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154U -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154U
CN218431154U CN202223111446.0U CN202223111446U CN218431154U CN 218431154 U CN218431154 U CN 218431154U CN 202223111446 U CN202223111446 U CN 202223111446U CN 218431154 U CN218431154 U CN 218431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fixedly connected
girder steel
chassis
absorb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14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沈子忠
周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id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id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id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id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14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属于车线控底盘配件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防碰撞机构不能够对防碰撞结构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的问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螺栓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顶端卡合连接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加强钢梁内,所述加强钢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加强钢梁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卡杆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对将吸能盒与加强钢梁之间进行便捷稳定的拆卸安装,进而能够保证防碰撞结构在受到程度较轻的碰撞,导致吸能盒或加强钢梁受损后,只需对吸能盒或加强钢梁进行单独更换即可,减小了防碰撞结构的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线控底盘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线控底盘主要由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以及线控悬挂五大系统组成,线控底盘是自动驾驶与新能源汽车中间的一个结合点,它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载体,并且现在有很多纯电动汽车的底盘已经具备了部分线控能力,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部碰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碰撞形式,因此需要在车线控底盘上安装防碰撞结构对车线控底盘进行防护;
而现有的车线控底盘用防碰撞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虽能够配备加固板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加固防护,但其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防碰撞结构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因此防碰撞结构受到的撞击力仍会直接作用于线控底盘上,线控底盘极易受损,安全性较差,并且现有的防碰撞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易受损部件进行便捷更换,实用性较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防碰撞机构不能够对防碰撞结构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并且不能够对易受损部件进行便捷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螺栓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顶端卡合连接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加强钢梁内,所述加强钢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加强钢梁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内,所述卡杆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限位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内,所述吸能盒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安装板上螺栓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阻尼筒和减震弹簧,所述阻尼筒的顶端和减震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衔接板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盒对称分布在安装板的两侧,所述吸能盒的长度大于阻尼筒的长度,所述加强钢梁的端面呈圆弧状。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杆对称分布在吸能盒的两侧,所述卡杆与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连接在卡杆的侧端中间部位。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阻尼筒上,所述阻尼筒中心轴线、安装板的中心轴线和加强钢梁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上铰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限位滑动连接在安装板内,所述安装板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对称分布在安装板的两侧,所述导向杆等距分布在滑动块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弹簧连接在滑动块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衔接板的中间部位与阻尼筒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的卡杆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对将吸能盒与加强钢梁之间进行便捷稳定的拆卸安装,进而能够保证防碰撞结构在受到程度较轻的碰撞,导致吸能盒或加强钢梁受损后,只需对吸能盒或加强钢梁进行单独更换即可,减小了防碰撞结构的维修成本,增加了防碰撞结构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的吸能盒,利用吸能盒和加强钢梁的配合,通过吸能盒的折叠形变,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的吸收缓冲,进而能够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并且当撞击力较大时,加强钢梁通过衔接板能够挤压阻尼筒,此时利用阻尼筒和减震弹簧的配合,以及导向杆和连接弹簧上的滑动块的配合,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多级缓冲减震,进而能够进一步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有效提高了防碰撞结构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的卡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安装板;2、吸能盒;3、定位槽;4、加强钢梁;5、橡胶垫;6、复位弹簧;7、卡杆;8、牵引绳;9、卡槽;10、连接板;11、阻尼筒;12、减震弹簧;13、衔接板;14、导向杆;15、滑动块;16、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螺栓安装有吸能盒2,吸能盒2的顶端卡合连接在定位槽3内,定位槽3开设在加强钢梁4内,加强钢梁4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加强钢梁4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7,卡杆7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4内,卡杆7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8,牵引绳8限位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4内,吸能盒2上开设有卡槽9,卡杆7卡合连接在卡槽9内,安装板1上螺栓安装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固定连接有阻尼筒11和减震弹簧12,阻尼筒11的顶端和减震弹簧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衔接板13上。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吸能盒2对称分布在安装板1的两侧,吸能盒2的长度大于阻尼筒11的长度,加强钢梁4的端面呈圆弧状,利用吸能盒2和加强钢梁4的配合,通过吸能盒2的折叠形变,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的吸收缓冲,进而能够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
