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3186U -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3186U
CN218423186U CN202222185567.3U CN202222185567U CN218423186U CN 218423186 U CN218423186 U CN 218423186U CN 202222185567 U CN202222185567 U CN 202222185567U CN 218423186 U CN218423186 U CN 21842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ermentation
crushing
crushing box
fermenta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55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原甲
何明杰
税康悦
杨金潇
熊娜
雷蕾
刘宇杰
丁敬铭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ongdai H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ongdai H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ongdai H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ongdai H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855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渣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箱和设置在粉碎箱下方的发酵箱;所述粉碎箱上设置有第一电加热部;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卸料门;所述发酵箱上正对第一卸料门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箱内设置有翻堆装置;所述发酵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单独设置干燥设备,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通过将粉碎箱设置在发酵箱的上方,进一步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使其能适用于社区、小型医院、诊所等安装空间较小的场所,以用来处理零散药渣并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

Description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药渣是在中药熬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叶,海洋生物,昆虫等经提取后形成的混合物,并以湿物料为主。传统的药渣处理措施主要以填埋、焚烧、固定区域堆放等为主,这些措施不仅会对周围的水质、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环境质量,而且耗费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现有一种药渣处理装置,先通过干燥设备对药渣进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粉碎设备将干燥后的药渣粉碎,再通过发酵设备对粉碎后的药渣进行发酵以形成肥料。但是这种药渣处理装置在处理药渣时的工序较多,且干燥设备、粉碎设备和发酵设备之间相互独立,造成整个药渣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大,使其不能适用于社区、小型医院、诊所等安装空间较小的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减小其所需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箱和设置在粉碎箱下方的发酵箱;所述粉碎箱上设置有第一电加热部;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卸料门;所述发酵箱上正对第一卸料门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箱内设置有翻堆装置;所述发酵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门。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箱为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顶部开口结构;所述粉碎箱的底壁倾斜设置,且粉碎箱的侧壁上在水平方向正对粉碎箱底壁的位置设置有卸料口;所述第一卸料门设置在卸料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垂直于粉碎箱底壁设置、且转动安装在粉碎箱底壁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粉碎箱内、且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粉碎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盖;所述粉碎箱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为由侧壁和顶壁围成的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第二卸料门设置在发酵箱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粉碎箱与发酵箱具有共用的侧壁,所述卸料口设置在该共用的侧壁上、并由该卸料口形成发酵箱的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翻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且转动安装在发酵箱内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翻堆叶,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外部设置有添菌装置;所述添菌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添菌箱;所述添菌箱的壁上设置有添菌口;所述添菌箱的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添菌箱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所述发酵箱的侧壁上正对添菌箱内腔的位置设置有出菌口。