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9963A -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9963A
CN116219963A CN202211573054.8A CN202211573054A CN116219963A CN 116219963 A CN116219963 A CN 116219963A CN 202211573054 A CN202211573054 A CN 202211573054A CN 116219963 A CN116219963 A CN 116219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longitudinal moving
arc
outer di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3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晓康
赵志忠
宋建军
张向飞
朱业凯
乐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30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9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9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2Making or lining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两条纵移轨道,在两条纵移轨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每段浇筑台座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在浇筑台座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最前部的一段浇筑台座上设有外模总成;支座基础上设有升降支座,外模总成内部设有内模总成,内模总成两端支撑在浇筑台座前后端的升降支座上,外模总成前端后端均设有端模。本发明将预制渡槽的施工作业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了流水线的施工方式,在施工后面的工序时,前面的工序也一直在进行,循环式推进,集约化施工,工人的专业度更强,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渡槽由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预制渡槽现有通常的施工方法是依次在生产基座上组装钢筋骨架,安装内模外模、浇筑、拆除内模外模、养护。渡槽钢模板多采用组合钢模板,分块拆装,在安拆过程中需要机械配合,对机械设备依赖程度较高,施工效率低,且吊装转运过程易发生安全事故;拆除后需要专门位置存放模板,以便对模板进行清理,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流水线式施工、可发挥工人专业度、并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两条纵移轨道,在两条纵移轨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浇筑台座长度方向平行于纵移轨道,每段浇筑台座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在浇筑台座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横移轨道垂直于纵移轨道;
最前部的一段浇筑台座上设有外模总成,外模总成包括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沿浇筑台座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支座基础上设有升降支座,外模总成内部设有内模总成,内模总成两端支撑在浇筑台座前后端的升降支座上,外模总成前端后端均设有端模。
左侧外模下端右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右侧外模下端左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 浇筑台座内部预留有左右通透的穿孔,左侧外模下端和右侧外模下端之间通过穿过穿孔的连接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左侧外模上端和右侧外模上端之间通过左右水平设置的压杠螺栓拉筋组件连接;左侧外模的左侧及右侧外模的右侧均设有支撑定位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
支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根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竖向支杆,竖向支杆中下部通过连接杆与外模总成外侧固定连接,竖向支杆上端与压杠螺栓拉筋组件端部连接,竖向支杆下端固定设有螺母,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下端顶压在地面上。
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横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横移固定架,横移固定架左侧和右侧分别铰接设有一个升降油缸,两个升降油缸下端铰接设有横移轮架,横移轮架内转动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均滚动连接在横移轨道上的横移轮,其中一个横移轮传动连接有横移电机;
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纵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纵向移动机构均包括纵移固定架,纵移固定架底部固定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纵移轮架,每个纵移轮架内均转动设有一个纵移轮,两个纵移轮分别滚动连接在同一侧的两条纵移轨道上,其中一个纵移轮传动连接有纵移电机。
内模总成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两根中心主梁、两根左内撑油缸、两根右内撑油缸、若干条左双向调节撑杆和若干条右双向调节撑杆;
左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平面模板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连接;
两根中心主梁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两根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均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两根中心主梁前端底部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前部外侧的两个导向轮,两根中心主梁左右对称布置且通过短节型钢连接为一体,两根中心主梁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固定连接;
