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6700U -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6700U
CN218196700U CN202222427283.0U CN202222427283U CN218196700U CN 218196700 U CN218196700 U CN 218196700U CN 202222427283 U CN202222427283 U CN 202222427283U CN 218196700 U CN218196700 U CN 218196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insert
mold
mold insert
h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72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engde Plastic Hardware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engde Plastic Hardware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engde Plastic Hardware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engde Plastic Hardware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72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6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6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6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模仁上在型腔的旁侧可拆卸固设有镶件,每个镶件上均设有次流道,每个次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型腔和主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镶件设在型腔的旁侧,并在镶件上设与型腔和主流道相连通的次流道,需要修整流道时,只需取下模仁端部的避空板,并将镶件从模仁端部的卡槽内取出,即可直接查看模具的喇叭口(进胶口)、次流道、主流道和进胶流道,无需将模仁从模板上拆解下来,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通过在次流道的端部设内缩的喇叭口,可将进胶口转变为细水口结构,满足壳体类塑件的成型进胶要求,并通过在镶件上设置加强凸起,可增强喇叭口的抗冲击能力,减缓流道变形,延长模具流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一些结构复杂的曲面类塑胶件时,一般采用热流道模具来生产,同时,为了避免在产品外观面上留下瑕疵,并避让产品的弧形结构,通常会将进胶口设在塑件的内表面,并将流道设计为弯道。但在制造模具时,连续的弧形进胶流道往往较难加工,因此,大多采用两个甚至多个镶件拼接来形成弧形流道,镶件的定位端挂在模仁与模板的连接处。这种结构便于生产加工,但模具的拆装较为繁琐,当模具流道出现堵塞需要维修时,需要将模板和模仁全部拆下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模具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当需要修整流道时,只需取下模仁端部的避空板,并将镶件从模仁端部的卡槽内取出,即可直接查看模具的喇叭口(进胶口)、次流道、主流道和进胶流道,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设在模仁上,所述模仁的一端部设有型腔,所述模仁上在所述型腔的旁侧设有一个以上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可拆卸固设有一镶件,每个所述镶件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牛角形的次流道,每个所述次流道的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镶件的第二侧壁上,并与所述型腔相连通,另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镶件的第三侧壁上,并与主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与进胶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和进胶流道均设在所述模仁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仁上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镶件,两所述镶件的第二侧壁上和所述模仁上均设有一个以上定位槽,若干所述定位槽内装设有一避空板,所述避空板设在所述主流道和两所述次流道的上方,以避免胶液从所述主流道和所述次流道内溢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镶件均与所述模仁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镶件上均设有一个以上沉头式的螺纹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次流道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端部均设有内收的喇叭口,每个所述喇叭口均延伸到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上在所述喇叭口的外围均设有加强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加强凸起均与一所述镶件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镶件设在模仁上型腔的旁侧,并在镶件上开设牛角形的次流道将熔融胶液导引至型腔内,当需要修整流道时,取下模仁端部的避空板,并将镶件从模仁端部的卡槽内取出,即可直接查看模具的喇叭口(进胶口)、次流道、主流道和进胶流道,无需将模仁从模板上拆解下来,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通过在次流道的端部设内缩的喇叭口,可将进胶口转变为细水口结构,满足壳体类塑件的成型进胶要求,并通过在镶件上设置加强凸起,可增强喇叭口的抗冲击能力,减缓流道变形,延长模具流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的弯道进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仁;2、型腔;3、卡槽;4、镶件;5、次流道;501、喇叭口;6、主流道;7、进胶流道;8、定位槽;10、螺纹通孔;11、加强凸起;12、模板;A、第一侧壁;B、第二侧壁;C、第三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中示出了目前模具上这类进胶结构的常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要维修流道或镶件4,必须要将模仁1从模板上拆下来,或将模板连同模仁1一起拆解下来,才能拆解镶件4,操作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设在模仁1上,模仁1的一端部设有型腔2,模仁1上在型腔2的旁侧设有一个以上卡槽3,每个卡槽3内均可拆卸固设有一镶件4,每个镶件4的第一侧壁A上均设有牛角形的次流道5,每个次流道5的一端部均延伸到镶件4的第二侧壁B上,并与型腔2相连通,另一端部均延伸到镶件4的第三侧壁C上,并与主流道相6连通,主流道6与进胶流道7相连通,主流道6和进胶流道7均设在模仁1上。
