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5057U - 一种转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5057U
CN215205057U CN202122754229.2U CN202122754229U CN215205057U CN 215205057 U CN215205057 U CN 215205057U CN 202122754229 U CN202122754229 U CN 202122754229U CN 215205057 U CN215205057 U CN 215205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mounting
steering
steering knuckle
contro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4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达
白英强
陈璐
林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ush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ushe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ushe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ushe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4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5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5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5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节,包括有:转向节本体;安装孔,开设在所述转向节本体上,以供轮毂轴承安装;第一安装部,以所述转向节本体上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的水平方向为X轴,该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外周缘并邻近所述X轴设置,以供转向拉杆安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背面,并沿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自第一安装部向远离第一安装部的X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隆起部以及自隆起部逐渐向远离第一安装部方向倾斜有斜坡。该转向节在提高转向拉杆和下控制臂的刚度时相应的通过凹槽、开孔减少转向节的重量,使转向节轻量化时而不影响转向节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作为一种功能性零件,不仅需要承担车辆的转向功能,还需要将路面的载荷通过连杆传递给副车架。转向节的上端与上控制臂相连接,转向节的下端一般与下控制臂相连,转向节的两侧分别与转向拉杆和卡钳相连接,转向节的中心与轮毂轴承相连接。转向节本身为了承担这些功能,需要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但是现有的转向节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通常重量重,增加了汽车簧下质量增大,从而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能。
为此,如申请号为CN201821913182.1(授权公告号为CN2094925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鹅颈式转向节和具有该鹅颈式转向节的汽车,该鹅颈式转向节包括用于连接轮毂的主体部和用于连接悬架控制臂的鹅颈部;鹅颈部通过其第一端与主体部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鹅颈部通过其第二端与悬架控制臂连接;鹅颈部呈鹅颈状弯曲,鹅颈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该转向节中虽然在保证自身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通过鹅颈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设置为凸字形以起到减少重量的作用。但现有的转向节还具有一定的轻量化空间,可以进一步在满足锻铝工艺和不损失转向节性能的要求下,实现转向节的轻量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转向拉杆刚度的转向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下控制臂刚度的转向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不损失转向节性能的情况下能减轻重量的转向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转向节,包括有:
转向节本体;
安装孔,开设在所述转向节本体上,以供轮毂轴承安装;
第一安装部,以所述转向节本体上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的水平方向为X轴,该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外周缘并邻近所述X轴设置,以供转向拉杆安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背面,并沿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自第一安装部向远离第一安装部的X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隆起部以及自隆起部逐渐向远离第一安装部方向倾斜有斜坡。
为了传递来自车轮的横向载荷,所述转向节本体下端设有供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部,所述下控制臂包括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相应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用于供第一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一安装子部以及用于供第二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子部。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转向节本体的背面还具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安装子部和第二安装子部的中央延伸。
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将第一加强筋和所述转向节本体的下端周缘围合的空间间隔成两个区域,两个所述区域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
为了使转向节在第二加强筋增加下控制臂的刚度而又能减轻重量,优选地,邻近所述斜坡的第一凹槽内还设有开孔。
为进一步减轻转向节的重量,所述转向节本体的上端设有供上控制臂安装的第三安装部,所述转向节本体的背面在邻近所述第三安装部处开设有第二凹槽。通过在转向节上开设第二凹槽能减轻转向节的重量,同时由于上控制臂在转向节上的受力面为转向节本体的正面,而其第二凹槽设于转向节的背面,所以该第二凹槽并不影响上控制臂的刚度。
为了在实现转向节轻量化的同时提高转向拉杆的刚度,所述转向节本体的背面中央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所述安装孔设于该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的周缘与第一安装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过渡。在第三凹槽实现转向节轻量化时,以转向节本体上垂直于安装孔的中心线的竖直方向为Z轴,上述过渡部能够承载转向拉杆X轴和Z轴的力,从而该转向节轻量化时并不会影响转向拉杆的刚度。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优选地,所述过渡部的外周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斜坡的最低点所在平面与所述隆起部的最高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范围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转向节本体的背面设置第一加强筋,并且该第一加强筋通过斜坡支撑隆起部以实现该隆起部能够承载转向拉杆传递过来的X轴方向的力,提高转向拉杆X轴方向的刚度。另外通过第二加强筋提高下控制臂的刚度;使得该转向节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最后,在提高转向拉杆和下控制臂的刚度时相应的通过凹槽、开孔减少转向节的重量,使转向节轻量化时而不影响转向节的性能,因此该转向节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减少锻造毛坯的重量,从而节约了锻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向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向节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该转向节本体1包括主体部18a以及位于主体部18a上部的上臂18b。
主体部18a的中部开设有供轮毂轴承安装的安装孔11;以转向节本体1上垂直于安装孔11的中心线的水平方向为X轴,主体部18a的外周缘并邻近X轴设有能供转向拉杆安装的第一安装部12;主体部18a的下部设有供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部14,本实施例中,下控制臂包括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该下控制臂可以为汽车上常用的V形臂,相应地,第二安装部14包括用于供第一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一安装子部141以及用于供第二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子部142。另外,上臂18b的上端设有供上控制臂安装的第三安装部17;本实施例中,上臂18b呈鹅颈式,当然,也可以呈S形、Z形或其他形状。
为了提高转向节的强度,一方面,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设有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第一加强筋13沿安装孔11的周缘自第一安装部12向远离第一安装部12的X轴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13具有隆起部131以及自隆起部131逐渐向远离第一安装部12方向倾斜有斜坡132,该斜坡132的最低点所在平面与所述隆起部131的最高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范围为:30°~60°;该斜坡132能支撑隆起部131,以使隆起部131能承载来自转向拉杆X轴方向的力;第二加强筋15与第一加强筋13相连接并沿第一安装子部141和第二安装子部142的中央延伸,以通过第二加强筋15承载来自下控制臂的力;另一方面,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中央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19,安装孔11设于该第三凹槽19内,第三凹槽19的外周缘与第一安装部12之间通过过渡部2过渡,该上述过渡部2能够承载转向拉杆X轴和Z轴的力,从而该转向节轻量化时并不会影响转向拉杆的刚度。本实施例中,过渡部2的外周呈弧形。
在上述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能提高刚度的情况下,相应的可以减少转向节重量,为了实现该转向节轻量化,一方面,第二加强筋15将第一加强筋13和转向节本体1的下端周缘围合的空间间隔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6;并在邻近斜坡132的第一凹槽16内还设有开孔161;另一方面,上臂18b的背面在邻近第三安装部17处开设有第二凹槽181。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81的深度可为上臂18b上该处厚度的1/2,宽度可接近于上臂18b上该处的宽度。这样通过开孔161和第二凹槽181减轻了转向节的重量,有利于实现转向节轻量化。当然也可以在下控制臂的刚度提高后,将下控制臂周围的壁面做的更窄,以更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Claims (9)

