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1483U -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1483U
CN220141483U CN202321660224.6U CN202321660224U CN220141483U CN 220141483 U CN220141483 U CN 220141483U CN 202321660224 U CN202321660224 U CN 202321660224U CN 220141483 U CN220141483 U CN 220141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up body
bracket
assembly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02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金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02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1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1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1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安装于主机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一侧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绕杯体的轴向方向可转动设于所述杯体,以具有操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靠拢并形成握持空间,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背离以分别折叠于所述杯体的两侧。本申请的食品加工机,把手组件折叠后能够减小杯体与把手组件整体的径向尺寸,可优化杯体组件的收纳效果;并且用户握持把手组件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共同分担杯体的重量,使得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各自承担的力减小,有利于延长把手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一类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杯体组件,杯体组件能够自主机分离取放,为了方便用户取放杯体组件,杯体组件通常设有把手,然而,把手的设置造成杯体组件的径向尺寸大于主机的径向尺寸,使得把手相对于主机一侧向外凸出,对于这种机型,食品加工机在包装运输或者用户在对其进行收纳时都需要提供较大的容纳空间,造成空间和成本的浪费。
相关技术中,现有专利CN207561825U公开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其包括杯体和手柄,其中,手柄具有操作位置和回收位置,手柄在回收位置时,手柄的位置更靠近杯体,缩小了杯体与手柄整体的径向尺寸,因而能够解决上述杯体组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然而,该手柄为单手柄结构,一方面,手柄位于回收位置时,不利于杯体与手柄整体径向尺寸的进一步缩减,以进一步减小杯体组件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用户取放杯体时,手柄受力较大,不仅影响手柄与杯体安装的牢靠性,还影响手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个手柄折叠无法更大程度缩减杯体组件的径向尺寸,且单个手柄受力使得手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旨在调节把手组件使其具有不同位置/状态的前提下,解决杯体组件的收纳问题,同时优化把手组件的组成,以减小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各自的受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安装于主机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一侧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绕杯体的轴向方向可转动设于所述杯体,以具有操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靠拢并形成握持空间,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背离以分别折叠于所述杯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的结构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对于所述杯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沿所述杯体的轴向安装,所述第一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转轴向下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转轴向上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
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侧;和/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下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侧。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沿周向方向与所述杯体呈同心圆排布。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均包括沿杯体的轴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内表面设有供手指放置的凹陷部。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隔音罩,所述隔音罩用于在所述把手组件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罩设于所述杯体组件的外侧。
所述杯体的侧壁设有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扣合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安全开关,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设有触发部,所述杯盖盖合于所述杯体时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安全开关导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把手组件可转动设于杯体,使得把手组件能够转动折叠,把手组件折叠后能够减小杯体与把手组件整体的径向尺寸,因而可减小杯体组件的占用空间,以方便对其进行收纳,或者在包装运输时可减小包装容器的体积,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操作位置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靠拢,方便了用户握持把手组件,以使得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共同分担杯体的重量,且由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各自承担的力减小,可防止其发生松动从而保证安装的牢靠性,且有利于延长把手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折叠位置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朝两侧折叠,相较于整个把手朝一侧折叠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缩小杯体组件的径向尺寸,优化杯体组件的收纳效果。
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的结构相同;由此,只需要生产一种规格的把手即可,可降低成本、提高通用性。
