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8985U -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8985U
CN218558985U CN202223078864.4U CN202223078864U CN218558985U CN 218558985 U CN218558985 U CN 218558985U CN 202223078864 U CN202223078864 U CN 202223078864U CN 218558985 U CN218558985 U CN 218558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nel
upright post
pillar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88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强
王占通
孙世军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88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8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8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8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车箱立柱以及立柱支撑板,车箱立柱包括立柱内板和立柱外板,立柱外板包括外板本体及设置于外板本体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立柱内板的左右两侧与立柱外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立柱支撑板位于立柱外板的上部,立柱支撑板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外板本体和一外板延边,构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立柱外板和立柱内板连接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同时在腔体内固设外板加强板,能够提升车箱立柱整体的刚度,避免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的过程中提前开裂的问题,从而使车箱后板满足开闭耐久性要求,提升整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皮卡车型的车箱后板作为开闭件,需满足5万次开闭耐久试验,车箱后板及支撑车箱后板的车箱骨架总成无开裂问题,皮卡车才能符合出厂要求。而目前,车箱后板两侧的车箱立柱仅仅采用内板和外板构成,车箱后板的开闭耐久达不到5万次时,就会出现车辆立柱上沿钣金开裂问题,无法满足车箱后板开闭耐久的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车箱立柱强度差,车箱后板开闭耐久过程中,由于车箱立柱强度差导致钣金开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包括:车箱立柱以及立柱支撑板,所述车箱立柱包括立柱内板和立柱外板,所述立柱外板包括外板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外板本体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所述外板本体呈槽形结构,所述立柱内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立柱外板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相连,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立柱支撑板固设于立柱外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立柱外板的上部,所述立柱支撑板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板本体和一所述外板延边,构成三角形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支撑板的上边沿还具有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所述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向远离所述腔体的方向折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支撑板连接所述外板延边的一端还具有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所述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向背向所述外板延边的方向折弯,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具有随形适配周边连接件的随形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支撑板上还设有凸起的支撑板加强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外板加强板,所述外板加强板固设于所述外板本体的内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外板本体的上部,所述外板加强板与所述立柱支撑板在所述外板本体上的固定区域具有部分重叠。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板加强板具有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的三个侧边向上折弯的外板加强翻边,三个所述外板加强翻边分别固定于所述外板本体的三个内侧面上,所述底板横向置于所述腔体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板加强翻边与所述底板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外板加强翻边与所述底板的圆弧过渡连接上还设有外板加强凸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内板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内板加强板的竖直板固设于所述立柱内板上,所述内板加强板的水平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立柱后板,所述立柱后板位于所述腔体外,且固设于一所述外板延边上;所述立柱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立柱后板与所述外板本体之间,所述立柱支撑板、所述立柱后板与所述外板本体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立柱外板和立柱内板连接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同时在腔体外固设立柱支撑板,立柱支撑板与立柱外板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能够提升车箱立柱整体的刚度,避免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的过程中提前开裂的问题,从而使车箱后板满足开闭耐久性要求,提升整车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车箱后板的左右两端采用了这种加强型车箱立柱,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性次数内不开裂,从而能够满足车箱后板开闭耐久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外视);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去掉立柱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去掉立柱外板和外板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去掉立柱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加强板和内板