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外部设置有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除臭箱,以及设置在除臭箱内的除臭件;所述除臭箱的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的侧壁上正对除臭箱内腔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上设置有第二电加热部;所述发酵箱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酵箱内湿度的加湿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箱的下方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出肥箱;所述出肥箱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出肥箱的两侧设置有与发酵箱固定连接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在粉碎箱上设置第一电加热部,并在粉碎箱内设置粉碎装置,这样就可在粉碎箱内对药渣进行干燥和粉碎;通过在粉碎箱的下方设置发酵箱,可使粉碎后的药渣在发酵箱内发酵以形成肥料;通过在粉碎箱内设置翻堆装置,用于对发酵箱内的药渣进行翻堆,使其充分发酵,保证发酵质量。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单独设置干燥设备,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通过将粉碎箱设置在发酵箱的上方,进一步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使其能适用于社区、小型医院、诊所等安装空间较小的场所,以用来处理零散药渣并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卸料门处于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是第二卸料门处于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粉碎箱,2-发酵箱,3-第一电加热部,4-粉碎装置,5-第一卸料门,6-翻堆装置,7-第二卸料门,8-顶盖,9-出气口,10-添菌箱,11-风扇,12-出菌口,13-除臭箱,14-除臭件,15-排气口,16-第二电加热部,17-加湿装置,18-出肥箱,19-支腿,20-过滤板,21-进气口,22-感温器,41-第一转轴,42-粉碎叶,43-第一电机,61-第二转轴,62-翻堆叶,63-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箱1和设置在粉碎箱1下方的发酵箱2;所述粉碎箱1上设置有第一电加热部3;所述粉碎箱1内设置有粉碎装置4;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卸料门5;所述发酵箱2上正对第一卸料门5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箱2内设置有翻堆装置6;所述发酵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门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中药熬制完成后,将药渣送入粉碎箱1中,通过市电对第一电加热部3供电,第一电加热部3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粉碎箱1内的药渣进行干燥;当药渣干燥后,通过粉碎装置4将药渣粉碎成颗粒状;然后打开第一卸料门5,使颗粒状的药渣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发酵箱2的进料口送入发酵箱2内;药渣在发酵箱2内菌种的作用下发酵,在该过程中,通过翻堆装置6对药渣进行翻堆,使药渣充分发酵;当药渣发酵完成并形成肥料后,打开第二卸料门7,就可将肥料送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在粉碎箱1上设置第一电加热部3,并在粉碎箱1内设置粉碎装置4,这样就可在粉碎箱1内对药渣进行干燥和粉碎,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单独设置干燥设备,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通过将发酵箱2设置在粉碎箱1的下方,进一步减小了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这样就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能适用于社区、小型医院、诊所等安装空间较小的场所,以用来处理零散药渣并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粉碎箱1可以为由侧壁围成的上下两端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卸料门5安装在粉碎箱1的底部开口处,通过第一卸料门5以打开和关闭粉碎箱1的底部开口。当然,所述粉碎箱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图1中示出了粉碎箱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粉碎箱1为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顶部开口结构;所述粉碎箱1的底壁倾斜设置,且粉碎箱1的侧壁上在水平方向正对粉碎箱1底壁的位置设置有卸料口;所述第一卸料门5设置在卸料口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将粉碎箱1的底壁倾斜设置,在卸料时,参见图2,只需打开第一卸料门5,就可使粉碎后的药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底壁向下滑动至卸料口处进行卸料,减少了粉碎后的药渣在底壁上的残留量。
为了减小热量的损失,提高药渣在粉碎箱1内的干燥效率,优选的,所述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盖8;所述粉碎箱1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9。
所述顶盖8设置在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例如,所述顶盖8的一端与粉碎箱1铰接,顶盖8的另一端与粉碎箱1之间设置有锁扣件。使用时,只需解除锁扣件的锁定作用,就可控制顶盖8向上翻转,就使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于打开状态;然后控制顶盖8向下翻转至水平状态,通过锁扣件将顶盖8与粉碎箱1锁定,就使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于关闭状态。当然,所述顶盖8与粉碎箱1之间还可采用已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当药渣在粉碎箱1内干燥时,可通过顶盖8使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可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药渣的干燥效率;通过在粉碎箱1侧壁上设置出气口9,可使将药渣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气口9排走。
