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1983U -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 Google Patents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1983U
CN218921983U CN202220886336.2U CN202220886336U CN218921983U CN 218921983 U CN218921983 U CN 218921983U CN 202220886336 U CN202220886336 U CN 202220886336U CN 218921983 U CN218921983 U CN 218921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pening
brush
cleaning brush
driv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63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1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1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包括装置主体、盖体及驱动杠杆。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刷头容纳腔和刷柄插槽。所述盖体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刷头容纳腔的开口。所述驱动杠杆铰接于所述装置主体上,并具有位于所述刷柄插槽内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盖体铰接的第二端。本申请中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在盖体对刷头容纳腔的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时,不需要用户手部直接接触盖体,具有使用便捷和卫生的优点;驱动杠杆作为带动盖体打开或者关闭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优点,由此可降低收纳装置整体生产成本;并且驱动杠杆的结构简单,也易于维护,能够降低装置的故障率和后续的维护成本,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陕西倩华素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3437486X”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滋生细菌,达到无需清洗的目的,市面上出现了一类一次性的清洁刷(或称为可抛式清洁刷)。此类清洁刷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刷柄和刷头,清洁使用后的刷头可以从刷柄上拆掉并直接丢弃,之后安装上新的刷头继续使用,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刷头是一次性的耗材零件,通常用户会购置并存放一定数量的刷头以备用。现有技术有专门针对此类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具有用于容纳刷头的腔体和防尘盖。为了避免用户手部接触防尘盖,现有技术中还发展出可以自动驱动防尘盖开启或者关闭的收纳装置。然而,该收纳装置由于其采用了结构较复杂的驱动机构,从而导致收纳装置的整体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通过将盖体与驱动杠杆铰接在一起,并且将驱动杠杆的一端设于刷柄插槽内,使用户在插拔刷柄的同时能够实现盖体的关闭和打开,从而通过简单驱动机构实现了相应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收纳装置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所述清洁刷包括刷柄和刷头,所述收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盖体及驱动杠杆。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刷头容纳腔和刷柄插槽。所述盖体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刷头容纳腔的开口。所述驱动杠杆铰接于所述装置主体上,并具有位于所述刷柄插槽内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盖体铰接的第二端。
当所述刷柄插入所述刷柄插槽内时,所述刷柄压下所述第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开口;当所述刷柄从所述刷柄插槽脱出后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开口,并且将所述第一端翘起。
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驱动杠杆与装置主体铰接,以装置主体的铰接点作为支点,驱动杠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相对于支点转动,第一端位于刷柄插槽内以及第二端与盖体铰接。初始状态,在未向刷柄插槽内插入刷柄时,第一端在刷柄插槽内呈翘起状态,且第二端将盒盖保持在开口的侧方而呈打开状;当用户为了使刷柄固定在装置主体上时,将刷柄插入刷柄插槽内,同时刷柄对第一端形成下压,进而第二端向左摆动并同步带动盖体也摆动,从而盖合在刷头容纳腔上,使盖体将刷头容纳腔的开口关闭;当用户要使用清洁刷而安装新的刷头时,用户将刷柄从刷柄插槽内拔出,此时第一端不再受力,第二端向右摆动,并同步带动盖体从刷头容纳腔上移开,使盖体将刷头容纳腔的开口打开,与此同时第一端则翘起,以供下一次的循环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在盖体对刷头容纳腔的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时,并不需要用户手部直接接触盖体,而是采用刷柄的插拔来实现,具有使用便捷和卫生的优点;驱动杠杆作为带动盖体打开或者关闭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优点,由此可降低收纳装置整体生产成本;并且驱动杠杆的结构简单,也易于维护,能够降低装置的故障率和后续的维护成本,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驱动杠杆铰接与装置主体上,在开合盖体过程中,驱动杠杆以铰接轴为轴线摆动,使得盖体整体沿弧形移动,导致盖体在关闭开口状态下的高度大于打开开口状态下的高度。若盖体与驱动杠杆固定连接,为使得盖体能够开合,需要将装置主体位于开口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弧形。而本申请将盖体和驱动杠杆的第二端铰接,基于此,当盖体在移动过程中与装置主体位于开口部分的顶部接触后,会发生转动,使得盖体可以开合,因此,即使装置主体位于开口部分的顶部为平面,也可以实现盖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在移动过程中,和/或开启所述开口后,和/或关闭所述开口后,所述盖体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受到向所述装置主体转动的驱动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在开启所述开口后,所述盖体的边缘位于所述开口上;和/或,