加强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内板;11、内板连接翻边;2、立柱外板;21、外板延边;22、外板本体;3、立柱后板;4、立柱支撑板;41、支撑板加强筋;42、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3、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5、内板加强板;51、竖直板;52、内板加强凸筋;53、水平板;6、外板加强板;61、外板加强翻边;62、外板加强凸筋;63、底板;7、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出现“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包括车箱立柱以及立柱支撑板4,车箱立柱包括立柱内板1和立柱外板2,立柱外板2包括外板本体22及设置于外板本体22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21,外板本体呈22槽形结构,立柱内板1的左右两侧与外板延边21相连,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7;立柱支撑板4固设于立柱外板2的外侧,且位于立柱外板2的上部,立柱支撑板4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外板本体22和一外板延边21,构成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立柱外板2和立柱内板1连接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7,同时在腔体7外固设立柱支撑板4,立柱支撑板4与立柱外板2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是一种稳定的连接结构,能够提升车箱立柱整体的刚度,避免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的过程中提前开裂的问题,从而使车箱后板满足开闭耐久性要求,提升整车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及图14所示,立柱支撑板4的上边沿还具有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其自身的刚度,从而服务于车箱立柱整体的刚度,增强车箱立柱抗开裂能力。其中,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向远离腔体7的方向折弯,可以增大三角形区域的敞口面积,提高车箱立柱的结构强度。
同时,如图13及图14所示,立柱支撑板4连接一外板延边21的一端还具有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向背向外板延边21的方向折弯,且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具有随形适配周边连接件的随形面。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的设置可便于与周边连接件(例如边板外板)连接,在与边板外板连接时,立柱支撑板4的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上贴合胶带,实现对车箱立柱的加强作用。
本实施例通过立柱支撑板4与立柱外板2形成三角加强结构,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及增加结构胶,大大提升车箱立柱上部强度,解决车箱开闭耐久导致的车箱立柱开裂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及图14所示,立柱支撑板4上还设有凸起的支撑板加强筋41,提升立柱支撑板4自身的刚度,进而可提升车箱立柱的强度。关于支撑板加强筋41凸起的方向、宽度和长度,本文不做限定。
如图3、图9至图11、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还包括外板加强板6,外板加强板6固设于外板本体的内侧面上,且位于外板本体的上部,外板加强板6与立柱支撑板4在外板本体上的固定区域具有部分重叠。
其中,立柱支撑板4在立柱外板2上与外板加强板6部分重叠,可进一步提升车箱立柱该部位的刚度;具体地,立柱支撑板4与外板加强翻边61部分重叠,在连接时,立柱支撑板4与外板加强翻边61可共用一个螺栓紧固在立柱外板2上,可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简化车箱立柱上部位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9至图11、图16所示,外板加强板6具有底板63以及沿底板63的三个侧边向上折弯的外板加强翻边61,三个外板加强翻边61分别固定于外板本体的三个内侧面上,底板63横向置于腔体7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腔体7的横截面,是沿垂直于车箱立柱上下方向的水平面为切面,在腔体7上切出的断面,为腔体7的横截面。
立柱外板2呈槽形结构,或者呈“几”字形结构,可形成三个侧面,与立柱内板1一起构成横截面为四面环绕封闭的四边形结构,能够提升车箱立柱整体的刚度;立柱外板2提供了三个侧面,为外板加强板6与立柱外板2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并提升了外板加强板6与立柱外板2连接的面积,从而提升了外板加强板6与立柱外板2连接的强度,进而提升了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性中的抗开裂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外板加强翻边61与底板63圆弧过渡连接。外板加强翻边61与底板63圆弧过渡连接,避免尖角、死角等造成的应力集中,从而保证外板加强板6整体的刚度,进而保证对车箱立柱整体刚度的提升作用。
其中,外板加强板6为一体结构,整体性的构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以实现对车箱立柱加强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外板加强翻边61与底板63的圆弧过渡连接上还设有外板加强凸筋62。外板加强板6的外壁加强翻边与底板63的交接处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在此位置设置外板加强凸筋62,有利于提升外板加强板6的整体刚度,从而服务于车箱立柱刚度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如图5至图7、图12所示,还包括内板加强板5,内板加强板5设置于腔体7内,内板加强板5的形状为L形,内板加强板5的竖直板51固设于立柱内板1上,内板加强板5的水平板53延伸至底板63的下表面上,且与底板63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腔体7内既设有与立柱外板2连接的外板加强板6,还设有与立柱内板1连接的内板加强板5,外板加强板6对立柱外板2的加强进而提升车箱立柱的刚度,内板加强板5对立柱内板1的加强进而提升车箱立柱的刚度,外板加强板6和内板加强板5之间的连接,可大大提升车箱立柱的抗开裂能力。
其中,外板加强板6的底板63与内板加强板5的水平板53采用螺栓连接,可辅助采用焊点焊接;外板加强板6与立柱外板2之间也选用螺栓连接和焊接结合的连接方式,螺栓连接可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再采用焊接可提升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同理地,内板加强板5与立柱内板1之间也采用螺栓和焊接结合的连接方式。
内板加强板5与外板加强板6相同的是,其竖直板51和水平板53之间也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并在圆弧过渡连接上设有内板加强凸筋52。本实施例对于各加强凸筋凸伸的方向本文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如图1至图8、图13及图14所示,还包括立柱后板3,立柱后板3位于腔体7外,且固设于外板延边上;立柱支撑板4固定于立柱后板3与立柱外板2之间,立柱支撑板4、立柱后板3与立柱外板2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通过设置的立柱后板3,对车箱立柱的强度起到提升作用,同时,提升了立柱外板2、立柱内板1与立柱支撑板4的支撑强度。其中,立柱内板1上设有与外板延边21层叠连接的内板连接翻边11;立柱外板2与立柱内板1通过螺栓和焊接连接。
