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3558U - 双工位弯线机 - Google Patents

双工位弯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3558U
CN218283558U CN202222655254.XU CN202222655254U CN218283558U CN 218283558 U CN218283558 U CN 218283558U CN 202222655254 U CN202222655254 U CN 202222655254U CN 218283558 U CN218283558 U CN 218283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nding
support
double
pinch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52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q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q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q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q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52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3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3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3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弯线机,包括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二者分别对应两个折弯工位,将线材上料至两个折弯机构后,即可同时或先后对同一线材的两端进行折弯操作,加工效率高。第一折弯机构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二折弯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且第一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第二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故可通过单独滑动第一机架、单独滑动第二机架或同时滑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来调整两个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大小,使该距离和待加工线材的长度相适配,满足多样性加工需求;此外,通过两个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整的设计方式,可在对线材折弯的瞬间控制两个折弯机构靠近一小段距离,从而避免线材发生变形或结构破坏。

Description

双工位弯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弯线机。
背景技术
弯线机,是一种能够对线材或弯管等工件进行弯曲以成形包括弹簧、框架、操作销在内的各种机械、器械组件的折弯装置,弯线机能够灵活地改变线材或弯管等工件的弯曲角度以及弯曲方向,从而简便地将其弯曲形成各种二维组件乃至三维组件。
现有技术中研发有可用于双工位加工的折弯装置,例如,公告号为 CN20945257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弯管机,其设有双工位,每启动一次可以同时完成两次弯管动作,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但上述结构设计方式也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和不足:上述结构通过设置两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定模,定模设有与待弯金属管适配的第一凹槽,从而实现对双工件的折弯操作,但该结构设计方式难以实现对尺寸较大的长条形线材两端工位的同时折弯操作,因此应用有限。
基于此,先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可实现对长条形线材两端工位同时加工的双工位弯线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传统折弯设备难以实现对尺寸较大的长条形线材两端工位折弯加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弯线机,该双工位弯线机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同时加工长条形线材两端工位以及避免线材结构损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工位弯线机,其包括:
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
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架和转盘,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转盘的中部固定设有中心轴,所述转盘的边缘固定设有若干活动块;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以使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和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转盘的边缘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水平面之间形成60°~80°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进料机构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其中,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架、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主动压轮和所述从动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主动压轮和所述从动压轮之间形成有进料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压轮设置于所述主动压轮的顶部,且所述从动压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支承板和压紧装置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其中,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和所述第一折弯机构/所述第二折弯机构之间,所述支承板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通道。
进一步地,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和摇杆,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摇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且所述摇杆的外侧设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和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按压件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按压件的宽度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摇杆可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弯线机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弯线机设有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二者分别对应两个折弯工位,将线材上料至两个折弯机构的转盘后,即可同时或先后对同一线材的两端进行折弯操作,加工效率高;
2)并且,由于第一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第二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故可通过单独滑动第一机架、单独滑动第二机架或同时滑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来调整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大小,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和待加工线材的长度相适配,从而确保能够加工大尺寸的长条形线材,满足多样性加工需求;
