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6947U -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6947U
CN218526947U CN202222200287.5U CN202222200287U CN218526947U CN 218526947 U CN218526947 U CN 218526947U CN 202222200287 U CN202222200287 U CN 202222200287U CN 218526947 U CN218526947 U CN 218526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ray
seedling raising
soil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02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飞
李德法
崔壮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an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ian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ian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ian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02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6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6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6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上盘段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传统的育秧器械前后加上了机械调运装置,在上盘时,利用机器人等上盘装置将成垛的空秧盘从秧盘储存处调运到育秧段上;当秧盘已经完成育秧后,再利用码垛装置将叠放好的秧盘进行码垛,全程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育秧节奏加快,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超过我国总人口的65%,足以证明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水稻需求量的增大,现在大多采用自动化育秧设备来种植水稻。
目前,现在工厂化育秧大多数是以盘式育秧进行,盘式育秧需要在育秧平盘内完成分盘、铺基土、压实、洒水、播种、覆表土、接盘等工艺过程,进行水稻的种植。大多数工厂采用人工进行上盘、放土、上种子、下盘和码垛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且育秧节奏慢。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941000B,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7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自动化育秧设备,该申请案的设备包括机架、控制器、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控制器、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依序安装在机架上,且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分盘机构包括分盘运输装置以及分盘装置;覆土机构包括传动机构、铺土机构、压实机构以及洒水机构;播种机构包括播种运输装置、播种箱装置以及毛刷去土装置;接盘机构包括接盘运输装置以及用于卡住秧盘上下移动的自动升盘装置,在机架设置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的有序操作,实现盘式育秧的各个过程自动化。但该申请对于秧盘的上盘、下盘等步骤并未说明,可以认为其仍为人工进行,依然没有解决人力消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目前育秧过程劳动强度大,育秧节奏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育秧节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包括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上盘段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包括播种段,播种机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播种机上方设置行车,行车顶架上可移动设置卷绕机,卷绕机悬吊种子包,种子包放置在播种机上,与播种机的料斗紧贴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与育秧段之间设置第一折弯段,育秧段与码垛段之间设置第二折弯段,两折弯段上均设置护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包括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分别设置在播种段的进出口侧,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均包括覆土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覆土机的料斗与送土机连接,送土机包括与覆土机的料斗连接的送土带,送土带上方设置筛盘,同时筛盘也设置在出土带的出土端;所述出土带进土端设置在料仓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覆表土段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设置混匀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播种段进出口各设置一喷淋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与育秧段交接处设置分盘段,由分盘机将叠在一起秧盘分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与码垛段交接处设置叠盘段,由叠盘机将分开的秧盘叠放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码垛段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移动架,码垛支架带动抓手在移动架上移动,将传送带上的秧盘在托盘上进行码垛。