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4346U -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4346U
CN218614346U CN202223109642.4U CN202223109642U CN218614346U CN 218614346 U CN218614346 U CN 218614346U CN 202223109642 U CN202223109642 U CN 202223109642U CN 218614346 U CN218614346 U CN 218614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terminal
cutting
transfer
terminal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96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宣宏
陈良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eno Aurora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feno Aurora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eno Aurora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feno Aurora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96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4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4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4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放置端子条的移送平台和用于移送端子条的转盘机构,所述端子条包括多个并排的端子,所述端子条在沿端子排列方向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定位孔,所述转盘机构的圆周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移送齿,所述移送齿与所述定位孔的间距及形状相同;所述转盘机构在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所述转盘机构转动时,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被至少一个所述转盘机构的移送齿卡入并带动所述端子条进行移送,所述裁切定位针头用于插入移送中的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进行配合定位。解决了现有端子条定位装置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Description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料带裁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连接器被越来越广发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连接器中的端子用于传递信号或电流,在连接器的生产中,需要使用裁切装置对端子条进行裁切,将经过裁切后的端子逐个压入到连接器的塑料外壳内。在对端子进行裁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定位装置对端子条进行定位,防止端子条在被裁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不良。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如今,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连接器中的端子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在对端子条进行裁切时,对端子的精准定位就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对端子条进行定位中,有在裁切装置的两侧采用两个带有移送齿的转盘,通过转盘上的移送齿和端子条上的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定位,由于在两个转盘之间还存在较长的距离,裁切位置的端子条依然存在出现偏离预定轨道的情况,又由于现在的端子越来越小,现有的端子条定位装置不足以达到更好的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解决了现有端子条定位装置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放置端子条的移送平台和用于移送端子条的转盘机构,所述端子条包括多个并排的端子,所述端子条在沿端子排列方向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定位孔;
所述转盘机构的圆周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移送齿,所述移送齿与所述定位孔的间距及形状相同;
所述转盘机构在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所述裁切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移送平台上,所述裁切定位机构包括可自动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所述裁切定位针朝向并垂直于所述端子条所在平面;
所述转盘机构转动时,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被至少一个所述转盘机构的移送齿卡入并带动所述端子条进行移送,所述裁切定位针头用于插入移送中的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进行配合定位。
可选的,所述裁切定位机构还包括推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推杆和所述裁切定位针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还包括预定位机构,所述预定位机构的一端设有预定位针头,所述预定位针头朝向并垂直于所述端子条所在平面,所述预定位针头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预定位针头远离端子条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送平台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预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送平台上,所述预定位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端子裁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端子移送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
其中,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上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所述裁切组件设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的移送路径上。
可选的,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两个转盘机构,且分别位于所述裁切组件的送料一侧与出料一侧。
可选的,所述转盘结构其中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
可选的,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两个裁切定位机构,且分别位于所述裁切组件的送料一侧与出料一侧。