左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左双向调节撑杆连接,右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右双向调节撑杆连接,两根左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左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左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两根右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右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右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
升降支座包括下水平框架和上水平框架,下水平框架设置在支座基础上,下水平框架中心处竖向设有立柱,下水平框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机械千斤顶,上水平框架中心设有滑动套设在立柱上的导向套,机械千斤顶上端与上水平框架底部支撑压接,上水平框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轮架,每个支撑轮架上均转动设有一个支撑轮,两根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分别滚动支撑在两个支撑轮上。
自行吊架包括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两根纵梁,每根纵梁中间均垂直设有一根立杆,立杆上部与纵梁两端部均通过一根斜杆连接,两根立杆之间通过一根左右水平的横梁连接,立杆与横梁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的筋板,每根纵梁两端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行走轮,每个行走轮均传动连接一个电机减速机,左侧的两个行走轮滚动连接在左侧的一条纵移轨道上,右侧的两个行走轮滚动连接在右侧的一条纵移轨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布置施工场地:按照图纸要求沿前后方向铺设两条纵移轨道,在两条纵移轨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浇筑台座长度方向平行于纵移轨道,每段浇筑台座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在浇筑台座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横移轨道垂直于纵移轨道;
(2)组装外模总成:外模总成包括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将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沿浇筑台座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
(3)绑扎钢筋:按照施工图要求在组装好的外模总成内绑扎渡槽钢筋;
(4)组装内模总成、升降支座和自行吊架:在浇筑台座旁边的空地上,按照图纸要求,依次组装内模总成、升降支座和自行吊架;内模总成组装完毕后,把内模总成焊接为一个整体,不再拆除;
(5)吊装并调整内模总成到位,安装端模:把组装好的升降支座,吊装到浇筑台座前后两端的支座基础上,调整并固定好升降支座后,把内模总成吊装到升降支座上,然后将内模总成和外模总成的前后两端设置端模进行封堵;
(6)先对组装后的外模总成和内模总成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向外模总成和内模总成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7)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先拆除端模,再脱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将外模总成沿横移轨道移动到下一段浇筑台座两侧,然后将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沿该段浇筑台座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接着按照施工图要求在组装好的外模总成内绑扎渡槽钢筋;
(8)待渡槽达到脱模强度后,脱内模总成,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将内模总成顶起,自行吊架吊起内模总成的前端并拖动内模总成向右移动进入步骤(7)已绑扎渡槽钢筋的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之间;
(9)对安装到位的外模总成和内模总成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向外模总成和内模总成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10)循环重复步骤(7)、(8)和(9)。
步骤(2)组装外模总成的具体过程为:纵向移动机构的纵移轮沿纵移轨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到位后,升降油缸伸长,将横移轮向下移动,直到横移轮顶压支撑到横移轨道上后,此时纵移轮脱离纵移轨道悬空,然后启动横移电机,横移电机驱动横移轮沿横移轨道靠近浇筑台座,直到左侧外模下端右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右侧外模下端左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后关闭横移电机,安装穿过浇筑台座内穿孔的连接螺栓组件,将左侧外模下端右侧和右侧外模下端连接为一体,接着安装压杠螺栓拉筋组件,使左侧外模上端和右侧外模上端连接为一体,最后操控支撑定位机构的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下移,支撑螺杆下端顶压在地面上,完成外模总成的组装。
步骤(5)吊装并调整内模总成到位的具体过程为:内模总成的两根中心主梁两端底部支撑在前后两端升降支座的两个支撑轮上,通过机械千斤顶的升降调整内模总成的高度,高度调整到位后,再启动两根左内撑油缸和两根右内撑油缸,将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调整到位,安装并调整左双向调节撑杆和右双向调节撑杆的长度,使左双向调节撑杆和右双向调节撑杆分别支撑左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弧形模板后完成内模总成的安装。
