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8516U - 顶盖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顶盖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8516U
CN218198516U CN202222744582.7U CN202222744582U CN218198516U CN 218198516 U CN218198516 U CN 218198516U CN 202222744582 U CN202222744582 U CN 202222744582U CN 218198516 U CN218198516 U CN 218198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cross beam
vehicle
protrusion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4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艳宾
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4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8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8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8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盖总成和车辆,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本体;前横梁,所述前横梁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的前侧;后横梁,所述后横梁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的后侧;中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所述前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间距不同。如此,在顶盖总成上设置有间隔的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并使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间距不同,使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区域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区域具有强度差异,进而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可利用该处不同区域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

Description

顶盖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盖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NVH特性给汽车用户感受是最表面和最直接的。汽车NVH特性是汽车行业与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关注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用户对大空间需求不断提升,对于空间较大的车型,车身大板件增多,板件振动控制成为NVH控制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天窗结构是车辆重要大板件结构,路面激励易导致大板件产生振动,进而导致车内路噪问题。
相关技术中,大多车型上的天窗结构,通过提升顶盖、天窗安装位置板件厚度来提升强度,降低振动响应。但是该设计增重较多,未充分利用结构设计提升强度,造成重量增加较多,并且振动衰减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降低路面激励产生路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顶盖总成,将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间距设计不同,使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区域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区域具有强度差异,即可提升结构强度,还可以降低振动传递响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顶盖总成,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本体;前横梁,所述前横梁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的前侧;后横梁,所述后横梁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的后侧;中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所述前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间距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通过在顶盖总成上设置有间隔的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可以很好地适应车辆车身的要求,并且,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间距有所不同,可以使前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区域与中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区域具有强度差异,进而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当路面振动传递至整车时,可利用该处不同区域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强度差异实现了顶盖总成的局部避频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优化车内中低频声,为驾乘人员打造一个安静舒适乘坐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中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间距为b,所述a和所述b满足关系式:0.4<a/b<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横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横梁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且构造为拱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横梁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且多个所述第一开孔间隔设置;以及,所述中横梁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翻边且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顶盖本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横梁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连接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凸起背离所述第三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三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顶盖本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槽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三翻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槽且构造为拱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凸起上的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三凸起上的所述第二开孔错位排布且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前天窗口和后天窗口,所述前天窗口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所述后天窗口设置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间隔设置;以及,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天窗口之间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后天窗口之间,多个所述第三凹槽沿所述顶盖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顶盖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局部结构图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局部结构图三;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局部结构图四;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的局部结构图五。