可选的,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还包括裁切单元,所述裁切单元位于两个裁切定位机构之间,所述裁切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切刀和下护刀,所述端子条位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护刀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盘机构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裁切定位机构上设置可自动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在转盘机构对端子条进行移送的过程中,转盘机构对端子条每移送相邻的两个定位孔之间距离,可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通过端子条上的定位孔进行一次定位,通过裁切针头对其所对应的定位孔的定位,从而保证端子条在被移送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实现了对端子条更加精准的定位效果,保证了端子条裁切生产中的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子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裁切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或流程名称:1.端子条;11.端子;12.定位孔;2.移送平台;3.转盘机构;31.移送齿;4.裁切定位机构;41.裁切定位针头;42.推杆;43.第一弹性件;5.预定位机构;51.预定位针头;52.按压部;53.固定支架;54.第二弹性件;6.裁切组件;61.裁切单元;611.上切刀;612.下护刀。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在连接器的生产中,需要使用裁切装置对端子条1进行裁切,将经过裁切后的端子11逐个压入到连接器的塑料外壳内。在对端子11进行裁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定位装置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防止端子条1在被裁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不良。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如今,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连接器中的端子11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在对端子条1进行裁切时,对端子11的精准定位就尤为重要。
现有端子移动定位组件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中,有在裁切装置的两侧采用两个带有移送齿31的转盘,通过转盘上的移送齿31和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的配合实现定位,由于在两个转盘之间还存在较长的距离,裁切位置的端子条1依然存在出现偏离预定轨道的情况,又由于现在的端子11越来越小,现有的端子条1定位装置不足以达到更好的定位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放置端子条1的移送平台2和用于移送端子条1的转盘机构3,结合图2,端子条1包括多个并排的端子11,端子条1在沿端子11排列方向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定位孔12,转盘机构3的圆周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移送齿31,移送齿31与定位孔12的间距及形状相同,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转盘机构3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移送齿31可以为圆锥形状,也可以为圆台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移动齿与定位孔12形状的设定以其可以实现相互稳定为目的,在此不对其形状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转盘机构3在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4,裁切定位机构4设于移送平台2上,如图2所示,裁切定位机构4包括可自动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裁切定位针头41朝向并垂直于端子条1所在平面,在转盘机构3对端子条1进行移送的过程中,转盘机构3对端子条1每移送相邻的两个定位孔12之间距离,可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通过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进行一次定位。
具体的,转盘机构3转动时,端子条1的定位孔12被至少一个转盘机构3的移送齿31卡入并带动端子条1进行移送,裁切定位针头41用于插入移送中的端子条1的定位孔12进行配合定位。
本实施例通过在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4,裁切定位机构4上设置可自动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在转盘机构3对端子条1进行移送的过程中,转盘机构3对端子条1每移送相邻的两个定位孔12之间距离,可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通过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进行一次定位,通过裁切针头对其所对应的定位孔12的定位,从而保证端子条1在被移送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实现了对端子条1更加精准的定位效果,保证了端子条1裁切生产中的产品良率。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中,当裁切定位机构4上的可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通过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进行定位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当端子条1在既定的移送轨迹上,不存在偏差时,裁切定位针头41伸入到端子条1的定位孔12内,由于端子条1放置在移动平台上,反复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在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时会通过端子条1的定位孔12抵接到移动平台上,时间久了会对移送平台2造成轻微的损伤并产生碎屑而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另一种情况,当端子条1不在既定的移送轨迹上,存在偏差时,端子条1裁切定位针头41在伸出进行定位时就会压到端子条1上而损坏端子条1。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如图3所示,裁切定位机构4还包括推杆42和第一弹性件43,推杆42和裁切定位针头41通过第一弹性件43连接。当裁切定位机构4上的可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41通过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进行定位时,第一弹性件43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小裁切定位针头41伸出时的压力,不至于损坏移送平台2或端子条1,从未提高生产良率。
在本实施例描述中,在转盘机构3开始移动端子条1之前,无法确保预定位机构5上的预定位针头51刚好对准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如果盲目启动转盘机构3和预定位机构5,可能出现预定位针头51无法定位端子条1的情况。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如图4所示,端子定位组件还包括预定位机构5,预定位机构5的一端设有预定位针头51,预定位针头51朝向并垂直于端子条1所在平面,预定位针头51与定位孔12相匹配。结合图1,在设置预定位机构5时,预定位机构5上的预定位针头51与裁切定位针头41的距离为N倍的定位孔12间距,N大于0且N为自然数,在启动转盘机构3和裁切定位机构4前,可以通过预定位件对端子条1进行预定位测试操作,由于预定位机构5上的预定位针头51与裁切定位针头41的距离为N倍的定位孔12间距,所以当预定位针头51可以对准并插入到端子条1的定位孔12中时,就代表预定位机构5上的预定位针头51与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已经对准,可以开始启动转盘机构3和裁切定位机构4。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预定位机构5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操作的形式,在转盘机构3和裁切定位机构4开启之前对端子条1进行预定位测试。当预定位机构5可以手动操作时,预定位机构5包括按压部52,按压部52与预定位针头51远离端子条1的一端连接。通过对按压部52进行按压,观察预定位针头51是否可以顺利穿过其所对应的定位孔12,即可完成预定位测试。
具体的,预定位针头51在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时,预定位针头51在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可能损伤移送平台2或端子条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移送平台2上设有固定支架53,预定位机构5通过固定支架53固定连接在移送平台2上,预定位机构5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固定支架53连接,通过在预定位机构5和固定支架53之间设置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二弹性件,使预定位针头51在进行预定位测试时不至于损坏移送平台2或端子条1,从未提高生产良率。