所述第一卸料门5用于打开和关闭粉碎箱1侧壁上的卸料口。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卸料门5可采用上下或左右滑动的方式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粉碎箱1侧壁上的卸料口。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卸料门5还可采用绕竖向转轴左右翻转的方式打开和关闭所述粉碎箱1侧壁上的卸料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卸料门5优选采用绕水平转轴上下翻转的方式打开和关闭所述粉碎箱1侧壁上的卸料口。例如,所述第一卸料门5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转动安装在粉碎箱1的侧壁上,以使水平转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工作时,可通过手动、电机、或电动推杆驱动水平转轴转动,进而通过水平转轴带动第一卸料门5上下翻转,以打开和关闭粉碎箱1侧壁上的卸料口。
所述第一电加热部3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粉碎箱1内的药渣干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加热部3为电加热带;例如,所述电加热带可设置在粉碎箱1的内壁上,这样就通过电加热带直接对粉碎箱1内的药渣进行加热和干燥;所述电加热带还可缠绕在粉碎箱1的外壁上,此时所述粉碎箱1优选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就先通过电加热带对粉碎箱1进行加热,再通过粉碎箱1将热量传递给粉碎箱1内的药渣,以对药渣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第一电加热部3优选为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分别设置在粉碎箱1侧壁和底壁的内表面上,这样就通过电加热板直接对粉碎箱1内的药渣进行加热,以对药渣进行干燥。
所述粉碎装置4用于将粉碎箱1内干燥后的药渣进行粉碎。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装置4包括垂直于粉碎箱1底壁设置、且转动安装在粉碎箱1底壁上的第一转轴41,设置在粉碎箱1内、且与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的粉碎叶42,驱动第一转轴41转动的第一电机43。
参见图2,所述粉碎箱1的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转轴41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转轴41从该通孔中穿过,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粉碎箱1的底壁上。所述粉碎叶42设置在粉碎箱1内,且其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叶4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粉碎叶42沿第一转轴41圆周布置、并与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3设置在粉碎箱1外的第一安装座上,并与第一转轴41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41转动。所述第一电机43与第一转轴41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43与第一转轴41优选为直联传动。
所述粉碎装置4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驱动第一转轴41转动,第一转轴41带动粉碎叶42转动,进而通过粉碎叶42将药渣粉碎。当然,在对粉碎箱1内的药渣干燥过程中,也可启动粉碎装置4,以通过粉碎叶42对药渣进行搅拌,达到提高干燥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酵箱2可以为由侧壁围成的上下两端开口结构,所述发酵箱2的顶部开口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卸料门7安装在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处,通过第二卸料门7以打开和关闭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当然,所述发酵箱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图1中示出了发酵箱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发酵箱2为由侧壁和顶壁围成的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第二卸料门7设置在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粉碎箱1与发酵箱2具有共用的侧壁,所述卸料口设置在该共用的侧壁上、并由该卸料口形成发酵箱2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所述发酵箱2的内腔在竖直面上投影的形状大致呈L形;所述粉碎箱1与发酵箱2通过共用的侧壁相连接,通过将发酵箱2的卸料口设置在该共用的侧壁上,只要打开第一卸料门5,就可将粉碎箱1内粉碎后的药渣送入发酵箱2内,操作更简单。
所述第二卸料门7用于打开和关闭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卸料门7可采用绕竖向转轴左右转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卸料门7还可采用绕水平转轴上下翻转的方式打开和关闭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卸料门7优选采用水平滑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卸料门7向左滑动以打开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
所述翻堆装置6用于将发酵箱2内的药渣进行翻堆,达到将药渣与菌种混合的目的,并为好氧堆肥完成提供必须的水分和空气。本实施例中,所述翻堆装置6包括水平设置、且转动安装在发酵箱2内的第二转轴61,安装在第二转轴61上的翻堆叶62,驱动第二转轴61转动的第二电机63。
