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589U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589U
CN218929589U CN202320024006.7U CN202320024006U CN218929589U CN 218929589 U CN218929589 U CN 218929589U CN 202320024006 U CN202320024006 U CN 202320024006U CN 218929589 U CN218929589 U CN 218929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vehicle body
buckle
body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40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金勇
杨朋立
韩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40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车身结构包括:饰板,所述饰板上设置有卡扣;车身,所述饰板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接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车身上的第一卡接部与卡接件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饰板上的卡扣与卡接件上的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无需在车身上开孔,实现车身与饰板的连接,有效提升车身零件结构强度、密封性。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改进,汽车越来越多的采用饰板结构,这些饰板与车身的连接基本都采用卡扣连接。现有结构由内饰件、卡扣、车身钣金组成,卡扣固定端与饰件连接,钣金开孔,卡扣卡接端通过钣金上对应的孔与钣金连接。
相关技术中,在车身上开孔,使得车身结构的连续性被破坏,降低钣金的局部强度刚度及整体刚度,影响整车NVH性能、耐久性能及碰撞安全性能;另外,在有密封要求的部位开孔,会降低密封性;以及,在原有零件上更换卡扣型号时,需更改钣金孔相应的模具,造成开发周期增长与开发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结构,车身上的第一卡接部与卡接件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饰板上的卡扣与卡接件上的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无需在车身上开孔,实现车身与饰板的连接,有效提升车身零件结构强度、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饰板,所述饰板上设置有卡扣;车身,所述饰板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接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车身上的第一卡接部与卡接件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饰板上的卡扣与卡接件上的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无需在车身上开孔,实现车身与饰板的连接,有效提升车身零件结构强度、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凸,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所述卡槽卡接在所述卡凸的两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接件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上设置有两个翻边部,两个所述翻边部形成所述卡槽且所述翻边部卡接在所述卡凸的两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边部朝向所述卡凸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还包括:配合环,所述卡凸设置于所述配合环的外周面,所述配合环的内周面设置有避让所述卡扣的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凸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凸间隔设置在所述配合环的外周,且所述卡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槽和多个所述卡凸一一对应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凸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呈渐缩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扣和所述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车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车身焊接连接;或,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车身粘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卡接件和饰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卡接件和饰板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件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件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件的第三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饰板;11、卡扣;
20、安装座;21、第一卡接部;22、卡凸;221、第二导向斜面;222、侧面;23、配合环;231、第一环体;232、第二环体;24、避让孔;
30、卡接件;31、第二卡接部;32、卡槽;33、第三卡接部;34、卡爪;341、翻边部;342、第一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示,车身结构包括饰板10、车身和卡接件30,饰板10设置在车身的外侧,饰板10与车身固定连接,饰板10对车身起到保护的作用。饰板10上设置有卡扣11,车身上设置有安装座20,安装座2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卡接件3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1和第三卡接部33,第二卡接部31设置于第三卡接部33的周侧,第二卡接部31和第一卡接部21卡接配合,卡扣11和第三卡接部33卡接配合。具体地,车身上的第一卡接部21与卡接件30上的第二卡接部31相互卡接配合,相互固定,又卡接件30上的第三卡接部33与饰板10上的卡扣11卡接配合,相互固定,由此将车身与饰板10固定连接在一起,无需在车身上开孔,即可实现车身与饰板10的连接,有效提升车身结构强度、密封性,使得车身结构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
其中,当饰板10上的卡扣11型号不同时,更改卡接件30的厚度和第三卡接部33的尺寸来匹配不同卡扣11的安装,将饰板10与车身相连接。不受零件本身料厚的影响,可满足不同位置的卡扣11安装需求,实现卡扣11共通化,降低成本。
由此,车身上的第一卡接部21与卡接件30上的第二卡接部31卡接配合,饰板10上的卡扣11与卡接件30上的第三卡接部33卡接配合,无需在车身上开孔,实现车身与饰板10的连接,有效提升车身零件结构强度、密封性。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一卡接部21为卡凸22,第二卡接部31为卡槽32,卡槽32卡接在卡凸22的两侧面222。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1设置在安装座20上,第一卡接部21为卡凸22,第二卡接部31为卡槽32,卡凸22沿着朝向饰板10的方向延伸,卡槽32与卡凸22的两个侧面222相抵接,使得卡槽32和卡凸22相互卡接配合,将安装座20与卡接件30连接起来,保证安装座20与卡接件30的连接强度,即,保证车身与卡接件30的连接强度。
根据图3和图5所示,卡接件30上设置有卡槽32,卡接件30朝向安装座20的一侧设置有卡爪34,卡爪34上设置有两个翻边部341,两个翻边部341形成卡槽32且翻边部341卡接在卡凸22的两侧面222。具体地,卡接件30上设置有卡爪34,卡爪34设置在卡接件30朝向安装座20的一侧,卡爪34上设置有两个翻边部341,翻边部341朝向背离卡爪34的方向弯折,两个翻边部341形成卡槽32,并且两个翻边部341与卡凸22的两个侧面222相抵接,两个翻边部341可以起到定位卡爪34的作用,方便卡接件30和卡凸22快速装配,两个翻边部341还对卡凸22起到夹紧的作用,保证安装座20与卡接件30的连接强度,即,保证车身与卡接件30的连接强度。
安装过程中,通过卡槽32和翻边部341,将卡接件30压入安装座20,安装座20将卡接件30胀紧,卡接件30再通过卡爪34卡住安装座20,防止转动的同时,有效紧密的将卡接件30与安装座20连接在一起,最后将饰板10通过卡扣11安装在卡接件30上,实现饰板10与车身的连接。