或者,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对于所述杯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对称设置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装配流程相同,可简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杯体组件外观造型的美化,优化用户的视觉体验。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沿所述杯体的轴向安装,所述第一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提供了把手安装位,使得把手拆装时对杯体不受力,可减少杯体受力从而降低其发生变形的风险,保护杯体的外形;并且,用户握持把手使把手受力时,由于把手与杯体之间有支架的存在,可避免把手直接相对于杯体(小范围)移动时容易磨损杯体,在支架安装牢靠的前提下,仅把手相对于支架存在浮动,支架与杯体之间无相对运动,因此可防止对杯体造成磨损,有利于保护杯体的外形,延长杯体使用寿命。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由此,通过第一转轴绕第一轴孔转动,为第一把手转动提供了条件,使得第一把手能够方便快速地在折叠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切换,操作简单,且第一转动结构的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并简化装配。第二转动结构的结构和效果与第一转动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转轴向下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转轴向上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由此,安装第一把手时,只需要将第一把手的端部嵌入第一容置槽内并使第一转轴向下插入第一轴孔即可,操作简单,且拆卸第一把手时,用力上提第一把手使第一转轴脱出第一轴孔即可,对用户来说十分友好。类似地,安装第二把手时,只需要将第二把手的端部嵌入第二容置槽内并使第二转轴向上插入第二轴孔即可,操作简单,且拆卸第二把手时,向下推第二把手使第二转轴脱出第二轴孔即可,对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侧;和/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下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侧;由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第一把手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限位部可防止第一把手在第一容置槽内晃动,且能够阻挡第一把手回位,因而可提高第一把手折叠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且,当第一把手需要转动至操作位置时,第一把手转动至其上表面抵接到第一限位部时第一限位部可提供向下的顶推作用,因而可保证第一把手在转动过程中其第一转轴始终位于第一轴孔内,且有助于加强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的插接效果,可提高第一把手操作的可靠性。第二限位部的作用与上述第一限位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沿周向方向与所述杯体呈同心圆排布;由此,把手组件折叠后,把手组件与杯体呈同心圆排布,可优化杯体组件的外观视觉效果,同时极大减小了杯体组件的占用空间,为杯体组件收纳或包装运输提供了便利。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均包括沿杯体的轴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内表面设有供手指放置的凹陷部;通过设置凹陷部,其构成手指仿形结构,使得用户握持把手时手指可贴入凹陷部,可防止手部打滑,增加握持手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隔音罩,所述隔音罩用于在所述把手组件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罩设于所述杯体组件的外侧;通过设置隔音罩,将其罩于杯体组件的外侧,机器工作过程中,隔音罩可阻止噪音传出,因而有利于降噪,且隔音罩还能提供防尘保护,从而进一步优化杯体组件的收纳效果;此外,由于把手组件折叠后杯体组件整体的径向尺寸大大减小,因而有利于隔音罩的小型化,可降低隔音罩的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小整机收纳空间,方便用户存放。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杯体的侧壁设有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扣合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安全开关,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设有触发部,所述杯盖盖合于所述杯体时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安全开关导通;通过设置支撑座,一方面其可提供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安装,以满足把手组件的安装,另一方面可利用其顶部的空间设置安全开关,通过杯盖盖合触发安全开关,使得杯盖盖合与触发安全开关一气呵成,可省略操作步骤,同时保证了食品加工机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杯体安装到主机上的示意图,且把手组件处于折叠位置。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杯体组件各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把手以及相关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把手组件处于折叠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把手组件处于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隔音罩与主机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机,11-杯体组件,12-杯体,13-把手组件,14-第一把手,15-第二把手,16-第一支架,17-第二支架,18-上支撑座,19-下支撑座,20-隔音罩,141-第一转轴,161-第一轴孔,151-第二转轴,171-第二轴孔,162-第一容置槽,172-第二容置槽,163-第一限位部,173-第二限位部,142-握持部,143-凹陷部,181-安全开关,111-杯盖,11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的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10和安装于主机10的杯体组件11,杯体组件11包括杯体12和设于杯体12一侧的把手组件13,把手组件13绕杯体12的轴向方向可转动设于杯体12,以具有操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把手组件13包括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在操作位置,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靠拢并形成握持空间,在折叠位置,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背离以分别折叠于杯体12的两侧。
本申请的食品加工机,把手组件13可转动设于杯体12,使得把手组件13能够转动折叠,把手组件13折叠后能够减小杯体12与把手组件13整体的径向尺寸,因而可减小杯体组件11的占用空间,以方便对其进行收纳,或者在包装运输时可减小包装容器的体积,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把手组件13包括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在操作位置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靠拢,方便了用户握持把手组件,以使得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共同分担杯体12的重量,且由于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各自承担的力减小,可防止其发生松动从而保证安装的牢靠性,且有利于延长把手组件13的使用寿命;在折叠位置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分别朝两侧折叠,相较于整个把手朝一侧折叠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缩小杯体组件11的径向尺寸,优化杯体组件11的收纳效果。
如图1所示,杯体组件11可拆卸安装于主机10,为了方便用户自主机10取放杯体组件11,杯体组件11设有把手组件13,通过调节把手组件13处于操作位置时,用户可握持把手组件13进行提杯。如图1或图7所示,在操作位置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靠拢,且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与杯体12之间均存在一定空间从而形成可供用户握持的空间。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靠近的一侧可贴合,或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如图7所示,当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之间存在间隙时可增大握持的宽度,以增加用户手部与把手组件接触的范围,增强握持稳定性。进一步的,在折叠位置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折叠,如图2或图6所示,由于第一把手14、第二把手15各自相较于常规的单个手柄的尺寸变小,因而折叠后有利于使杯体12与第一把手14整体的径向尺寸减小,且使得杯体12与第二把手15整体的径向尺寸减小,因此有利于杯体组件11的小型化,以便改善其收纳效果。
