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9096U -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9096U
CN218839096U CN202223450429.XU CN202223450429U CN218839096U CN 218839096 U CN218839096 U CN 218839096U CN 202223450429 U CN202223450429 U CN 202223450429U CN 218839096 U CN218839096 U CN 218839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main body
body plate
along
contro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04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04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9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9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9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板、安装部以及两个加强筋,安装部设置于主体板的第一侧面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加强筋设置于主体板的第二侧面并朝向远离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设置,两个加强筋设置于主体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连接,两个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二端用于与转向节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设置。通过在主体板的第二侧面设置两个加强筋,并且两个加强筋分别设置于主体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则可以有效地提升下控制臂总成整体的结构强度,有效地承受来自悬架弹簧的载荷,避免出现开裂或断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下控制臂总成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因而下控制臂总成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下控制臂总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承担来自悬架弹簧等部件所传递的巨大载荷,容易出现开裂或断裂的现象,结构强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控制臂总成,所述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板、安装部以及两个加强筋,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第一侧面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第二侧面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设置,且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二端用于与转向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沿所述主体板的边缘布置,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于所述主体板,且两个所述加强筋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段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段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段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用于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衬套环和衬套,所述衬套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且所述衬套环与所述第一加强段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衬套环内并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加强段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以用于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以用于与减震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对构造为空气弹簧的悬架弹簧进行安装,所述定位孔用于供所述空气弹簧的定位销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和两个凸耳,两个所述凸耳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凸耳中的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凸出于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两个所述凸耳中的另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凸出于另一个所述加强筋,所述凸耳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同向凸出的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凸台用于安装空气导流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上凹陷有第一定位沉孔和第二定位沉孔,所述第一定位沉孔和所述第二定位沉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板、所述安装部以及两个所述加强筋采用铝合金一体锻造成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后悬架系统,所述后悬架系统包括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后悬架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安装部设置于主体板的第一侧面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而通过在主体板的第二侧面设置两个加强筋,并且两个加强筋分别设置于主体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则可以有效地提升下控制臂总成整体的结构强度,有效地承受来自悬架弹簧的载荷,避免出现开裂或断裂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并且该图中的下控制臂总成的视角与图1不同。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板           11         第一侧面
12        第二侧面         120        第二安装凸台
121       第一定位沉孔     122        第二定位沉孔
2         安装部           21         第三安装孔
22        定位孔           23         凸台本体
24        凸耳             241        第一安装凸台
3         加强筋           31         第一加强段
32        第二加强段       321        第一安装孔
322       第二安装孔       4          衬套环
5         衬套             A          第一方向
B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指的是具体结构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方位词如“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具体可以参照图1所示;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下控制臂总成,该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板1、安装部2以及两个加强筋3,安装部2设置于主体板1的第一侧面11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加强筋3设置于主体板1的第二侧面12并朝向远离第二侧面12的方向凸出设置,且两个加强筋3分别设置于主体板1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B延伸,两个加强筋3沿第二方向B同侧的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连接,两个加强筋3沿第二方向B同侧的第二端用于与转向节连接;其中,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相交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部2设置于主体板1的第一侧面11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而通过在主体板1的第二侧面12设置两个加强筋3,并且两个加强筋3分别设置于主体板1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B延伸,则可以有效地提升下控制臂总成整体的结构强度,有效地承受来自悬架弹簧的载荷,避免出现开裂或断裂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加强筋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段31和第二加强段32,第一加强段31沿主体板1的边缘布置,第二加强段32沿第二方向B凸出于主体板1,且两个加强筋3的两个第二加强段32沿第一方向A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加强段31远离第二加强段32的一端用于与副车架连接,第二加强段32远离主体板1的端部用于与转向节连接。该第一加强段31可以有效地增强主体板1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强下控制臂总成整体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段32可以便于与转向节进行连接,提升连接的便利性。
