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3570U -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3570U
CN218703570U CN202222659331.9U CN202222659331U CN218703570U CN 218703570 U CN218703570 U CN 218703570U CN 202222659331 U CN202222659331 U CN 202222659331U CN 218703570 U CN218703570 U CN 21870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nsmission
cab
gearbox
bo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93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超
王兴伟
王艳萍
王梦莹
高旭
慕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Tra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Tra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Tra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Tra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93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3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该拖拉机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中的发动机及附件总成通过螺栓和变速箱总成相连进而组成一个整体;行走系统总成中的焊接车架和传动系统总成中的后桥总成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整机的机体,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弹性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中的焊接车架上,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通过传动系统总成上的传动轴总成与传动系统总成相连,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安装于焊接车架上,转向系统总成的方向盘总成安装于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的驾驶室总成上,转向系统总成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传动系统总成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和马达传动箱上。本实用新型中拖拉机的零部件通用性强,整机振动小,噪声小。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背景技术
当前国产履带拖拉机,由于其转向驱动形式与轮式拖拉机有较大的不同,大多采用专门的传动系统,同时由于整机性能要求和布置的差异,导致驾驶室和机罩也与轮式拖拉机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履带拖拉机多为专用部件,导致整机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不仅如此,目前大多履带拖拉机产品存在整机振动大,噪声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履带拖拉机零部件通用性差,整机成本高,振动大,噪声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零部件通用性强,整机振动小,噪声小,可靠性更高,适应性更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包括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行走系统总成、传动系统总成、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转向系统总成、液压系统总成和工作装置,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中的发动机及附件总成通过螺栓和变速箱总成相连进而组成一个整体;行走系统总成中的焊接车架和传动系统总成中的后桥总成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整机的机体,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弹性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中的焊接车架上,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通过传动系统总成上的传动轴总成与传动系统总成相连,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的焊接车架上,转向系统总成中的方向盘总成安装于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的驾驶室总成上,转向系统总成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传动系统总成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和马达传动箱总成上,液压系统总成固定于传动系统总成的上方,工作装置安装于传动系统总成的后方。
进一步地,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除包括发动机及附件总成和变速箱总成外,还包括发动机前支座、变速箱支座、主燃油箱总成、燃油箱支架、燃油箱连接管和副燃油箱总成;其中,发动机前支座、变速箱支座、主燃油箱总成和副燃油箱总成分别与焊接车架相连接,主燃油箱总成和副燃油箱总成通过燃油箱连接管相连接,主燃油箱总成和副燃油箱总成分别安装于驾驶室总成的后方两侧。
进一步地,行走系统总成除包括焊接车架外,还包括前配重总成、连接横梁、后减震器总成、行驶系统总成、驾驶室支座和前减震器总成;前配重总成通过螺栓与焊接车架相连,前减震器总成通过螺栓把发动机前支座和焊接车架连接在一起,后减震器总成通过螺栓把变速箱支座和焊接车架连接在一起,前减震器总成和后减震器总成均能够对发动机及附件总成进行减震;驾驶室支座焊接在焊接车架上,行驶系统总成包括无芯铁橡胶履带和大直径驱动轮,行驶系统总成前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横梁相连,后端通过花键与传动系统总成的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横梁包括下减震垫、螺母、下连接盖、螺栓、上连接盖、上减震垫和横梁;上连接盖焊接在焊接车上,上减震垫粘接在上连接盖上;下减震垫粘接在下连接盖上,上连接盖和下连接盖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横梁夹在下减震垫和上减震垫中间,横梁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行驶系统总成上,上减震垫、下减震垫对由横梁传递的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
进一步地,传动系统总成除包括泵传动箱总成、马达传动箱总成、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后桥总成和传动轴总成外,还包括齿轮动力输出总成和润滑传动箱总成,其中,后桥总成通过传动轴总成与变速箱总成相连,齿轮泵传动箱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前方上部;马达传动箱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上方,动力输出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后方,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的两侧,发动机及附件总成的动力经变速箱总成由传动轴总成传递给后桥总成,并通过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输出到行驶系统总成,润滑传动箱总成通过螺栓安装在后桥总成侧面。