关于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的结构,两者可采用同一结构,即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为同一结构件,可提高其通用性。当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为同一结构件时,还存在多种安装方式。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相对于杯体1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此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的安装流程相同,因而有利于装配的简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呈反向安装,此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沿轴向方向相互倒置。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把手组件13还包括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均沿杯体12的轴向安装,第一把手14枢转地安装于第一支架16,第二把手15枢转地安装于第二支架17。
通过设置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提供了把手安装位,使得把手拆装时对杯体12不受力,可减少杯体12受力从而降低其发生变形的风险,保护杯体的外形;并且,用户握持把手使把手受力时,由于把手与杯体12之间有支架的存在,可避免把手直接相对于杯体12(小范围)移动时容易磨损杯体12,在支架安装牢靠的前提下,仅把手相对于支架存在浮动,支架与杯体12之间无相对运动,因此可防止对杯体12造成磨损,有利于保护杯体12的外形,延长杯体12使用寿命。
具体的,把手与对应的支架可拆卸安装,且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与杯体12可拆卸安装。优选的,杯体12的侧壁设有支撑座,为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提供安装位。如图4所示,支撑座包括上支撑座18和下支撑座19,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的一端均可与上支撑座18扣合连接,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的另一端均可与下支撑座19扣合连接。上支撑座18和下支撑座19例如均呈T型,上支撑座18和下支撑座19例如设有凸起,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例如设有凹槽能够与上述凸起相卡合配合。进一步的,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之间可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连接,由此可提高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安装的牢固性,以确保把手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14和第一支架16之间设有第一转动结构,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把手14和第一支架16其中之一上的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一把手14和第一支架16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一轴孔,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一轴孔内。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16设有第一轴孔161,第一把手14设有第一转轴141,通过第一转轴141插入或脱出第一轴孔161可实现第一把手14的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轴和第一轴孔的设置位置可相互替换,即第一转轴设于第一支架16,第一轴孔设于第一把手14,从而丰富部件的造型。
类似地,第二把手15和第二支架17之间设有第二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把手15和第二支架17其中之一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二把手15和第二支架17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二轴孔,第二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二轴孔内。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17设有第二轴孔171,第二把手15设有第二转轴151,通过第二转轴151插入或脱出第二轴孔171可实现第二把手15的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转轴和第二轴孔的设置位置可相互替换,即第二转轴设于第二支架17,第二轴孔设于第二把手15,从而丰富部件的造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把手1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141,对应地第一支架16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轴孔161。第二把手15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转轴151,对应地,第二支架17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孔171。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16设有第一容置槽162,第一轴孔161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62的下表面,第一转轴141设置在第一把手14的端部且向下延伸,第一把手14的端部安装于第一容置槽162内并且第一转轴141向下插接于第一轴孔161内。
安装第一把手14时,只需要将第一把手14的端部嵌入第一容置槽162内并使第一转轴141向下插入第一轴孔161即可,操作简单,且拆卸第一把手14时,用力上提第一把手14使第一转轴141脱出第一轴孔161即可,对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类似地,第二支架17设有第二容置槽172,第二轴孔171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72的上表面,第二转轴151设置在第二把手15的端部且向上延伸,第二把手15的端部安装于第二容置槽172内并且第二转轴151向上插接于第二轴孔171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4的方案中,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为同一结构件,但呈反向安装,在此基础上,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的结构也存在差异,如各自轴孔的布置方位不同,然而,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的安装原理相同因而不会增加装配难度。
进一步的,第一容置槽162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限位部163,在折叠位置,沿杯体12的径向方向,第一把手14位于第一限位部163的内侧。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163,第一把手14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63可防止第一把手14在第一容置槽162内晃动,且能够阻挡第一把手14回位,因而可提高第一把手14折叠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且,当第一把手14需要转动至操作位置时,第一把手14转动至其上表面抵接到第一限位部163时第一限位部163可提供向下的顶推作用,因而可保证第一把手14在转动过程中其第一转轴141始终位于第一轴孔161内,且有助于加强第一转轴141与第一轴孔161的插接效果,可提高第一把手14操作的可靠性。
类似地,第二容置槽172的下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173,在折叠位置,沿杯体12的径向方向,第二把手15位于第二限位部173的内侧。
第二限位部173的功能与第一限位部163类似,可提高第二把手15处于折叠状态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二把手15操作的可靠性。
优选的,第一限位部163和第二限位部173均为凸筋,第一限位部163靠近杯体的一侧边沿到第一容置槽162最内侧的内侧壁的距离大于第一把手14的宽度,第二限位部173靠近杯体一侧的边沿到第二容置槽172最内侧的内侧壁的距离大于第二把手15的宽度,以确保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能够顺利安装。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把手14顶部到第一转轴141底部的距离为d1,第一容置槽162的高度为d2,优选的,d1>d2,由此,第一把手14安装时塑料材质的第一把手14可通过小范围变形使其插入到第一容置槽162内的第一轴孔161中,可保证第一把手14安装之后无法轻易从第一支架16上脱出,提高了安装牢固性。第二把手15的相关设计与第一把手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折叠位置时,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沿周向方向与杯体12呈同心圆排布。