步骤(7)脱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的具体过程为:先拆除压杠螺栓拉筋组件和连接螺栓组件,接着逐个拧松支撑螺杆,支撑螺杆向上缩回到竖向支杆内部,横移轮受力支撑在横移轨道上,启动横移电机,驱动横移轮转动,左侧的横移轮沿横移轨道向左移动,左侧外模脱模,右侧的横移轮沿横移轨道向右移动,右侧外模脱模,当纵移轮水平移动到纵移轨道正上方时,关闭横移电机,升降油缸收缩,纵移轮支撑到纵移轨道上,横移轮悬空,关闭升降油缸,最后启动纵移电机,驱动纵移轮沿纵移轨道向后移动,直到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移动下一段浇筑台座两侧,到位后停止纵移电机。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步骤(8)的具体过程为:先将所有的左双向调节撑杆、右双向调节撑杆和横向撑杆拆除,左内撑油缸和右内撑油缸回缩,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与渡槽内侧壁脱离,然后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的机械千斤顶同时顶起上水平框架,上水平框架上的两个支撑轮向上顶起两根中心主梁,中间底弧形模板脱离渡槽底面;接着启动自行吊架底部的电机减速机,带动自行吊架沿纵移轨道向后移动,自行吊架的横梁通过钢丝绳拉动两根中间主梁,待后侧的导向轮完全进入渡槽内时,前端的升降支座向下降落并脱离中心主梁,使后侧的导向轮支撑在渡槽内表面上,自行吊架继续拖动内模总成向后移动,两个导向轮在渡槽底面向后滚动,当前侧的导向轮移动到渡槽后端即将脱离渡槽时,渡槽后端的升降支座向上顶起中心主梁前端底部(两个导向轮之间),自行吊架继续拖动内模总成向前移动至已绑扎渡槽钢筋的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之间,调整到位后,中心主梁后端转换为第二段浇筑台座后端的升降支座进行支撑。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预制渡槽的施工作业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了流水线的施工方式,在施工后面的工序时,前面的工序也一直在进行,循环式推进,集约化施工,这样就充分提高了施工效率,每道工序的工人只需负责该工序的质量即可,这样就提高了工人的专业度,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在本发明中,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分别为一个整体,可沿前后、左右、上下三维方向自由移动,不依靠额外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下端以浇筑台座为基础,采用穿过浇筑台座内部穿孔的连接螺栓组件连接为一体,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上端之间通过压杠螺栓拉筋组件连接,在外侧部,通过支撑定位机构对外模总成进行支撑。
(3)在本发明中,在内模总成整体拆模后,内模总成依靠自带导向轮在浇筑后的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行走,不需另设轨道,提高施工质量,也减少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内模总成以两根中心主梁为支模受力支点,左右两侧的的支撑力相互抵消,向下的压力不仅靠端模,而且还有内模总成自身的重力。
(4)升降支座采用机械千斤顶将内模总成向上顶起进行脱模,同时为内模总成流水线作业过程中的移动提供支撑和导向。立柱的设置,在支撑轮升降过程中导向套沿立柱上下移动,避免机械千斤顶受到前后方向的力而影响垂直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施工场地中浇筑台座、支座基础、纵移轨道和横移轨道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施工场地中浇筑台座、支座基础、纵移轨道和横移轨道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外模总成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6是图3中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内模总成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浇筑混凝土时内模总成的断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脱模后内模总成的断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升降支座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中自行吊架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外模总成、内模总成安装到位后的示意图;
图15是外模总成脱模后移动到下一段浇筑台座后、内模总成开始进行脱模移动的示意图;
图16是内模总成从浇筑完成的渡槽内将要脱离时的示意图;
图17是内模总成从浇筑完成的渡槽内将要脱离后、同时进入下一段浇筑台座上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两条纵移轨道1,在两条纵移轨道1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2,浇筑台座2长度方向平行于纵移轨道1,每段浇筑台座2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3,在浇筑台座2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4,横移轨道4垂直于纵移轨道1。
最前部的一段浇筑台座2上设有外模总成7,外模总成7包括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沿浇筑台座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支座基础3上设有升降支座9,外模总成内部设有内模总成8,内模总成8两端支撑在浇筑台座2前后端的升降支座9上,外模总成7前端后端均设有端模11。
左侧外模5下端右侧紧贴浇筑台座2左侧面,右侧外模6下端左侧紧贴浇筑台座2左侧面, 浇筑台座2内部预留有左右通透的穿孔12,左侧外模5下端和右侧外模6下端之间通过穿过穿孔12的连接螺栓组件13固定连接, 左侧外模5上端和右侧外模6上端之间通过左右水平设置的压杠螺栓拉筋组件14连接;左侧外模5的左侧及右侧外模6的右侧均设有支撑定位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
支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根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竖向支杆15,竖向支杆15中下部通过连接杆16与外模总成7外侧固定连接,竖向支杆15上端与压杠螺栓拉筋组件14端部连接,竖向支杆15下端固定设有螺母17,螺母17内螺纹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螺杆18,支撑螺杆18下端顶压在地面上;
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横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横移固定架19,横移固定架19左侧和右侧分别铰接设有一个升降油缸20,两个升降油缸20下端铰接设有横移轮架21,横移轮架21内转动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均滚动连接在横移轨道4上的横移轮22,其中一个横移轮22传动连接有横移电机23;
