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3401U -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3401U
CN219763401U CN202321371149.1U CN202321371149U CN219763401U CN 219763401 U CN219763401 U CN 219763401U CN 202321371149 U CN202321371149 U CN 202321371149U CN 219763401 U CN219763401 U CN 219763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intermediate gear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11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李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11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3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3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3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中间传动组件;第一传动轴为动力输入轴,设置有与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平行,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之间;当第一传动轴旋转时,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本实用新型,当第一传动轴接入旋转动力时,一路由第一旋转件直接输出,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另一路经中间传动组件变速传递至第二传动轴,由第二旋转件输出以驱动内刀管轴向平移,因而通过一个动力输入实现两种不同转速的输出;以便于通过单个电机实现内刀管旋转和轴向平移的同时驱动。

Description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手术装置用于人体的活组织取样,应用较广的是旋切取样的活检手术装置,该装置通常包括刀具和手柄,刀具包括内外相套的内刀管和外刀管,外刀管前端为尖端,用于穿刺,外刀管靠前端的侧面开有取样槽,内刀管前端有切削刃,穿刺时内刀管在最前端将取样槽封闭,穿刺到位置后内刀管再向后运动让出取样槽,组织在负压条件下被吸入取样槽,此时内刀管向前运动并旋切,将进入取样槽的组织切下并容纳入内刀管的前端。
为了实现活检针旋切和前进等不同转速的控制,大多手柄都采用双电机来驱动,以输出不同转速,一个电机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另一个电机用于驱动内刀管轴向运动,双电机通过两条路径驱动,以至于现有活检手术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且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能够将一个动力输入,转化为不同转速的两路输出,两路输出分别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和轴向平移。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用于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第二旋转动力的第二旋转件;
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为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为第二旋转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轴空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二旋转件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四中间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中间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同时与第二旋转件和第一中间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传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一旋转件与传动齿轮啮合,并同时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二旋转件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四中间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传动轴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且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用于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第二旋转件,空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用于输出第二旋转动力;
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活检装置,包括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当第一传动轴接入旋转动力时,一路由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旋转输出,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另一路经中间传动组件变速传递至第二传动轴,由第二旋转件输出以驱动内刀管轴向平移,因而通过一个动力输入实现两种不同转速的输出;以便于通过单个电机实现内刀管旋转和轴向平移的同时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第一旋转件、第一中间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第二旋转件、第四中间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了中动力传动结构与电机在壳体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活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活检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手柄组件;101-壳体;102-电机;103-输出轴;104-第一旋转件;105-第一传动轴;106-第一中间齿轮;107-第二中间齿轮;108-中间轴;109-第三中间齿轮;110-第四中间齿轮;111-第二传动轴;112-第二旋转件;113-连接孔;114-销孔;115-扭矩传递部;116-第一轴承;117-第二轴承;118-销轴;119-轴肩;120-挡圈;
