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5836U -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5836U CN218875836U CN202223607812.1U CN202223607812U CN218875836U CN 218875836 U CN218875836 U CN 218875836U CN 202223607812 U CN202223607812 U CN 202223607812U CN 218875836 U CN218875836 U CN 2188758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et body
- distributing
- frame
- material distribution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组件、架体和提升装置,布料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上斗体和下出料斗,上斗体设有第一通用连接结构,上斗体通过第一通用连接结构可与不同类型的下出料斗拆分更换,提升装置的一端与上斗体连接,另一端与架体连接,提升装置用于驱动布料组件相对于架体升降。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装置能够满足不同高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构件的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中,布料设备用于将搅拌好后的混凝土浇筑至模台中,从而完成布料工艺。现有的布料设备大多仅限于生产平板类构件,且构件高度尺寸相差不大,当需要生产高度相差较大且造型不同的构件时,通常需要更换合适的生产线,或者将原本生产线上的布料设备进行更换,其大大降低了生产线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线利用率,以使同一条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具备生产高度相差较大且造型不同的构件的能力。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组件、架体和提升装置,所述布料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上斗体和下出料斗,所述上斗体设有第一通用连接结构,所述上斗体通过所述第一通用连接结构可与不同类型的所述下出料斗拆分更换,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上斗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布料组件相对于所述架体升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布料装置的上斗体通过第一通用连接结构可与不同类型的下出料斗拆分更换,在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构件时,上斗体不需要进行更换,只需要选用不同的下出料斗即可,同时布料装置的提升装置分别与上斗体和架体连接,提升装置能够用于驱动布料组件相对于架体升降,从而满足不同高度的构件的生产需求,例如,当需要生产高度较小的构件时,提升装置驱动布料组件相对于架体下降,直至布料组件的下端与模台达到合适距离,又例如,当需要生产高度较大的构件时,提升装置驱动布料组件相对于架体上升,直至布料组件的下端与模台达到合适距离。
可选地,所述上斗体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通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
可选地,所述上斗体和所述下出料斗上的管路通过快接接头连通,和/或,所述上斗体和所述下出料斗上的传输线通过快接插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架体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上斗体上方,所述上斗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安装框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斗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包括轴承座、连接轴和齿轮,所述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布料组件上,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同步结构包括齿条;所述架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上的连接柱,所述齿条沿所述布料组件的升降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上,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同步结构还包括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用于调整所述齿轮相对于所述齿条的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上斗体上,所述连接柱上沿所述布料组件的升降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伸入所述导向槽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布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设备与上述布料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包括走行架,所述布料装置可在所述走行架上走行,所述走行架上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走行架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接口与不同高度的增高腿拆分更换。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布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与上述布料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未安装下出料斗时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未安装下出料斗时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出料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出料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的润滑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装置的润滑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走行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走行架增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布料装置;11、布料组件;111、上斗体;1111、第一出料口;1112、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2、下出料斗;1121;第二进料口;1122、第二通用连接结构;113、快接接头;114、快接插头;12、架体;121、安装框;122、连接柱;1221、导向槽;13、提升装置;14、第一同步结构;141、轴承座;142、连接轴;143、齿轮;144、固定板;145、安装板;146、调节螺栓;147、固定螺栓;148、锁紧螺栓;15、第二同步结构;151、齿条;16、导向轮;17、引导框;2、走行架;21、顶架;211、纵梁;22、立架;23、第二驱动装置;24、增高腿;3、第一驱动装置;31、行走梁;32、连接梁;4、称重传感器;5、控制系统;6、动力泵;7、分配器;8、电磁阀;9、感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左右,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X轴和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装置1,包括布料组件11、架体12和提升装置13,布料组件11包括相互连通的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斗体111设有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上斗体111通过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可与不同类型的下出料斗112拆分更换,提升装置13的一端与上斗体111连接,另一端与架体12连接,提升装置13用于驱动布料组件11相对于架体12升降。
