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7326U -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7326U
CN218287326U CN202222514660.4U CN202222514660U CN218287326U CN 218287326 U CN218287326 U CN 218287326U CN 202222514660 U CN202222514660 U CN 202222514660U CN 218287326 U CN218287326 U CN 218287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axle
tricycle
arc
connecting rod
shaped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46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梦柯
刘松
吕茂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Yaqi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Yaqi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Yaqi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Yaqi Machinery Parts Proces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46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7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7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7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包括三轮车后桥本体,三轮车后桥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有抗撞架体;抗撞架体包括弧形连接杆体以及缓冲板体,弧形连接杆体设置在三轮车后桥本体上,弧形连接杆体内侧中部和三轮车后桥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每个抗撞架体上的缓冲板体的数量是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杆体底部的两侧部;当电动三轮车行驶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的时候,当三轮车后桥本体即将要触碰到突起物的时候,突起物首先接触的是抗撞架体上的缓冲板体,然后会让车有一个向上的动作,从而让三轮车后桥本体不接触突起物,具有良好的高防撞强度。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桥,具体是指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
电动三轮车在被使用的时候,行驶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的时候,当三轮车后桥触碰到突起物的时候,那么就会对三轮车后桥产生影响,影响三轮车后桥的稳定性,有时候还需要被修理。
比如专利号为CN213413421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壳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因楔形块为上细下粗的楔形,从而带动两个矩形杆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弹簧块一处于压紧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基于上述技术内容,该专利存在的缺陷是结构过于复杂,并且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不高。
因为,目前市面上需要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并且机构简单,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包括三轮车后桥本体,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有抗撞架体;
所述抗撞架体包括弧形连接杆体以及缓冲板体,所述弧形连接杆体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体设置在三轮车后桥本体上,所述弧形连接杆体内侧中部和三轮车后桥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弧形连接杆体所在的平面;
每个抗撞架体上的缓冲板体的数量是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杆体底部的两侧部;所述弧形连接杆体和属于同个抗撞架体上的弧形连接杆体连接;
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的上部设有主体连接件;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的两端的上部设有辅助连接件。
作为改进,每个所述抗撞架体上的弧形连接杆体的数量是三个。
作为改进,所述弧形连接杆体和三轮车后桥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弧形连接杆体和缓冲板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弧形连接杆体和辅助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和主体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缓冲板体的材质是轻薄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当电动三轮车行驶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的时候,当三轮车后桥本体即将要触碰到突起物的时候,突起物首先接触的是抗撞架体上的缓冲板体,然后会让车有一个向上的动作,从而让三轮车后桥本体不接触突起物,具有良好的高防撞强度。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包括三轮车后桥本体1,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有抗撞架体2;
所述抗撞架体2包括弧形连接杆体3以及缓冲板体4,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设置在三轮车后桥本体1上,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内侧中部和三轮车后桥本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弧形连接杆体3所在的平面;
每个抗撞架体2上的缓冲板体4的数量是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杆体3底部的两侧部;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属于同个抗撞架体2上的弧形连接杆体3连接;
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的上部设有主体连接件5;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的两端的上部设有辅助连接件6。
每个所述抗撞架体2上的弧形连接杆体3的数量是三个。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三轮车后桥本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缓冲板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辅助连接件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和主体连接件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体4的材质是轻薄钢板。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电动三轮车行驶在乡间的泥土路上的时候,当三轮车后桥本体1即将要触碰到突起物的时候,突起物首先接触的是抗撞架体2上的缓冲板体4,然后会让车有一个向上的动作,从而让三轮车后桥本体1不接触突起物,具有良好的高防撞强度。
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值得推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包括三轮车后桥本体(1),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有抗撞架体(2);
所述抗撞架体(2)包括弧形连接杆体(3)以及缓冲板体(4),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设置在三轮车后桥本体(1)上,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内侧中部和三轮车后桥本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弧形连接杆体(3)所在的平面;
每个抗撞架体(2)上的缓冲板体(4)的数量是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杆体(3)底部的两侧部;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属于同个抗撞架体(2)上的弧形连接杆体(3)连接;
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的上部设有主体连接件(5);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的两端的上部设有辅助连接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抗撞架体(2)上的弧形连接杆体(3)的数量是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三轮车后桥本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缓冲板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连接杆体(3)和辅助连接件(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轮车后桥本体(1)和主体连接件(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板体(4)的材质是轻薄钢板。
CN202222514660.4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Active CN218287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4660.4U CN21828732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4660.4U CN21828732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7326U true CN218287326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4660.4U Active CN21828732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7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9260B2 (ja) 大型輸送車、特に、isoコンテナ用の自動運転式大型輸送車
CN217347546U (zh) 电动车辆换电组件和换电站
CN105502228A (zh) 新型叉车用货叉
CN108640042B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
CN218287326U (zh) 一种高防撞强度的电动三轮车后桥
CN202414551U (zh) 铁路液体罐车防波装置
CN204222711U (zh) 用于运输车辆的可拆卸式货箱升降装置
CN212773689U (zh) 一种两层停车架
CN112793615B (zh) 一种短尺寸紧凑型车钩缓冲装置
CN210416372U (zh) 一种轿运车液压跳板举升机构
CN201033592Y (zh) 汽车用的具有加强纵梁的前地板
CN201559658U (zh) 一种铁路运输汽车翻转活动平台
CN211421994U (zh) 一种装车台板及立体车库
CN201315426Y (zh) 母排转运车
CN215513740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碰撞功能的仪器车
CN210712399U (zh) 轨底坡测量仪
CN216709456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煤矿运输装置
CN220332820U (zh)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流水线物流车
CN203419048U (zh) 带有中横梁的自卸车车厢
CN214874473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瓶配送专用三轮车上的气瓶固定装置
CN216359934U (zh) 一种宽体矿用车货箱的侧板结构
CN204737695U (zh) 一种辅助叉车举升客车骨架的工装
CN214240972U (zh) 一种强度高的载车车架总成
CN218228789U (zh) 一种适用于清障车的翻转结构
CN218430756U (zh) V型随动桥复合悬架及货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