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7262U -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7262U
CN218247262U CN202123015453.6U CN202123015453U CN218247262U CN 218247262 U CN218247262 U CN 218247262U CN 202123015453 U CN202123015453 U CN 202123015453U CN 218247262 U CN218247262 U CN 218247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x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moving par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54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54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7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7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7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活检装置中内刀管的旋转速度受限于其轴向移动速度,导致在切割组织中遇到较硬组织时无法切下组织的问题。它包括仅被周向限位于壳体内的第一活动件以及仅被轴向限位于壳体内的第二活动件,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同轴设置且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活动件与内刀管之间设有轴向传动结构,壳体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内刀管的旋转运动与轴向运动由独立设置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控制,单个运动可以独立进行控制,彼此不影响,使得旋转时的转速可以自由调节,不受限于内刀管的轴向移动速度,有利于切除硬块组织。

Description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检旋切装置,特别是一种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活检旋切装置是一种用于在例如乳腺组织活检术等中对患者活体组织进行取样的医疗器械,通常包括外刀管和内套于外刀管内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内刀管,内刀管在切割活体组织时会进行旋转和轴向移动两种运动,内刀管的旋转和轴向移动由齿轮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活检装置,包括外刀管、内刀管和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外套于螺套上,螺套外套于内刀管的后端上。第一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螺套旋转,内刀管靠近后端的后段上形成有与螺套配合的螺纹,从而内刀管可以实现旋转并且轴向往复运动。
由于内刀管的旋转与移动处于相互关联的关系,内刀管在旋转的同时也会轴向移动,旋转速度受限于轴向移动的速度,导致在切割组织中遇到较硬组织时,如果前进速度过快,同时旋转速度太慢,容易导致无法切下组织,进而撕扯损伤活体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刀管的旋转与轴向移动独立控制的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轴向移动的轴向驱动组件,所述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周向限位于壳体内并相对壳体可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动件以及轴向限位于壳体内并相对壳体可周向旋转的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活动件与内刀管之间设有轴向传动结构,所述轴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一活动件与内刀管之间轴向相对固定并周向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轴向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活动件旋转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活动件旋转,所述第二活动件通过螺纹配合使得第一活动件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轴向移动;所述轴向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旋转的第二齿轮。
当第一齿轮旋转时,带动第二活动件旋转,第二活动件则带动第一活动件轴向运动,在轴向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带动内刀管轴向运动。当第二齿轮旋转时,带动内刀管旋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不关联,均可独立旋转,使得内刀管的旋转与轴向移动可独立进行,彼此互不影响,有利于切除硬块组织。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内刀管上同轴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轴向传动结构设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
由于内刀管为金属管,有可能不便在内刀管上直接设置轴向传动结构,因此设置了第一固定件。其中,第一固定件通过热合等方式固定在内刀管上,第一固定件与内刀管一同运动。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固定件上的环形槽和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
限位凸起呈环形或为环向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凸起与环形槽可限定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活动件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而不能限定两者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第一活动件轴向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件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内刀管轴向移动。当第一固定件在内刀管的作用下旋转时,则不会带动第一活动件旋转。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环形槽和设于第一固定件件上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
限位凸起呈环形或为环向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凸起与环形槽可限定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活动件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而不能限定两者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第一活动件轴向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件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内刀管轴向移动。当第一固定件在内刀管的作用下旋转时,则不会带动第一活动件旋转。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前端设置有弹性爪,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弹性爪前端的内表面。弹性卡爪具有弹性,方便若干限位凸起进入环形槽。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限位凸起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的导向面,有利于限位凸起进入环形槽。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环形槽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环形凸台,其中位于环形槽后端的环形凸台的后端设有导向锥面。