具体的,模仁1上在进胶流道7的两侧均设有一镶件4,两镶件4的第二侧壁B上和模仁1上均设有一个以上定位槽8,若干定位槽8内装设有一避空板,避空板设在主流道6和两次流道5的上方,以避免胶液从主流道6和次流道5内溢出。
为了便于展示镶件4和模具流道的整体结构,附图2中未示出避空板。
具体的,每个镶件4均与模仁1螺接。
具体的,每个镶件4上均设有一个以上沉头式的螺纹通孔10。
本实用新型中镶件4设在模仁1的外露端部,为了确保合模时前后模精准匹配,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件均采用沉头结构。
具体的,每个次流道5与型腔2相连通的端部均设有内收的喇叭口501,每个喇叭口501均延伸到第二侧壁b上,第二侧壁B上在喇叭口501的外围均设有加强凸起11。
具体的,每个加强凸起11均与一镶件4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镶件4设在模仁1上型腔2的旁侧,并在镶件4上开设牛角形的次流道5将熔融胶液导引至型腔2内,当需要修整流道时,取下模仁1端部的避空板,并将镶件4从模仁端部的卡槽3内取出,即可直接查看模具的喇叭口501(进胶口)、次流道5、主流道6和进胶流道7,无需将模仁1从模板12上拆解下来,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通过在次流道5的端部设内缩的喇叭口501,可将进胶口转变为细水口结构,满足壳体类塑件的成型进胶要求,并通过在镶件4上设置加强凸起11,可增强喇叭口501的抗冲击能力,减缓流道变形,延长模具流道的使用寿命。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设在模仁上,所述模仁的一端部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上在所述型腔的旁侧设有一个以上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均可拆卸固设有一镶件,每个所述镶件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牛角形的次流道,每个所述次流道的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镶件的第二侧壁上,并与所述型腔相连通,另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镶件的第三侧壁上,并与主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与进胶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和进胶流道均设在所述模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上在所述进胶流道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镶件,两所述镶件的第二侧壁上和所述模仁上均设有一个以上定位槽,若干所述定位槽内装设有一避空板,所述避空板设在所述主流道和两所述次流道的上方,以避免胶液从所述主流道和所述次流道内溢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镶件均与所述模仁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镶件上均设有一个以上沉头式的螺纹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次流道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端部均设有内收的喇叭口,每个所述喇叭口均延伸到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上在所述喇叭口的外围均设有加强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强凸起均与一所述镶件一体成型。
CN202222427283.0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Active CN218196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7283.0U CN218196700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7283.0U CN218196700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6700U true CN218196700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7283.0U Active CN218196700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6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96700U (zh)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CN201120417Y (zh) 开口管铝型材热挤压模具
CN210477670U (zh) 一种蓄电池盖热流道塑胶模具
CN212736878U (zh) 一种电子琴琴键注塑模具
CN210389949U (zh) 一种长导光条注塑模具及其齿镶块结构
CN112959617A (zh) 一出二铅酸电池盒注塑模具
CN209832442U (zh) 一种组合式塑料桌子桌面板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3291151U (zh) 成型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4056271U (zh) 一种有细小通孔硅橡胶模具开模结构
CN216758112U (zh) 一种压铸三板模细水口结构
CN212826579U (zh) 一种镶拼结构的大抽屉模具滑块
CN215791289U (zh) 一种薄壁成型防拉注塑模具
CN216732749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10590286U (zh) 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
CN216099932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截流镶件
CN212147325U (zh) 嵌块可移动式注塑模具
CN219686423U (zh) 一种空气消毒器壳体注塑模具
CN213107960U (zh) 一种具有倒扣加固式结构的左右开注塑模具
CN219052876U (zh) 用于压铸模具高效冷却结构
CN219133103U (zh) 一种胶框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9632562U (zh) 一种用于缸盖的压铸模具
CN213671755U (zh) 一种带减薄散热齿结构件高效进胶口的模具
CN212860231U (zh) 一种用于加工手柄的注塑模具
CN220075422U (zh) 一种车载音响后壳成型模具的进胶结构
CN212350326U (zh) 三模板直浇道脱模改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