所述盖体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盖体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始终与所述装置主体位于所述开口的部分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与所述驱动杠杆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提供所述盖体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向所述装置主体转动的驱动力;和/或,
所述驱动力为所述盖体的自身重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盖体的铰接点连线为基准,所述盖体的重心在所述铰接点连线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以使所述盖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够翻转而关闭所述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铰接点连线位于所述盖体的中心线偏向于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盖体被支撑于所述开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上位于铰接点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盖体在关闭状态时的转动幅度,以使所述盖体被支撑于所述开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上位于铰接点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件,以用于限制所述盖体在打开状态时的转动幅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具有周向全包围的翻边,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盖体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刷柄从所述刷柄插槽脱出后,所述第二端和/或所述盖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开口,并且将所述第一端翘起;和/或,
当所述刷柄插入所述刷柄插槽内时,所述刷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下所述第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构成所述刷头容纳腔;
所述驱动杠杆呈U形结构,套设于所述盒体的外部,并且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构成两个所述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盖体的两侧;
所述U形结构的中部构成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形成夹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盖体被支撑于所述开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上位于铰接点邻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有支撑件,通过所述支撑件以使所述盖体被支撑于所述开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上位于铰接点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有限位件,以用于限制所述盖体在打开状时的转动幅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开设有所述刷柄插槽以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驱动杠杆的避让槽,所述驱动杠杆铰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驱动杠杆上从与所述底座的铰接点至位于所述刷柄插槽内的部分均处于所述底座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避让槽还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杠杆的摆动幅度,以使得所述盖体在开启所述开口后,边缘还能够位于所述开口上;和/或,
所述驱动杠杆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驱动杠杆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以限制所述驱动杠杆在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开口时的摆动幅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具有供所述盒体承插连接的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盒体与所述底座还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和/或,
所述盒体与所述底座还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组件,包括上述的收纳装置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刷柄和多个刷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插入刷柄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拔出刷柄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爆炸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装置主体;11、底座;111、刷柄插槽;112、凹槽;113、插接槽;114、避让槽;12、盒体;121、刷头容纳腔;122、开口;123、卡扣结构;124、插接块;20、盖体;21、铰接点连线;22、中心线;23、翻边;30、驱动杠杆;31、支撑件;32、限位板;33、第一端;34、第二端;35、限位件;50、刷柄;60、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为了防止滋生细菌,达到无需清洗的目的,市面上出现了一类一次性的清洁刷。此类清洁刷根据使用情况,可以分为用于刷马桶的马桶刷、用于刷锅的锅刷、用于刷地的清洁刷等。