如图1-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卡杆7对称分布在吸能盒2的两侧,卡杆7与卡槽9一一对应,牵引绳8连接在卡杆7的侧端中间部位,利用卡杆7和卡槽9的配合,能够对将吸能盒2与加强钢梁4之间进行便捷稳定的拆卸安装,进而能够保证防碰撞结构在受到程度较轻的碰撞,导致吸能盒2或加强钢梁4受损后,只需对吸能盒2或加强钢梁4进行单独更换即可,减小了防碰撞结构的维修成本,增加了防碰撞结构的实用性。
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减震弹簧12套设在阻尼筒11上,阻尼筒11中心轴线、安装板1的中心轴线和加强钢梁4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利用阻尼筒11和减震弹簧12的配合,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一级缓冲减震,进而能够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
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衔接板13上铰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限位滑动连接在安装板1内,安装板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6,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5上,利用导向杆14能够对撞击力进行有效分散,避免撞击力直接作用于车线控底盘,对车线控底盘造成损坏。
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滑动块15对称分布在安装板1的两侧,导向杆14等距分布在滑动块15上,连接弹簧16连接在滑动块15的侧端中间部位,衔接板13的中间部位与阻尼筒11相连接,利用导向杆14和连接弹簧16上的滑动块15的配合,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多级缓冲减震,进而能够进一步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有效提高了防碰撞结构的安全性能。
具体的,本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在使用时:在车线控底盘工作过程中,受到撞击时,利用加强钢梁4和橡胶垫5能够进行抗撞防护工作,避免撞击力直接作用于车线控底盘上,且当撞击力稍大时,加强钢梁4受到撞击力能够使得吸能盒2折叠形变,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有效的吸收缓冲,进而能够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并且当撞击力较大时,加强钢梁4继续向安装板1运动,此时在加强钢梁4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对衔接板13能够挤压阻尼筒11,此时利用阻尼筒11和减震弹簧12的配合能够进行稳定的缓冲减震,与此同时,在衔接板13的运动作用下,通过导向杆14能够推动两侧的滑动块15同时向边侧运动,而在滑动块15运动过程中,配合连接弹簧16能够对撞击力进行进一步分散缓冲,能够对车线控底盘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多级缓冲减震,进而能够进一步对车线控底盘进行安全稳定的防护工作,有效提高了防碰撞结构的安全性能;
且当车线控底盘受到碰撞后,只有吸能盒2或加强钢梁4受损时,只需使用牵引绳8拉动卡杆7运动脱离卡槽9,此时吸能盒2能够便捷脱离加强钢梁4上的定位槽3,此时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加强钢梁4的拆卸,进而能够保证加强钢梁4后续更换工作的便捷,且当加强钢梁4拆卸后,便可通过拆卸螺栓对吸能盒2进行拆卸更换,同理,在需要对吸能盒2和加强钢梁4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吸能盒2插入进定位槽3中,随后利用复位弹簧6便可带动卡杆7自动卡合至卡槽9中,完成吸能盒2和加强钢梁4的安装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螺栓安装有吸能盒(2),所述吸能盒(2)的顶端卡合连接在定位槽(3)内,所述定位槽(3)开设在加强钢梁(4)内,所述加强钢梁(4)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所述加强钢梁(4)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7),所述卡杆(7)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4)内,所述卡杆(7)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8),所述牵引绳(8)限位滑动连接在加强钢梁(4)内,所述吸能盒(2)上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杆(7)卡合连接在卡槽(9)内,所述安装板(1)上螺栓安装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固定连接有阻尼筒(11)和减震弹簧(12),所述阻尼筒(11)的顶端和减震弹簧(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衔接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对称分布在安装板(1)的两侧,所述吸能盒(2)的长度大于阻尼筒(11)的长度,所述加强钢梁(4)的端面呈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7)对称分布在吸能盒(2)的两侧,所述卡杆(7)与卡槽(9)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8)连接在卡杆(7)的侧端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2)套设在阻尼筒(11)上,所述阻尼筒(11)中心轴线、安装板(1)的中心轴线和加强钢梁(4)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13)上铰接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动块(15),所述滑动块(15)限位滑动连接在安装板(1)内,所述安装板(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6),所述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5)对称分布在安装板(1)的两侧,所述导向杆(14)等距分布在滑动块(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16)连接在滑动块(15)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衔接板(13)的中间部位与阻尼筒(11)相连接。
CN202223111446.0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Active CN218431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446.0U CN2184311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446.0U CN2184311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154U true CN21843115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1446.0U Active CN218431154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579A (zh) 用于道路两侧和中央预留位置的来自与车辆限制系统相对的正面碰撞限制系统的车辆的动能吸收装置,例如碰撞衰减器或者栅栏终端
EP1582428B1 (de) Wagenkast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es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gezielten Absorption von Kollisionsenergie
CN218431154U (zh) 一种车线控底盘的防碰撞结构
CN209955930U (zh) 前端结构及车辆
CN105620505A (zh) 导向复合式专用吸能结构及其在列车上的应用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11207862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前端结构
CN101450644B (zh)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险杠
CN1478681A (zh) 汽车防碰撞自动化缓冲装置
CN215154435U (zh) 一种车辆用防碰撞装置
CN211080015U (zh)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CN111301123B (zh) 一种汽车门板总成
CN21100121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
CN215204768U (zh) 一种具有一定防撞性能的卡车
CN107745690B (zh) 一种惯性防撞装置
CN220826529U (zh) 一种汽车用前防护结构
CN218141404U (zh) 一种汽车防撞钢梁总成
CN216474701U (zh) 一种汽车交通用道路防撞护栏
CN219824895U (zh)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CN216034211U (zh) 汽车安全缓冲装置
CN210591753U (zh) 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
CN108086204A (zh) 一种高速公路急转弯安全加强护栏
CN216232094U (zh) 客车车架防撞结构
CN2647678Y (zh) 汽车碰撞消力器
CN217325168U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