间合围成的U型腔体内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内模总成到位的具体过程为:内模总成的中心主梁前端底部(相邻两个导向轮之间)支撑在前端升降支座的两个支撑轮上,内模总成的中心主梁后底部支撑在后端升降支座的两个支撑轮上,通过机械千斤顶的升降调整内模总成的高度,高度调整到位后,再启动四根左内撑油缸伸长,将左侧弧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向外调整到位,左侧平面模板和右侧平面模板上端之间设置横向撑杆,安装并调整双向调节撑杆的长度,使所有的双向调节撑杆分别支撑左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弧形模板后,完成内模总成的安装。
浇筑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先脱外模总成,再脱内模总成,内模总成抽拉式脱模的具体过程为:先将横向撑杆和所有的双向调节撑杆拆除,然后四根内撑油缸回缩,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与渡槽内侧壁脱离,然后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的机械千斤顶同时顶起上水平框架,上水平框架上的两个支撑轮向上顶起两根中心主梁,中间底弧形模板脱离渡槽底面;接着向后拉动两根中间主梁后端,待后一个导向轮完全进入渡槽内时,前端的升降支座向下降落并脱离中心主梁,使该导向轮支撑在渡槽内表面上,继续拖动内模总成向后移动,导向轮在渡槽底面向后滚动,当前一个导向轮移动到渡槽后端即将脱离渡槽时,渡槽后端的升降支座向上顶起中心主梁前端底部(两个导向轮之间),内模总成继续后移,直到中心主梁前端脱离渡槽后端完成脱模。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内模总成整体拆模后,内模总成依靠自带导向轮在浇筑后的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行走,不需另设轨道,提高施工质量,也减少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内模总成以两根中心主梁为支模受力支点,左右两侧的的支撑力相互抵消,向下的压力不仅靠端模,而且还有内模总成自身的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模总成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浇筑混凝土时内模总成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脱模后内模总成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升降支座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右侧平面模板32和中心主梁33;左侧弧形模板29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29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30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31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31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32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和右侧平面模板32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30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32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38连接;
中心主梁33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下侧,中心主梁33前后两端分别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中心主梁33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固定连接,中心主梁33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29之间设有左支撑及收缩装置,中心主梁33右侧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31之间设有右支撑及收缩装置。
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和右支撑及收缩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包括两根内撑油缸34和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36;中心主梁33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29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36连接,两根内撑油缸34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左内撑油缸34两端分别与中心主梁33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29内壁铰接。
中心主梁33两根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的腹板之间通过短节型钢37连接为一体。
中心主梁33前端底部均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左侧外部的两个导向轮39。
在浇筑施工U型渡槽时,本实用新型的U型模板单元设置在外模总成内部,外模总成的前后两端设置端模进行封堵,在外模总成前后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个升降支座27,升降支座27包括下水平框架40和上水平框架41,下水平框架40设置在支座基础上,下水平框架40中心处竖向设有立柱42,下水平框架40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机械千斤顶43,上水平框架41中心设有滑动套设在立柱42上的导向套44,机械千斤顶43上端与上水平框架41底部支撑压接,上水平框架4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轮架45,每个支撑轮架45上均转动设有一个支撑轮46。
在向外模总成内壁、内模总成外壁和两块端模之间合围成的U型腔体内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内模总成到位的具体过程为:内模总成的中心主梁33前端底部(相邻两个导向轮39之间)支撑在前端升降支座27的两个支撑轮46上,内模总成的中心主梁33后底部支撑在后端升降支座27的两个支撑轮46上,通过机械千斤顶43的升降调整内模总成的高度,高度调整到位后,再启动四根左内撑油缸34伸长,将左侧弧形模板29、右侧弧形模板31向外调整到位,左侧平面模板30和右侧平面模板32上端之间设置横向撑杆38,安装并调整双向调节撑杆36的长度,使所有的双向调节撑杆36分别支撑左侧弧形模板29和右侧弧形模板31后,完成内模总成的安装。
浇筑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先脱外模总成,再脱内模总成,内模总成抽拉式脱模的具体过程为:先将横向撑杆38和所有的双向调节撑杆36拆除,然后四根内撑油缸34回缩,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右侧平面模板32与渡槽内侧壁脱离,然后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27的机械千斤顶43同时顶起上水平框架41,上水平框架41上的两个支撑轮46向上顶起两根中心主梁33,中间底弧形模板28脱离渡槽底面;接着向后拉动两根中间主梁后端,待后一个导向轮39完全进入渡槽内时,前端的升降支座27向下降落并脱离中心主梁33,使该导向轮39支撑在渡槽内表面上,继续拖动内模总成向后移动,导向轮39在渡槽底面向后滚动,当前一个导向轮39移动到渡槽后端即将脱离渡槽时,渡槽后端的升降支座27向上顶起中心主梁33前端底部(两个导向轮39之间),内模总成继续后移,直到中心主梁33前端脱离渡槽后端完成脱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和中心主梁;左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平面模板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连接;
中心主梁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下侧,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分别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中心主梁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固定连接,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设有左支撑及收缩装置,中心主梁右侧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之间设有右支撑及收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其特征在于: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和右支撑及收缩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支撑及收缩装置包括两根内撑油缸和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若干条双向调节撑杆连接,两根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左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中心主梁左侧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主梁两根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的腹板之间通过短节型钢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主梁前端底部均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左侧外部的两个导向轮。
CN202223289015.3U 2022-12-08 2022-12-08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Active CN218965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9015.3U CN218965724U (zh) 2022-12-08 2022-12-08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9015.3U CN218965724U (zh) 2022-12-08 2022-12-08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5724U true CN218965724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9015.3U Active CN218965724U (zh) 2022-12-08 2022-12-08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5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563B (zh) 基于复合式移动模架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11749714B (zh) 一种圆形输水隧洞洞壁逐窗分层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513125B (zh) 用于明挖暗渠的内外模台车衬砌系统
CN113235472A (zh)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CN107471413B (zh) 大型方涵内模自动缩放装置
CN206386132U (zh) 隧道浇筑混凝土用快速支模脱模装置
CN218965724U (zh) U型渡槽抽拉式内模总成
CN102198691B (zh) 一种节段梁箱梁液压内模
CN217327341U (zh) 一种自行式大跨径变截面液压模板台车
CN207465476U (zh) 大型方涵内模自动缩放装置
CN202021679U (zh) 节段梁箱梁液压内模
CN114481873A (zh) 一种雨水方涵工程模板分段拼装整体滑移施工方法
CN209907432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箱涵钢结构组合式整体模板支架系统
CN112681162A (zh) 可移动拼装式轻型模架现浇箱涵施工方法
CN107859066B (zh) 综合管廊快拆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99880U (zh) 一种铁路桥梁的模板体系
CN116084350A (zh)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施工工艺
CN215282485U (zh) 一种分节自走行式现浇梁液压内模
CN116219963A (zh)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CN213418468U (zh) 建高楼支撑托吊模架浇灌混凝土的装置
CN216948064U (zh) 一种河道挡墙用滑动模板组件
CN218540594U (zh) 一种自行式渡槽模板
CN217834028U (zh) 一种简支箱梁用预制梁段模板
CN218699918U (zh) 用于现浇综合管沟的移动式成型模具
CN109826100A (zh) 一种新型液压顶推箱梁模板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