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4755U -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4755U
CN218234755U CN202221945378.5U CN202221945378U CN218234755U CN 218234755 U CN218234755 U CN 218234755U CN 202221945378 U CN202221945378 U CN 202221945378U CN 218234755 U CN218234755 U CN 218234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supporting part
automobile
matching surfac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53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一
郭洪钢
岳占芳
张欢
张树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53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4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4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4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其中,该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在后背门的门锁侧,第一支撑部上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配合面;第二支撑部对应第一支撑部设置在后围总成上,第二支撑部具有朝向上方的第二配合面;后背门关闭过程中,第一配合面滑动配合第二配合面,并在后背门关闭时,第一支撑部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叠放在第二支撑部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能够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对后背门的支撑,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的晃动摇摆,对后背门进行有效限位和支撑,消除后背门晃动产生的异响,提高后背门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两厢车型,特别是SUV(sport utilityvehicle,运动型多功能车)和MPV(multi-Purpose Vehicles,多用途汽车)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乘用车销售量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部分车型中,会配备能够侧开的后门(又称后背门、行李箱门),一般的,在后背门上还会设置备胎,因此,这种背负备胎的侧开式后背门整体重量较大。而汽车的后背门一般都需布置限位装置,其目的在于防止汽车在关闭后背门以及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和摇摆引起后背门与汽车后围、侧围和后保的磕碰,出现异响、掉漆甚至损坏的现象。
而侧开式后背门仅有车门侧部铰链及侧部门锁约束,对车身骨架刚度依赖较高,汽车后背门面积大而且较重,后背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下垂,左右晃动和摇摆等问题,现有的限位装置不能为后背门提供良好的支撑,这样将导致后背门与侧围外板之间的磕碰,产生异响出现掉漆的现象影响车身外观,更严重的时候会使后背门锁的锁舌磨断锁扣导致后背门锁功能失效,后背门无法正常关闭,影响侧开式后背门耐久可靠性和整车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为后背门提供支撑,提升后背门的耐久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设置在后背门的门锁侧,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配合面;
第二支撑部,对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后围总成上,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朝向上方的第二配合面;所述后背门关闭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面,并在所述后背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叠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个斜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叠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时,所述第一配合面抵压在所述第二配合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后背门固定;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后围总成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采用沉头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减重槽,所述减重槽一侧贯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其一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内埋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随所述后背门关闭而首次接触的引导端,所述引导端采用倒圆角过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二者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对后背门的限位和支撑,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的晃动摇摆,对后背门进行有效限位和支撑,消除后背门晃动产生的异响,提高后背门的耐久性。
另外,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在后背门关闭时,便于第二支撑部来承托并引导第一支撑部滑动进入到第二支撑部的上方,以使第二支撑部更好的配合第一支撑部来支撑后背门,进而提高后背门的稳定性。
并且,减重槽能够在不影响第一支撑部配合第二支撑部的前提下减轻第一支撑部的重量,使第一支撑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此外,加强骨架能够提高第一支撑部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背门和后围总成,所述后背门和所述后围总成上装配有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装配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能最大限度的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的晃动摇摆,对后背门进行有效限位和支撑,消除后背门晃动产生的异响,提高后背门的耐久性,并且有利于整车NVH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视角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视角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后背门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图7中C-C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部;10、第一配合面;11、第一连接孔;12、减重槽;13、加强骨架;14、第一引导端;2、第二支撑部;20、第二配合面;21、第二连接孔;22、第二引导端;30、连接件;4、后背门;5、后围总成;6、后保险杠;7、右侧围;8、左侧围;9、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整体结构上,该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其中,第一支撑部1设置在后背门4的门锁侧,第一支撑部1上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配合面10,第二支撑部2对应第一支撑部1设置在后围总成5上,第二支撑部2具有朝向上方的第二配合面20。
具体的,后背门4关闭过程中,第一配合面10滑动配合第二配合面20,并在后背门4关闭时,第一支撑部1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叠放在第二支撑部2上。
如上结构,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二者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对后背门4的限位和支撑,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4的晃动摇摆,对后背门4进行有效限位和支撑,消除后背门4晃动产生的异响,提高后背门4的耐久性。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及的后背门4的门锁侧,则是针对侧开式的后背门4,也就是说,后背门4还具有铰接侧,铰接侧和门锁侧位于后背门4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后背门4则可沿铰接侧开启或关闭,而支撑结构设置在后背门4门锁侧的下方,便能够更好的对后背门4悬空的门锁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后背门4的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优选为矩形块,以便加工制造。除此之外,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也可以设计为圆形块、多边形块等,第一支撑部1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改动,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当第一支撑部1固定在后背门4门锁侧的下方时,第一支撑部1的朝向下方的表面则是第一配合面10。对于固定在后围总成5上的第二支撑部2,由于后围总成5位于后背门4的下方,因此第二支撑部2朝向上方的表面则是第二配合面20。
为提高后背门4关门的便利性,第一配合面10和第二配合面20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个斜面,第一支撑部1叠放在第二支撑部2上时,第一配合面10抵压在第二配合面20上。另外,为避免后背门4关闭过程中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产生干涉导致关门困难,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可以设置一定间隙,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后背门4的下垂预变形。
