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7131U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7131U CN218877131U CN202223004383.9U CN202223004383U CN218877131U CN 218877131 U CN218877131 U CN 218877131U CN 202223004383 U CN202223004383 U CN 202223004383U CN 218877131 U CN218877131 U CN 2188771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fixedly connected
-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 backplate
- reinforcing rib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涉及到下护板技术领域,包括下护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和侧部,所述前部和所述前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纵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纵加强筋、多个第二纵加强筋、多个第三纵加强筋,使得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和后部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下护板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通过设置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侧部,增加了下护板本体的面积,更好的对发动机及前副车架一下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护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下护板是汽车发动机防护结构,其设计目的就是保护发动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行驶过程中阻止泥土溅射到发动机表面而导致散热不良,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第二是行驶过程中防止凹凸不平的路面直接撞击发动机而造成损坏。
由于发动机下护板相对较为平坦且面积较大,其一阶振动频率偏低,发动机、风扇等部件的激励频率与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固有频率容易耦合产生共振,导致发动机下护板产生振动异响和疲劳断裂,影响发动机下护板的使用寿命。
例如公开号为CN211519427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和车辆,该发动机下护板包括构造为板状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端和后端以及连接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能够解决容易与发动机产生共振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下护板上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只连接于后端和两侧,对于前端位置面积较大,并且下护板为塑料材质,前端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较差,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下护板的正常使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纵加强筋、多个第二纵加强筋、多个第三纵加强筋,使得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和后部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下护板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升高,避免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落入发动机怠速频率振动区间,从而避免发动机下护板与发动机、风扇等部件发生共振,提高发动机下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侧部,增加了下护板本体的面积,更好的对发动机及前副车架一下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和侧部,所述前部和所述前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纵加强筋,所述前中部和所述后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纵加强筋,所述后中部和所述后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纵加强筋;所述后中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后中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加强筋,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二纵加强筋相连通,所述后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加强筋,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三纵加强筋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后中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前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凸起。
优选地,所述前部上开设有多个前安装孔,所述侧部上开设有侧安装孔,所述前中部上开设有多个中部安装孔,所述后部上开设有多个后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后中部上开设有操作孔。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第一凸起,提高了后中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设置第二凸起,提高了前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第一凸起与后中部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与前部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纵加强筋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纵加强筋、多个第二纵加强筋、多个第三纵加强筋,使得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和后部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下护板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升高,避免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落入发动机怠速频率振动区间,从而避免发动机下护板与发动机、风扇等部件发生共振,提高发动机下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侧部,增加了下护板本体的面积,更好的对发动机及前副车架一下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动机下护板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动机下护板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护板本体;2、前部;3、前中部;4、后中部;5、后部;6、第一凸起;7、侧部;8、第一纵加强筋;9、第二纵加强筋;10、第三纵加强筋;11、第一横向加强筋;12、第二横向加强筋;13、前安装孔;14、侧安装孔;15、中部安装孔;16、后安装孔;17、操作孔;18、散热孔;19、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1,下护板本体1包括相连接的,前部2、前中部3、后中部4、后部5和侧部7,前部2和前中部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纵加强筋8,第一纵加强筋8与前部2、前中部3一体成型结构,第一纵加强筋8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加强筋8的个数为四个,前中部3和后中部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纵加强筋9,第二纵加强筋9与前中部3、后中部4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纵加强筋9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纵加强筋9的个数为四个,后中部4和后部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纵加强筋10,第三纵加强筋10与后中部4、后部5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纵加强筋10的个数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纵加强筋10的个数为三个;后中部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8,后中部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凸起6,前部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凸起19,通过设置第一凸起6,提高了后中部4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设置第二凸起19,提高了前部2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6与后中部4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19与前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19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纵加强筋8