现有的一次性清洁刷其主要包括刷头、刷柄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安装于刷柄上,用户驱动夹持组件的卡扣结构伸出或缩回,从而相应的放开或夹紧刷头,由此实现刷柄和刷头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刷柄上拆装新的刷头。其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刷头是耗材零件,通常用户家里会购置并存放一定数量的刷头以备用。现有技术有专门针对此类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具有用于容纳刷头的腔体和防尘盖,然而此类收纳装置需要用户用手直接接触防尘盖,然后采用旋拧或者掀起等动作开启或者关闭防尘盖,使用不便且不够卫生。
为了避免用户手部接触防尘盖,现有技术中还发展出可以自动驱动防尘盖开启或者关闭的收纳装置,比如由电机组成的驱动机构,通过电机驱动防尘盖开启或者关闭,虽然能够实现用户无触碰地开启或者关闭防尘盖,但是该驱动机构的结构较复杂,从而导致收纳装置的整体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复杂结构的驱动机构,还造成装置的故障率较高以及维修成本过高,不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通过将盖体与驱动杠杆铰接在一起,并且将驱动杠杆的一端设于刷柄插槽内,使用户在插拔刷柄的同时能够实现盖体的关闭和打开,从而通过简单驱动机构实现了相应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收纳装置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该收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盖体20以及驱动杠杆30。
装置主体10具有用来收纳储存刷头的刷头容纳腔121,还具有用来固定刷柄50的刷柄插槽111。盖体20用于关闭或者打开刷头容纳腔121的开口122。驱动杠杆30铰接于装置主体10上,并具有位于刷柄插槽111内的第一端33以及与盖体20铰接的第二端34。当刷柄50插入刷柄插槽111内时,刷柄50压下第一端33,以使第二端34带动盖体20关闭开口122。当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脱出后,盖体20打开开口122,并且将第一端33翘起。
图2是图1中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插入刷柄50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拔出刷柄50时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由装置主体10、盖体20以及驱动杠杆30组成。其中,装置主体10具有刷头容纳腔121和刷柄插槽111,盖体20作为防尘件用来盖合在刷头容纳腔121上,驱动杠杆30与装置主体10铰接,以驱动杠杆30与装置主体10的铰接点作为支点,驱动杠杆30的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可以相对于支点转动,第一端33位于刷柄插槽111内以及第二端34与盖体20铰接。如图3所示,在未向刷柄插槽111内插入刷柄50时,第一端33在刷柄插槽111内呈翘起状态,且第二端34将盒盖保持在开口122的侧方而呈打开状;如图2所示,当用户为了使刷柄50固定在装置主体10上时,将刷柄50插入刷柄插槽111内,同时刷柄50对第一端33形成下压,进而第二端34向左摆动并同步带动盖体20也摆动,从而盖合在刷头容纳腔121上,使盖体20将刷头容纳腔121的开口122关闭;如图3所示,当用户要使用清洁刷而安装新的刷头时,用户将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内拔出,此时第一端33不再受力,第二端34向右摆动,并同步带动盖体20从刷头容纳腔121上移开,使盖体20将刷头容纳腔121的开口122打开,与此同时第一端33则翘起,以供下一次的循环操作。
由上述使用过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在盖体20对刷头容纳腔121的开口122进行打开和关闭时,并不需要用户手部直接接触盖体20,而是采用刷柄50的插拔来实现,具有使用便捷和卫生的优点;驱动杠杆30作为带动盖体20打开或者关闭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优点,由此可降低收纳装置整体生产成本;并且驱动杠杆30的结构简单,也易于维护,能够降低装置的故障率和后续的维护成本,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驱动杠杆30铰接与装置主体10上,在开合盖体20过程中,驱动杠杆30以铰接轴为轴线摆动,使得盖体20整体沿弧形移动,导致盖体20在关闭开口122状态下的高度大于打开开口122状态下的高度。若盖体20与驱动杠杆30固定连接,为使得盖体20能够开合,需要将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弧形。而本申请将盖体20和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34铰接,基于此,当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与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部分的顶部接触后,会发生转动,使得盖体20可以开合,因此,即使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部分的顶部为平面,也可以实现盖体20。可选地,装置本体可以是个具有刷头容纳腔121和刷柄插槽111的整体结构,比如装置本体内部构成刷头容纳腔121,外部设置刷柄插槽111;或者装置本体是个分体结构,具体可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驱动杠杆30的结构可以是对称布置的两个直板,该直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也就是说,该结构的驱动杠杆30具有两个第一端33和两个第二端34,两个第二端34分别铰接在盒体12的两侧,两个第一端33则位于刷柄插槽111的内部,刷柄50在插入刷柄插槽111内时,同步下压两个第一端33;或者驱动杠杆30可以是异形结构,具有两个第二端34和一个第一端33,具体可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0与驱动杠杆30的铰接、第二端34与盖体20的铰接,可以通过转轴和轴孔实现,也可以通过铰链实现。
具体地,当装置主体10与驱动杠杆30的铰接、第二端34与盖体20的铰接,通过转轴和轴孔实现时,并不限定转轴与轴孔的设置基体。例如,如图5所示,驱动杠杆30上具有转轴,盖体20上具有轴孔,也可以将转轴设置于盖体20上,轴孔开设于驱动杠杆30上。
可选地,盖体20的结构可以是具有翻边23的,也可以是不具有翻边23的平板状结构。
可选地,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受到向所述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