安装时,将第一固定件插入第一活动件,当限位凸起运动至导向锥面时,由于弹性卡爪具有一定弹性,可使限位凸起越过环形凸台并落入环形槽进而实现轴向限位。有利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组装。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限位环面和第二限位环面,所述第二活动件被轴向限位在第一限位环面与第二限位环面之间。实现了第二活动件的轴向限位。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具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具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伸入限位槽。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壳体上具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具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伸入限位槽。
其中,限位槽至少为两个且环向均布设置,每个限位槽内均伸入有限位凸体,以此实现第一活动件的周向限位。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被轴向限位在壳体内。在壳体上设置开口,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开口处。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内刀管上,所述内刀管与第二齿轮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内刀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套与第二齿轮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内刀管上套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内刀管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固定件的后端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周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周向相对固定并轴向可相对移动地设置,第二齿轮驱动第二固定件做旋转或摆动运动,第二固定件通过周向传动结构带动第一固定件旋转或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旋转或摆动。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轴向凹槽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轴向凹槽。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轴向凹槽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轴向凹槽。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多角螺母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多角螺母与多面体结构传递扭矩。多面体结构优选为正多面体结构,方便加工,如多面体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正三面体结构或正六面体结构,多角螺母与多面体结构实现周向限位与扭矩的传递。
在上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二活动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后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第二活动件上的导向斜面有利于第一齿轮的安装,第二固定件上的导向斜面有利于第二齿轮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以下优点:内刀管的旋转与轴向移动由独立设置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控制,单个运动可以独立进行,彼此不影响,使得旋转时的转速可以自由调节,不受限于内刀管的轴向移动速度,在切割组织中遇到较硬组织时,可通过加快旋转速度,同时减缓前进移动速度,更利于切除硬块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齿轮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周向传动结构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限位环面;12、第二限位环面;13、限位凸体;2、第一活动件;21、限位凸起;22、弹性爪;23、限位槽;24、导向面;3、第二活动件;32、第一限位筋;4、内刀管;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固定件;71、环形槽;72、环形凸台;73、导向锥面;74、多角螺母;75、凸起结构;8、第二固定件;82、第二限位筋;83、多面体结构;84、轴向凹槽;9、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文中前端为部件安装好靠近活检针针尖的一端,反之为后端。
如图1所示的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4轴向移动的轴向驱动组件,该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周向限位于壳体1内并相对壳体1可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动件2以及轴向限位于壳体1内并相对壳体1可周向旋转的第二活动件3,第一活动件2与第二活动件3螺纹配合。其中,第一活动件2呈筒状,其外部设有外螺纹;第二活动件3呈筒状,其内部设有内螺纹,该处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第一活动件2通过螺纹内接于第二活动件3内且两者同轴设置。
如图1所示,壳体1内具有第一限位环面11和第二限位环面12,第二活动件3被轴向限位在第一限位环面11与第二限位环面12之间,实现了第二活动件3的轴向限位。
第一活动件2与内刀管4之间设有轴向传动结构,轴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一活动件2与内刀管4之间轴向相对固定并周向可相对转动地设置。
具体的,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2上的环形槽和设于内刀管4上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2上的限位凸起和设于内刀管4上的环形槽,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当第二活动件3旋转驱动第一活动件2轴向运动时,第一活动件2通过轴向传动结构带着内刀管4轴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刀管4为金属管,在内刀管4上直接设置轴向传动结构加工难度大。因此,在内刀管4上同轴连接有呈筒状的第一固定件7,第一固定件7与内刀管4轴向相对固定并周向可相对转动地设置,用于带动内刀管4轴向运动。其中,第一固定件7通过热合等方式固定在内刀管4上,第一固定件7与内刀管4一同运动,包括轴向运动和/或旋转运动。
如图2和图4所示,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固定件7上的环形槽71和设于第一活动件2上的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伸入环形槽71。限位凸起21为四个且环向分布在第一活动件2上,限位凸起21与环形槽71可限定第一固定件7与第一活动件2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而不能限定两者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第一活动件2轴向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件7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内刀管4轴向移动。当第一固定件7在内刀管4的作用下旋转时,则不会带动第一活动件2旋转。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2上的环形槽71和设于第一固定件7件上的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伸入环形槽71。
