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7161U -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7161U
CN218887161U CN202223078808.0U CN202223078808U CN218887161U CN 218887161 U CN218887161 U CN 218887161U CN 202223078808 U CN202223078808 U CN 202223078808U CN 218887161 U CN218887161 U CN 218887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upper clamping
plate
lower clamp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8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兆海
蒋仟
刘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bil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xiang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xiang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xiang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8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7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7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7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包括动力部、支撑组件、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主体座、上夹部、下夹部、驱动轴组件。主体座的槽面的一端开口,其上安装有旋转轴安装块;上夹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旋转轴安装块,该上夹部前端的上夹头延伸出开口外;下夹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旋转轴安装块,下夹部处于上夹部的下侧,其前端的下夹头延伸出开口外且与上夹头形成夹口结构,上夹部和下夹部的同区域位置均设有避位口;驱动轴组件安装于槽面且处于避位口区域内,该驱动轴组件驱动连接上夹部和下夹部,驱动轴组件驱动上夹部和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改进传动结构,使夹持部扁平化,能够满足夹持力度的同时减小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下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扩晶机是将排列紧密的LED晶片均匀分开,使之更好地植入焊接工件上,它利用LED薄膜的加热可塑性,采用气缸上下控制,将单张LED晶片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达到满意的晶片间隙后自动成型,膜片紧绷不变形,是LED封装设备之一。
扩晶机具有自动上下料机构,传统的扩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具有以下缺陷:
传统的扩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的传动结构是通过气缸驱动夹持件来夹持扩晶盘,而由于扩晶盘是扁平状,与气缸连接的夹持件由于支撑力的原因,不能做得太长,否则会由于支撑力不足影响夹持力度,影响夹持效果。
如果将夹持件加长,就造成夹持部张开宽度大,不能伸进扩晶盘机构中。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扩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设计该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的目的是将扩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扁平化,满足夹持力度的同时减小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包括动力部、与所述动力部驱动连接的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外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
主体座,具有槽面,该槽面的一端开口,其远离开口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轴安装块;
上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该上夹部前端的上夹头延伸出所述开口外;
下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所述下夹部处于所述上夹部的下侧,其前端的下夹头延伸出所述开口外且与所述上夹头形成夹口结构,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的同区域位置均设有避位口;
驱动轴组件,安装于所述槽面且处于避位口区域内,该驱动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所述驱动轴组件驱动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部包括上夹板、上夹头,所述上夹板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其避位口为第一U型口结构,所述上夹板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上夹头;
所述下夹部包括下夹板、下夹头,所述下夹板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其避位口为第二U型口结构,所述下夹板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下夹头;
所述驱动轴组件包括:
气源连接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
直线气缸,和所述气源连接器连接;
直线定向块,固定于所述槽面且靠近避位口的底部,具有贯穿两端的直孔;
推块,一端与所述直线气缸的驱动轴固定,其另一端的柱体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直孔内,该推块的左右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斜槽、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的角度方向呈“X”交叉结构设置;
第一活动柱,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夹板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斜槽内,通过第一斜槽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一活动柱做上下运动;
第二活动柱,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夹板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斜槽内,通过第二斜槽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活动柱做上下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气缸被一安装在所述槽面上的保护罩罩住。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的动力源为电机,该电机通过皮带组连接所述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接于一导轨上的滑块、与所述滑块固定的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端为夹持部安装区。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上开有多个圆孔,其一侧安装有槽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座的角部安装有能够感应扩晶盘是否到位的感应探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改进传动结构,使夹持部扁平化,能够满足夹持力度的同时减小体积。
2.本实用新型巧妙的使用推块,在推块的两面设置斜槽,两个斜槽交叉,通过驱动轴组件推动推块,使上夹部和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驱动轴组件的驱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和夹持部的安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和夹持部安装后的底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线定向块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块的一面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推块的另一面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推块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夹持部1、支撑组件2、动力部3、皮带组4、感应探头5、导轨6、主体座11、气源连接器12、保护罩13、推块14、第一斜槽141、第二斜槽142、第一活动柱15、直线定向块16、下夹头17、上夹头18、上夹板19、第二活动柱110、下夹板111、旋转轴安装块112、滑块21、支撑座22、槽板23、支撑板24、直孔161、圆孔241、夹持部安装区2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包括动力部3、与所述动力部驱动连接的支撑组件2、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外端的夹持部1,所述夹持部1包括:
主体座11,具有槽面,该槽面的一端开口,其远离开口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轴安装块112;
上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该上夹部前端的上夹头18延伸出所述开口外;
下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所述下夹部处于所述上夹部的下侧,其前端的下夹头17延伸出所述开口外且与所述上夹头18形成夹口结构,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的同区域位置均设有避位口;
驱动轴组件,安装于所述槽面且处于避位口区域内,该驱动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所述驱动轴组件驱动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部包括上夹板19、上夹头18,所述上夹板19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其避位口为第一U型口结构,所述上夹板19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上夹头18;
所述下夹部包括下夹板111、下夹头17,所述下夹板111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其避位口为第二U型口结构,所述下夹板111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下夹头17;