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传统的育秧器械前后加上了机械调运装置,在上盘时,利用机器人等上盘装置将成垛的空秧盘从秧盘储存处调运到育秧段上;当秧盘已经完成育秧后,再利用码垛装置将叠放好的秧盘进行码垛,全程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育秧节奏加快,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播种段,将行车跨设在播种机上端,利用行车上设置的卷绕机将种子包吊起,再缓慢放置在播种机的料斗中,使得种子包的开口位于播种机的料斗内,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包脱离料斗,从而导致种子洒落,造成浪费,同时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在下落过程中碰撞导致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育秧段开始和结束端设置折弯段,能够减缓秧盘运动速度,调节输送节奏,便于分盘机对秧盘进行分盘操作,也使得叠盘机叠好的秧盘减速,不会前进太快导致码垛机来不及工作。前后两处折弯段设置有护板,防止秧盘掉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覆土机均与一送土机连接,送土机上设置筛盘,对撒入的土进行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并将土打散后再由覆土机撒入秧盘内,保证土质疏松,种子在土中不会缺氧。覆表土段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还设置混匀结构,进一步将土混匀,使土更均匀的覆盖在表层,使种子更容易透过表层土吸收空气。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人员则在“U”形的内侧活动,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机械伤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上盘段;2、分盘段;21、分盘机;22、控制器;23、第一折弯段;3、覆底土段;31、覆土机;32、送土带;33、筛盘;34、料仓;35、出土带;4、第一喷淋段;41、喷淋管;5、播种段;51、行车;52、卷绕机;53、播种机;6、第二喷淋段;7、覆表土段;8、叠盘段;81、叠盘机;82、第二折弯段;9、码垛段;91、托盘;92、码垛支架;93、移动架;94、抓手;10、外侧;11、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包括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上盘段1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9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1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9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91上。本实施例中,在上盘段1处设置机械抓手,空的秧盘被叉车运输至机械抓手处,机械抓手将一叠秧盘全部防止在上盘段1的输送带上,输送带将一叠秧盘输送至育秧段进行育秧,育秧完成后,叠好的秧盘被输送至码垛段9处,此时码垛装置将输送带上的秧盘整叠全部抓起后,依次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托盘91上进行码垛。所述的码垛段9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移动架93,码垛支架92带动抓手94在移动架93上移动,将传送带上的秧盘在托盘91上进行码垛。
本实施例在码垛时,输送带两侧各一个托盘91,当一个托盘91码满时,码垛装置向另一侧的托盘91进行码垛,叉车将码满的托盘91输送走,并将一个空托盘运输过来。本实施例在传统的育秧器械前后加上了机械调运装置,在上盘时,利用机器人等上盘装置将成垛的空秧盘从秧盘储存处调运到育秧段上;当秧盘已经完成育秧后,再利用码垛装置将叠放好的秧盘进行码垛,全程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育秧节奏加快,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上盘段1与育秧段之间设置第一折弯段23,育秧段与码垛段9之间设置第二折弯段82,两折弯段上均设置护板。上盘段1的输送带运输速度小于分盘机21后的输送带速度,当秧盘经过分盘机21后,输送带对秧盘进行一个加速,缩短秧盘与秧盘之间的间隔,减少后续操作漏料的可能。叠盘机81处,其前方的输送带速度大于叠盘机81的输送带速度,拉开秧盘之间的距离,方便叠盘机81进行叠盘。本实施例在育秧段开始和结束端设置折弯段,能够减缓秧盘运动速度,调节输送节奏,便于分盘机21对秧盘进行分盘操作,也使得叠盘机81叠好的秧盘减速,不会前进太快导致码垛机来不及工作。前后两处折弯段设置有护板,防止秧盘掉落。
下面按序对本实施例的育秧段进行介绍:
秧盘经过第一折弯段23后,进入分盘段2,设置在分盘段2处的分盘机21将叠放在一起的秧盘分为一个一个的秧盘,通过调整输送带的速度,使得分盘后的秧盘贴在一起,减少漏料的可能。
秧盘经过分盘后,进入覆底土段3,覆土机31横跨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秧盘经过覆土机31下方,覆土机31将土均匀的铺覆在秧盘底部。所述覆土机31的料斗与送土机连接,送土机包括与覆土机31的料斗连接的送土带32,送土带32上方设置筛盘33,同时筛盘33也设置在出土带35的出土端;所述出土带35进土端设置在料仓34下方。
经过覆底土段3的秧盘进入第一喷淋段4,喷淋管41将经过过滤的水喷淋在秧盘的底土内,将土湿润。
秧盘经一次喷淋后,进入播种段5,播种机53设置在传送带上方。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种子在播种前浸泡了营养液,所以较为脆弱,轻微碰撞即可能对种子造成损伤,因此发明人在播种机53上方设置行车51,行车51顶架上可移动设置卷绕机52,卷绕机52悬吊种子包,种子包放置在播种机53上。在播种时,工作人员先将种子包挂在卷绕机52的挂钩上,卷绕机52将种子包调运至播种机53上方后再缓慢下降,将种子包整体放置在播种机53料斗内。本实施例利用行车51上设置的卷绕机52将种子包吊起,再缓慢放置在播种机53的料斗中,使得种子包的开口位于播种机53的料斗内,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在下落过程中碰撞导致的损伤。同时能够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包脱离料斗,从而导致种子洒落,造成浪费。