1.一种转向节,包括有:
转向节本体(1);
安装孔(11),开设在所述转向节本体(1)上,以供轮毂轴承安装;
第一安装部(12),以所述转向节本体(1)上垂直于所述安装孔(11)的中心线的水平方向为X轴,该第一安装部(12)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外周缘并邻近所述X轴设置,以供转向拉杆安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第一加强筋(13),设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并沿所述安装孔(11)的周缘自第一安装部(12)向远离第一安装部(12)的X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13)具有隆起部(131)以及自隆起部(131)逐渐向远离第一安装部(12)方向倾斜有斜坡(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下端设有供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部(14),所述下控制臂包括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相应地,所述第二安装部(14)包括用于供第一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一安装子部(141)以及用于供第二下控制臂安装的第二安装子部(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还具有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二加强筋(15)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3)相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安装子部(141)和第二安装子部(142)的中央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15)将第一加强筋(13)和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下端周缘围合的空间间隔成两个区域,两个所述区域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斜坡(132)的第一凹槽(16)内还设有开孔(16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上端设有供上控制臂安装的第三安装部(17),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在邻近所述第三安装部(17)处开设有第二凹槽(1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背面中央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19),所述安装孔(11)设于该第三凹槽(19)内,所述第三凹槽(19)的周缘与第一安装部(12)之间通过过渡部(2)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的外周呈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32)的最低点所在平面与所述隆起部(131)的最高点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范围为:30°~60°。
CN202122754229.2U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转向节 Active CN215205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229.2U CN21520505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转向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229.2U CN21520505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转向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5057U true CN21520505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4229.2U Active CN21520505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转向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50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2438A (zh) * 2022-03-11 2022-07-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横臂悬架形式的空心铸铝转向节
US20230150574A1 (en) * 2020-03-10 2023-05-18 Hitachi Astemo,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0574A1 (en) * 2020-03-10 2023-05-18 Hitachi Astemo,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14802438A (zh) * 2022-03-11 2022-07-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横臂悬架形式的空心铸铝转向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05057U (zh) 一种转向节
US5620199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4650210A (en) Saddle type wheeled vehicle for off-road service
KR101826566B1 (ko) 차량의 현가장치용 캐리어
CN209795601U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后副车架
CN216467237U (zh) 后驱电动车用后悬架装置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211335470U (zh) 一种汽车摆臂
CN212579544U (zh) 汽车悬架的控制臂、悬架和汽车
CN216886892U (zh) 一种乘用车轻量化铝合金前转向节
CN218806105U (zh) 一种前后轴通用的行驶模块及汽车
EP4173857A1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N208530689U (zh) 副车架本体总成
CN112590937B (zh) 一种横梁总成
CN210851917U (zh) 一种前束控制臂及悬架系统
CN211166291U (zh) 一种汽车摆臂
CN210116342U (zh) 一种高强轻量化后下控制臂
CN214728009U (zh) 一种加强结构的商用车摆臂安装支架
CN217495762U (zh) 汽车前下横臂
CN210101240U (zh) 扭梁悬架
CN211764762U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11494222U (zh)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20199407U (zh) 一种转向节
CN217227225U (zh) 三连杆后悬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8, Yanshanhe South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315825

Patentee after: Ningbo Xushe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8, yingluohe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315825

Patentee before: NINGBO XUSHENG AUTO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