具体地,由于盖体20与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铰接,当开启开口时,用户在将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拔出时,第二端3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快速向右摆动,从而也带动着盖体20顺时针转动,会击打到周围物品(如玻璃等易碎件),由此可能产生意外的危险状况,并且,盖体20会翻转过度而呈反向的倾斜状,此时,盖体20的下边会抵靠在装置主体的外侧壁上,在一定的角度下,盖体20会别住并卡死驱动杠杆30,此时,用户再对刷柄插槽111内的第一端33进行按压时,将无法下压第一端33,进而导致了盖体20关闭失败。而本申请的盖体20移动打开开口122时,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转动,从而克服盖体20顺时针的作用力,使得盖体20不会翻转过度,使盖体20能够保持如图3所示的倾斜状况。
另外,当盖体20移动时,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转动,可以减少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的翻转幅度,使得盖体20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稳。
再者,当盖体20移动关闭开口122时,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的部分转动,可使盖体20能够翻转盖合开口122,实现自主关闭开口122的效果,从而避免用户手部接触盖体20。
可选地,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受到向所述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
具体地,当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的状态下,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转动,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可以与装置主体10接触,使得盖体20可以保持如图3所示的倾斜状况,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盖体20受到外力,导致盖体20翻转过度,也使得盖体20打开开口122的状态更加稳定。
可选地,盖体20在关闭开口122后,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受到向所述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
具体的,当盖体20在关闭开口122的状态下,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转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盖体20受到外力,导致盖体20误打开,也使得盖体20关闭开口122的状态更加稳定。
可选地,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盖体20的边缘位于开口122上。
具体地,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边缘可以位于开口122的上方,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边缘可以与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部分的顶部接触,也可以预留一些间距。由于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盖体20的边缘位于开口122上,可以避免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边缘移出装置主体10的开口122部分,此时,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抵靠在装置主体10的外侧壁,在一定的角度下,盖体20会别住并卡死驱动杠杆30,进而导致了盖体20关闭失败。
可选地,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始终与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的部分接触。
具体地,盖体20移动时,盖体2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转动,且使得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始终与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的部分接触,基于此,可以避免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可选地,盖体20与驱动杠杆30之间设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提供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
具体地,驱动件可以为扭簧,也可以为其他可以驱动盖体20转动的装置。驱动件可以为盖体20提供驱动力,使得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的部分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力也可以为盖体20的自身重力。
具体地,盖体20可以依靠自身重力作为驱动力,使得盖体20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向装置主体10位于开口122的部分转动,从而不需要额外施加外力,节约成本。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体20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以第二端34与盖体20的铰接点连线21为基准,盖体20的重心在铰接点连线21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以使盖体20在重力作用下能够翻转而关闭开口122。
如前一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有两个第二端34与盖体20进行铰接,即盖体20上的铰接点为两个,将铰接点连线21作为基准,盖体20的重心在铰接点连线21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在图4中则是盖体20的重心位于铰接点连线21的左侧。如此设计,可使盖体20在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能够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而翻转盖合,实现自主关闭开口122的效果,从而避免用户手部接触盖体20。
