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3538U -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3538U
CN218913538U CN202222770879.0U CN202222770879U CN218913538U CN 218913538 U CN218913538 U CN 218913538U CN 202222770879 U CN202222770879 U CN 202222770879U CN 218913538 U CN218913538 U CN 218913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mounting
motor
hous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08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荣
赵亮
孙洪鹏
陈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08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3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3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3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该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安装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上开设有控制单元传输接口,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用于穿过连接控制单元和行车电脑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电机穿过所述壳体本体,并在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该安装壳体,能够实现将制动卡钳装置的钳体附近的电连接结构都放置在安装壳体的内部的目的,不仅能够通过安装壳体为连接线束或连接针脚等结构进行遮挡保护,显著地缩短钳体附近的用电结构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的长度。

Description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也叫EMB,它以电能作为能量来源,由力矩电机驱动制动片,产生制动力。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兼有ABS、TCS、ESP、ACC等电气化和智能化功能,越来越被主动安全、无人驾驶等技术看重。
目前使用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往往将用电器和控制单元分体布置,也就是将控制单元设置在车体或底盘上,控制单元中的控制板通过线束连接电机以及其他用电器;这样布置会导致轮边外露的线束数量较多、较长,装配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
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安装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上开设有控制单元传输接口,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用于穿过连接控制单元和行车电脑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壳体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和用于安装钳体的钳体安装部;所述电机穿过所述壳体本体,并在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安装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钳体安装部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钳体,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第三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壳体本体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的传动组件安装腔;
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所述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壳体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的传动组件安装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和所述传动组件安装腔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堵所述开口。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安装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件孔道。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安装壳体,还包括控制单元、电机和钳体;
所述安装壳体通过所述钳体安装部安装在钳体上;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控制单元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单元与行车电脑通过第一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电机安装部上,所述电机通过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通过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钳体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的所在位置连通,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封盖上。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的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安装壳体,通过安装壳体的设置,能够实现将制动卡钳装置的钳体附近的电连接结构都放置在安装壳体的内部的目的,不仅能够通过安装壳体为连接线束或连接针脚等结构进行遮挡保护,同时还能通过安装壳体内设置的控制单元安装腔,为控制单元提供安装空间,显著地缩短钳体附近的用电结构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的长度,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也更降低了电连接结构被破坏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行车安全性;通过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的开设,实现了安装在控制单元安装腔内的控制单元与行车电脑的连接,也就是为第一连接件提供了连接通道;通过电机安装部以及钳体安装部的设置,实现了将安装壳体集成在钳体上,以及将电机集成在安装壳体上的目的,为安装壳体以及电机均提供了可靠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单元;2、电机;21、第二连接件;3、力传感器;31、第三连接件;4、壳体;41、控制单元安装腔;42、传动组件安装腔;421、连接件孔道;43、电机安装部;44、钳体安装部;5、钳体;6、封盖;7、减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也叫EMB,它以电能作为能量来源,由力矩电机驱动制动片,产生制动力。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兼有ABS、TCS、ESP、ACC等电气化和智能化功能,越来越被主动安全、无人驾驶等技术看重。