参见图1,所述第二转轴61水平设置在发酵箱2内,第二转轴6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发酵箱2的侧壁连接,且第二转轴61的右端穿过发酵箱2的侧壁延伸至发酵箱2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61上固定有多组翻堆叶62,每组翻堆叶62包括沿第二转轴61圆周均布设置的至少两个翻堆叶62。本实施例中,所述翻堆叶62呈杆状结构。所述第二电机63设置在发酵箱2外的第二安装座上,并与第二转轴61的右端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转轴61转动。所述第二电机63与第二转轴61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63与第二转轴61优选为直联传动。
所述翻堆装置6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二电机63,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转轴61转动。第二转轴61带动翻堆叶62转动,进而通过翻堆叶62将药渣翻堆,使药渣与菌种混合。
药渣在发酵箱2内发酵时,菌种可通过粉碎箱1送入发酵箱2内,也可通过设置在发酵箱2侧壁上的添菌口送入发酵箱2内。为了均匀的向发酵箱2内添加菌种,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发酵箱2的外部设置有添菌装置;所述添菌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添菌箱10;所述添菌箱10的壁上设置有添菌口;所述添菌箱10的一端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添菌箱10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11;所述发酵箱2的侧壁上正对添菌箱10内腔的位置设置有出菌口12。
所述添菌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1,先将一定量的菌种从添菌口送入添菌箱10中,然后启动风扇11,将菌种从左向右经出菌口12吹入发酵箱2内,这样就可使菌种均匀的落在发酵箱2内的药渣上。
继续参见图1,当操作不当时,有可能出现添菌箱10内的菌种从其右端开口泄漏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优选的,所述添菌箱10内、且位于添菌口与风扇11之间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过滤板20。所述过滤板20仅能使空气通过,而不能使菌种通过,这样就可避免菌种从添菌箱10的右端泄漏。
为了除去药渣本身及发酵过程中的异味,优选的,所述发酵箱2的外部设置有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除臭箱13,以及设置在除臭箱13内的除臭件14;所述除臭箱13的一端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2的侧壁上正对除臭箱13内腔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15。
参见图1,所述除臭件14包括至少一个由吸附剂制成且供气体穿过的除臭板;所述除臭板竖向设置,且其外形尺寸与除臭箱13内腔的尺寸相一致。在发酵过程中,当发酵箱2内的气体从排气口15进入除臭箱13内并经过除臭板时,就可通过除臭板内的吸附剂将恶臭分子吸附在除臭剂中,以减少空气体中恶臭浓度达到除臭的目的。所述吸附剂可以为细沸石粉、凹凸棒粉、活性炭等。
为了保证发酵箱2内的氧含量,优选的,所述发酵箱2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21。为了便于调节发酵箱2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发酵箱2上设置有第二电加热部16;所述发酵箱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酵箱2内湿度的加湿装置17。为了监测发酵箱2内的温度,所述发酵箱2内设置有感温器22。
所述第二电加热部16通过市电供电,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调节发酵箱2内的温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加热部16可为电加热带;例如,所述电加热带可设置在发酵箱2的内壁上,这样就通过电加热带直接对发酵箱2内的发酵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电加热带还可缠绕在发酵箱2的外壁上,此时所述发酵箱2优选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就先通过电加热带对发酵箱2进行加热,再通过发酵箱2传递热量以调节其内的发酵温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第二电加热部16优选为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发酵箱2侧壁的内表面上,这样就通过电加热板直接对发酵箱2内的发酵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加湿装置17用于向发酵箱2内补充水分,以调节发酵箱2内的湿度。例如,所述加湿装置17包括设置在发酵箱2上方的水箱,所述水箱用于贮存水;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口位于发酵箱2内的加湿器。当需要增加发酵箱2内的湿度时,启动加湿器,以将水箱内的水雾化后加入发酵箱2内。
为了便于用户取肥,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发酵箱2的下方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出肥箱18;所述出肥箱18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出肥箱18的两侧设置有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的支腿19。
所述支腿19固定在发酵箱2的底部,起支撑作用,并使发酵箱2的底部具有容纳出肥箱18的空间。所述出肥箱18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顶部开口结构;取肥时,只需将出肥箱18放在第二卸料门7的正下方,然后打开第二卸料门7,就可使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出肥箱18内,出肥完成后,关闭第二卸料门7,将出肥箱18从发酵箱2的底部水平移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箱(1)和设置在粉碎箱(1)下方的发酵箱(2);
所述粉碎箱(1)上设置有第一电加热部(3);所述粉碎箱(1)内设置有粉碎装置(4);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卸料门(5);