200-活检针组件;201-活检针壳体;202-内刀管;203-第一输入齿轮;204-固定套;205-第二输入齿轮;206-传动套;207-限位件;208-滑动槽;209-限转件;210-第一凸台;211-外刀管;212-取样窗口;2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例中以活检装置工作时朝向患者的一端为前方,背离患者的一端为后方。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中示例的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105、第二传动轴111、中间传动组件等;其中,
第一传动轴105为动力输入轴,例如用于接入电机的旋转动力,应用于活检装置时,该第一传动轴105可与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并随电机102同步旋转,该第一传动轴105可以是电机的输出轴或者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第一传动轴105上设置有随第一传动轴105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104,其中第一旋转件104用于向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传递第一旋转动力;
第二传动轴11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05平行设置,第二传动轴111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112,第二旋转件112用于向活检针组件传递第二旋转动力;
第一旋转件104和第二旋转件112中,其中之一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旋转,另一个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内刀管轴向移动(即前进或后退);
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第一传动轴105与第二旋转件112之间,中间传动组件动力输入端与第一传动轴105结合,中间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旋转件112配合,用于将第一传动轴105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二旋转件112;即第一传动轴105同时输出两路动力,其中一路由第一旋转件104输出至活检针组件,另一路动力经中间传动组件输出至第二旋转件112,以驱动第二旋转件112旋转,中间传动组件实现变速作用,使得第一旋转件104与第二旋转件112的转速不同;
即,当第一传动轴105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件104与第二旋转件112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从而为内刀管的旋转以及轴向移动提供不同转速的旋转动力。
采用上述结构,当第一传动轴接入旋转动力时,一路由第一传动轴直接输出,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另一路经变速机构变速传递至传动套,由传动套输出以驱动内刀管轴向平移,因而通过一个动力输入实现两种不同转速的输出;以便于通过单个电机实现内刀管旋转和轴向平移的同时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104和第二旋转件112均为齿轮,第一传动轴105与第二传动轴111平行设置。中间传动组件为齿轮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105和第二传动轴111共轴线,可以减小产品的径向尺寸,使其更紧凑。
通常来讲,第一旋转件104的转速大于第二旋转件112的转速,第一旋转件104的旋转动力用于带动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旋转,第二旋转件112的旋转动力用于带动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轴向前后移动,即中间传动组件和第二旋转件112形成减速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传动组件也可以为增速结构,此时第一旋转件104的转速小于第二旋转件112的转速,第一旋转件104输出的第一旋转动力用于驱动内刀管轴向移动,第二旋转件112输出的第二旋转动力用于驱动内刀管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111空套在第一传动轴105外,并能相对于第一传动轴105绕自身轴线旋转。即第二传动轴111套在第一传动轴105外,且两者可相对转动,轴向相对固定。如此,可以减小产品的轴向尺寸,使得产品更紧凑。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105后部设置有用于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部115,该扭矩传递部115包括供电机输出轴伸入的连接孔113以及沿径向开设的销孔114,以便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销轴连接,连接时销轴沿径向穿过输出轴和销孔114;扭矩传递部115也可以是扁位结构;扭矩传递部115可以是花键结构,也可以是截面为六边形的轴或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111整体为空心轴,该第二传动轴111通过第一轴承116外套在第一传动轴105的前部,第一轴承116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111可以仅仅后部为空心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105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传动轴111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结构。本例中,第一传动轴105前部尺寸小于后部尺寸,第二传动轴111的后端通过轴肩119限位,前端通过设置的挡圈120限位。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104和第二旋转件112均为齿轮,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106、中间轴108、第二中间齿轮107和第三中间齿轮109,第一中间齿轮106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05上,并随第一传动轴105同步旋转,用于向第二旋转件112输出旋转动力,所述中间轴108与第一传动轴105平行,第二中间齿轮107和第三中间齿轮109设置在中间轴108上并随中间轴108同步旋转,第二中间齿轮107和第三中间齿轮109均与中间轴108共轴;第二中间齿轮107与第一中间齿轮106啮合,第三中间齿轮109与第二旋转件112啮合。其中,第一中间齿轮106的外径和齿数小于第一旋转件104的外径和齿数,第二中间齿轮107的外径和齿数大于第一中间齿轮106的外径和齿数,第三中间齿轮109的外径和齿数小于第二中间齿轮107的外径和齿数;实现两级减速的同时,使得内部传动结构更为紧凑。图中箭头所示为动力传递方向示意。
由于第二传动轴111与第一传动轴105同轴,中间轴108与第一传动轴105平行,整个传动结构只有两条平行的轴线,进一步实现了紧凑布置,减小产品体积。
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传动轴111,第二旋转件112直接空套在第一传动轴105外,能够相对于第一传动轴105旋转,但轴向位置固定,第二旋转件112与第三中间齿轮109啮合。
