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5515U -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5515U
CN218345515U CN202222350842.2U CN202222350842U CN218345515U CN 218345515 U CN218345515 U CN 218345515U CN 202222350842 U CN202222350842 U CN 202222350842U CN 218345515 U CN218345515 U CN 21834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heating mechanism
furnace body
support bracke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08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明
赵小军
杨兆利
杨科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08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5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包括炉体,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承托架,承托架的上方滑动安装有置物板,置物板的四周设置有防护栏,置物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滚筒,滚筒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与电机通过链条转动连接,置物板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滑轮,承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滑轮通过滑槽做往复运动,炉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温层和炉膛,炉膛的中部设置有多组电炉槽,电炉槽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电炉丝。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筒旋转装置带动轴类零件不停的翻转,从而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面均匀的加热处理,从而避免了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中,轴类零件适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维护操作中,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而为了使轴类零件获得更好的性能,通常在制造的过程中会在工业电炉中进行热处理工艺。
电炉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电炉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电炉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零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零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零件的使用性能,其主要目的是用来改善零件的内在质量。
本申请发明人在电炉加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加热机构对轴类零件采用的是两端夹紧固定,无法使轴类零件进行翻转,从而使轴类零件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均匀加热,导致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出现零件变形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置物板上固定安装多组滚筒,在滚筒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同时在置物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齿轮与电机通过链条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滚筒旋转,同时在置物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滑轮,在承托架的上方设置有滑槽,滑轮通过滑槽做往复运动,可以把置物板推进右侧的炉体内。
当有轴类零件需要进行热处理时,启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滚筒缓慢旋转,同时带动在滚筒上方的轴类零件进行翻转,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面的加热处理,从而阻止了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上方滑动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滚筒,所述滚筒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置物板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与电机通过链条转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滚筒旋转可以使位于滚筒上方的轴类零件进行不停的翻转,从而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便的均匀加热处理,从而阻止了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
所述置物板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是电机驱动,所述承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轮通过滑槽做往复运动,通过滑槽可以推动置物板在炉体内做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四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可以防止轴类零件在翻转的过程中掉落。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温层和炉膛,所述炉膛的中部设置有多组电炉槽,所述电炉槽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电炉丝。
优选的,所述承托架的右侧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内部,所述承托架的左侧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外部,所述承托架的中部设置有多组平行的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封闭门,所述炉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双开门,通过双开门可以进入炉体内部进行维修和清理。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左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侧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绞线盘,所述绞线盘与封闭门通过钢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使用新型通过在置物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滚筒,在滚筒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置物板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与电机通过链条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滚筒进行旋转。通过上述装置可以使轴类零件通过滚筒带动翻转进行全方位的均匀加热处理,从而阻止了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中的炉体侧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中的滚筒装置俯视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中的滚筒装置侧剖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中的滑轮与滑槽侧剖平面图。
图中:1、炉体;2、封闭门;3、双开门;4、隔温层;5、炉膛;6、电炉槽;7、电炉丝;8、支撑杆;9、转动轴;10、绞线盘;11、承托架;12、固定杆;13、置物板;14、滑轮;15、防护板;16、滚筒;17、连接杆;18、齿轮;19、电机;20、链条;2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置物板13上固定安装多组滚筒16,在滚筒16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17,在连接杆17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8,同时在置物板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9,齿轮18与电机19通过链条20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滚筒16旋转,滚筒16缓慢旋转可以带动上方的轴类零件进行翻转,从而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面的均匀加热,从而阻止了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
