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7182U -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7182U
CN218667182U CN202223058850.6U CN202223058850U CN218667182U CN 218667182 U CN218667182 U CN 218667182U CN 202223058850 U CN202223058850 U CN 202223058850U CN 218667182 U CN218667182 U CN 218667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operation platform
fixed
place
platfor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88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彪
王福喜
周海斌
王鹏
吴飞
严伟
胡仁智
许增建
孙飞创
刘君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Gua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Gua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Gua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88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7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7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7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用于固定在相邻两段现浇梁之间的侧面,包括位于现浇梁侧面的作业平台本体,所述作业平台本体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顶面,所述作业平台本体上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现浇梁的梁面上,所述连接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现浇梁的梁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作业平台本体的下部固定于墩柱顶面,作业平台本体的上部通过连接管和固定组件固定在现浇梁的梁面上,以确保作业平台本体的稳固性,该作业平台本体的设置,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提高现浇梁后浇带施工的安全性,并且较之现有技术采用高空作业车的方式来说,也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模架及支架现浇法制梁,一般采用后张法进行钢束张拉,为保证梁体后张法施工,梁端张拉位置均会设置张拉槽口以便于梁体张拉施工,因此相邻两孔现浇梁梁端均会预留后浇带,后浇带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位置狭小,墩顶临边防护施作难度大,且不利于人员操作,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高。
对此,需要设计一款简易的安全操作平台,以便于施工人员可从现浇梁的梁面上下至墩顶进行作业施工,且安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以便于施工,且安全性高。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用于固定在相邻两段现浇梁之间的侧面,包括位于现浇梁侧面的作业平台本体,所述作业平台本体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顶面,所述作业平台本体上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现浇梁的梁面上,所述连接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现浇梁的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作业平台本体的下部固定于墩柱顶面,作业平台本体的上部通过连接管和固定组件固定在现浇梁的梁面上,以确保作业平台本体的稳固性,该作业平台本体的设置,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提高现浇梁后浇带施工的安全性,并且较之现有技术采用高空作业车的方式来说,也降低施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横向钢管,所述横向钢管横向穿过现浇梁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且所述横向钢管压设于连接管上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木方,所述第一木方横向穿过现浇梁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所述横向钢管压设于第一木方上部,所述第一木方压设于连接管上部。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本体包括下框架、上框架,以及连接爬架,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通过连接爬架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框架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顶面,所述上框架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本体还包括下斜撑,所述下斜撑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本体还包括上斜撑,所述上斜撑一端固定于上框架,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内的底部铺设有多个第二木方。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木方上铺设有多个竹胶板。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上框架,以及连接爬架均由Q345钢质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的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并且结构稳固,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现浇梁;200、墩柱;300、预埋钢筋;1、作业平台本体;11、下框架;12、上框架;13、连接爬架;14、连接管;15、下斜撑;16、上斜撑;2、固定组件;21、横向钢管;22、第一木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用于固定在相邻两段现浇梁100之间的侧面,包括位于现浇梁100侧面的作业平台本体1,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200顶面,所述安装件具体为膨胀螺栓,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上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延伸至现浇梁100的梁面上,所述连接管14通过固定组件2固定在现浇梁100的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的下部固定于墩柱200顶面,作业平台本体1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4和固定组件2固定在现浇梁100的梁面上,以确保作业平台本体1的稳固性,该作业平台本体1的设置,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提高现浇梁100后浇带施工的安全性,并且较之现有技术采用高空作业车的方式来说,也降低施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横向钢管21,所述横向钢管21横向穿过现浇梁100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300,且所述横向钢管21压设于连接管14上部,以充分利用了挡砟墙上现有存在的多个预埋钢筋300来对作业平台本体1进行固定,成本低,安装方便,并且能确保作业平台本体1在现浇梁100后浇带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2还包括第一木方22,所述第一木方22横向穿过现浇梁100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300,所述横向钢管21压设于第一木方22上部,所述第一木方22压设于连接管14上部。