本实施例中,下出料斗112可以为螺旋式,摊铺式或者底开门式。例如,如图7所示,下出料斗112为摊铺式,又例如,如图8所示,下出料斗112为底开门式。上斗体111通过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与不同类型的下出料斗112可拆卸连接,且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内部连通,物料从上斗体111流入至下出料斗112中。提升装置13为电缸、气缸或者液压缸,如图1所示,提升装置13设置于上斗体111的周侧,提升装置13的固定端与上斗体111铰接,提升装置13的伸缩端与架体12铰接,也就是说,布料组件11通过提升装置13吊挂于架体12上。
这样,在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构件时,上斗体111不需要进行更换,只需要选用不同的下出料斗112即可,同时,在架体12固定后,提升装置13能够驱动布料组件11相对于架体12升降,从而满足不同高度的构件的生产需求,例如,当需要生产高度较小的构件时,提升装置13驱动布料组件11相对于架体12下降,直至布料组件11的下端与模台达到合适距离,又例如,当需要生产高度较大的构件时,提升装置13驱动布料组件11相对于架体12上升,直至布料组件11的下端与模台达到合适距离。
可选地,上斗体111设有第一出料口1111,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于第一出料口1111处。
如图2、3、7、8所示,上斗体11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1111,第一出料口1111位于上斗体111的下端中心位置,上斗体111在第一出料口1111处设有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例如连接法兰,下出料斗112上设有第二进料口1121和第二出料口,第二进料口1121设置于下出料斗112的上端,下出料斗112在第二进料口1121处设有第二通用连接结构1122,例如连接法兰,由此,在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的连接法兰对准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此时,第一出料口1111和第二进料口1121连通。
可选地,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的管路通过快接接头113连通,和/或,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的传输线通过快接插头114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分别设有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和电控系统,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的液压系统的管路通过快接接头113连通,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的润滑系统的管路通过快接接头113连通,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上的电控系统的传输线通过快接插头114连接。这样,能够实现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的快速装配。
本实施例中,上斗体111上的润滑系统为独立控制的润滑系统。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上斗体111上的润滑系统的动力泵6通过分配器7分四条支路,其中两条支路为上斗体111提供润滑脂,另外两条末端连接有快接接头113,当上斗体111连接需要润滑的下出料斗112时,位于上斗体111上的润滑系统将快接接头113与下出料斗112对应的快接接头113连接,下出料斗112上的润滑系统导通,实现自动润滑,此时位于上斗体111上的润滑系统的动力泵6连接有两条辅助支路,且两条辅助支路的末端的快接接头113通过封堵器封堵;当对接的下出料斗112不需要润滑时,将辅助支路的快接接头113的封堵器换装至原本连接下出料斗112的快接接头113以进行封堵,再将辅助支路的快接接头113与连接油箱的快接接头113连接,辅助支路的润滑脂直接导通回油箱。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上斗体111上的润滑系统的动力泵6分三条支路,其中两条支路为上斗体111提供润滑脂,另一条支路连接一个可控制通断的电磁阀8后,在支路末端连接一个快接接头113,下出料斗112的润滑系统同样设有快接接头113并通过分配器7后接多路润滑支路,各润滑支路和相应的末端润滑点导通,实现自动润滑。本实施例可通过间歇控制电磁阀8的通断来实现间歇润滑方案,对于需要定期润滑的末端润滑点,可通过电磁阀8的定期通断来实现自动定期润滑。
可选地,架体12包括安装框121,安装框121位于上斗体111上方,上斗体1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提升装置13,提升装置13与安装框121连接。
如图2所示,安装框121为正方形框,其设置于上斗体111的正上方,上斗体1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提升装置13,每个提升装置13的固定端与上斗体111的侧壁铰接,每个提升装置13的伸缩端与安装框121铰接,即上斗体111通过多个提升装置13吊挂于安装框121下方。这样,多个提升装置13共同伸缩,能够实现上斗体111的升降。
进一步地,还包括引导框17,引导框17呈喇叭状,其与安装框121拆卸式连接,引导框17的下端外壁与安装框121中间通道的内壁贴合。这样,在引导框17的作用下,便于物料顺利进入上斗体111中。
可选地,上斗体1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同步组件,同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同步结构14和第二同步结构15,第一同步结构14包括轴承座141、连接轴142和齿轮143,轴承座141设置于布料组件11上,连接轴142穿设于轴承座141上,齿轮143固定于连接轴142上;第二同步结构15包括齿条151;架体12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框121上的连接柱122,齿条151沿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设置于连接柱122上,齿条151和齿轮143相互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指的是如图1中Z轴所在方向,也就是连接柱122的长度方向。