秧盘经播种后经过第二喷淋段6,结构与第一喷淋段4相同,为播种后的种子再次进行喷淋。之后秧盘经过覆表土段7,覆表土段7同样设置覆土机,该处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设置混匀结构。本实施例在覆底土段3和覆表土段7,覆土机31均与一送土机连接,送土机上设置筛盘33,对撒入的土进行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并将土打散后再由覆土机31撒入秧盘内,保证土质疏松,种子在土中不会缺氧。覆表土段7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还设置混匀结构,进一步将土打散,覆盖在表层,使种子更容易透过表层土吸收空气。
秧盘经过覆表土段7即完成了育秧过程,接下来进入叠盘段8,由叠盘机81将分开的秧盘叠放在一起。同样调整输送带的速度,方便对秧盘进行叠盘。
本实施例还对整体的产线进行了空间布局,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10,而人工操作区则设置在内侧11,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10,人员则在“U”形的内侧11活动,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机械伤人的情况发生。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上盘段(1)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9)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1)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9)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9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段包括播种段(5),播种机(53)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播种机(53)上方设置行车(51),行车(51)顶架上可移动设置卷绕机(52),卷绕机(52)悬吊种子包,种子包放置在播种机(53)上,与播种机(53)的料斗紧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段(1)与育秧段之间设置第一折弯段(23),育秧段与码垛段(9)之间设置第二折弯段(82),两折弯段上均设置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段包括覆底土段(3)和覆表土段(7),分别设置在播种段(5)的进出口侧,覆底土段(3)和覆表土段(7)均包括覆土机(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机(31)的料斗与送土机连接,送土机包括与覆土机(31)的料斗连接的送土带(32),送土带(32)上方设置筛盘(33),同时筛盘(33)也设置在出土带(35)的出土端;所述出土带(35)进土端设置在料仓(3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表土段(7)的覆土机(31)在土出口处设置混匀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段(5)进出口各设置一喷淋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段(1)与育秧段交接处设置分盘段(2),由分盘机(21)将叠在一起秧盘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段与码垛段(9)交接处设置叠盘段(8),由叠盘机(81)将分开的秧盘叠放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码垛段(9)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移动架(93),码垛支架(92)带动抓手(94)在移动架(93)上移动,将传送带上的秧盘在托盘(91)上进行码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10)。
CN202222200287.5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Active CN218526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0287.5U CN218526947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0287.5U CN218526947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6947U true CN218526947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0287.5U Active CN218526947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6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173722A (ja) 育苗施設
CN109041703B (zh) 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
CN103749047A (zh) 钵体育苗精量播种流水线
CN218526947U (zh)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CN117617029A (zh) 一种秧苗培育生产线
JP3852214B2 (ja) 育苗箱播種段積装置
CN209749281U (zh) 压印式育苗装置
JPH0137368Y2 (zh)
CN216218696U (zh) 育秧基质盘打印播种生产线
JPH0629016Y2 (ja) 苗箱用播種プラントの土供給装置
JP3521657B2 (ja) 育苗施設
CN214628824U (zh) 一种布种生产线
JP3097325B2 (ja) 育苗用播種機
CN112825760B (zh) 一种花生芽生产工艺
JP2815794B2 (ja) 播種プラント
CN212573492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育秧机
JP2682856B2 (ja) 育苗箱処理施設
JPH02104206A (ja) 育苗箱処理施設
JP3271456B2 (ja) 仮植装置の苗搬送機構
JP2000139224A (ja) 育苗箱積替装置
JPH0353606Y2 (zh)
JPH041761Y2 (zh)
JPS6371025A (ja) 育苗箱積重ね装置
JPS6371026A (ja) 育苗箱積重ね装置
JPH05184242A (ja) 苗箱の移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