可选地,为了使盖体20的重心在铰接点连线21的左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盖体20的铰接点位于中心线22上时,即铰接点连线21与中心线22重叠,此时,在盖体20的内部或者表面增加配重件,使盖体20的重心偏向左侧;二是盖体20由同一种基材构成,各区域的密度相同,此时,如图4所示,可以将铰接点连线21偏向于中心线22远离第一端33的一侧,即中心线22的右侧,进而使盖体20的重心位于铰接点连线21的左侧。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盖体20关闭开口122时,盖体20被支撑于开口122上。
为了使盖体20在关闭开口122时保持稳定而避免晃动,同时还要确保盖体20在被第二端34带动打开时的顺畅效果,避免开口122沿阻挡到盖体20的摆动轨迹,将盖体20支撑悬浮与开口122上。
可选地,盖体20被支撑悬浮与开口122之上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在驱动杠杆30的转轴上设置限位块,通过限制盖体20的转动幅度而令其支撑悬浮;或者从驱动杠杆30延伸出限位块,令该限位块处于盖体20的右上方,从而限制盖体20的转动幅度而令其支撑悬浮。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支撑件31,支撑件31限制盖体20在关闭状态时的转动幅度,以使盖体20被支撑于开口122上。
除了前述两种支撑悬浮方式之外,本实施例介绍了另一种支撑悬浮方式,在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邻近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支撑件31,如图5所示,即第二端34上铰接点的左侧设置支撑件31。
盖体20在关闭时,通过自身的重力围绕着与第二端34的铰接点而翻转,盖体20的底部则搭接于支撑件31上,由此实现盖体20被支撑悬浮于开口122之上。
该支撑件31的设计方式比较简单,够使盖体20在关闭开口122时保持稳定而避免晃动,同时还确保盖体20在被第二端34带动打开时的顺畅效果,避免开口122沿阻挡到盖体20的摆动轨迹,从而造成顿挫感。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远离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限位件35,以用于限制盖体20在打开状时的转动幅度。
前述实施例中,支撑件31除了起到支撑盖体20的作用,在左侧方向还对盖体20形成了限位作用,相应的,在铰接点的右侧也需要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盖体20翻转过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远离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限位件35,如图5所示,即第二端34上铰接点的右侧设置限位件35。
用户在将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拔出时,第二端3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快速向右摆动,从而也带动着盖体20顺时针转动,倘若没有设置限位件35,则盖体20会在惯性作用下而继续顺时针转动,进而会击打到周围物品(如玻璃等易碎件),由此可能产生意外的危险状况,并且,在没有限位件35的情况下盖体20会翻转过度而呈反向的倾斜状,此时,盖体20的下边会抵靠在盒体12的外侧壁上,在一定的角度下,盖体20会别住并卡死驱动杠杆30,此时,用户再对刷柄插槽111内的第一端33进行按压时,将无法下压第一端33,进而导致了盖体20关闭失败。
因此,为了提高使用安全和防止驱动杠杆30卡死,本实施例设置了限位件35用以限制盖体20顺时针的转动幅度,从而使盖体20能够保持如图3所示的倾斜状况。
可选地,上述的支撑件31和限位件35的结构,可以是凸块状结构,也可以由加强筋构成。
具体地,支撑件31和限位件35为加强筋构成,不仅可以实现相应的支撑、限位功能,还具有增强驱动杠杆30的强度的作用。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盖体20具有周向全包围的翻边23,第二端34通过翻边23与盖体20铰接。
如前所述,盖体20的结构可以是具有翻边23的,由此可以更好地对刷头容纳腔121形成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的翻边23为周向全包围的,即360度全覆盖,避免存在防护盲区,并且,周向全包围的翻边23也更具有美观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脱出后,第二端34和/或盖体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盖体20打开开口122,并且将第一端33翘起。
具体地,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34自身重力大于驱动杠杆30的第一端33自身重力,使得驱动杠杆30和盖体20的连接体的重心位于驱动杠杆30的铰接点靠近第二端34的一侧,当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脱出后,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3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驱动杠杆30向右摆动,从而带动盖体20打开开口122,并且将第一端33翘起。
当然,即使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34自身重力小于驱动杠杆30的第一端33自身重力,使驱动杠杆30的第二端34和盖体20共同作用,使得驱动杠杆30和盖体20的连接体的重心位于驱动杠杆30的铰接点靠近第二端34的一侧,也可以在刷柄50从刷柄插槽111脱出后,将盖体20打开开口122。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刷柄50插入刷柄插槽111内时,刷柄5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下第一端33,以使第二端34带动盖体20关闭开口122。
具体地,将刷柄50、驱动杠杆30以及盖体20的连接体的重心位于驱动杠杆30的铰接点靠近第一端33的一侧,当刷柄50插入刷柄插槽111内时,驱动杠杆30向左摆动,以使第二端34带动盖体20关闭开口122。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0包括底座11以及设于底座11上的盒体12,盒体12的内腔构成刷头容纳腔121。驱动杠杆30呈U形结构,套设于盒体12的外部,并且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构成两个第二端34,两个第二端34铰接于盖体20的两侧。U形结构的中部构成第一端33,第一端33与第二端34形成夹角。
如前所述,装置本体可以是个分体结构,就如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由底座11和底座11上的盒体12这两部分构成,盒体12的内腔构成了刷头容纳腔121,刷柄插槽111可以设置在底座11上,也可以设置在盒体12的外壁上。当刷柄插槽111设置在盒体12的外壁上时,底座11只起到支撑盒体12的作用,当刷柄插槽111设置在底座11上时,底座11不仅起到支撑盒体12的作用,同时还作为刷柄插槽111的设置基体,用来支撑刷柄50。
如前所述,驱动杠杆30可以是异形结构,就如本实施例中驱动杠杆30呈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构成两个第二端34,中部构成第一端33,刷柄50在插入刷柄插槽111内时,下压一个第一端33后可带动两个第二端34摆动,从而可使两个第二端34可以同步,在带动盖体20开启或者关闭时能够更加顺畅而避免卡死。