本例中,第一旋转件104、第一中间齿轮106和第一传动轴105为一体结构。第二中间齿轮107、第三中间齿轮109与中间轴108为一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中间齿轮107、第三中间齿轮109分别通过键槽与中间轴108配合。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106、中间轴108、设置在所述中间轴108上并随中间轴108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107和第三中间齿轮109,中间轴108与第一传动轴105平行,第二传动轴111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轴111和第二旋转件112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110,第二中间齿轮107与第一中间齿轮106啮合,第三中间齿轮109与第四中间齿轮110啮合,第四中间齿轮110的外径大于第三中间齿轮109的外径,还可实现一次减速。
本例中,第二传动轴111、第四中间齿轮110和第二旋转件112为一体结构。
如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104可以在输出第一旋转动力至活检针组件的同时,与第二中间齿轮107(即传动齿轮)啮合,向中间轴108传递旋转动力,即可以不设置第一中间齿轮106;中间轴108至第二旋转件112的齿轮传动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结构。动力传递路径如图中箭头所示。其中第一传动轴105后部的扭矩传递部115可以设置内六方或者外六方结构(截面为六边形),以传递扭矩。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108、设置在所述中间轴108上并随中间轴108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107和第三中间齿轮109,中间轴108与第一传动轴105平行,第二传动轴111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轴111和第二旋转件112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110,第二中间齿轮107与第一旋转件104啮合,第三中间齿轮109与第四中间齿轮110啮合;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四中间齿轮110,第三中间齿轮109直接与第二旋转件112啮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106、中间轴108、设置在中间轴108上并随中间轴108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107,第一中间齿轮106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05上,并随第一传动轴105同步旋转,所述第一传动轴105、第二传动轴111、中间轴108平行设置,第二中间齿轮107同时与第二旋转件112和第一中间齿轮106啮合。即采用三根平行的轴,每根轴上设置一个齿轮进行变速传递。
如图8,所示当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结构用于活检装置时,动力传动结构和电机102均安装在壳体101内,第一传动轴105的后部与电机102连接并同步旋转,例如通过径向穿设的销轴118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扁位结构、花键、六方结构连接等。中间轴108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轴承117安装在壳体101内。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示意一种活检装置,包括上述的动力传动结构,还包括手柄组件100和检针组件200,活检针组件200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旋转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活检针组件的内刀管轴向移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第一输入齿轮203,该第一输入齿轮203与第一旋转件104啮合,以接入来自第一传动轴105的第一旋转动力,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第二输入齿轮205,该第二输入齿轮205与第二旋转件112啮合,以接入第二旋转动力。
如图10所示,活检针组件包括活检针壳体201、活检针、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活检针后部安装在活检针壳体201内,前部伸出活检针壳体201,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安装在活检针壳体201内,活检针包括外刀管211和内套于外刀管211的内刀管202,内刀管202能够被驱动沿自身轴线旋转,并且相对于外刀管211轴向运动;其中,外刀管211前端侧壁设置有用于组织进入的取样窗口212;第一传动机构与内刀管202后部连接,用于带动内刀管202旋转,而第二传动机构用于带动内刀管202沿轴向前后移动。
具体地,内刀管202外套有固定套204,固定套204与内刀管202固定连接并同步运动,第一输入齿轮203套设在固定套204外,与固定套204连接并同步转动,例如通过扁位结构或者花键配合;第一输入齿轮203的轴向被活检针壳体201限制,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例如可以在活检针壳体201内壁上开设凹槽213,第一输入齿轮203部分地位于凹槽213内,凹槽213两槽壁挡在第一输入齿轮203的两端外,来限制第一旋转件轴向移动;第一输入齿轮203、固定套204构成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当第一旋转件104带动第一输入齿轮203旋转时,通过固定套204带动内刀管202同步转动。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输入齿轮205和传动套206,传动套206套设在内刀管202外或者固定套204外,且传动套206与内刀管202之间轴向相对固定,不能轴向相对移动;本例中传动套206套设在固定套204外,内刀管202和固定套204能够相对于传动套206旋转,传动套206的后端通过固定套204上的第一凸台210轴向限位,传动套206的前端通过固定在内刀管202的上限位件207轴向限位;传动套206的外壁上至少一段设置有螺纹结构,第二输入齿轮205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输入齿轮205套在传动套206上,与传动套206螺纹配合,第二输入齿轮205的轴向位置同样可以通过活检针壳体201上开设的凹槽213来限制,参考第一输入齿轮203的轴向限位方式,第二输入齿轮205同样只旋转,不轴向移动;传动套206上还沿轴向开设有滑动槽208,活检针壳体201上设置有限转件209,限转件209伸入滑动槽208内限制传动套206旋转,传动套206可相对于限转件209轴向移动;当第二旋转件112带动第二输入齿轮205旋转时,传动套206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内刀管202同步轴向运动。
第一旋转件104的外径与第二旋转件112的外径相同时,第一输入齿轮203的外径与第二输入齿轮205的外径也可以设置为相同,以便合理布置空间。