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纵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纵向移动机构均包括纵移固定架24,纵移固定架24底部固定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纵移轮架25,每个纵移轮架25内均转动设有一个纵移轮26,两个纵移轮26分别滚动连接在同一侧的两条纵移轨道1上,其中一个纵移轮26传动连接有纵移电机27。
内模总成8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右侧平面模板32、两根中心主梁33、两根左内撑油缸34、两根右内撑油缸35、若干条左双向调节撑杆36和若干条右双向调节撑杆37;
左侧弧形模板29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29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30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31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31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32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28、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和右侧平面模板32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30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32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38连接;
两根中心主梁33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两根中心主梁33前后两端均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两根中心主梁33前端底部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前部外侧的两个导向轮39,两根中心主梁33左右对称布置且通过短节型钢连接为一体,两根中心主梁33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28固定连接;
左侧的中心主梁33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29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左双向调节撑杆36连接,右侧的中心主梁33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31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右双向调节撑杆37连接,两根左内撑油缸34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左内撑油缸34两端分别与左侧的中心主梁33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29内壁铰接,两根右内撑油缸35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右内撑油缸35两端分别与右侧的中心主梁33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31内壁铰接。
升降支座9包括下水平框架40和上水平框架41,下水平框架40设置在支座基础3上,下水平框架40中心处竖向设有立柱42,下水平框架40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机械千斤顶43,上水平框架41中心设有滑动套设在立柱42上的导向套44,机械千斤顶43上端与上水平框架41底部支撑压接,上水平框架4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轮架45,每个支撑轮架45上均转动设有一个支撑轮46,两根中心主梁33前后两端分别滚动支撑在两个支撑轮46上。
自行吊架10包括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两根纵梁47,每根纵梁47中间均垂直设有一根立杆48,立杆48上部与纵梁47两端部均通过一根斜杆49连接,两根立杆48之间通过一根左右水平的横梁50连接,立杆48与横梁50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的筋板51,每根纵梁47两端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行走轮52,每个行走轮52均传动连接一个电机减速机53,左侧的两个行走轮52滚动连接在左侧的一条纵移轨道1上,右侧的两个行走轮52滚动连接在右侧的一条纵移轨道1上。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布置施工场地:按照图纸要求沿前后方向铺设两条纵移轨道1,在两条纵移轨道1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2,浇筑台座2长度方向平行于纵移轨道1,每段浇筑台座2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3,在浇筑台座2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4,横移轨道4垂直于纵移轨道1;
(2)组装外模总成7:外模总成7包括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将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沿浇筑台座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
(3)绑扎钢筋:按照施工图要求在组装好的外模总成7内绑扎渡槽钢筋;
(4)组装内模总成8、升降支座9和自行吊架10:在浇筑台座2旁边的空地上,按照图纸要求,依次组装内模总成8、升降支座9和自行吊架10;内模总成8组装完毕后,把内模总成8焊接为一个整体,不再拆除;
(5)吊装并调整内模总成8到位,安装端模11:把组装好的升降支座9,吊装到浇筑台座2前后两端的支座基础3上,调整并固定好升降支座9后,把内模总成8吊装到升降支座9上,然后将内模总成8和外模总成7的前后两端设置端模11进行封堵;
(6)先对组装后的外模总成7和内模总成8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向外模总成7和内模总成8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7)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先拆除端模11,再脱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将外模总成7沿横移轨道4移动到下一段浇筑台座2两侧,然后将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沿该段浇筑台座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接着按照施工图要求在组装好的外模总成7内绑扎渡槽钢筋;