进一步地,齿轮泵传动箱总成、马达传动箱总成能够为液压系统总成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驾驶室支架总成包含减震器,通过螺栓把驾驶室总成和焊接车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上的减震器对拖拉机机传递过来的振动进行减震。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型履带拖拉机,具有较大的轮履部件通用性,整机振动小,可靠性更高,适应性更强;(2)本实用新型把动力总成和变速箱总成连成一体,实现了变速箱总成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3)通过设计与驾驶室仿形的主燃油箱总成和副燃油箱总成,并把主燃油箱总成和副燃油箱总成安装在驾驶室后方两侧,实现了与轮式拖拉机驾驶室部件的通用;(4)通过设计独立的后桥总成,并在后桥总成上方和前上方分别安装为液压系统总成提供动力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和马达传动箱总成,实现了液压系统元件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
通过焊接车架与行驶系统总成的弹性连接,有效的减缓了履带拖拉机在不平路面行驶时对整机的振动和冲击。行驶系统总成采用无芯铁橡胶履带和大直径驱动轮,降低了整机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了重型履带拖拉机的整机性能与适用范围,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为拖拉机拆除覆盖件总成后的俯视图;
图3为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的示意图;
图4为行走系统总成的示意图;
图5 为连接横梁的示意图;
图6为传动系统总成的示意图;
图7为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的示意图;
图8为转向系统总成的示意图;
图9为液压系统总成的示意图;
图10为工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A、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B、行走系统总成;C、传动系统总成;D、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E、转向系统总成;F、液压系统总成;G、工作装置;
1、发动机及附件总成;2、发动机前支座;3、变速箱总成;4、变速箱支座;5、主燃油箱总成;6、燃油箱支架;7、燃油箱连接管;8、副燃油箱总成;9、前配重总成;10、焊接车架;11、连接横梁;11.1、下减震垫;11.2、螺母;11.3、下连接盖;11.4、螺栓;11.5、上连接盖;11.6、上减震垫;11.7、横梁;12、后减震器总成;13、行驶系统总成;14、驾驶室支座;15、前减震器总成;16、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7、马达传动箱总成;18、动力输出总成;19、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20、后桥总成;21、传动轴总成;22、润滑传动箱总成;23、驾驶室支架总成;24、驾驶室总成;25、机罩支架;26、上车梯支架;27、上车梯总成;28、机罩总成;29、转向液压油散热器总成;30、散热器回油管总成;31、散热器进油管总成;32、方向盘总成;33、控制器信号线束总成;34、控制器总成;35、控制器控制线束总成;36、马达进油管;37、液压马达;38、马达回油管;39、液压泵;40、泵吸油管;41、液压油箱;42、润滑及PTO操纵阀;43、双联泵;44、工作装置泵;45、工作装置阀;46、PTO操纵管路;47、提升油缸管路;48、润滑油滤清器;49、工作装置吸油滤清器;50、吸油管;51、高压滤清器;52、蓄能器;53、蓄能器连接管;54、散热器进油管;55、散热器回油管;56、散热器;57、左限位杆支座;58、限位杆;59提升杆总成;60、左下拉杆总成;61、牵引装置总成;62、牵引装置支架;63、右下拉杆总成;64、上拉杆总成;65、右限位杆支座;66、右提升臂;67、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8、左提升臂;69、提升油缸总成;70、牵引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请参考图1至图8,该重型履带拖拉机包括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行走系统总成B、传动系统总成C、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转向系统总成E、液压系统总成F和工作装置G,行走系统总成B的焊接车架10和传动系统总成C中的后桥总成20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整机的机体。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弹性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B的焊接车架10上,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通过传动系统总成C上的传动轴总成21与传动系统总成C相连。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23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B的焊接车架10上。转向系统总成E的方向盘总成32安装于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的驾驶室总成24上,转向系统总成E的液压泵39和液压马达37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传动系统总成C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和马达传动箱总成17上。液压系统总成F固定于传动系统总成C的上方。工作装置G安装于传动系统总成C的后方。
下面对重型履带拖拉机的各个总成进行详细阐述。
1)、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
请参考图3,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包括: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发动机前支座2、变速箱总成3、变速箱支座4、主燃油箱总成5、燃油箱支架6、燃油箱连接管7、副燃油箱总成8。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总成3相连进而组成一个整体;发动机前支座2与行走系统总成B中焊接车架10相连,变速箱支座4与行走系统总成B中焊接车架10相连。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分别通过螺栓与行走系统总成B中焊接车架10相连,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通过燃油箱连接管7相连。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采用与驾驶室总成24相匹配的外形,安装在驾驶室总成24的后方两侧,既解决了燃油箱位置的安装,实现了驾驶室总成24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还保持了履带拖拉机的整体协调性。
2)、行走系统总成B
请参考图4,行走系统总成B包括:前配重总成9、焊接车架10、连接横梁11、后减震器总成12、行驶系统总成13、驾驶室支座14以及前减震器总成15.