附图标记:
100、顶盖总成;
10、顶盖本体;11、前天窗口;12、后天窗口;13、第三凹槽;
20、前横梁;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
30、后横梁;31、第二凸起;32、第三凸起;33、第二翻边;34、第三翻边;35、第一开口槽;36、第二开口槽;37、第二开孔;
40、中横梁;41、第一凸起;42、第一翻边;43、第一开孔;
200、车身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总成100,以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顶盖总成100的车辆。
结合图1-图3所示,顶盖总成100包括:顶盖本体10、前横梁20、后横梁30和中横梁40。
其中,前横梁20设置在顶盖本体10的前侧,后横梁30设置在顶盖本体10的后侧,以及中横梁40设置在前横梁20和后横梁30之间。如此设置,前横梁20位于靠近车辆车头的部分,中横梁40位于靠近车辆车身的部分,后横梁30位于靠近车辆车尾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20为拱形结构,利用拱形结构具有强度大特点可以提升前横梁20的结构强度,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与顶盖总成10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前横梁20、中横梁40及后横梁30均为钢板材质,钢板具有连接强度高、抗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能力强的优点,以适应车辆车身的要求。
并且,前横梁20和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不同。如此设置,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有所不同,可以使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区域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区域具有强度差异,进而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当路面振动传递至整车时,可利用该处不同区域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强度差异实现了顶盖总成100的局部避频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优化车内中低频声。
由此,通过在顶盖总成100上设置有间隔的前横梁20、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可以很好地适应车辆车身的要求,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有所不同,可以使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区域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区域具有强度差异,进而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当路面振动传递至整车时,可利用该处不同区域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强度差异实现了顶盖总成100的局部避频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优化车内中低频声,为驾乘人员打造一个安静舒适乘坐空间。
进一步地,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为h,h满足关系式:0.4<h<0.6。如此设置,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20与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约占顶盖本体10的1/3,中横梁40与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约占顶盖本体10的2/3,从而实现顶盖总成100整体结构的强度差异,有效降低振动响应灵敏度。
进一步地,前横梁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1,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如此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前横梁2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即前横梁2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连接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使得上述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共同形成土字形结构或工字形结构,例如本实用新型中为土字形结构,相比于平直结构的前横梁20结构而言,在不增加前横梁20厚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顶盖总成100的结构强度的提升。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所形成的土字形结构或工字形结构可以设置在前横梁20处于车辆的中间位置,可以有效增强中间薄弱位置的结构强度。当然,还可以在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述的土字形结构或工字形结构,在不增加前横梁20的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前横梁20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土字形结构或工字形结构或多个第一凹槽21之间具有不同的强度,可以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当路面振动传递至整车时,可利用该处不同位置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从而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即,强度差异实现了前横梁20结构的局部避频设计,从而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优化车内中低频声,为驾乘人员打造一个安静舒适乘坐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所示的长度方向为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箭头所指的前为车辆朝向车头的一侧,即车辆的前侧,箭头所指的后为车辆朝向车尾的一侧,即车辆的后侧,以及箭头所指的左为车辆在宽度方向的左端,即车辆的左端,箭头所指的右为车辆在宽度方向的右端,即车辆的右端。本实用新型的方位主要以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车辆的前后左右为主要基准方向。
其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可以设置在8mm~12mm范围内,例如10mm,使前横梁在此处的厚度尺寸适中,不会过薄,可以有效确保前横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实现减重。
而且,前横梁20、后横梁30和中横梁40在顶盖本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车身纵梁200固定连接,利用各自自身的强度以及车身纵梁200的强度,可以有效提升顶盖总成100的强度。
此外,前横梁20为拱形结构,如此,可以利用拱形结构具有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提高前横梁20在顶盖总成100的位置强度,并且对于整车造型可以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并且,前横梁20朝向车辆前方凸起以形成拱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前侧的结构强度。以及,拱形结构的高宽比范围可以设置在0.07~0.013之间,例如拱形结构的高宽比为0.01,设置合理,不会使拱形结构弯曲过度,且不会过分平直,可以有效提高前横梁20的结构强度。倘若高宽比的值过大,意味着弯曲程度较大,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使得前横梁20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造成车辆严重变形,从而对驾乘人员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倘若高宽比的值过小,则弯曲程度较小,不足以提升前横梁20的结构强度,则失去拱形结构的意义。其中,高宽比为拱形结构的矢高与拱形结构的弦长的比值,弦长为拱形结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线,矢高为从弦长的中心向拱形结构做垂直段且与拱形结构相交的点之间的连线。