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纵加强筋8、多个第二纵加强筋9、多个第三纵加强筋10,使得前部2、前中部3、后中部4和后部5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下护板本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升高,避免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落入发动机怠速频率振动区间,从而避免发动机下护板与发动机、风扇等部件发生共振,提高发动机下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前部2、前中部3、后中部4、后部5、侧部7,增加了下护板本体1的面积,更好的对发动机及前副车架一下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孔18,有利于发动机散热,提高发动机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后中部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加强筋11,第一横向加强筋11与多个第二纵加强筋9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横向加强筋11,使得多个第二纵加强筋9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提高后中部4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后部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加强筋12,第二横向加强筋12与多个第三纵加强筋10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横向加强筋12,使得多个第三纵加强筋10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提高后部5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前部2上开设有多个前安装孔13,侧部7上开设有侧安装孔14,前中部3上开设有多个中部安装孔15,后部5上开设有多个后安装孔16,通过设置前安装孔13、侧安装孔14、中部安装孔15、后安装孔16,便于将下护板本体1通过卡扣或者螺栓与车身底板安装。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后中部4上开设有操作孔17,操作孔17用于操作人员对发动机或者变速箱下体进行检修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凸起,提高了后中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设置第二凸起,提高了前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第一凸起与后中部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与前部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凸起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纵加强筋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纵加强筋、多个第二纵加强筋、多个第三纵加强筋,使得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和后部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下护板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升高,避免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频率落入发动机怠速频率振动区间,从而避免发动机下护板与发动机、风扇等部件发生共振,提高发动机下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前部、前中部、后中部、后部、侧部,增加了下护板本体的面积,更好的对发动机及前副车架一下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防护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孔,有利于发动机散热,提高发动机散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包括相连接的前部(2)、前中部(3)、后中部(4)、后部(5)和侧部(7),所述前部(2)和所述前中部(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纵加强筋(8),所述前中部(3)和所述后中部(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纵加强筋(9),所述后中部(4)和所述后部(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纵加强筋(10);所述后中部(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中部(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加强筋(11),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11)与多个所述第二纵加强筋(9)相连通,所述后部(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加强筋(12),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12)与多个所述第三纵加强筋(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中部(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凸起(6),所述前部(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凸起(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2)上开设有多个前安装孔(13),所述侧部(7)上开设有侧安装孔(14),所述前中部(3)上开设有多个中部安装孔(15),所述后部(5)上开设有多个后安装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中部(4)上开设有操作孔(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4383.9U CN218877131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4383.9U CN218877131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7131U true CN218877131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3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04383.9U Active CN218877131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7131U (zh)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23004383.9U patent/CN2188771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77131U (zh)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 |
CN205113230U (zh) | 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具有该发动机下护板的车辆 | |
CN216231805U (zh)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
CN20848933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固定结构 | |
CN210555111U (zh) | 一种轻量化车架连接支架 | |
CN218489601U (zh) | 车辆的底护板及车辆 | |
CN213322671U (zh) | 组合式托架和车辆 | |
CN219467849U (zh) | 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 | |
CN113968171A (zh)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
CN217396218U (zh) | 一种前悬置被动端支架 | |
CN218662036U (zh) | 副车架以及车辆 | |
CN220210780U (zh) | 一种底盘钣金 | |
CN205421053U (zh) | 一种尖劈式声屏障 | |
CN212828834U (zh) | 电池盒安装结构 | |
CN217532779U (zh) | 用于车辆的蓄电池支架和车辆 | |
CN218669568U (zh) | 工程机械及其发动机前端轮系防护结构 | |
CN217477404U (zh) | 顶盖内板及汽车 | |
CN219096634U (zh) | 一种前保险杠的加强固定结构及车辆 | |
CN218858134U (zh) | 电池包安装总成和车辆 | |
CN219969617U (zh) | 主动进气格栅、车辆前保组件和车辆 | |
CN217706078U (zh) | 一种高强度摩托车散热器护罩 | |
CN215793110U (zh) | 一种电动尾门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 |
CN221366556U (zh) | 水箱防护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227525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真空泵安装支架 | |
CN217950539U (zh) | 一种前悬置支架和正时链盒的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8 Address after: 442000 No. 6, Bogou, Fangshan Road, Zhangw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Hand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Beihu Road, Yongk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399 Patentee before: Chen R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