如图2所示,第一活动件2的前端设置有弹性爪22,限位凸起21设置在弹性爪22前端的内表面,弹性卡爪具有弹性,方便若干限位凸起21进入环形槽71。
如图2所示,限位凸起21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的导向面24,有利于限位凸起21进入环形槽71。
如图4所示,环形槽7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环形凸台72,其中位于环形槽71后端的环形凸台72的后端设有导向锥面73,便于安装。安装时,将第一固定件7的后端插入第一活动件2的前端安装时,当限位凸起21运动至导向锥面73时,由于弹性卡爪具有一定弹性,可使限位凸起21越过位于后端的环形凸台72并落入环形槽71进而实现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轴向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活动件3旋转的第一齿轮5以及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4旋转的第二齿轮6。第一齿轮5转动带动第二活动件3旋转,第二活动件3通过螺纹配合使得第一活动件2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4轴向移动。当第一齿轮5旋转时,带动第二活动件3旋转,第二活动件3则带动第一活动件2轴向运动,在轴向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带动内刀管4轴向运动。当第二齿轮6旋转时,带动内刀管4旋转。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互不关联,均可独立旋转,使得内刀管4的旋转与轴向移动可独立进行,彼此互不影响,有利于切除硬块组织。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活动件2的外螺纹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23,如图7所示,壳体1上具有限位凸体13,限位凸体13伸入限位槽23。其中,限位槽23至少为一个,当限位槽23为多个时沿环向均布设置,限位凸体13伸入限位槽23,以此实现第一活动件2的周向限位。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上具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23,第一活动件2上具有限位凸体,限位凸体伸入限位槽23,以此实现第一活动件2的周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被轴向限位在壳体1内。
如图1所示,第一齿轮5套设在第二活动件3上且两者周向限位,第一齿轮5与第二活动件3可以为键槽配合。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活动件3的后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设置的第一限位筋32,具体的,如图3所示,可对称设置两个第一限位筋32,在第一齿轮5内设有与第一限位筋32配合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一限位筋32伸入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
内刀管4上套设有第二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8与内刀管4间隙配合,第二齿轮6套设在第二固定件8的后端且两者周向限位,第二齿轮6与第二固定件8可以为键槽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8的后端具有至少一个周向设置第二限位筋82,具体的,如图5所示,可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筋82,在第二齿轮6内设有与第二限位筋82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槽,第二限位筋82伸入与之配合的第二卡槽。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齿轮6套设在内刀管4上且两者周向限位,即内刀管4与第二齿轮6周向上可以传递扭矩,轴向上可以相对移动。具体的,可在内刀管4的后端设置轴向具有一定长度键槽、花键、六方结构与第二齿轮6相互配合安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不便直接在内刀管4表面直接进行键槽、花键、六方结构的加工,可通过在内导管上设置固定套,固定套与内刀管4固定连接,第二齿轮6套设上固定套上,固定套键槽、花键、六方结构与第二齿轮6进行扭矩传递,键槽、花键、六方结构在轴向具有一定长度,使得固定套可相对于第二齿轮6轴向移动。
当内刀管4上套设有第二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8与内刀管4间隙配合时,第二固定件8与第一固定件7设置有周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二固定件8与第一固定件7之间周向相对固定并轴向可相对移动地设置,第二齿轮6驱动第二固定件8做旋转或摆动运动,第二固定件8通过周向传动结构带动第一固定件7旋转或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4旋转或摆动。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套设在第二活动件3上且两者周向限位,第二齿轮6套设在内刀管4上,内刀管4与第二齿轮6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套设在第二活动件3上且两者周向限位,内刀管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第二齿轮6套设在固定套上,固定套与第二齿轮6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件8上的轴向凹槽84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7上的凸起结构75,凸起结构75伸入轴向凹槽84。其中,轴向凹槽84为两条且对称分布于第二固定件8的内环面上,凸起结构75为两个。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7上的轴向凹槽84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8上的凸起结构75,凸起结构75伸入轴向凹槽84。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7上的多角螺母74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8上的多面体结构83,第二固定件内套与第一固定件,多角螺母74与多面体结构83传递扭矩。或者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件8上的多角螺母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7上的多面体结构,第一固定件内套于第二固定件,多角螺母与多面体结构传递扭矩。多面体结构83优选为正多面体结构83,方便加工,如正四面体结构、正三面体结构或正六面体结构等,多角螺母74与多面体结构83实现周向限位与扭矩的传递。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二活动件3和第二固定件8的后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9。第二活动件3上的导向斜面9有利于第一齿轮5的安装,第二固定件8上的导向斜面9有利于第二齿轮6的安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轴向移动的轴向驱动组件,所述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周向限位于壳体内并相对壳体可轴向移动的第一活动件以及轴向限位于壳体内并相对壳体可周向旋转的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活动件与内刀管之间设有轴向传动结构,所述轴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一活动件与内刀管之间轴向相对固定并周向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轴向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活动件旋转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活动件旋转,所述第二活动件通过螺纹配合使得第一活动件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轴向移动;还包括用于独立驱动内刀管旋转的第二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管上同轴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轴向传动结构设于第一活动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固定件上的环形槽和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