目前使用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往往将用电器和控制单元分体布置,也就是将控制单元设置在车体或底盘上,控制单元中的控制板通过线束连接电机以及其他用电器;这样布置会导致轮边外露的线束数量较多、较长,装配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壳体以及制动卡钳装置,通过安装壳体的设置,能够实现将制动卡钳装置的钳体附近的电连接结构都放置在安装壳体的内部的目的,不仅能够通过安装壳体为连接线束或连接针脚等结构进行遮挡保护,同时还能通过安装壳体内设置的控制单元安装腔,为控制单元提供安装空间,显著地缩短钳体附近的用电结构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的长度,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也更降低了电连接结构被破坏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行车安全性;通过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的开设,实现了安装在控制单元安装腔内的控制单元与行车电脑的连接,也就是为第一连接件提供了连接通道;通过电机安装部以及钳体安装部的设置,实现了将安装壳体集成在钳体上,以及将电机集成在安装壳体上的目的,为安装壳体以及电机均提供了可靠的安装位置。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安装腔41,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单元1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控制单元安装腔41上开设有控制单元传输接口,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用于穿过连接控制单元1和行车电脑的第一连接件;壳体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机2的电机安装部43和用于安装钳体5的钳体安装部44;电机2穿过壳体本体,并在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与控制单元1电连接。
其中,通过安装壳体4的设置,能够实现将制动卡钳装置的钳体5附近的电连接结构都放置在安装壳体4的内部的目的,不仅能够通过安装壳体4为连接线束或连接针脚等结构进行遮挡保护,同时还能通过安装壳体4内设置的控制单元安装腔41,为控制单元1提供安装空间,显著地缩短钳体5附近的用电结构与控制单元1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的长度,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也更降低了电连接结构被破坏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行车安全性;通过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的开设,实现了安装在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的控制单元1与行车电脑的连接,也就是为第一连接件提供了连接通道;通过电机安装部43以及钳体安装部44的设置,实现了将安装壳体4集成在钳体5上,以及将电机2集成在安装壳体4上的目的,为安装壳体4以及电机2均提供了可靠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部43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孔;第一固定部用于安装电机2,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2和控制单元1的第二连接件21;通过第一固定部的设置,为电机2提供了安装工位,而且第二连接件21可以直接穿过第一安装孔进入到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与控制单元1电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1完全位于安装壳体4的内部,也就是说,电机2的电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安装孔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钳体安装部44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安装孔;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钳体5,第二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力传感器3和控制单元1的第三连接件31;通过第二固定部的设置,为安装壳体4在钳体5上提供了安装工位,而且力传感器3上的第三连接件31可以直接穿过第二安装孔进入到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与控制单元1电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31完全位于安装壳体4以及钳体5的内部,也就是说,钳体5上开设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与安装壳体4的控制单元安装腔41连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3的所在位置连通,应当能够理解的是,通道的入口位于力传感器3的所在位置,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二安装孔处,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三连接件31完全位于钳体5的通道内以及安装壳体4内。
应当能够理解的是,电机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电机安装部43上,钳体5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安装在钳体安装部4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形成控制单元安装腔41,第二壳体内形成用于容纳电机2和减速机构7的传动组件安装腔42;第一壳体靠近电机2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2和控制单元1的第二连接件21;通过将控制单元安装腔41和传动组件安装腔42通过分别布置在两个壳体内,实现分离后,能够减少二者彼此的干扰,主要是降低了传动组件安装腔42内的减速机构7运作时的振动和高温对控制单元1的影响,从而提高控制单元1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的输出轴与减速机构7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构7的输出端带动制动卡钳装置完成夹持制动和制动释放的动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容纳电机2和减速机构7的传动组件安装腔42,控制单元安装腔41和传动组件安装腔42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2和控制单元1的第二连接件2。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件安装腔42可以为减速机构7提供安装结构,也可以是只为减速机构7提供安装空间,然后将减速机构7安装在钳体5上。
还可以在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开设连接件孔道421,连接件孔道421的一端正对控制单元安装腔41开设,另一端与钳体5上用于穿过第三连接件31的通道连通;通过连接件孔道421的设置,能够将第三连接件31的中间部分被隔离到孔道结构中,从而更好的保护第三连接件31的完整性,而且利用连接件孔道421能够使第三连接件31直接穿过传动组件安装腔42,并且不会受到减速机构7运转的影响通过第三安装孔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件在安装壳体4的内部实现与控制单元1的连接。
通过连接件孔道421和/或第三安装孔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三连接件31完全处于安装壳体4和钳体5的内部环境中,不会暴露到外界环境中,从而更好的保护第三连接件31以及其他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壳体4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封盖6,封盖6用于封堵开口;通过设置开口和封盖6,能够更便于后期对控制单元1的检修工作,无须将整个安装壳体4拆下,只打开封盖6露出开口,即可实现对控制单元1的检修工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开口的形状与控制单元1的形状相匹配,开口正对控制单元1开设;这样设置能够便于将控制单元1从开口处取放,这样不仅能够利用开口和封盖6进行对控制单元1的取放工作,还能完成对控制单元1的更换工作,而且由于控制单元1可以从开口中取到外部,也能更方便工作人员对控制单元1的检修工作,操作空间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安装在封盖6上,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可以是控制板,封盖6上可以设置一些固定板结构的支撑结构,从而为控制单元1提供一个可靠、稳定的安装工位,这种设置方式在取下封盖6的时候,可以将控制单元1一并从安装壳体4内取出,而且简化了检修控制单元1的步骤,无须将控制单元1从安装壳体4上拆卸即可实现检修工作,同时,利用封盖6还能在检修时对控制单元1进行保护,使控制单元1可以通过封盖6以及封盖6上的支撑结构距离工作台或地面一定高度,防止控制单元1上的零件被磕碰磨损以及被工作台或地面上的灰尘污染。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卡钳装置,包括如上的安装壳体4,还包括控制单元1、电机2和钳体5;安装壳体4通过钳体安装部44安装在钳体5上;控制单元1设置在安装壳体4的控制单元安装腔41内,控制单元1与行车电脑通过第一连接件电连接;电机2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电机安装部43上,电机2通过位于安装壳体4内的第二连接件21与控制单元1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动卡钳装置还包括力传感器3,力传感器3通过位于安装壳体4内的第三连接件31与控制单元1电连接。