如图3-图5所示,翻边部341朝向卡凸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42。具体地,翻边部34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42,第一导向斜面342位于翻边部341朝向卡凸22的一侧,当卡接件30与卡凸22配合时,第一导向斜面342先抵接卡凸22的两个侧面222,第一导向斜面342对卡接件30的安装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便于卡接件30与卡凸22卡接配合。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安装座20还包括:配合环23,卡凸22设置于配合环23的外周面,配合环23的内周面设置有避让卡扣11的避让孔24。具体地,安装座20上还设置有配合环23,配合环23包括第一环体231和第二环体232,第一环体231和第二环体232之间间隔设置,部分卡凸22与第一环体231的外周面相抵接,另一部分卡凸22与第二环体232的外周面相抵接,卡凸22与配合环23固定连接,第一环体231和第二环体232的内周面形成有避让孔24,当卡接件30与卡扣11相配合时,避让孔24可以避让卡扣11。以及,配合环23和卡凸22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提升配合环23和卡凸2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卡凸22可以为多个,多个卡凸22间隔设置在配合环23的外周,且卡槽32为多个,多个卡槽32和多个卡凸22一一对应卡接。具体地,卡凸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凸22在安装座20上相互间隔设置,卡槽32为多个,多个卡槽32与多个卡凸22一一对应,并且多个卡凸22沿着配合环23的外周间隔设置,保证配合环23与卡接件30配合时各个位置的强度,避免卡接件30局部位置与安装座20连接强度弱出现分离。
更进一步地,卡凸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21,第二导向斜面221朝向卡槽32的一侧呈渐缩状。具体地,卡凸2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21,第二导向斜面221位于卡凸22背离配合环23的一侧,第二导向斜面221沿着安装座20朝向卡扣11的方向呈渐缩状,卡槽32与卡凸22配合时对卡槽32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卡接件30与安装座20相互卡接配合,提高卡接件30与安装座20的连接紧密性,由此提高饰板10与车身的连接强度。
其中,第一卡接部21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第二卡接部31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卡扣和卡槽卡接配合。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1与第二卡接部31相互卡接配合,若第一卡接部21为卡扣,则第二卡接部31为卡槽;若第一卡接部21为卡扣,则第二卡接部31为卡槽,卡扣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将安装座20和卡接件30连接起来,保证安装座20和卡接件30的连接强度。
并且,安装座20和车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安装座20和车身焊接连接;或,安装座20和车身粘接连接。具体地,安装座20与车身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保证安装座20与车身的连接强度,防止安装座20出现脱落现象,导致饰板10与车身分离现象;或者,安装座20和车身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降低车身成型难度,操作简单,保证安装座20和车身的连接强度;又或者,安装座20与车身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降低车身成型难度,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饰板(10),所述饰板(10)上设置有卡扣(11);
车身,所述饰板(10)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
卡接件(30),所述卡接件(3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1)和第三卡接部(33),所述第二卡接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接部(33)的周侧,所述第二卡接部(31)和所述第一卡接部(21)卡接配合,所述卡扣(11)和所述第三卡接部(33)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为卡凸(22),所述第二卡接部(31)为卡槽(32),所述卡槽(32)卡接在所述卡凸(22)的两侧面(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0)上设置有所述卡槽(32),所述卡接件(30)朝向所述安装座(20)的一侧设置有卡爪(34),所述卡爪(34)上设置有两个翻边部(341),两个所述翻边部(341)形成所述卡槽(32)且所述翻边部(341)卡接在所述卡凸(22)的两侧面(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341)朝向所述卡凸(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还包括:配合环(23),所述卡凸(22)设置于所述配合环(23)的外周面,所述配合环(23)的内周面设置有避让所述卡扣(11)的避让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22)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凸(22)间隔设置在所述配合环(23)的外周,且所述卡槽(32)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槽(32)和多个所述卡凸(22)一一对应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21),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21)朝向所述卡槽(32)的一侧呈渐缩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为卡扣(11)和卡槽(32)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31)为卡扣(11)和所述卡槽(32)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11)和所述卡槽(32)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和所述车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或,
所述安装座(20)和所述车身焊接连接;或,
所述安装座(20)和所述车身粘接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320024006.7U 2023-01-05 2023-01-05 车身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8929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4006.7U CN218929589U (zh) 2023-01-05 2023-01-05 车身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4006.7U CN218929589U (zh) 2023-01-05 2023-01-05 车身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589U true CN21892958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7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4006.7U Active CN218929589U (zh) 2023-01-05 2023-01-05 车身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098437A (ja) 成形品組立体及び装着具
CN218929589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3002465B (zh) 外装部件的连接构造
US6944917B2 (en) Clip for mounting weatherstrip
CN216300987U (zh) 用于车辆的轮眉及车辆
CN217532749U (zh) 装饰组件、车门和车辆
JP4336956B2 (ja) 部品取付クリップ
JP4099644B2 (ja) フロントバンパ取付構造
CN210441418U (zh) 空调器的装饰条组件以及空调器
JP2000103364A (ja) アーチ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CN107472119B (zh) 高位制动灯安装组件、高位制动灯总成以及车辆
CN219428243U (zh) 轮眉总成和车辆
CN215705963U (zh) 安装组件及包括安装组件的车灯和车辆
CN214647590U (zh) 一种仪表板骨架本体装配结构
CN218941281U (zh) 扬声器面罩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01136U (zh) 一种汽车饰条的安装结构
JP3941507B2 (ja) 車両用バンパカバーの仮付構造
CN220764218U (zh) 一种汽车前部组件及汽车
JP4155384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CN218616532U (zh) 用于牌照安装的牌照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94285U (zh) 一种搭接结构、汽车壳体结构及汽车
CN220059766U (zh) 燃油滤清器安装组件及车辆
CN218805678U (zh) 一种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5260494U (zh) 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883796U (zh) 卡接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