3)此外,当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同时对线材进行加工时,对线材两端的折弯操作会对线材施加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从而易造成线材结构变形,严重时甚至会拉断线材,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整的结构设计方式,可在对线材折弯的瞬间控制两个折弯机构靠近一小段距离,从而避免线材发生变形或结构破坏,加工完成后再控制两个折弯机构相互远离复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工位弯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H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第一机架;11、第一底座;2、第二机架;21、第二底座;3、第一折弯机构;31、第一支架;32、转盘;33、中心轴;34、活动块;35、第一气缸;36、第一拉杆;4、第二折弯机构;5、进料机构;51、第二支架; 52、主动压轮;53、从动压轮;6、支承板;61、凹槽;7、压紧装置;71、第三支架;72、摇杆;73、按压件;74、第二气缸;75、第二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双工位弯线机包括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二者分别用于支撑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均包括第一支架31和转盘32,所述第一支架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上,所述转盘3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1上,所述转盘32的中部固定设有中心轴33,所述转盘32的边缘固定设有若干活动块34。具体来说,第一折弯机构3的第一支架31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1上,第二折弯机构4的第一支架31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2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两个折弯机构分别对应两个折弯工位,将线材放置在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的转盘32后,即可同时或先后对同一线材的两端进行折弯操作,加工效率高。
更为具体来说,当控制转盘32转动时,由于中心轴33设置在转盘32 的中部,故其不会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而活动块34则以中心轴33为中心做旋转运动。活动块34和中心轴33之间设有预设距离,故将上料的线材穿过活动块34和中心轴33之间并转动转盘32后,即可使转动的活动块34 对线材施加作用力使其弯折,线材的弯折角度与转盘32的转动角度有关。例如,当转盘32转动180°时,上料的线材会折弯形成U形线材;当转盘 32转动90°时,上料的线材会折弯形成L形线材。其中,活动块34的数量可优选为两个,且二者相对设置在中心轴33的两侧,可用于实现线材在同一工位上的多角度连续弯线操作。
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1,所述第一机架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二机架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21上,故可通过单独滑动第一机架1、单独滑动第二机架2或同时滑动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来使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调整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之间的距离大小,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和待加工线材的长度相适配,从而确保能够加工大尺寸的长条形线材,满足多样性加工需求。
更为具体来说,当采用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同时对线材进行加工的模式时,对线材两端的折弯操作会对线材施加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从而易造成线材结构变形,严重时甚至会拉断线材。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之间的距离可调整的结构设计方式,可在对线材折弯的瞬间控制两个折弯机构靠近一小段距离,从而避免线材发生变形或结构破坏,加工完成后再控制两个折弯机构相互远离复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操作简便。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可采用伺服电机+丝杆机构驱动的形式实现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的相对移动,也可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相对移动,具体驱动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11和所述第二底座21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和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来说,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可确保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沿同一直线方向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以此实现二者之间的距离调整。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也可在所述第一底座11和所述第二底座21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而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同样可起到第一底座11 和第一机架1之间、第二底座21和第二机架2之间可滑动连接的效果。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还包括第一气缸35和第一拉杆36,所述第一气缸3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1上,所述第一拉杆3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气缸35 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转盘32的边缘可转动连接。具体地,当第一气缸35驱动其输出端往复运动时,可通过第一拉杆36带动转盘32 转动,以此实现对线材的弯线操作。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31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架31和水平面之间形成60°~80°的夹角。其中,第一折弯机构3的第一支架31倾斜设置在第一机架1上,第二折弯机构4的第一支架31倾斜设置在第二机架 2上,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一方面可利用倾斜的转盘32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线材提供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加工完成的线材在剪线后直接掉落到下方的料仓中,操作简便。
实施例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进料机构5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进料机构5,所述进料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1、主动压轮52和从动压轮53,所述第二支架5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上,所述主动压轮52和所述从动压轮5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上,所述主动压轮52和所述从动压轮53之间形成有进料间隙。其中,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均设有该进料机构5,也即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均可用于线材的进料操作或上料操作。具体来说,主动压轮52和从动压轮53之间形成的进料间隙用于并为线材的上料提供动力。具体来说,线材穿过该进料空隙后受到主动压轮52和从动压轮53相对的挤压作用力,此时控制设置于线材底部位置的主动压轮52转动,以此带动线材沿进料方向移动以及从动压轮53做相反方向的旋转运动,最终实现对线材的上料操作,为后续的弯线操作做准备。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从动压轮53设置于所述主动压轮52的顶部,且所述从动压轮53在所述第二支架51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整。其中,通过调整从动压轮53在第二支架51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实现主动压轮52和从动压轮53之间的距离,也即调整进料间隙的大小,使其与上料线材的宽度尺寸相匹配。
实施例4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支承板6和压紧装置7的具体结构组成及具体设置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支承板6,所述支承板6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5和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之间,所述支承板6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通道。其中,进料机构5和第一折弯机构3/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设有预设距离,难以直接将线材引入第一折弯机构3/所述第二折弯机构4上,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机构5和第一折弯机构3之间、进料机构5和第二折弯机构4之间设置中部支撑板6,且在中部支撑板6的内部设置中间通道,即可对途径的线材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便于后续的弯线加工操作。