此外,驱动杠杆30的第一端33与第二端34形成有夹角,可使驱动杠杆30在具有一定摆动幅度的前提下,能够减小驱动杠杆30的尺寸,从而使收纳装置的结构紧凑,实现小型化;另外,驱动杠杆30呈环绕而套设于盒体12的外部,该设计方式也进一步优化了收纳装置的结构。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底座11开设有刷柄插槽111以及开设有用于穿过驱动杠杆30的避让槽114,驱动杠杆30铰接于底座11上,且驱动杠杆30上从与底座11的铰接点至位于刷柄插槽111内的部分均处于底座1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刷柄插槽111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使其开设于底座11上。并且进一步对驱动杠杆30的布置方式进行了限定,使驱动杠杆30上从与底座11的铰接点至位于刷柄插槽111内的部分均处于底座11的内部,从而对驱动杠杆30与底座11的铰接点能够进行更好地防护,使得驱动杠杆30的故障率降低。
在一种实施例中,避让槽114还用于限制驱动杠杆30的摆动幅度,以使得盖体20在开启开口122后,边缘还能够位于开口122上。
在打开盖体20时,如果不对驱动杠杆30向右的摆动加以限位,盖体20会从开口122的范围内滑出并滑落至开口122之下,由此再对盖体20进行关闭时将无法实现,需要用户手动将盖体20抬起而搭接在开口122边沿上。因此,为了使打开盖体20和关闭盖体20具有连贯性,本实施例对驱动杠杆30的摆动幅度加以限制,可以通过限制避让槽114的长短而限制驱动杠杆30向右的摆动幅度。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杠杆30设有限位板32,限位板32位于驱动杠杆30上远离第一端33的一侧,以限制驱动杠杆30在盖体20关闭开口122时的摆动幅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驱动杠杆30上远离第一端33的一侧设置限位板32,限位板32与避让槽114附近的底座11壁相配合,对驱动杠杆30在向左的摆动加以限位,从而避免驱动杠杆30和盖体20向左摆动幅度过大,有效防止驱动杠杆30和盖体20击打到周围物品。
更重要的是,当用户手持刷柄50而插入刷柄插槽111时,用户的手部位于驱动杠杆30的左侧,如果不对驱动杠杆30向左的摆动加以限位,驱动杠杆30和盖体20还有可能会击打到用户手部而造成伤害。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底座11具有供盒体12承插连接的凹槽112。
如前所述,装置本体可以是个分体结构,由底座11和底座11上的盒体12这两部分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底座11和盒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凹槽112而承插连接。
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盒体12与底座11还通过卡扣结构123连接。
为了进一步加强盒体12与底座11的连接强度,盒体12与底座11还通过卡扣结构123连接。
可选地,卡扣结构123可以设置在盒体12的底部。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盒体12与底座11还通过插接块124和插接槽113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盒体12的稳定性,从而避免盒体12在底座11上转动、偏斜、倾倒等,盒体12与底座11还通过插接块124和插接槽113连接。
可选地,插接块124设置于盒体12和底座11两者之一,两者之另一则设置插接槽113。
如图2、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刷组件,包括上述的收纳装置和清洁刷,清洁刷包括刷柄50和多个刷头。
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刷组件,采用了上述的收纳装置,则该组件也具有收纳装置的相应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清洁刷的收纳装置,所述清洁刷包括刷柄(50)和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10),具有刷头容纳腔(121)和刷柄插槽(111);
盖体(20),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刷头容纳腔(121)的开口(122);
驱动杠杆(30),铰接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上,并具有位于所述刷柄插槽(111)内的第一端(33)以及与所述盖体(20)铰接的第二端(34);
当所述刷柄(50)插入所述刷柄插槽(111)内时,所述刷柄(50)压下所述第一端(33),以使所述第二端(34)带动所述盖体(20)关闭所述开口(122);当所述刷柄(50)从所述刷柄插槽(111)脱出后,所述盖体(20)打开所述开口(122),并且将所述第一端(33)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和/或开启所述开口(122)后,和/或关闭所述开口(122)后,所述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受到向所述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在开启所述开口(122)后,所述盖体(20)的边缘位于所述开口(122)上;和/或,
所述盖体(20)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始终与所述装置主体(10)位于所述开口(122)的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与所述驱动杠杆(30)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提供所述盖体(20)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向所述装置主体(10)转动的驱动力;和/或,
所述驱动力为所述盖体(20)的自身重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端(34)与所述盖体(20)的铰接点连线(21)为基准,所述盖体(20)的重心在所述铰接点连线(21)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以使所述盖体(20)在重力作用下能够翻转而关闭所述开口(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点连线(21)位于所述盖体(20)的中心线(22)偏向于远离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20)关闭所述开口(122)时,所述盖体(20)被支撑于所述开口(1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限制所述盖体(20)在关闭状态时的转动幅度,以使所述盖体(20)被支撑于所述开口(1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远离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限位件(35),以用于限制所述盖体(20)在打开状态时的转动幅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具有周向全包围的翻边(23),所述第二端(34)通过所述翻边(23)与所述盖体(20)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刷柄(50)从所述刷柄插槽(111)脱出后,所述第二端(34)和/或所述盖体(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盖体(20)打开所述开口(122),并且将所述第一端(33)翘起;和/或,