如图2至4所示,架体12还包括四个连接柱122,四个连接柱122分别垂直设置于安装框121下端的四个角附近,每个连接柱122上分别设有第二同步结构15,第二同步结构15包括沿着连接柱12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151,上斗体1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同步结构14,第一同步结构14包括轴承座141、连接轴142和齿轮143,轴承座141拆卸式设置于布料组件11上,连接轴142穿设于轴承座141上,连接轴142可相对于轴承座141转动,齿轮143固定于连接轴142上,第一同步结构14和第二同步结构15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同步结构14的齿轮14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构15的齿条151相互啮合。
这样,提升装置13从上斗体111的左侧和右侧带动上斗体111升降,在上斗体111升降的过程中,上斗体1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同步结构14和第二同步结构15啮合传动,进而能够实现上斗体111各位置在升降过程中同步升降,避免出现倾斜。
进一步地,位于上斗体111同一侧的第一同步结构14的连接轴142通过连杆连接。这样,进一步实现上斗体111各位置在升降过程中同步升降。
进一步地,第一同步结构14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可调,以达到齿轮143和齿条151的精确啮合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同步结构14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齿轮143相对于所述齿条151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144、安装板145、调节螺栓146、固定螺栓147和锁紧螺栓148,其中,固定板144与上斗体111的侧壁连接,固定板144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腰型孔,固定螺栓147穿过第一腰型孔与固定板144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46设有多个,多个调节螺栓146均匀穿设于安装板145上,调节螺栓146的一端穿过安装板145并与固定板144接触,轴承座14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腰型孔,锁紧螺栓148穿过第二腰型孔与安装板145螺纹连接。
这样,通过调节调节螺栓146伸出安装板145的长度,能够改变固定板144和安装板145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齿轮143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沿左右方向移动安装板145,调节固定螺栓147在第一腰型孔中的位置,能够实现齿轮14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同理,沿上下方向移动轴承座141,调节锁紧螺栓148在第二腰型孔中的位置,能够实现齿轮143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连接柱122之间通过联系梁连接。这样,增强了单个连接柱122的抗弯性。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轮16,导向轮16转动设置于上斗体111上,连接柱122上沿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设有导向槽1221,导向轮16伸入导向槽1221中。
如图5、6所示,布料组件11的上斗体111的侧壁设有导向轮16,导向轮16可相对于上斗体111转动,连接柱122上设有U型件,U型件沿着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设有导向槽1221,导向轮16伸入该导向槽1221中。这样,在上斗体111升降的过程中,导向轮16在导向槽1221中滚动,从而实现上斗体111的导向限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向槽1221也可以为连接柱122的侧壁直接凹陷形成。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布料装置1。
可选地,布料设备还包括走行架2,布料装置1可在走行架2上走行,走行架2上设有连接接口,走行架用于通过连接接口与不同高度的增高腿24拆分更换。
本实施例中,走行架2可以为天轨式、半龙门式或龙门式,实现布料装置1的横向行走。如图13所示,走行架2为半龙门式,其包括顶架21、立架22和第二驱动装置23,顶架21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纵梁211,立架22设置于顶架21的一侧,且立架2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纵梁211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3设置于立架22的下端,用于驱动立架22走行。顶架21的下端设有连接接口,可根据需要增设不同高度的增高腿24,顶架21在连接增高腿24后,再与立架22进行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高效果如图14所示。
如图11所示,顶架21的纵梁211上设有轨道,布料装置1设置于两个纵梁211之间,第一驱动装置3可在纵梁211的轨道上行走并与布料装置1的架体12连接,进而实现布料装置1的纵向行走。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和第二驱动装置23分别设有自驱动行走装置,其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驱动连接的走行轮。同时,自驱动行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以精确控制其行走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设备与上述布料装置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包括称重传感器4,称重传感器4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3上,布料装置1的架体12支撑于称重传感器4上。
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自驱动装置、连接梁32和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行走梁31,两个行走梁31之间分别通过两个间隔设置连接梁32连接,行走梁31的两端分别设有自驱动行走装置,两个行走梁31和其中一个连接梁32的上端设有称重传感器4,布料装置1的架体12的安装框121设有与三个称重传感器4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套接于对应的称重传感器4上,通过称重传感器4实时称量,并与控制系统5通讯,将卸料量、卸料速度、第一驱动装置3和第二驱动装置23的行走位移关联起来,实现精准布料的效果。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分别与称重传感器4、第一驱动装置3、走行架2、布料装置1的提升装置13以及布料装置1的布料组件1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布料装置1的提升装置13为液压缸,液压系统的液压泵为提升装置13提供输送液压油的动力,润滑系统的动力泵6为润滑油路提供输送润滑脂的动力,下出料斗112的仓门同样通过液压缸驱动开闭。因此,控制系统5分别与上述元器件电连接,进而实现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生产系统下发的任务,读取构件的外形图形坐标,同时关联构件混凝土实际需求量、布料装置1卸料量、卸料速度、第一驱动装置3和第二驱动装置23的行走位移等相关参数,通过称重传感器4实时称量,并与控制系统5实时通讯,自动触发布料装置1卸料、自动驱动第一驱动装置3和第二驱动装置23行走,实现混凝土构件的智能布料生产。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布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与上述布料装置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走行架2的行走轨道上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接料位,控制系统5可根据布料设备的位置及混凝土物料需求量,就近下发叫料任务(包含混凝土需求量和卸料点),混凝土输送设备将混凝土输送至既定的卸料点,布料设备通过一键触发自动至卸料点接料,接料完成后可自动归位(原布料点位)继续执行布料任务。