所述发酵箱(2)上正对第一卸料门(5)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箱(2)内设置有翻堆装置(6);所述发酵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1)为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顶部开口结构;所述粉碎箱(1)的底壁倾斜设置,且粉碎箱(1)的侧壁上在水平方向正对粉碎箱(1)底壁的位置设置有卸料口;所述第一卸料门(5)设置在卸料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4)包括垂直于粉碎箱(1)底壁设置、且转动安装在粉碎箱(1)底壁上的第一转轴(41),设置在粉碎箱(1)内、且与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的粉碎叶(42),驱动第一转轴(41)转动的第一电机(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1)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盖(8);所述粉碎箱(1)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2)为由侧壁和顶壁围成的底部开口结构;所述第二卸料门(7)设置在发酵箱(2)的底部开口处;
所述粉碎箱(1)与发酵箱(2)具有共用的侧壁,所述卸料口设置在该共用的侧壁上、并由该卸料口形成发酵箱(2)的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堆装置(6)包括水平设置、且转动安装在发酵箱(2)内的第二转轴(61),安装在第二转轴(61)上的翻堆叶(62),驱动第二转轴(61)转动的第二电机(6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2)的外部设置有添菌装置;所述添菌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添菌箱(10);所述添菌箱(10)的壁上设置有添菌口;所述添菌箱(10)的一端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添菌箱(10)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11);所述发酵箱(2)的侧壁上正对添菌箱(10)内腔的位置设置有出菌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2)的外部设置有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除臭箱(13),以及设置在除臭箱(13)内的除臭件(14);所述除臭箱(13)的一端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2)的侧壁上正对除臭箱(13)内腔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1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2)上设置有第二电加热部(16);所述发酵箱(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酵箱(2)内湿度的加湿装置(1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2)的下方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出肥箱(18);所述出肥箱(18)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出肥箱(18)的两侧设置有与发酵箱(2)固定连接的支腿(19)。
CN202222185567.3U 2022-08-19 2022-08-19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42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5567.3U CN218423186U (zh) 2022-08-19 2022-08-19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5567.3U CN218423186U (zh) 2022-08-19 2022-08-19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3186U true CN21842318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5567.3U Active CN218423186U (zh) 2022-08-19 2022-08-19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3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7016U (zh) 一种畜牧养殖粪便的干燥粉碎处理装置
CN103380138A (zh) 堆肥处理机
CN106964634B (zh) 一种分散式餐厨垃圾处理终端
CN218423186U (zh) 药渣回收处理装置
JP2000325914A (ja) 廃棄物処理装置
KR102151917B1 (ko) 복합효소를 이용한 가압식 음식물 쓰레기 소멸 처리장치
WO2008056970A2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organic waste
JP2908223B2 (ja) 有機性廃棄物の発酵処理システム
CN203159493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自然好氧堆肥设备
KR100757401B1 (ko) 음식물쓰레기 분쇄 건조장치
KR102309865B1 (ko) 하수처리장의 하수협잡물 발효건조장치 및 방법
JP3176295U (ja) 生ゴミ処理装置
AU2006293435B2 (en) A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onversion of biomass/waste into bio-organic soil enricher and conditioner and fuel
CN215049738U (zh) 一种厨余垃圾干式好氧发酵设备
KR100238097B1 (ko) 음식물쓰레기의 퇴비화 장치
CN205774164U (zh) 一种厨余垃圾粉碎搅拌发酵装置
JP3634689B2 (ja)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
CN215627669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鸡粪发酵装置
CN115650775B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资源转化设备及方法
KR200420419Y1 (ko) 음식물 쓰레기의 분해 처리장치
JP2005160438A (ja) 食品残渣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2002316132A (ja) 有機性廃棄物処理装置
WO2021256567A1 (ja) 粉末体及び粉末体の製造方法
CN213708254U (zh) 酱香酒废弃窖泥和酒糟混合制备颗粒燃料的系统
CN220239607U (zh) 一种具有除水减重功能的餐厨湿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