(8)待渡槽54达到脱模强度后,脱内模总成8,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9将内模总成8顶起,自行吊架10吊起内模总成8的前端并拖动内模总成8向右移动进入步骤(7)已绑扎渡槽钢筋的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之间;
(9)对安装到位的外模总成7和内模总成8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向外模总成7和内模总成8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10)循环重复步骤(7)、(8)和(9)。
步骤(2)组装外模总成7的具体过程为:纵向移动机构的纵移轮26沿纵移轨道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到位后,升降油缸20伸长,将横移轮22向下移动,直到横移轮22顶压支撑到横移轨道4上后,此时纵移轮26脱离纵移轨道1悬空,然后启动横移电机23,横移电机23驱动横移轮22沿横移轨道4靠近浇筑台座2,直到左侧外模5下端右侧紧贴浇筑台座2左侧面、右侧外模6下端左侧紧贴浇筑台座2左侧面后关闭横移电机23,安装穿过浇筑台座2内穿孔12的连接螺栓组件13,将左侧外模5下端右侧和右侧外模6下端连接为一体,接着安装压杠螺栓拉筋组件14,使左侧外模5上端和右侧外模6上端连接为一体,最后操控支撑定位机构的支撑螺杆18,支撑螺杆18下移,支撑螺杆18下端顶压在地面上,完成外模总成7的组装。
步骤(5)吊装并调整内模总成8到位的具体过程为:内模总成8的两根中心主梁33两端底部支撑在前后两端升降支座9的两个支撑轮46上,通过机械千斤顶43的升降调整内模总成8的高度,高度调整到位后,再启动两根左内撑油缸34和两根右内撑油缸35,将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右侧平面模板32调整到位,安装并调整左双向调节撑杆36和右双向调节撑杆37的长度,使左双向调节撑杆36和右双向调节撑杆37分别支撑左侧弧形模板29和右侧弧形模板31后完成内模总成8的安装。
步骤(7)脱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的具体过程为:先拆除压杠螺栓拉筋组件14和连接螺栓组件13,接着逐个拧松支撑螺杆18,支撑螺杆18向上缩回到竖向支杆15内部,横移轮22受力支撑在横移轨道4上,启动横移电机23,驱动横移轮22转动,左侧的横移轮22沿横移轨道4向左移动,左侧外模5脱模,右侧的横移轮22沿横移轨道4向右移动,右侧外模6脱模,当纵移轮26水平移动到纵移轨道1正上方时,关闭横移电机23,升降油缸20收缩,纵移轮26支撑到纵移轨道1上,横移轮22悬空,关闭升降油缸20,最后启动纵移电机27,驱动纵移轮26沿纵移轨道1向后移动,直到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移动下一段浇筑台座2两侧,到位后停止纵移电机27。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步骤(8)的具体过程为:先将所有的左双向调节撑杆36、右双向调节撑杆37和横向撑杆38拆除,左内撑油缸34和右内撑油缸35回缩,左侧弧形模板29、左侧平面模板30、右侧弧形模板31、右侧平面模板32与渡槽54内侧壁脱离,然后前后两端的升降支座9的机械千斤顶43同时顶起上水平框架41,上水平框架41上的两个支撑轮46向上顶起两根中心主梁33,中间底弧形模板28脱离渡槽54底面;接着启动自行吊架10底部的电机减速机53,带动自行吊架10沿纵移轨道1向后移动,自行吊架10的横梁50通过钢丝绳拉动两根中间主梁,待后侧的导向轮39完全进入渡槽54内时,前端的升降支座9向下降落并脱离中心主梁33,使后侧的导向轮39支撑在渡槽54内表面上,自行吊架10继续拖动内模总成8向后移动,两个导向轮39在渡槽54底面向后滚动,当前侧的导向轮39移动到渡槽54后端即将脱离渡槽时,渡槽54后端的升降支座9向上顶起中心主梁33前端底部(两个导向轮39之间),自行吊架10继续拖动内模总成8向前移动至已绑扎渡槽54钢筋的左侧外模5和右侧外模6之间,调整到位后,中心主梁33后端转换为第二段浇筑台座2后端的升降支座9进行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两条纵移轨道,在两条纵移轨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段浇筑台座,浇筑台座长度方向平行于纵移轨道,每段浇筑台座前后两端均设置支座基础,在浇筑台座左侧和后侧均设置两条横移轨道,横移轨道垂直于纵移轨道;
最前部的一段浇筑台座上设有外模总成,外模总成包括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左侧外模和右侧外模沿浇筑台座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固定支撑牢靠;支座基础上设有升降支座,外模总成内部设有内模总成,内模总成两端支撑在浇筑台座前后端的升降支座上,外模总成前端后端均设有端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左侧外模下端右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右侧外模下端左侧紧贴浇筑台座左侧面, 浇筑台座内部预留有左右通透的穿孔,左侧外模下端和右侧外模下端之间通过穿过穿孔的连接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左侧外模上端和右侧外模上端之间通过左右水平设置的压杠螺栓拉筋组件连接;左侧外模的左侧及右侧外模的右侧均设有支撑定位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支撑定位机构包括若干根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竖向支杆,竖向支杆中下部通过连接杆与外模总成外侧固定连接,竖向支杆上端与压杠螺栓拉筋组件端部连接,竖向支杆下端固定设有螺母,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下端顶压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横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横移固定架,横移固定架左侧和右侧分别铰接设有一个升降油缸,两个升降油缸下端铰接设有横移轮架,横移轮架内转动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均滚动连接在横移轨道上的横移轮,其中一个横移轮传动连接有横移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纵向移动机构前后对称设有两套,每套纵向移动机构均包括纵移固定架,纵移固定架底部固定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纵移轮架,每个纵移轮架内均转动设有一个纵移轮,两个纵移轮分别滚动连接在同一侧的两条纵移轨道上,其中一个纵移轮传动连接有纵移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内模总成包括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右侧平面模板、两根中心主梁、两根左内撑油缸、两根右内撑油缸、若干条左双向调节撑杆和若干条右双向调节撑杆;