前配重总成9通过螺栓与焊接车架10相连,前减震器总成15通过螺栓把发动机前支座2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后减震器总成12通过螺栓把变速箱支座4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前减震器总成15和后减震器总成12对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驾驶室支座14焊接在焊接车架10上。焊接车架10通过螺栓与传动系统总成C的后桥总成20相连。行驶系统总成13前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横梁11相连,后端通过花键与传动系统总成C的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相连。
请参考图5,连接横梁11包括:下减震垫11.1、螺母11.2、下连接盖11.3、螺栓11.4、上连接盖11.5、上减震垫11.6、横梁11.7;上连接盖11.5焊接在焊接车架10上,上减震垫11.6粘接在上连接盖11.5上;下减震垫11.1粘接在下连接盖11.3上,上连接盖11.5和下连接盖11.3通过螺栓11.4和螺母11.2连接在一起,横梁11.7夹在下减震垫11.1和上减震垫11.6中间。横梁11.7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行驶系统总成13上。上减震垫11.6、下减震垫11.1对由横梁11.7传递的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
行驶系统总成13采用了无芯铁橡胶履带和大直径驱动轮,无芯铁橡胶履带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振动和噪声,大直径驱动轮既能提高整机行驶速度,又能够减小驱动轮半径与轮式拖拉机的差异,实现了变速箱总成3和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
3)、传动系统总成C
请参考图6,传动系统总成C包括: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马达传动箱总成17;动力输出总成18;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后桥总成20;传动轴总成21;润滑传动箱总成22。
后桥总成20通过传动轴总成21与变速箱总成3相连。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前方上部;马达传动箱总成17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上方。动力输出总成18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后方。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的两侧。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的动力经变速箱总成3由传动轴总成21传递给后桥总成20,并通过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输出到行驶系统总成13。润滑传动箱总成22通过螺栓安装在后桥总成20侧面。
4)、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
请参考图7,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包括:驾驶室支架总成23;驾驶室总成24;机罩支架25;上车梯支架26;上车梯总成27;机罩总成28。
驾驶室支架总成23包含减震器,通过螺栓把驾驶室总成24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并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23上的减震器对整机传递过来的振动进行减震。机罩支架25通过螺栓把机罩总成28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上车梯支架26通过螺栓把上车梯总成27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
5)、转向系统总成E
请参考图8,转向系统总成E包括:转向液压油散热器总成29;散热器回油管总成30;散热器进油管总成31;方向盘总成32;控制器信号线束总成33;控制器总成34;控制器控制线束总成35;马达进油管36;液压马达37;马达回油管38;液压泵39;泵吸油管40;液压油箱41。
转向液压油散热器总成29通过螺栓安装在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前端;散热器回油管总成30一端与转向液压油散热器总成29上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油箱41上方接口相连。散热器进油管总成31一端与转向液压油散热器总成29下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泵39接口相连;方向盘总成32通过螺栓安装在驾驶室总成24上。控制器信号线束总成33一端与方向盘总成32相连,另一端与控制器总成34相连。控制器总成34通过螺栓安装在驾驶室总成24上。控制器控制线束总成35一端与控制器总成34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泵39相连。马达进油管36一端与液压泵39前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液压马达37后方接口相连,马达回油管38一端与液压马达37前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泵39侧面接口相连。液压马达37通过螺栓安装在马达传动箱总成17上。液压泵39通过螺栓安装在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上。泵吸油管40一端与液压泵39相连,另一端与液压油箱41相连。
方向盘总成32操纵时,转动信号通过控制器信号线束总成33传递给控制器总成34,控制器总成34通过控制器控制线束总成35输出控制信号给液压泵39,液压泵39按照控制信号进行流量和方向调整,使液压马达37输出相应的转速和方向。实现整机转向控制。
6)、液压系统总成F
请参考图9,液压系统总成F包括:润滑及PTO操纵阀42;双联泵43;工作装置泵44;工作装置阀45;PTO操纵管路46;提升油缸管路47;润滑油滤清器48;工作装置吸油滤清器49;吸油管50;高压滤清器51;蓄能器52;蓄能器连接管53;散热器进油管54;散热器回油管55;散热器56。
散热器56通过螺栓安装在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上,散热器回油管55一端与散热器56下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润滑及PTO操纵阀42相连。散热器进油管54一端与散热器56的上方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双联泵43相连。润滑及PTO操纵阀42通过螺栓安装在焊接车架10上。蓄能器52通过螺栓安装在变速箱总成3上,蓄能器连接管53一端与蓄能器52相连,另一端与润滑及PTO操纵阀42相连;双联泵43通过螺栓与后桥总成20相连。工作装置泵44通过螺栓与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相连。工作装置阀45通过螺栓安装在马达传动箱总成17上方。PTO操纵管路46一端与润滑及PTO操纵阀42相连,另一端与动力输出总成18后端相连。提升油缸管路47一端与工作装置阀45相连,另一端与提升油缸总成69相连。润滑油滤清器48一端与双联泵43相连,另一端与后桥总成20下方相连。工作装置吸油滤清器49一端与吸油管50相连,另一端与工作装置泵44相连。吸油管50一端与转向系统总成E中的液压油箱41相连,另一端与双联泵43相连。
