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0411U -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0411U
CN218780411U CN202320394986.XU CN202320394986U CN218780411U CN 218780411 U CN218780411 U CN 218780411U CN 202320394986 U CN202320394986 U CN 202320394986U CN 218780411 U CN218780411 U CN 218780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rame
damping
exchange tub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49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镪
张志恒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Huazhe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Huazhe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Huazhe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Huazhe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49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0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0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0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组件,主体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主体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主体组件包括安装框,以及活动设置的夹块;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框,以及通过减震弹簧活动连接在固定框内侧的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利用主体组件中的螺纹杆带动夹块进行运动,从而通过夹块对换热管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对换热管进行装卸,解决了现有的中冷器主板结构不便于对换热管进行更换的问题,同时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利用减震组件中的减震弹簧和滑块减小换热管的振动,避免换热管因振动而发生损坏,解决了现有的中冷器主板结构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涡轮增压的一种配套件,其作用是降低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中冷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上,通过中冷器来对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行降低,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在使用时,现有的中冷器主板结构不便于对换热管进行更换,从而不便于进行使用;
现有的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在使用时,现有的中冷器主板结构的减震性能较差,从而由于振动而导致换热管的损坏,因此不便于进行使用。
因此,现有的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利用主体组件中的螺纹杆带动夹块进行运动,从而通过夹块对换热管进行夹持固定,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换热管进行更换的问题,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利用减震组件中的减震弹簧和滑块减小换热管的振动,避免换热管因振动而发生损坏,解决了现有的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包括主体组件,主体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主体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
主体组件包括安装框,以及活动设置的夹块;
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框,以及通过减震弹簧活动连接在固定框内侧的滑块。
进一步地,夹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框的内侧前后端,夹块的背向面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框的端面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换热管位于夹块相邻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框的端面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
进一步地,夹块的相向面上均匀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内侧面抵触连接在换热管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安装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分别贯穿夹块的端面两侧。
进一步地,固定框分别位于安装框的两侧,固定框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阻尼杆,滑块套设在阻尼杆的外壁中心位置上,滑块的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两侧外壁上,减震弹簧分别套设在阻尼杆的外壁上方和下方,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内侧和滑块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地,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L型板的外壁前后端均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固定框内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分别贯穿滑块的表面前后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将换热管从上到下贯穿安装框,并使得换热管位于夹块相邻之间,同时使得换热管与夹块上凹槽对齐,再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同步转动,且在螺纹杆与安装框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带动夹块进行运动,从而通过夹块实现了对换热管的夹持固定,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换热管进行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安装框带动滑块进行上下方向上的往返运动,滑块与阻尼杆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摩擦力,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小了安装框和换热管之间的振动幅度,并在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在减震弹簧自身弹性形变复位的作用下,减小了安装框和换热管的振动力,从而对换热管起到了减震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框的拆解图;
图4为夹块的拆解图;
图5为减震组件的拆解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体组件;11、安装框;111、安装槽;112、风扇;12、夹块;121、凹槽;122、橡胶垫;123、安装杆;13、螺纹杆;131、旋钮;2、减震组件;21、固定框;211、L型板;212、通孔;22、减震弹簧;23、滑块;231、阻尼杆;232、限位杆;3、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包括主体组件1,主体组件1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2,主体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3;
主体组件1包括安装框11,以及活动设置的夹块12;
减震组件2包括固定框21,以及通过减震弹簧22活动连接在固定框21内侧的滑块23;
在安装时,首先,将换热管3从上到下贯穿安装框11,并使得换热管3位于夹块12相邻之间,同时使得换热管3与夹块12上凹槽121对齐,再转动旋钮131,旋钮131带动螺纹杆13进行同步转动,且在螺纹杆13与安装框11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13带动夹块12进行运动,从而通过夹块12实现了对换热管3的夹持固定;
接着,将L型板211分别抵触连接在汽车发动机上,并通过螺栓和通孔212将L型板211与发动机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了将该装置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再将换热管3的两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进行连接,启动风扇112,通过风扇112对换热管3进行降温,从而实现了对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进行降低;