通过第一木方22垫设于横向钢管21和连接管14之间,可以让连接管14更好受力,保证连接管14位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包括下框架11、上框架12,以及连接爬架13,所述下框架11和上框架12之间通过连接爬架13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框架11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200顶面,所述上框架12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连接管14。
通过连接爬架13将下框架11和上框架12连接成一体,以保证作业平台本体1整体稳固性,而且可以让施工人员在现浇梁100和墩柱200顶面之间上下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还包括下斜撑15,所述下斜撑15一端固定于下框架11,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13,以加强作业平台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本体1还包括上斜撑16,所述上斜撑16一端固定于上框架12,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13,以加强作业平台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框架11内的底部铺设有多个第二木方,以方便施工人员在下框架11内落脚。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木方上铺设有多个竹胶板,以稳定支撑住施工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框架11、上框架12,以及连接爬架13均由Q345钢质材料制成,以确保作业平台本体1的稳固性。
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的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并且结构稳固,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用于固定在相邻两段现浇梁之间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现浇梁侧面的作业平台本体,所述作业平台本体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顶面,所述作业平台本体上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现浇梁的梁面上,所述连接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现浇梁的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横向钢管,所述横向钢管横向穿过现浇梁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且所述横向钢管压设于连接管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木方,所述第一木方横向穿过现浇梁的挡砟墙上的多个预埋钢筋,所述横向钢管压设于第一木方上部,所述第一木方压设于连接管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本体包括下框架、上框架,以及连接爬架,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通过连接爬架连接成一体,所述下框架的底部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墩柱顶面,所述上框架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连接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本体还包括下斜撑,所述下斜撑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本体还包括上斜撑,所述上斜撑一端固定于上框架,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爬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内的底部铺设有多个第二木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木方上铺设有多个竹胶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上框架,以及连接爬架均由Q345钢质材料制成。
CN202223058850.6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Active CN218667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850.6U CN21866718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850.6U CN21866718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7182U true CN218667182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8850.6U Active CN21866718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7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2429B1 (ko) 토목건축 구조물의 확장 지지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확장 시공방법
US20220341192A1 (en) Load Bearing Components and Safety Deck of an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ystem
KR101534833B1 (ko) 통행로 폭이 증가된 확장형 인도교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KR101633431B1 (ko) 기존 교량 콘크리트와 구조적 일체화를 확보한 교량 확장형 인도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3711201A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体系
KR101683196B1 (ko) 트러스데크 단부 연속 이음 구조
KR102221132B1 (ko) 절토부 비탈면 점검로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0685226A (zh) 一种液压整体自爬升施工平台
CN109881587B (zh) 一种大风环境下主塔上横梁支架整体安装方法
KR102027941B1 (ko) 난간기초와 거더가 일체화된 보도교
KR101665643B1 (ko) 데크로드
CN218667182U (zh) 一种现浇梁梁端后浇带作业平台
KR101042982B1 (ko) 인도 확장장치 시공방법
KR20180028216A (ko) 절곡빔을 이용한 교량 점검로
KR101562603B1 (ko) Pc보도육교 및 그 시공방법
JP2017053190A (ja) スライド枠を用いた吊り足場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913436B2 (ja) 移動式型枠工法とその工法に用いる装置
CN214658784U (zh) 现浇梁板盖体顶板模板支撑体系
CN211395309U (zh) 一种整体支撑型石砌拱桥加固结构
CN210177369U (zh) 一种预制梁板辅助浇筑平台
KR200435422Y1 (ko) 교량 안전 난간 설치용 지주 보조대
KR200371107Y1 (ko) 리브 결합형 교량 점검통로
KR20110087877A (ko) 가설 인도 및 자전거 도로 겸용 지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설 인도
KR200278092Y1 (ko) 분리형 교량유지관리 점검대
KR101166795B1 (ko) 교량의 점검시설용 난간지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