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走行架2的行走轨道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感应板9(相当于给走行架2轨道按一定距离设置了多个“刻度”),通过走行架2上的感应开关感应来标定,即当走行架2的感应开关感应到感应板9时,就将此处的坐标赋予走行架2的行驶坐标,以此来消除布料设备在长距离行走时由于行走轮打滑等导致的行走误差,实现走行架2理论行走位移与实际坐标的一致,因此,实现精确行走。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组件(11)、架体(12)和提升装置(13),所述布料组件(11)包括相互连通的上斗体(111)和下出料斗(112),所述上斗体(111)设有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所述上斗体(111)通过所述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可与不同类型的所述下出料斗(112)拆分更换,所述提升装置(13)的一端与所述上斗体(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架体(12)连接,所述提升装置(13)用于驱动所述布料组件(11)相对于所述架体(12)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斗体(111)设有第一出料口(1111),所述第一通用连接结构(1112)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1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斗体(111)和所述下出料斗(112)上的管路通过快接接头(113)连通,和/或,所述上斗体(111)和所述下出料斗(112)上的传输线通过快接插头(1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2)包括安装框(121),所述安装框(121)位于所述上斗体(111)上方,所述上斗体(1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提升装置(13),所述提升与所述安装框(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斗体(1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同步结构(14)和第二同步结构(15),所述第一同步结构(14)包括轴承座(141)、连接轴(142)和齿轮(143),所述轴承座(141)设置于所述布料组件(11)上,所述连接轴(142)穿设于所述轴承座(141)上,所述齿轮(143)固定于所述连接轴(142)上;所述第二同步结构(15)包括齿条(151);所述架体(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121)上的连接柱(122),所述齿条(151)沿所述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柱(122)上,所述齿条(151)和所述齿轮(143)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14)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齿轮(143)相对于所述齿条(15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轮(16),所述导向轮(16)转动设置于所述上斗体(111)上,所述连接柱(122)上沿所述布料组件(11)的升降方向设有导向槽(1221),所述导向轮(16)伸入所述导向槽(1221)中。
8.一种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行架(2),所述布料装置可在所述走行架(2)上走行,所述走行架(2)上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走行架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接口与不同高度的增高腿(24)拆分更换。
10.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7812.1U CN21887583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7812.1U CN21887583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5836U true CN218875836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607812.1U Active CN21887583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5836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607812.1U patent/CN2188758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60808B (zh) | 全自动智能贴砖机 | |
CN203856217U (zh) | 建筑装配式墙体组装生产线 | |
CN103264312A (zh) | 一种吊装机器人的桁架行走导轨 | |
CN103144187B (zh) | 一种生产墙板的平模、立模组合生产线 | |
CN104131687A (zh) | 自动抹墙机 | |
CN104176924A (zh) | 一种多片玻璃选片装置及平板玻璃生产线冷端多片玻璃的方法 | |
CN218875836U (zh) | 一种布料装置、布料设备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 | |
CN214561810U (zh) | 一种地轨式移动大跨度布料机及预制构件生产线 | |
CN201023957Y (zh) | 多功能双向输送机 | |
CN108590180A (zh) | 房屋基础自动建造载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908680A (zh) | 一种石膏砌块成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3331210U (zh) | 一种生产墙板的平模、立模组合生产线 | |
CN209903540U (zh) | 模块化移动式pc生产线 | |
CN203961229U (zh) | 自动抹墙机 | |
CN206625845U (zh) | 一种仰拱栈桥 | |
IT201800011136A1 (it) | "Stazione per l'erogazione di uno o più fluidi operativi a un autoveicolo in fase di assemblaggio" | |
CN111456458A (zh) |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墙板布设设备 | |
CN208024035U (zh) | 一种移动框架式立体车库 | |
CN117737865A (zh) | 一种空心箱密集单晶炉基础群模板架设装置 | |
CN113787604B (zh) | 预制楼梯流水式生产线 | |
CN202559681U (zh) | 新型自动抹灰机 | |
CN111186786A (zh) | 一种柔性主焊线线旁链式升降机 | |
CN209799077U (zh) | 用于调节装配式墙体龙骨位置的机构 | |
CN112356259B (zh) | 一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5231173A (zh) | 一种动车组agv齿轮箱及车轴智能接驳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