左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边铰接,左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左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下侧边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右侧边铰接,右侧弧形模板上侧边与右侧平面模板下侧边铰接,中间底弧形模板、左侧弧形模板、左侧平面模板、右侧弧形模板和右侧平面模板组成一个U型模板单元;左侧平面模板上端和右侧平面模板上端之间通过横向撑杆连接;
两根中心主梁沿前后方向布置在U型模板单元内部,两根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均伸出U型模板单元前后端,两根中心主梁前端底部设有位于U型模板单元前部外侧的两个导向轮,两根中心主梁左右对称布置且通过短节型钢连接为一体,两根中心主梁底部与中间底弧形模板固定连接;
左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左双向调节撑杆连接,右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之间通过前后间隔布置的右双向调节撑杆连接,两根左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左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左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左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两根右内撑油缸分别设在U型模板单元前端口和后端口,两根右内撑油缸两端分别与右侧的中心主梁上部与右侧弧形模板内壁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升降支座包括下水平框架和上水平框架,下水平框架设置在支座基础上,下水平框架中心处竖向设有立柱,下水平框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机械千斤顶,上水平框架中心设有滑动套设在立柱上的导向套,机械千斤顶上端与上水平框架底部支撑压接,上水平框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轮架,每个支撑轮架上均转动设有一个支撑轮,两根中心主梁前后两端分别滚动支撑在两个支撑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自行吊架包括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两根纵梁,每根纵梁中间均垂直设有一根立杆,立杆上部与纵梁两端部均通过一根斜杆连接,两根立杆之间通过一根左右水平的横梁连接,立杆与横梁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的筋板,每根纵梁两端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行走轮,每个行走轮均传动连接一个电机减速机,左侧的两个行走轮滚动连接在左侧的一条纵移轨道上,右侧的两个行走轮滚动连接在右侧的一条纵移轨道上。
CN202211573054.8A 2022-12-08 2022-12-08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Pending CN116219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054.8A CN116219963A (zh) 2022-12-08 2022-12-08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054.8A CN116219963A (zh) 2022-12-08 2022-12-08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9963A true CN116219963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3054.8A Pending CN116219963A (zh) 2022-12-08 2022-12-08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99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563B (zh) 基于复合式移动模架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08442255B (zh) 一种移动模架造桥机及现浇造桥的施工方法
CN113235472B (zh)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CN110513125B (zh) 用于明挖暗渠的内外模台车衬砌系统
CN107363988B (zh) 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
CN104120877B (zh) 一种液压爬模系统及爬模方法
CN106593469A (zh)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CN110468748B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210712594U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205936645U (zh)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CN107829408B (zh) 矩形渡槽施工钢模台车
CN111042835B (zh) 一种隧道线缆沟和水沟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206386132U (zh) 隧道浇筑混凝土用快速支模脱模装置
CN211547804U (zh) 悬臂式挡土墙快速施工装置
CN205975365U (zh) 现浇箱梁复合式移动模架
CN109371851B (zh) 多底模头罩支撑架造槽机
CN116537071A (zh) 一种液压顶升整体式钢架平台及其翻模施工方法
CN116219963A (zh)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高效施工生产线
CN116084350A (zh) 预制渡槽新型集约化施工工艺
CN206053965U (zh)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CN212671805U (zh) 一种分体式液压台车
CN21025662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的自适应外模系统
CN212316711U (zh) 涵洞台车
CN211285309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行走式挂篮
CN114717940A (zh) 一种可移动式u型节段梁内模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