其中动力传动结构可以设置在手柄组件100上,也可以设置在活检针组件200上.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动力输入,经过两条不同的传动路径,可输出两种转速,以适应活检针旋转和轴向移动的动力需求,为单电机驱动创造了条件,既能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又能降低产品的重量,提高医生操作的舒适性。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共轴线,可以减小产品的径向尺寸,使其更紧凑。便于将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设计为同规格,以及将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设计为同规格,便于齿轮的布置和配合。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用于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第二旋转动力的第二旋转件;
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空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二旋转件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四中间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随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中间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同时与第二旋转件和第一中间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传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一旋转件与传动齿轮啮合,并同时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二旋转件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随中间轴同步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第一旋转件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第四中间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传动轴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均为齿轮,且外径相同。
12.一种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用于输出第一旋转动力;
第二旋转件,空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用于输出第二旋转动力;
中间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旋转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同时旋转。
13.一种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
CN202321371149.1U 2023-05-31 2023-05-31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Active CN219763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149.1U CN219763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149.1U CN219763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3401U true CN219763401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1149.1U Active CN219763401U (zh) 2023-05-31 2023-05-31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3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5394B2 (ja) 切替式回転駆動装置
US5011341A (en) Two speed gear system for power tool
CN111973276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手端送管装置
CA2378923A1 (en) Rot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drive coupling for catheter assembly
CN219763401U (zh) 用于活检装置的动力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CN206745423U (zh) 医用切割装置
CN211325401U (zh) 磨削刀具的动力传动机构及磨削刀具
CN219699986U (zh) 用于活检装置的传动结构及活检装置
CN116636884A (zh) 单电机动力手柄及活检装置
CN216495408U (zh) 取样窗口大小可无级调节的活检手术装置
CN210644068U (zh) 一种乳房旋切刀
CN112492998A (zh) 剪切工具
CN216602935U (zh) 活检手柄双电机传动系统及活检装置
CN220236926U (zh) 单电机驱动的活检装置
CN214874233U (zh) 取力器、变速箱和车辆
CN219742760U (zh) 同轴活检装置
CN214964860U (zh) 一种搅拌机
CN106725747B (zh) 医用切割装置
CN219763399U (zh) 驱动组件和活检装置
CN21180357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剪线折弯工具
CN117357162A (zh)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CN217525209U (zh) 一种乳房旋切活检运动结构
CN218247262U (zh) 活检旋切装置的双齿轮传动机构
CN220279015U (zh) 一种切割倒角机上的切割动力头
US4834652A (en) Dental handpie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1121 Jupi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Gaoxin Park, northern New Distric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No. 9, middle section of Huangshan Avenue)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21 Jupi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High tech Park, New North Zone,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No. 9, Middle Section of Mount Huangshan Avenue)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