其中,通过将控制单元1设置在安装壳体4内,并且将安装壳体4集成在钳体5上的布局方式,能够明显缩短第二连接件21和第三连接件31的长度,而且可以更方便将第二连接件21和第三连接件31完全布置到安装壳体4内或大部分置于安装壳体4内,从而更好的保护第二连接件21和第三连接件31不受转动的车轮以及附近其它部件的影响,该制动卡钳装置仅通过一个第一连接件与行车电脑连接,其余连接件均布置到安装壳体4的内部,显著地提高了该制动卡钳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21和第三连接件31可以使通电导线,也可以是连接针脚等结构,只要能使与其两端连接的两个结构实现电连接即可。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卡钳装置。
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制动卡钳装置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体本体;
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安装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上开设有控制单元传输接口,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接口用于穿过连接控制单元和行车电脑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壳体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和用于安装钳体的钳体安装部;所述电机穿过所述壳体本体,并在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内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安装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所述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安装部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钳体,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第三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的传动组件安装腔;
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所述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的传动组件安装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和所述传动组件安装腔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穿过连接电机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堵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安装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件孔道。
8.一种制动卡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壳体,还包括控制单元、电机和钳体;
所述安装壳体通过所述钳体安装部安装在钳体上;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控制单元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单元与行车电脑通过第一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电机安装部上,所述电机通过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通过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控制单元安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的所在位置连通,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通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封盖上。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卡钳装置。
CN202222770879.0U 2022-10-17 2022-10-17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913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0879.0U CN218913538U (zh) 2022-10-17 2022-10-17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0879.0U CN218913538U (zh) 2022-10-17 2022-10-17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3538U true CN21891353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0879.0U Active CN218913538U (zh) 2022-10-17 2022-10-17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3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26443B2 (ja) 電気液圧式圧力制御システム
US20070228824A1 (en) Electro Mechanical Brake, Control Device
JP6801573B2 (ja) ケーブルの止水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967817B2 (ja)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WO2014024541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1525348A (ja) ハイブリッド動力伝達装置用のステータ支持体を備えた電気機械
US9235937B1 (en) Mounting method for satellite crash sensors
WO2015005444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搭載ev車両の端子ボックス
CN218913538U (zh) 安装壳体、具有其的制动卡钳装置以及车辆
CN111688607B (zh) 集成式控制器、控制器仪表、仪表台及车辆
JP5880716B2 (ja) 電動車両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3090366A (ja) 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CN210174610U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系统的壳体结构
JP3109295B2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一体型電子ユニット
CN210000169U (zh) 集成控制装置及电动车
JP2015133866A (ja) 接続構造
EP3927125B1 (en) Control unit and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CN111532222A (zh) 电动车
JP6077851B2 (ja) 端子台の周辺構造
US8308180B2 (en) Trailer vehicle connection arrangement
KR101650448B1 (ko) 전자 주차 브레이크의 구동 유닛
JP2020177740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
CN211892824U (zh) 固定式制动钳和轮毂电机的集成结构
JPH06144181A (ja)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216959534U (zh) 马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