最后,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安装框11带动滑块23进行上下方向上的往返运动,滑块23与阻尼杆231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摩擦力,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小了安装框11和换热管3之间的振动幅度,并在滑块23运动过程中对减震弹簧22进行压缩或拉伸,在减震弹簧22自身弹性形变复位的作用下,减小了安装框11和换热管3的振动力,从而对换热管3起到了减震作用。
其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夹块12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框11的内侧前后端,夹块12的背向面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框11的端面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31,换热管3位于夹块12相邻之间;
安装框11的设置实现了对夹块12进行安装,夹块12的设置实现了对换热管3进行固定,螺纹杆13与安装框11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进行连接,当螺纹杆13正转时带动夹块12进行相向运动,当螺纹杆13反转时带动夹块12进行背向运动,通过螺纹杆13的设置实现了带动夹块12进行运动,旋钮131的设置便于转动螺纹杆13。
其中如图3所示,安装框11的端面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112;
安装槽111的设置实现了对风扇112进行安装,风扇112的设置实现了对换热管3的散热,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其中如图4所示,夹块12的相向面上均匀开设有凹槽121,凹槽121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122,橡胶垫122的内侧面抵触连接在换热管3的外侧面上;
凹槽121的设置实现了对换热管3的卡接,橡胶垫122的设置对换热管3起到了保护作用。
其中如图4所示,安装框1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23,安装杆123分别贯穿夹块12的端面两侧;
安装杆123的设置实现了对夹块12的活动安装,且使得夹块12的运动更加稳定。
其中如图5所示,固定框21分别位于安装框11的两侧,固定框21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阻尼杆231,滑块23套设在阻尼杆231的外壁中心位置上,滑块23的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1的两侧外壁上,减震弹簧22分别套设在阻尼杆231的外壁上方和下方,减震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1内侧和滑块23的上下表面;
固定框21的设置实现了对阻尼杆231进行安装,减震弹簧22的设置实现了对振动力进行削弱,滑块23和阻尼杆231的设置实现了对振动幅度进行削弱。
其中如图5所示,固定框2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211,L型板211的外壁前后端均开设有通孔212;
L型板211和通孔212的设置实现了将该装置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
其中如图5所示,固定框21内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2,限位杆232分别贯穿滑块23的表面前后端;
限位杆232的设置使得滑块23的运动更加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包括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2),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3);
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安装框(11),以及活动设置的夹块(12);
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固定框(21),以及通过减震弹簧(22)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21)内侧的滑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2)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框(11)的内侧前后端,所述夹块(12)的背向面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11)的端面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31),所述换热管(3)位于所述夹块(12)相邻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的端面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111),所述安装槽(11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2)的相向面上均匀开设有凹槽(121),所述凹槽(121)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122),所述橡胶垫(122)的内侧面抵触连接在所述换热管(3)的外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23),所述安装杆(123)分别贯穿所述夹块(12)的端面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框(11)的两侧,所述固定框(21)的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阻尼杆(231),所述滑块(23)套设在所述阻尼杆(231)的外壁中心位置上,所述滑块(23)的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1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减震弹簧(22)分别套设在所述阻尼杆(231)的外壁上方和下方,所述减震弹簧(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框(21)内侧和所述滑块(23)的上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211),所述L型板(211)的外壁前后端均开设有通孔(2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1)内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2),所述限位杆(232)分别贯穿所述滑块(23)的表面前后端。
CN202320394986.X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Active CN218780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4986.XU CN21878041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4986.XU CN21878041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0411U true CN218780411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2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4986.XU Active CN21878041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0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338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防护设备
CN218780411U (zh) 一种新型中冷器主板结构
CN1132572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固态硬盘
CN215598198U (zh) 一种穿孔结构的散热器水室
CN114304888A (zh) 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软件开发用平面工作台
CN211149347U (zh) 一种车载计算机的减震保护装置
CN11305430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CN216241520U (zh) 一种增压器保护装置
CN217483037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节能型膨胀阀
CN220851380U (zh) 一种用于相机的减震支架
CN217107594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可限位的风机减振降噪底座
CN210771130U (zh) 一种应用于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的视频软件服务器
CN220395939U (zh) 一种电动压缩机钣金支架
CN219300200U (zh) 防损型发动机真空管支架
CN21299083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抗震装置
CN217703176U (zh) 一种防抖动的装配夹具
CN210836243U (zh) 一种抗外界干扰效果好的行车记录仪
CN220710101U (zh) 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降噪结构
CN21703466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板卡接结构
CN220397692U (zh) 一种空调外机压缩机固定支架
CN220151498U (zh) 一种适配度高的空压机装置
CN214771827U (zh) 一种简易的螺旋弹簧减震器拆装工装
CN216670168U (zh) 一种1000kV特高压GIS设备车载式耐压试验装置
CN219565057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真空泵减震座
CN219494919U (zh) 固定管板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