双联泵43通过润滑油滤清器48从后桥总成20下方吸油,通过润滑及PTO操纵阀42把润滑油送到散热器56中,进行散热,同时润滑及PTO操纵阀42通过PTO操纵管路46将油传送到动力输出总成18后方,对动力输出总成18进行操纵和润滑。
工作装置泵44通过工作装置吸油滤清器49和吸油管50从液压油箱41中吸油,并通过工作装置阀45和提升油缸管路47操纵工作装置G中提升油缸总成69的升降。
7)、工作装置G
请参考图10,工作装置G包括:左限位杆支座57;限位杆58;提升杆总成59;左下拉杆总成60;牵引装置总成61;牵引装置支架62;右下拉杆总成63;上拉杆总成64;右限位杆支座65;右提升臂66;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7;左提升臂68;提升油缸总成69;牵引支座70。
左限位杆支座57通过螺栓固定在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上,限位杆58一端与左限位杆支座57相连,另一端与左下拉杆总成60中部相连。左下拉杆总成60和右下拉杆总成63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后桥总成20后方下部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提升杆总成59一端通过销轴与左提升臂68端部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左下拉杆总成60中部相连。
牵引装置总成61一端通过销轴与牵引支座70相连,另一端穿过牵引装置支架62的两个横板之间。牵引装置支架62通过螺栓安装在动力输出总成18的壳体后方。右侧的限位杆58一端通过销轴与右限位杆支座65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右下拉杆总成63的中部相连。右提升臂66一端与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7的花键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位于右侧的提升杆总成59相连。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7通过螺栓安装在后桥总成20的上方后部。左提升臂68一端通过花键与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7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位于左侧的提升杆总成59相连。
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通过工作装置阀45,控制提升油缸总成69内液压油的流量,进而带动提升油缸活塞杆的伸缩,推动左提升臂68和右提升臂66绕提升轴及支座总成67的轴转动,通过提升杆总成59带动左下拉杆总成60和右下拉杆总成63提起或放下,实现工作装置G悬挂杆件的升降。限位杆58带有滑槽,用于限制左下拉杆总成60和右下拉杆总成63的摆动。牵引装置总成61可带动牵引机具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速箱总成3与后桥总成20分开布置,采用传动轴总成21传递动力的方式和采用大直径驱动轮的行驶系统,实现了变速箱总成3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采用行驶系统总成13与传动系统总成C的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进行花键连接的方式,实现了最终传动与轮式拖拉机的通用。通过设计与驾驶室总成24仿形的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实现了与轮式拖拉机驾驶室部件的通用;通过设计独立的后桥总成20,并在后桥总成20上方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和马达传动箱总成17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使得液压系统元件与动力传递部分实现模块化接口,并与轮式拖拉机实现元件通用。通过焊接车架10与行驶系统总成13的弹性连接,有效的减缓了履带拖拉机在不平路面行驶时对整机的振动和冲击。行驶系统总成13采用无芯铁橡胶履带和大直径驱动轮,降低了整机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了重型履带拖拉机的整机性能与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随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包括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行走系统总成(B)、传动系统总成(C)、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转向系统总成(E)、液压系统总成(F)和工作装置(G),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中的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通过螺栓和变速箱总成(3)相连进而组成一个整体;行走系统总成(B)中的焊接车架(10)和传动系统总成(C)中的后桥总成(20)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整机的机体,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弹性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B)中的焊接车架(10)上,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通过传动系统总成(C)上的传动轴总成(21)与传动系统总成(C)相连,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23)安装于行走系统总成(B)的焊接车架(10)上,转向系统总成(E)中的方向盘总成(32)安装于驾驶室及覆盖件总成(D)的驾驶室总成(24)上,转向系统总成(E)的液压泵(39)和液压马达(37)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传动系统总成(C)的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和马达传动箱总成(17)上,液压系统总成(F)固定于传动系统总成(C)的上方,工作装置(G)安装于传动系统总成(C)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及变速箱总成(A)除包括