实施例3:
在连接器的生产中,需要使用裁切装置对端子条1进行裁切,将经过裁切后的端子11逐个压入到连接器的塑料外壳内。在对端子条1进行裁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定位装置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防止端子条1在被裁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不良。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如今,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连接器中的端子11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在对端子条1进行裁切时,对端子11的精准定位就尤为重要。
现有端子裁切装置对端子条1进行定位中,有在裁切装置的两侧采用两个带有移送齿31的转盘,通过转盘上的移送齿31和端子条1上的定位孔12的配合实现定位,由于在两个转盘之间还存在较长的距离,裁切位置的端子条1依然存在出现偏离预定轨道的情况,又由于现在的端子11越来越小,现有的端子条1定位装置不足以达到更好的定位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裁切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裁切组件6和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裁切组件6设于端子定位组件的移送路径上。在本实例中,裁切组件6用于将端子条1裁切成单个端子11。转盘机构3设有两个,裁切组件6设于两个转盘机构3之间,两个转盘机构3分别设于裁切组件6的进料一侧和出料一侧,且两个转盘机构3一个为主动轮,一个为被动轮,主动轮通过电机带动进行旋转,从而对端子条进行移动,被动轮不连接有动力装置,主动轮通过移送端子条,被移送的端子条通过被动轮上的移送齿带动被动轮旋转。如果装配两个主动轮,一旦出现两个主动轮出现转速差,就会出现故障,一个主动轮和一个被动轮配合可以实现同样的移送定位效果且不会转速差引起故障。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端子定位组件还包括裁切单元61,裁切单元61位于两个裁切定位机构4之间,裁切单元6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切刀611和下护刀612,端子条位于上切刀611和下护刀612之间。通过上切刀611和下护刀612做闭合运动实现对端子的裁切,裁切单元61每做一次裁切动作,移送定位组件带动端子条移动一个端子宽度的履历,从而实现本实施例中端子裁切装置对端子条移送和裁切的同步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放置端子条的移送平台和用于移送端子条的转盘机构,所述端子条包括多个并排的端子,所述端子条在沿端子排列方向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机构的圆周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移送齿,所述移送齿与所述定位孔的间距及形状相同;
所述转盘机构在移送方向的一侧设有裁切定位机构,所述裁切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移送平台上,所述裁切定位机构包括可自动伸缩的裁切定位针头,所述裁切定位针朝向并垂直于所述端子条所在平面;
所述转盘机构转动时,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被至少一个所述转盘机构的移送齿卡入并带动所述端子条进行移送,所述裁切定位针头用于插入移送中的所述端子条的定位孔进行配合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定位机构还包括推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推杆和所述裁切定位针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还包括预定位机构,所述预定位机构的一端设有预定位针头,所述预定位针头朝向并垂直于所述端子条所在平面,所述预定位针头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预定位针头远离端子条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平台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预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送平台上,所述预定位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6.一种端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端子移送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
其中,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移送定位组件,所述裁切组件设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的移送路径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两个转盘机构,且分别位于所述裁切组件的送料一侧与出料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机构其中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端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包括两个裁切定位机构,且分别位于所述裁切组件的送料一侧与出料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移送定位组件还包括裁切单元,所述裁切单元位于两个裁切定位机构之间,所述裁切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切刀和下护刀,所述端子条位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护刀之间。
CN202223109642.4U 2022-11-22 2022-11-22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Active CN218614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9642.4U CN218614346U (zh) 2022-11-22 2022-11-22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9642.4U CN218614346U (zh) 2022-11-22 2022-11-22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4346U true CN21861434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9642.4U Active CN218614346U (zh) 2022-11-22 2022-11-22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4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9867B (zh) 一种片状端子的竖直式插针装置
CN107332097B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旋转组合装置
KR20090054383A (ko) 반도체 웨이퍼의 보호 테이프 절단 방법 및 보호 테이프 절단 장치
CN218614346U (zh) 端子移送定位组件及端子裁切装置
CN110400958A (zh) 电芯剥膜装置
CN112821165B (zh) 端子裁切组装设备
JP5605215B2 (ja) テープ貼着装置及びテープ貼着方法
CN115764500B (zh) 一种自动插针装置
CN213404030U (zh) 集成电路板贴片机的基板压紧机构
JPH088031A (ja) コネクタ組立機
CN211859128U (zh) 连接器装配测试机用通讯连接器插针机构
CN110071000B (zh) 一种微型开关及该微型开关的弹片及膜安装的焊接机
CN114309234A (zh) Usb端子裁切装置
CN214518776U (zh) 端子裁切组装设备
CN211916339U (zh) 一种线路板锡点尾线处理装置
CN110281518B (zh) 贴膜机及贴膜系统
CN109514064B (zh) 全自动凸轮焊头装置
CN211994561U (zh) 一种全自动贴附胶纸机
CN116454708B (zh) 一种换向器云母片组装工艺及设备
CN216299374U (zh)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不干胶加工装置
CN210819790U (zh) 一种贴胶机
CN113555752B (zh) 一种凸轮自动插端机
CN218135343U (zh) 焊带裁切系统
JP3152369B2 (ja) 帯状部材の切断方法および切断装置
CN218448050U (zh) 一种转盘式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