或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环形槽和设于第一固定件件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环形槽和设于内刀管上的限位凸起;
或所述轴向传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活动件上的限位凸起和设于内刀管上的环形槽,所述限位凸起伸入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前端设置有弹性爪,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弹性爪前端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的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环形凸台,其中位于环形槽后端的环形凸台的后端设有导向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限位环面和第二限位环面,所述第二活动件被轴向限位在第一限位环面与第二限位环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具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具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伸入限位槽;
或所述壳体上具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活动件上具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伸入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被轴向限位在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内刀管上,所述内刀管与第二齿轮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内刀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套与第二齿轮周向限位并轴向可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活动件上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内刀管上套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内刀管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固定件的后端且两者周向限位,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周向传动结构,使得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周向相对固定并轴向可相对移动地设置,第二齿轮驱动第二固定件做旋转或摆动运动,第二固定件通过周向传动结构带动第一固定件旋转或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刀管旋转或摆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轴向凹槽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轴向凹槽;
或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轴向凹槽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轴向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多角螺母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多角螺母与多面体结构传递扭矩;
或所述周向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多角螺母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多角螺母与多面体结构传递扭矩。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后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
CN202123015453.6U 2021-12-03 2021-12-03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Active CN218247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453.6U CN218247262U (zh) 2021-12-03 2021-12-03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453.6U CN218247262U (zh) 2021-12-03 2021-12-03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7262U true CN21824726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5453.6U Active CN218247262U (zh) 2021-12-03 2021-12-03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7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6019B1 (en) Biopsy device
CN106388875B (zh) 旋切操作组件
WO2015078229A1 (zh) 无极变角侧向磨钻头及驱动组件
CN105411646B (zh) 医用可侧弯的磨削刀具
JP6931056B2 (ja) 回転式切断工具及び回転式切断操作組立体
CN115363649A (zh) 一种柔性手术器械及其器械驱动装置
CN211534548U (zh) 一种活检针以及具有该活检针的活检装置
CN218247262U (zh)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CN210644068U (zh) 一种乳房旋切刀
CN105902295B (zh) 变向磨钻动力手柄及其组件
CN216495408U (zh) 取样窗口大小可无级调节的活检手术装置
CN217447857U (zh) 一种锯齿式套管活检针
CN112494079A (zh) 螺旋取样穿刺活检针
CN109044493B (zh) 一种多功能肿瘤剥离剪刀
CN220236926U (zh) 单电机驱动的活检装置
CN112525584A (zh) 取样装置
CN217525209U (zh) 一种乳房旋切活检运动结构
CN216602935U (zh) 活检手柄双电机传动系统及活检装置
CN211511876U (zh) 一种驱动手柄以及具有该驱动手柄的活检装置
CN211325400U (zh) 磨削刀具的动力传动装置及磨削刀具
CN113017709A (zh) 一种活检针以及具有该活检针的活检装置
CN106491166B (zh) 旋切刀具
CN110432971A (zh)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推进器
CN219763401U (zh)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CN219742760U (zh) 同轴活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