立柱后板3固设于外板延边21上,对立柱外板2与立柱内板1固定起到加强的作用,从而服务于车箱立柱的刚度提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例如一种皮卡车,包括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车箱后板的左右两端采用了这种加强型车箱立柱,车箱立柱在车箱后板开闭耐久性次数内不开裂,车箱立柱整体结构加强后,能够消除车箱后板开闭耐久局部开裂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车箱后板开闭耐久性能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箱立柱,所述车箱立柱包括立柱内板(1)和立柱外板(2),所述立柱外板(2)包括外板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外板本体(22)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21),所述外板本体(22)呈槽形结构,所述立柱内板(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立柱外板(2)左右两侧的外板延边(21)相连,构成上下贯通的腔体(7);以及
立柱支撑板(4),固设于立柱外板(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立柱外板(2)的上部,所述立柱支撑板(4)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板本体(22)和一所述外板延边(21),构成三角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板(4)的上边沿具有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所述第一支撑板加强翻边(43)向远离所述腔体(7)的方向折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板(4)连接所述外板延边的一端还具有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所述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向背向所述外板延边(21)的方向折弯,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加强翻边(42)具有随形适配周边连接件的随形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板(4)上还设有凸起的支撑板加强筋(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板加强板(6),所述外板加强板(6)固设于所述外板本体(22)的内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外板本体的上部,所述外板加强板(6)与所述立柱支撑板(4)在所述外板本体上的固定区域具有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加强板(6)具有底板(63)以及沿所述底板(63)的三个侧边向上折弯的外板加强翻边(61),三个所述外板加强翻边(61)分别固定于所述外板本体(22)的三个内侧面上,所述底板(63)横向置于所述腔体(7)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加强翻边(61)与所述底板(63)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外板加强翻边(61)与所述底板(63)的圆弧过渡连接上还设有外板加强凸筋(6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板加强板(5),所述内板加强板(5)设置于所述腔体(7)内,所述内板加强板(5)的形状为L形,所述内板加强板(5)的竖直板(51)固设于所述立柱内板(1)上,所述内板加强板(5)的水平板(53)延伸至所述底板(63)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底板(63)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后板(3),所述立柱后板(3)固设于一所述外板延边(21)上;所述立柱支撑板(4)固定于所述立柱后板(3)与所述外板本体(22)之间,所述立柱支撑板(4)、所述立柱后板(3)与所述外板本体(22)三者围成所述三角形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箱立柱加强结构。
CN202223078864.4U 2022-11-18 2022-11-18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58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64.4U CN218558985U (zh) 2022-11-18 2022-11-18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64.4U CN218558985U (zh) 2022-11-18 2022-11-18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8985U true CN218558985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2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8864.4U Active CN218558985U (zh) 2022-11-18 2022-11-18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8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6671A (zh) B柱上部接头
CN105818869A (zh) 一种后轮罩搭接结构及汽车白车身
CN218558985U (zh)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0631792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
CN211731598U (zh) 一种纵梁后段连接结构
CN204956648U (zh) 车用铰链加强板、立柱总成及汽车
CN214356304U (zh) 一种车厢底架结构以及车厢
CN103847794B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112026808B (zh) 侧墙单元、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1731563U (zh) 一种车架的连接结构
CN109109884B (zh) 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08233164U (zh) 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
CN209208868U (zh) 一种车辆顶盖后横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车辆
CN206125211U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17294704U (zh)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CN205930084U (zh) 车辆纵臂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026809A (zh) 端部侧墙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5752686U (zh) 一种车厢加强边框结构
CN201559716U (zh) 车辆地板骨架加强结构
CN201362303Y (zh) 一种汽车用后裙板外板
CN219312893U (zh) U型自卸车侧厢板、侧厢、车厢及自卸车
CN212921267U (zh) 一种翻转式轻量化货车车厢
CN209870553U (zh) 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
CN203651896U (zh) 一种汽车纵梁加强件
CN220130229U (zh) 一种车厢底板与副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