由此,通过在顶盖总成100上设置有间隔的前横梁20、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可以很好地适应车辆车身的要求,并且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前横梁2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即前横梁2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连接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共同形成土字形结构或工字形结构,相比于平直结构的前横梁20结构而言,能够结合前横梁20的自身特点进行结构设计,在不增加前横梁20厚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前横梁20以及顶盖总成100的结构强度的提升,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车辆车身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前横梁20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设置在前横梁20的左右两端,并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如此设置,前横梁2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端设置多个第二凹槽22,并且第二凹槽22为拱形结构,利用拱形结构具有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提升前横梁20两端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第一凹槽21和多个第二凹槽22间隔设置,使得前横梁20的不同位置上存在强度差异,强度不同,进而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振动激励以及路面振动传递至整车时,可利用该处不同位置的振动频率吸收振动,从而不会使整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现象。即,强度差异实现了前横梁20结构的局部避频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优化车内中低频声,为驾乘人员打造一个安静舒适乘坐空间。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41,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翻边42,并且第一翻边42与顶盖本体1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即中横梁4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一凸起41,使得第一凸起41沿中横梁4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即中横梁4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一翻边42,使得第一凸起41和两侧的第一翻边42与顶盖本体10形成封闭的盒状结构,利用该结构具有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中横梁40在顶盖本体10上的结构强度。其中,两侧的第一翻边42可以提升与顶盖本体10之间的连接面积,保证中横梁40与顶盖本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设置在100mm~115mm范围内,第一翻边42的尺寸可以设置在12mm~22mm范围内,设置合理,可以有效保证第一翻边42与顶盖本体10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提高中横梁40在顶盖总成100上的安装强度。
其中,第一凸起4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43,并且多个第一开孔43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在第一凸起41上设有多个第一开孔43,在本实施例中,依据第一凸起41的长度设置有十个第一开孔43,在不影响提升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实现减重降成本设计,符合车辆轻量化的设计。此外,第一开孔43可以为椭圆形孔或者长圆形孔,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后横梁3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连接相互连接,第二凸起31背离第三凸起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33,第三凸起32背离第二凸起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34,第二翻边33和第三翻边34与顶盖本体1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后横梁3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即后横梁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设有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使得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相互连接使得后横梁30的横面形成双拱形结构,利用双拱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后横梁30在顶盖本体10上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二凸起31背离第三凸起32的一侧设有第二翻边33,第三凸起32背离第二凸起31的一侧设有第三翻边34,使得第二翻边33、第二凸起31、第三凸起32和第三翻边34与顶盖本体10之间形成封闭腔体,利用封闭腔体和双拱形结构可以更好地提升后横梁30在顶盖总成100上的位置强度,从而可以提升顶盖总成100的整体强度。
其中,第二翻边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槽35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和/或,第三翻边3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槽36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如此设置,在第二翻边33上设有拱形结构的第一开口槽35,利用拱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提升后横梁30的一侧边缘位置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实现减重效果。在第三翻边34设有拱形结构的第二开口槽36,同理,可以提升后横梁30的另一侧边缘位置的结构强度,同时实现减重。并且,第一开口槽35的数量可以为至少六个,第二开口槽36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三个,使得后横梁30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位置存在强度差异,进而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可以有效吸收车身振动,从而实现了顶盖总成100的局部避频设计,有效降低了振动传递灵敏度。
并且,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37,第二凸起31上的第二开孔37和第三凸起32上的第二开孔37错位排布,并且数量不同。如此设置,在第二凸起31的第二开孔37和第三凸起32上的第二开孔37错位排布,并且数量不同,在减重的同时实现双拱形结构的局部避频设计,避免产生局部共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路面激励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凸起31上设有八个第二开孔37,第三凸起32上设有七个第二开孔37,使得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的不同位置具有强度差异,进而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可以更好地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激励能量,从而更好地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有效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顶盖本体10上设置有前天窗口11和后天窗口12,前天窗口11设置在前横梁20和中横梁40之间,后天窗口12设置在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之间,并且分别与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间隔设置;以及,顶盖本体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3,并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其中一部分第三凹槽13设置在中横梁40和后天窗口12之间,并且另一部分第三凹槽13设置在后横梁30和后天窗口12之间,多个第三凹槽1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也就是说,在顶盖本体10上开设有前天窗口11和后天窗口12,前横梁20设在前天窗口11的一侧,中横梁40设在前天窗口11的另一侧,以提升前天窗口11的两侧的安装位置强度,后天窗口12设在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之间,并且与中横梁40和后横梁30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后横梁30主要对顶盖总成100的另一侧起到关键的强度支撑作用。