如图3所示,杯体12所在的圆与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沿周向方向所在的圆构成同心圆,使得杯体组件11的径向尺寸大大减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主机10包围的范围内,此时整机收纳或包装时,收纳空间或包装空间取决于主机10的体积,使得整机易于收纳,有利于减小整机占用空间。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均包括沿杯体12的轴向延伸的握持部142,握持部142的内表面设有供手指放置的凹陷部143。
通过设置凹陷部143,其构成手指仿形结构,使得用户握持把手时手指可贴入凹陷部143,可防止手部打滑,增加握持手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凹陷部143的数目可灵活设置,例如根据用户习惯,用户握持把手时通常大拇指处于把手的外表面上,其余四个手指伸入握持空间内,基于此,凹陷部143例如设有四个并沿竖直方向排布,以更大程度符合用户习惯,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食品加工机还包括隔音罩20,隔音罩20用于在把手组件13位于折叠位置时,罩设于杯体组件11的外侧。
如图8和图9所示,隔音罩20至少用于如下场景:整机收纳时,将杯体组件11安装到主机10之后,可进一步将隔音罩20罩设在杯体组件11的外侧,且隔音罩20支撑在主机10上,使得整机外观简洁、小巧,由于把手组件13折叠后,杯体组件11的径向尺寸可小于主机10,不仅有利于减小隔音罩20的加工体积,还能够使隔音罩20与杯体组件11整体的尺寸与主机10相匹配,避免形成上大下小的造型,可确保整机体积小型化且外形美观。此外,食品加工机工作过程中,隔音罩20罩于杯体组件11外侧时能够阻止噪音传出,可优化机器降噪,实现静音加工,为用户提供安静的环境。
在上述设有支撑座的方案中,进一步的,上支撑座18的顶部设有安全开关181,杯体组件11还包括杯盖111,杯盖111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112,凸台112底部设有触发部,杯盖111盖合于杯体12时触发部触发安全开关181导通。
食品加工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将杯体12安装到主机10上之后,然后用户可向杯体12中添加食材、水等,最后才安装杯盖111,当杯盖111盖合到位时,通过触发部触发安全开关181导通,杯体12才能通电工作,确保了食品加工机使用的安全性。触发部例如为触发筋或顶杆,由于触发部触发安全开关181导通为现有技术,相关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的方案,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安装于主机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一侧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组件绕杯体的轴向方向可转动设于所述杯体,以具有操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靠拢并形成握持空间,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背离以分别折叠于所述杯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的结构相同;或者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对于所述杯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沿所述杯体的轴向安装,所述第一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把手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
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一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之另一上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转轴向下插接于所述第一轴孔内;
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把手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转轴向上插接于所述第二轴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侧;和/或
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下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沿所述杯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沿周向方向与所述杯体呈同心圆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均包括沿杯体的轴向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内表面设有供手指放置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隔音罩,所述隔音罩用于在所述把手组件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罩设于所述杯体组件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的侧壁设有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扣合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安全开关,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部设有触发部,所述杯盖盖合于所述杯体时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安全开关导通。
CN202321660224.6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20141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0224.6U CN22014148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0224.6U CN22014148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1483U true CN220141483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0224.6U Active CN22014148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1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3344B (zh) 容器
US20080136229A1 (en) Compartment for Integr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a Child Motion Device
KR100670595B1 (ko) 업라이트 청소기
US5469327A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supporting legs
CN220141483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食品加工机
US6217294B1 (en) Combination container with mounted fan
CN212811969U (zh) 一种置物盒结构及蓝牙耳机充电舱
US6139270A (en) Electric fan
US5251192A (en) CD player actuation system
CN212912811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3460328B2 (ja) 縦型電気掃除機
CN221044638U (zh) 一种电动摇椅底座及电动摇椅
KR100560224B1 (ko) 소음방지구조를 구비한 컵홀더
CN110972496B (zh) 遥控器及其操作杆收容结构
CN214208147U (zh) 一种手柄组件和容器盖
CN108330650B (zh) 一种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CN214804293U (zh) 把手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4230948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容器盖
KR200365611Y1 (ko) 용기의 호환성을 가지는 방향제 자동발산장치
CN218921983U (zh) 清洁刷的收纳装置及清洁刷组件
CN216210550U (zh) 中央控制装置
CN220985807U (zh) 一种耳机充电仓
CN215959035U (zh) 一种组合式家具
CN217509874U (zh) 卷烟盒
CN218943011U (zh) 一种翻盖式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