具体而言,当后背门4关闭时,第一支撑部1随着后背门4运动,所以第一配合面10会滑动配合第二配合面20,因此第一配合面10的倾斜方向以图2中示出的方位来看,则是向右上方倾斜设置的,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部1的左侧厚度大于第一支撑部1的右侧厚度。那么匹配第一配合面10的第二配合面20则是向左下方倾斜设置的,也即第二支撑部2的左侧厚度小于第二支撑部2的右侧厚度,如此便可在后背门4关闭时,第二配合面20承托并引导第一配合面10,第二支撑部2滑动进入到第二支撑部2的上方,以使第二支撑部2更好的配合第一支撑部1来支撑后背门4,进而提高后背门4的稳定性。
对于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上穿设有连接件30,具体的,连接件30将第一支撑部1和后背门4固定,连接件30将第二支撑部2和后围总成5固定。
具体的,第一支撑部1上具有贯穿第一支撑部1两侧的第一连接孔11,第二支撑部2上具有贯穿第二支撑部2两侧的第二连接孔21。为便于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连接固定,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均采用圆形孔,以便布置连接件30,例如螺栓、铆钉等,但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也可为多边形孔等,在此不做限制。
为提高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连接稳定性,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孔11沿第一支撑部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第二连接孔21沿第二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采用沉头螺栓,沉头螺栓安装后能够让第一配合面10和第二配合面20保持平整,从而保证后背门4关闭的可靠性。
此外,结合图3所示,为减轻第一支撑部1的整体重量,第一支撑部1上开设有连通连接孔的减重槽12,减重槽12一侧贯穿第一支撑部1的其一侧壁。具体而言,减重槽12开设在第一配合面10上,减重槽12位于第一支撑部1厚度较大的一侧,且优选的,减重槽12的宽度与第一连接孔11的直径相同。因减重槽12的设置,使第一支撑部1的部分侧壁厚度减小,减重槽12能够在不影响第一支撑部1配合第二支撑部2的前提下减轻第一支撑部1的重量,第一支撑部1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参照图4,为提高第一支撑部1的整体强度,第一支撑部1内埋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骨架13。具体的,加强骨架13为板状,埋设在第一支撑部1内部,从而能够加强第一支撑部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第一支撑部1不易变形。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部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第二支撑部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从而满足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的配合强度,并在后背门4下垂变形后也能够使第一支撑部1位于第二支撑部2上方为后背门4提供支撑。
为提高后背门4关闭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6,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具有随后背门4关闭而首次接触的引导端,具体的,第一支撑部1具有第一引导端14,第二支撑部2具有第二引导端22,当第一支撑部1位于第二支撑部2正上方时,第一引导端14和第二引导端22位于相反的两侧,第一引导端14和第二引导端22均采用倒圆角过渡。基于第一引导端14和第二引导端22的形状布置,便能够在第一支撑部1进入到第二支撑部2的上方时,第二引导端22引导第一支撑部1进入,如此便可提高后背门4关闭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共同为后背门4提供支撑,减少后背门4的晃动导致的异响,同时第二支撑部2能够引导第一支撑部1,从而提高后背门4关闭的便利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后背门4和后围总成5,所述后背门4和所述后围总成5上装配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结合图7和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后背门4的两侧,分别是汽车的左侧围8和右侧围7,在后背门4顶部是汽车顶盖9,而后背门4下方则是后保险杠6,后围总成5位于后保险杠6内侧,实施例一的支撑结构位于后背门4和后围总成5之间。
本实施例的的汽车,通过装配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能最大限度的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背门4的晃动摇摆,对后背门4进行有效限位和支撑,消除后背门4晃动产生的异响,提高后背门4的耐久性,并且有利于整车NVH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部(1),设置在后背门(4)的门锁侧,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配合面(10);
第二支撑部(2),对应所述第一支撑部(1)设置在后围总成(5)上,所述第二支撑部(2)具有朝向上方的第二配合面(20);所述后背门(4)关闭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面(1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面(20),并在所述后背门(4)关闭时,所述第一支撑部(1)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叠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面(10)和所述第二配合面(20)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个斜面,所述第一支撑部(1)叠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2)上时,所述第一配合面(10)抵压在所述第二配合面(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将所述第一支撑部(1)与所述后背门(4)固定;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支撑部(2)与所述后围总成(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30)采用沉头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减重槽(12),所述减重槽(12)一侧贯穿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其一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内埋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骨架(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部(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具有随所述后背门(4)关闭而首次接触的引导端,所述引导端采用倒圆角过渡。
10.一种汽车,包括后背门(4)和后围总成(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4)和所述后围总成(5)上装配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
CN202221945378.5U 2022-07-26 2022-07-26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8234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5378.5U CN218234755U (zh) 2022-07-26 2022-07-26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5378.5U CN218234755U (zh) 2022-07-26 2022-07-26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4755U true CN218234755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5378.5U Active CN218234755U (zh) 2022-07-26 2022-07-26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4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1708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JP4495718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US20160347373A1 (en) Rear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2009535255A (ja) 軽量モジュール式ヒンジドア
RU2502626C2 (ru) Кузов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02211447A (ja) スポーツユーティリティートラックのミッドゲート設置構造
CN218234755U (zh) 汽车后背门支撑结构及汽车
CN107599999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3375067A (zh) 一种具有汽车背门锁扣结构
CN212827831U (zh) 汽车后背门锁扣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15621835U (zh) 侧护板
CN217918150U (zh) 护栏安装结构及车辆
KR100475885B1 (ko) 가이드 범퍼가 결합된 스트라이커 구조
CN218844054U (zh) 车箱后板组件和车辆
CN217864389U (zh) 一种后内轮罩前部加强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4834389B (zh) 一种安全带安装结构
CN220904648U (zh) 汽车尾门及汽车
CN217892473U (zh) 剪刀门组件和车辆
CN221113765U (zh) 背门槛与行李箱侧饰板配合结构及汽车
US11873027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0001789B (zh) 机舱盖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0116370U (zh) 用于车辆的后尾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69631U (zh) 发动机罩锁止机构和车辆
JP4502681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212046823U (zh) 汽车举升门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