其中,在后横梁30与后天窗口12之间的顶盖本体10上,以及在后天窗口12与中横梁40之间的顶盖本体10上设有多个拱形结构的第三凹槽13,利用拱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顶盖本体1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对车辆的顶部起到有效的支撑保护作用,以及为车内顶部的装饰板提供可靠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凹槽1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或顶盖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范围设置在75mm~85mm范围内,例如80mm,这样可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或顶盖本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三凹槽13,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总成100的宽度尺寸,设置有四个间隔的第三凹槽13,四个第三凹槽13均匀地排布中横梁40与后天窗口12之间的顶盖本体10上,四个第三凹槽13均匀地排布后横梁30与后天窗口12之间的顶盖本体10上,从而可以有效提升顶盖本体10的结构强度,并且整体强度较为均匀。当然,根据实际尺寸适当调整第三凹槽13的数量。其中,车辆的宽度方向与顶盖本体10的宽度方向为同一方向,车辆的长度方向与顶盖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为同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顶盖总成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本体(10);
前横梁(20),所述前横梁(20)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10)的前侧;
后横梁(30),所述后横梁(30)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10)的后侧;
中横梁(40),所述中横梁(40)设置在所述前横梁(20)和所述后横梁(30)之间,所述前横梁(20)和所述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中横梁(40)和所述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0)与所述中横梁(40)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中横梁(40)与所述后横梁(3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为h,所述h满足关系式:0.4<h<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1),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设置在所述前横梁(20)的左右两端且构造为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41)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凸起(4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43)且多个所述第一开孔(43)间隔设置;以及,
所述中横梁(4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翻边(42)且所述第一翻边(42)与所述顶盖本体(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3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31)和第三凸起(32)连接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凸起(31)背离所述第三凸起(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33),所述第三凸起(32)背离所述第二凸起(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34),所述第二翻边(33)和所述第三翻边(34)与所述顶盖本体(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槽(35)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和/或,
所述第三翻边(3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槽(36)且构造为拱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31)和所述第三凸起(3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37),所述第二凸起(31)上的所述第二开孔(37)和所述第三凸起(32)上的所述第二开孔(37)错位排布且数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10)上设置有前天窗口(11)和后天窗口(12),所述前天窗口(11)设置在所述前横梁(20)和所述中横梁(40)之间,所述后天窗口(12)设置在所述中横梁(40)和所述后横梁(30)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横梁(40)和所述后横梁(30)间隔设置;以及,
所述顶盖本体(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3)且构造为拱形结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三凹槽(13)设置在所述中横梁(40)和所述后天窗口(12)之间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三凹槽(13)设置在所述后横梁(30)和所述后天窗口(12)之间,多个所述第三凹槽(1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总成(100)。
CN202222744582.7U 2022-10-18 2022-10-18 顶盖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8198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4582.7U CN218198516U (zh) 2022-10-18 2022-10-18 顶盖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4582.7U CN218198516U (zh) 2022-10-18 2022-10-18 顶盖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8516U true CN218198516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4582.7U Active CN218198516U (zh) 2022-10-18 2022-10-18 顶盖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8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98516U (zh) 顶盖总成和车辆
CN218751024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8198518U (zh) 天窗加强板和车辆
CN215285016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车身及车辆
CN214001840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8198517U (zh) 天窗加强板和车辆
CN221293812U (zh) 一种车身顶盖横梁及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9172528U (zh) 一种车身后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662067U (zh) 机舱纵梁与a柱连接结构和车辆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20374635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8430802U (zh) 天窗中横梁、天窗以及车辆
CN217945324U (zh)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车身纵梁组件及车辆
CN214138145U (zh) 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架
CN217598692U (zh) 门柱外板、门柱总成和车辆
CN219487564U (zh) 一种高吸能碳纤维泡沫铝汽车门槛梁结构
CN218986772U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9406114U (zh) 汽车后背门骨架结构
CN215155060U (zh) 地板加强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8662043U (zh) 车身悬置安装点结构及非承载式汽车
CN218662057U (zh) 下a柱和车辆
CN212386587U (zh) 一种降低路噪的后围支架
CN218084984U (zh) 车身后弹簧安装结构、减震组件和车辆
CN212637710U (zh) 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