另外在置物板1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滑轮14,在承托架11的上方设置有滑槽21,滑轮14通过滑槽21做往复运动,可以把置物板13推进右侧的炉体1内部进行加热工作。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包括:
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承托架11,承托架11用于承托置物板13的摆放。
所述承托架11的上方滑动安装有置物板13,所述置物板1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滚筒16,所述滚筒16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8,所述置物板13的右侧设置有电机19,所述齿轮18与电机19通过链条20转动连接,启动电机19,通过链条20带动齿轮1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滚筒16进行旋转,当有轴类零件进行加热处理时,通过滚筒16旋转,可以带动轴类零件进行翻滚,从而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面的均匀加热处理。
所述置物板13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滑轮14,所述承托架1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21,所述滑轮14通过滑槽21做往复运动,通过滑轮14与滑槽21做往复运动,可以推动置物板13在炉体1内部进出,所述置物板13的四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5,可以防止轴类零件因为翻转掉落置物板13。
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温层4和炉膛5,所述炉膛5的中部设置有多组电炉槽6,所述电炉槽6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电炉丝7,所述炉体1内部的电炉丝7都是独立安装,从而方便用户进入炉体1内部进行维修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有轴类零件需要进行加工时,首先把轴类零件放置在置物板13上方安装的多组滚筒16之间,然后启动置物板13下方的滑轮14,通过承托架11上方设置的滑槽21,可以推动置物板13进入炉体1的内部,然后启动电机19,通过链条20带动齿轮18转动,从而使滚筒16进行旋转工作,滚筒16旋转带动轴类零件进行翻转,从而使轴类零件进行全方面的均匀加热,有效的阻止了轴类零件因为加热不均匀出现的变形问题。
同时在炉体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电炉丝7,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清理工作。
实施例2
参照图1所示,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包括:
所述承托架11的右侧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内部,所述承托架11的左侧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外部,所述承托架11的中部设置有多组平行的固定杆12,通过固定杆12的连接,可以固定承托架11的稳定。
所述炉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封闭门2,关闭封闭门2可以隔绝炉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所述炉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双开门3,方便用户进入炉体1内部进行维修和清理,所述炉体1的左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上侧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绞线盘10,所述绞线盘10与封闭门2通过钢索连接,通过绞线盘10转动收紧钢索,从而使封闭门2向上滑动打开,从而方便置物板13进入炉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炉体1的左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上侧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绞线盘10,所述绞线盘10与封闭门2通过钢索连接,通过绞线盘10转动收紧钢索,从而使封闭门2向上滑动打开,从而方便置物板13进入炉体1内部进行加热处理。
同时在炉体1的右端还设置有双开门3,通过双开门3可以进入炉体1的内部对电炉丝7进行维修和清理。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承托架(11);
所述承托架(11)的上方滑动安装有置物板(13),所述置物板(1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滚筒(16),所述滚筒(16)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8),所述置物板(13)的右侧设置有电机(19),所述齿轮(18)与电机(19)通过链条(2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13)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滑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1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21),所述滑轮(14)通过滑槽(21)做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13)的四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温层(4)和炉膛(5),所述炉膛(5)的中部设置有多组电炉槽(6),所述电炉槽(6)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电炉丝(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11)的右侧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内部,所述承托架(11)的左侧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外部,所述承托架(11)的中部设置有多组平行的固定杆(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封闭门(2),所述炉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双开门(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左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上侧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绞线盘(10),所述绞线盘(10)与封闭门(2)通过钢索连接。
CN202222350842.2U 2022-09-05 2022-09-05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Active CN21834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0842.2U CN218345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0842.2U CN218345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5515U true CN218345515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0842.2U Active CN218345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5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45515U (zh) 电炉中轴类回转零件运动状态下的加热机构
CN219004428U (zh) 一种轴承锻造用加热设备
CN215799714U (zh) 一种轴承热处理用快速加热装置
CN114891983B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自动淬火设备
CN113621767B (zh) 一种智能化热处理生产线
CN214440601U (zh) 一种双工位滴漆设备
WO2022259584A1 (ja) 焼入れ装置
CN215103386U (zh) 一种紧固件加工用退火装置
CN115181848A (zh) 减少轧辊热处理变形的生产装置及其方法
CN210438791U (zh) 一种用于弹簧加工的淬火装置
CN211226902U (zh) 一种电饭锅高硼硅玻璃内胆的钢化生产线
CN210151176U (zh) 一种铝卷材循环退火炉
CN219972398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铝卷退火炉
CN208592239U (zh) 一种清洁生产的钢丝拉丝机
CN218404342U (zh) 一种输出轴热处理回火炉
CN219363722U (zh) 一种用于铝板加工的退火装置
CN219490099U (zh) 一种热处理工装
CN219824325U (zh) 一种齿轮渗碳淬火设备
CN217202870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CN219709541U (zh) 一种齿条热处理装置
CN216838151U (zh) 一种电机转子轴渗碳热处理装置
CN217265915U (zh) 一种再生铝铸件曲轴箱热处理设备
CN219489837U (zh)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炉
CN219384292U (zh) 一种高性能耐热阻燃玻纤增强尼龙生产设备
CN218146802U (zh) 一种镀锌钢衬压型钢板轧加工用新型退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