当所述刷柄(50)插入所述刷柄插槽(111)内时,所述刷柄(5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下所述第一端(33),以使所述第二端(34)带动所述盖体(20)关闭所述开口(1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包括底座(11)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1)上的盒体(12),所述盒体(12)的内腔构成所述刷头容纳腔(121);
所述驱动杠杆(30)呈U形结构,套设于所述盒体(12)的外部,并且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构成两个所述第二端(34),两个所述第二端(34)铰接于所述盖体(20)的两侧;
所述U形结构的中部构成所述第一端(33),所述第一端(33)与所述第二端(34)形成夹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20)关闭所述开口(122)时,所述盖体(20)被支撑于所述开口(12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邻近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支撑件(31),通过所述支撑件(31)以使所述盖体(20)被支撑于所述开口(12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34)上位于铰接点远离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设有限位件(35),以用于限制所述盖体(20)在打开状时的转动幅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开设有所述刷柄插槽(111)以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驱动杠杆(30)的避让槽(114),所述驱动杠杆(30)铰接于所述底座(11)上,且所述驱动杠杆(30)上从与所述底座(11)的铰接点至位于所述刷柄插槽(111)内的部分均处于所述底座(11)的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114)还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杠杆(30)的摆动幅度,以使得所述盖体(20)在开启所述开口(122)后,边缘还能够位于所述开口(122)上;和/或,
所述驱动杠杆(30)设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位于所述驱动杠杆(30)上远离所述第一端(33)的一侧,以限制所述驱动杠杆(30)在所述盖体(20)关闭所述开口(122)时的摆动幅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具有供所述盒体(12)承插连接的凹槽(11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2)与所述底座(11)还通过卡扣结构(123)连接;和/或,
所述盒体(12)与所述底座(11)还通过插接块(124)和插接槽(113)连接。
20.一种清洁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刷柄(50)和多个刷头。
CN202220886336.2U 2021-12-31 2022-04-15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Active CN21892198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486X 2021-12-31
CN202123437486 2021-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1983U true CN21892198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6336.2U Active CN218921983U (zh) 2021-12-31 2022-04-15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1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0078Y1 (ko) 화장용 파우더 용기
US10478035B2 (en) Charging stand for vacuum cleaner
JP2017121468A (ja) 掃除機用床ブラシ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掃除機
US9102427B2 (en) Multi-position hinge
CA2971174A1 (en) Charging stand for vacuum cleaner
CN218921983U (zh)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JP3224167U (ja) 飲料容器の栓体
JP4030371B2 (ja) 眼鏡ケース
CN212912811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528597U (zh) 用于收纳马桶刷的收纳盒
CN210192276U (zh) 一种儿童锁盒子
CN210095363U (zh) 可半自动开启的水具盖及水具
CN107788830B (zh) 烹饪锅具
CN209528187U (zh) 一种多功能箱
CN210408058U (zh) 电饭煲
KR102503123B1 (ko) 반자동 개폐 기능을 갖는 물티슈용 캡
CN219813426U (zh) 一种化妆盒
CN115104830B (zh) 牙刷收纳盒
JP5420446B2 (ja) 鏡付きコンパクト容器
CN214230948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容器盖
CN218112445U (zh) 杯托总成及车辆
CN113682225B (zh) 一种工具箱锁、工具箱以及车辆
CN220141483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JPS5813777Y2 (ja) プラスチツク製の携帯容器
WO2022217478A1 (zh) 电动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