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和变速箱总成(3)外,还包括发动机前支座(2)、变速箱支座(4)、主燃油箱总成(5)、燃油箱支架(6)、燃油箱连接管(7)和副燃油箱总成(8);其中,发动机前支座(2)、变速箱支座(4)、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分别与焊接车架(10)相连接,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通过燃油箱连接管(7)相连接,主燃油箱总成(5)和副燃油箱总成(8)分别安装于驾驶室总成(24)的后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行走系统总成(B)除包括焊接车架(10)外,还包括前配重总成(9)、连接横梁(11)、后减震器总成(12)、行驶系统总成(13)、驾驶室支座(14)和前减震器总成(15);前配重总成(9)通过螺栓与焊接车架(10)相连,前减震器总成(15)通过螺栓把发动机前支座(2)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后减震器总成(12)通过螺栓把变速箱支座(4)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前减震器总成(15)和后减震器总成(12)均能够对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进行减震;驾驶室支座(14)焊接在焊接车架(10)上,行驶系统总成(13)包括无芯铁橡胶履带和大直径驱动轮,行驶系统总成(13)前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横梁(11)相连,后端通过花键与传动系统总成(C)的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横梁(11)包括下减震垫(11.1)、螺母(11.2)、下连接盖(11.3)、螺栓(11.4)、上连接盖(11.5)、上减震垫(11.6)和横梁(11.7);上连接盖(11.5)焊接在焊接车架(10)上,上减震垫(11.6)粘接在上连接盖(11.5)上;下减震垫(11.1)粘接在下连接盖(11.3)上,上连接盖(11.5)和下连接盖(11.3)通过螺栓(11.4)和螺母(11.2)连接在一起,横梁(11.7)夹在下减震垫(11.1)和上减震垫(11.6)中间,横梁(11.7)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行驶系统总成(13)上,上减震垫(11.6)、下减震垫(11.1)对由横梁(11.7)传递的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总成(C)除包括泵传动箱总成(16)、马达传动箱总成(17)、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后桥总成(20)和传动轴总成(21)外,还包括齿轮动力输出总成(18)和润滑传动箱总成(22),其中,后桥总成(20)通过传动轴总成(21)与变速箱总成(3)相连,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前方上部;马达传动箱总成(17)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上方,动力输出总成(18)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后方,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通过螺栓连接在后桥总成(20)的两侧,发动机及附件总成(1)的动力经变速箱总成(3)由传动轴总成(21)传递给后桥总成(20),并通过最终传动及驱动轴总成(19)输出到行驶系统总成(13),润滑传动箱总成22通过螺栓安装在后桥总成(20)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齿轮泵传动箱总成(16)、马达传动箱总成(17)能够为液压系统总成(F)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其特征在于:驾驶室支架总成(23)包含减震器,通过螺栓把驾驶室总成(24)和焊接车架(10)连接在一起,并通过驾驶室支架总成(23)上的减震器对拖拉机机传递过来的振动进行减震。
CN202222659331.9U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Active CN21870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331.9U CN21870357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331.9U CN21870357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3570U true CN21870357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9331.9U Active CN21870357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3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0113B (zh) 蓄电池立柱拆装车
CN212499854U (zh) 一种大马力轮式拖拉机
CN102285384A (zh)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拖拉机
CN102583193A (zh) 静液压四轮驱动铰接机架越野型叉车
CN204136968U (zh) 汽车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及油门踏板总成
CN218703570U (zh) 一种重型履带拖拉机
CN112297813B (zh) 一种水田轮式拖拉机
CN204452417U (zh) 汽车制动踏板和离合踏板总成
US4683976A (en) Service vehicle
CN111645505A (zh) 一种大马力轮式拖拉机
CN204623853U (zh) 一种四轮驱动飞机牵引车
CN114454974A (zh) 一种提升减震性能的大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
CN201990444U (zh) 前后驱动叉车
JP4279518B2 (ja) 作業車の伝動構造
CN202054065U (zh)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拖拉机
CN2739063Y (zh) 重型越野牵引车
CN203246367U (zh) 一种多功能的机场高空作业车底盘
GB2158787A (en) Chassis frame for service vehicles
CN205930281U (zh) 一种液压四轮驱动装置
CN219988974U (zh) 一种电驱动抱罐车
CN2739064Y (zh) 重型越野牵引车
JP2005207602A (ja) 乗用作業車の制動構造
KR101428976B1 (ko) 트랙터의 후방 구조
CN218400762U (zh) 一种履带式拖拉机
CN115285237B (zh) 一种带爬行挡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