更为具体地,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均设有该支承板6,也即便于线材在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上的进料操作或上料操作。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压紧装置7,所述压紧装置7包括第三支架71和摇杆 72,所述第三支架7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上,所述摇杆7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71上,且所述摇杆72的外侧设有按压件73,所述按压件73和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相对应。其中,按压件73和中间通道的出口相对应,也即按压件73设置在中间通道的出口位置,用于起到压紧固定线材的作用。具体来说,当线材穿过中间通道并上料至第一折弯机构3/第二折弯机构4的位置时,控制摇杆72转动以带动按压件 73转动并压紧该位置的线材,从而便于第一折弯机构3/第二折弯机构4单独或同时对线材进行折弯操作,该结构设计方式尤其适用于直线度较差(也即形状不规则)的线材。
参见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支承板6靠近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61,所述凹槽61和所述按压件73 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凹槽61的开口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按压件73的宽度大小。具体来说,凹槽61用于起到容纳按压件73的作用,当弯线机中止运行或故障时,按压件73转动至凹槽61中,使按压件73本体结构部分起到阻挡中间通道的出口的作用,避免在第一折弯机构3/第二折弯机构4停止运行的情况下仍进行上料操作,有效解决设备临时故障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等技术问题。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压紧装置7还包括第二气缸74和第二拉杆75,所述第二拉杆75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缸74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摇杆72可转动连接。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气缸74带动其输出端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二拉杆75带动摇杆72转动,最终带动摇杆72上的按压件73转动,实现按压线材工件以及阻挡线材工件等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弯线机通过设置第一折弯机构3 和第二折弯机构4,二者分别对应两个折弯工位,将线材上料至两个折弯机构的转盘32后,即可同时或先后对同一线材的两端进行折弯操作,加工效率高。并且,由于第一机架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11上,第二机架2 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21上,故可通过单独滑动第一机架1、单独滑动第二机架2或同时滑动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的方式来调整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之间的距离大小,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和待加工线材的长度相适配,从而确保能够加工大尺寸的长条形线材,满足用户的多样性加工需求。
此外,当需要第一折弯机构3和第二折弯机构4同时对线材进行加工时,对线材两端的折弯操作会对线材施加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从而易造成线材的结构变形,严重时甚至会拉断线材,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整的结构设计方式,可在对线材折弯的瞬间控制两个折弯机构靠近一小段距离,从而避免线材发生变形或结构破坏,加工完成后再控制两个折弯机构相互远离复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
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架和转盘,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转盘的中部固定设有中心轴,所述转盘的边缘固定设有若干活动块;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机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以使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和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转盘的边缘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水平面之间形成60°~8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架、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主动压轮和所述从动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主动压轮和所述从动压轮之间形成有进料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轮设置于所述主动压轮的顶部,且所述从动压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和所述第一折弯机构/所述第二折弯机构之间,所述支承板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双工位弯线机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和摇杆,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摇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且所述摇杆的外侧设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和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中间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按压件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按压件的宽度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弯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摇杆可转动连接。
CN202222655254.XU 2022-10-09 2022-10-09 双工位弯线机 Active CN218283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254.XU CN21828355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双工位弯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254.XU CN21828355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双工位弯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3558U true CN218283558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5254.XU Active CN218283558U (zh) 2022-10-09 2022-10-09 双工位弯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3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6024B (zh) 全自动广告标识折弯机
CN110560521A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
WO2019015202A1 (zh) 一种金属板材折弯机构
CN218283558U (zh) 双工位弯线机
CN210936583U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
CN107900250A (zh) L型折弯机
CN208513550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折弯装置
CN216801480U (zh) 一种线材折弯焊接装置
CN215657183U (zh) 一种数控板料折弯压力机
CN211679422U (zh) 一种具有后挡料机构的折弯机
CN210677749U (zh) 一种铜排加工用生产线
CN210306348U (zh) 一种可调节双工位焊接台
CN219900051U (zh) 一种线束截断装置
CN117548734B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加工用硅钢片剪切设备
CN212551187U (zh) 一种内导体折弯机构
CN215543911U (zh) 一种折弯机上带靠板的机构
CN213613451U (zh) 医用设备钣金件折弯自动进料装置
CN217492571U (zh) 一种冷镦机的送料夹线机构
CN218799441U (zh) 一种新型剪板机
CN220942961U (zh) 一种支撑钢丝送料机构
CN209680903U (zh) 一种母排生产线
CN218194768U (zh) 双产品自动对中夹紧定位装置
CN217551274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金属板高效切割装置
CN220901521U (zh) 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数控折弯机
CN218425231U (zh) 便于调节夹紧间距的折弯机挡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