所述驱动轴组件包括:
气源连接器12,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
直线气缸,和所述气源连接器12连接;
直线定向块16,固定于所述槽面且靠近避位口的底部,具有贯穿两端的直孔161;
推块14,一端与所述直线气缸的驱动轴固定,其另一端的柱体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直孔161内,该推块14的左右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斜槽141、第二斜槽142,所述第一斜槽141和第二斜槽142的角度方向呈“X”交叉结构设置;
第一活动柱15,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9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斜槽141内,通过第一斜槽141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一活动柱15做上下运动;
第二活动柱110,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夹板111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斜槽142内,通过第二斜槽142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活动柱110做上下摆动。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气缸被一安装在所述槽面上的保护罩13罩住。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部3的动力源为电机,该电机通过皮带组4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滑接于一导轨6上的滑块21、与所述滑块21固定的支撑座22、固定于所述支撑座22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外端为夹持部安装区242。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24的板面上开有多个圆孔241,其一侧安装有槽板23。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座11的角部安装有能够感应扩晶盘是否到位的感应探头5。
实施例2: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9所示,初始状态,上夹头18和下夹头17张开,动力部3驱动支撑组件2及夹持部向扩晶盘机构中取扩晶盘。
气源连接器12通过气管连接气源,气源对直线气缸供气。当夹持部到达取料位置后,直线气缸进气后,直线气缸驱动推块14前进,由于推块14两面设置的第一斜槽141、第二斜槽142为交叉结构,左侧的第一斜槽141随所述推块14向前直线移动时,第一斜槽141驱动第一活动柱15向下运动,进而第一活动柱15带动上夹板19向下摆动,上夹板19带动前端的上夹头18向下运动。同步的,第二斜槽142驱动第二活动柱110向上运动,进而第二活动柱110带动下夹板111向上摆动,下夹板111带动前端的下夹头17向上运动。
由于上夹头18和下夹头17夹拢,进而能够夹住扩晶盘。动力部3驱动支撑组件2及夹持部退出扩晶盘机构。
直线气缸回退,使上夹头18和下夹头17张开,扩晶盘送入下料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改进传动结构,使夹持部扁平化,能够满足夹持力度的同时减小体积。本实用新型巧妙的使用推块,在推块的两面设置斜槽,两个斜槽交叉,通过驱动轴组件推动推块,使上夹部和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驱动轴组件的驱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包括动力部(3)、与所述动力部驱动连接的支撑组件(2)、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外端的夹持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包括:
主体座(11),具有槽面,该槽面的一端开口,其远离开口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轴安装块(112);
上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该上夹部前端的上夹头(18)延伸出所述开口外;
下夹部,设于所述槽面内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所述下夹部处于所述上夹部的下侧,其前端的下夹头(17)延伸出所述开口外且与所述上夹头(18)形成夹口结构,所述上夹部和下夹部的同区域位置均设有避位口;
驱动轴组件,安装于所述槽面且处于避位口区域内,该驱动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所述驱动轴组件驱动所述上夹部和所述下夹部同步做张开和夹拢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部包括上夹板(19)、上夹头(18),所述上夹板(19)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其避位口为第一U型口结构,所述上夹板(19)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上夹头(18);
所述下夹部包括下夹板(111)、下夹头(17),所述下夹板(111)的尾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其避位口为第二U型口结构,所述下夹板(111)的前端板体上安装所述下夹头(17);
所述驱动轴组件包括:
气源连接器(12),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旋转轴安装块(112);
直线气缸,和所述气源连接器(12)连接;
直线定向块(16),固定于所述槽面且靠近避位口的底部,具有贯穿两端的直孔(161);
推块(14),一端与所述直线气缸的驱动轴固定,其另一端的柱体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直孔(161)内,该推块(14)的左右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斜槽(141)、第二斜槽(142),所述第一斜槽(141)和第二斜槽(142)的角度方向呈“X”交叉结构设置;
第一活动柱(15),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9)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斜槽(141)内,通过第一斜槽(141)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一活动柱(15)做上下运动;
第二活动柱(110),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夹板(111)上,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斜槽(142)内,通过第二斜槽(142)的前后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活动柱(110)做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气缸被一安装在所述槽面上的保护罩(13)罩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3)的动力源为电机,该电机通过皮带组(4)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滑接于一导轨(6)上的滑块(21)、与所述滑块(21)固定的支撑座(22)、固定于所述支撑座(22)且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外端为夹持部安装区(2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的板面上开有多个圆孔(241),其一侧安装有槽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11)的角部安装有能够感应扩晶盘是否到位的感应探头(5)。
CN202223078808.0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Active CN218887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08.0U CN21888716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08.0U CN21888716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7161U true CN21888716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8808.0U Active CN21888716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7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2322U (zh) 一种闸阀装配机
CN208648103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111146518A (zh) 一种极耳整形化成夹具及化成设备
CN218887161U (zh) 一种扩晶模组的上下料机构
CN112935796A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壳体卡扣的自动装配装置
CN111215921B (zh) 一种半轴半自动化夹具
CN216511270U (zh) 一种料条进出装置
CN210837682U (zh) 一种新型固晶机收料系统
CN106392626B (zh) 限位盒组装设备
CN210010205U (zh) 上料检测机构
CN210260297U (zh) 一种电机自动卸料装置
KR20220030637A (ko) 멀티 프로버용 카트리지 얼라이너 장치
CN207116279U (zh) 用于机械键盘的三色灯组装设备
CN210137085U (zh) 一种应用于led设备的端子针脚装配机构
CN217831746U (zh) 一种铆接机的上下料装置
CN218476252U (zh) 一种零件定位装置
CN114084676B (zh) 一种电梯门侧板肋板自动上料装置
CN217252559U (zh) 缓冲器上料模块
CN211478046U (zh) 一种高效率球销成品检测机
CN211265657U (zh) 一种化成装置及化成系统
CN214651921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主板的自动输送机构
CN216104591U (zh) 一种厚螺母翻转装置
CN218591543U (zh) 一种杆件的自动上料冲压设备
CN218987869U (zh) 一种治具循环装置
CN220970961U (zh) 一种活塞销倒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1 of plant 3 and floor 5 of plant 2, No. 128, Shangnan East Road, Huangpu Community,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BIL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701, building 2, Innovation smart port, No. 155, Hongtian Road, Huangpu Community,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xiang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