参照图1所示,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衬套环4和衬套5,衬套环4与主体板1连接,且衬套环4与第一加强段31远离第二加强段32的一端连接,衬套5设置于衬套环4内并用于与副车架连接。和/或,第二加强段32远离主体板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1,两个第二加强段32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孔321沿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以用于与转向节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衬套环4和衬套5可以便于与副车架进行连接,提升连接的便利性,但是本公开并不对具体的连接方式作限定。两个第一安装孔321的设置便于转向节的安装布置。
参照图1所示,第二加强段32沿第二方向B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2,两个第二加强段32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孔322沿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以用于与减震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322,便于减震器的安装布置,但是本公开并不对减振器具体的安装方式作限定。
可选地,安装部2包括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和定位孔22,第三安装孔21用于对构造为空气弹簧的悬架弹簧进行安装,定位孔22用于供空气弹簧的定位销插入。
在该实施方式中,圆形凸台能够对空气弹簧进行有效地支撑,第三安装孔21便于空气弹簧的安装布置,定位孔22便于空气弹簧的定位,避免空气弹簧发生转动。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圆形凸台包括凸台本体23和两个凸耳24,两个凸耳24分别连接于凸台本体23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两个凸耳24中的一者沿第一方向A向外凸出于其中一个加强筋3,两个凸耳24中的另一者沿第一方向A向外凸出于另一个加强筋3,凸耳24上设置有与加强筋3同向凸出的第一安装凸台241;第二侧面12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安装凸台120,第一安装凸台241和第二安装凸台120用于安装空气导流板。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凸台241和第二安装凸台120便于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布置,提高连接的便利性,例如可以在第一安装凸台241和第二安装凸台120上设置螺纹孔,通过紧固件穿设空气导流板和螺纹孔实现对空气导流板的布置安装。
可选地,第二侧面12上凹陷有第一定位沉孔121和第二定位沉孔122,第一定位沉孔121和第二定位沉孔122分别设置于主体板1沿第二方向B的两端。通过设置该第一定位沉孔121和第二定位沉孔122,便于下控制臂总成的定位。
另外,上述的主体板1、安装部2以及两个加强筋3可以采用铝合金一体锻造成型,采用锻造的成型工艺,操作人员可以自由改变下控制总成各个位置的截面面积,从而可以对局部结构进行加强,结构设计灵活度高。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后悬架系统,该后悬架系统包括上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后悬架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板、安装部以及两个加强筋,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第一侧面以用于安装悬架弹簧,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第二侧面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设置,且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同侧的第二端用于与转向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沿所述主体板的边缘布置,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于所述主体板,且两个所述加强筋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段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段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段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用于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衬套环和衬套,所述衬套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且所述衬套环与所述第一加强段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衬套环内并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加强段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以用于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段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段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以用于与减震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对构造为空气弹簧的悬架弹簧进行安装,所述定位孔用于供所述空气弹簧的定位销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和两个凸耳,两个所述凸耳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凸耳中的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凸出于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两个所述凸耳中的另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凸出于另一个所述加强筋,所述凸耳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同向凸出的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凸台用于安装空气导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凹陷有第一定位沉孔和第二定位沉孔,所述第一定位沉孔和所述第二定位沉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所述安装部以及两个所述加强筋采用铝合金一体锻造成型。
9.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悬架系统。
CN202223450429.XU 2022-12-21 2022-12-21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8839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0429.XU CN218839096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0429.XU CN218839096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9096U true CN218839096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0429.XU Active CN218839096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9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79544U (zh) 汽车悬架的控制臂、悬架和汽车
CN215205057U (zh) 一种转向节
CN218839096U (zh) 下控制臂总成、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01646292U (zh) 双车桥钢板弹簧悬架系统
CN211335470U (zh) 一种汽车摆臂
CN201009700Y (zh) 一种汽车前控制臂
CN216886892U (zh) 一种乘用车轻量化铝合金前转向节
CN112590937B (zh) 一种横梁总成
CN104875596A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10526642U (zh) 一种转向节结构及悬架机构
CN213199381U (zh) 一种商用车底盘橡胶悬架用球铰
CN216942561U (zh) 控制臂、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0309806U (zh) 一种前控制臂
CN204398791U (zh) 下摆臂及汽车
CN211617349U (zh) 后纵臂结构、后悬架及车辆
CN220947407U (zh) 一种前下控制臂结构
CN216268532U (zh) 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安装点结构
CN2169425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下摆臂总成
CN215705640U (zh) 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11642333U (zh) 一种乘用车用转向节
CN216969249U (zh) 上控制臂及汽车悬架
CN218287351U (zh) 悬挂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041912U (zh) 一种汽车前摆臂加固件
CN203995537U (zh)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CN219687004U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