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2922U - 电磁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2922U
CN218162922U CN202222333091.3U CN202222333091U CN218162922U CN 218162922 U CN218162922 U CN 218162922U CN 202222333091 U CN202222333091 U CN 202222333091U CN 218162922 U CN218162922 U CN 218162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fa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30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任
陆宇
张由之
吕顺召
覃琼
王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30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2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2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292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5726 priority patent/WO202404634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电磁加热设备包括: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壳体底部,出风口位于壳体周侧;风机组件,设于壳体内,与进风口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向风机组件周侧扩散的气流。通过上述方式布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设置能够向四周扩散气流的风机组件,使扩散出的气流可以覆盖壳体内部的整个空间,使风机组件四周的发热结构均可以解除并与散热气流进行换热。克服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产品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满足多头灶的散热需求,多在机壳上设置进风口以及开向某一方向的出风口,进而通过依次穿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气流携带走内部热量。但单一流向的散热气流无法保证覆盖到内部所有发热结构,导致多头灶存在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
因此,如何设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电磁加热设备包括: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壳体底部,出风口位于壳体周侧;风机组件,设于壳体内,与进风口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向风机组件周侧扩散的气流。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电磁加热设备能够生成电磁场,目标容器放置在电磁加热设备上方,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目标容器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通过高温目标容器将食材烹制为成品食物。
电磁加热设备包括壳体和风机组件,壳体为电磁加热设备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电磁加热设备上的其他结构,例如生成电磁场的电磁加热组件便安装在壳体内。其中,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在壳体内驱动气体流动,以产生散热气流。散热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由出风口排出至壳体外,以一同携带走壳体内部工作结构上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效果。
相关技术中,多头灶、电磁炉等产品中,机壳内部的电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被加热的目标容器上的部分热量也会传递至机壳内部。为散发掉上述热量,多通过在机壳内构造散热风道来完成散热。
相关技术中,为满足多头灶的散热需求,多在机壳上设置进风口以及开向某一方向的出风口,进而通过依次穿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气流携带走内部热量。但单一流向的散热气流无法保证覆盖到内部所有发热结构,导致多头灶存在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但朝向单一的出风口所构成的散热气流的覆盖空间有限,极易出现散热死角,无法确保散热气流能够覆盖壳体内的所有发热结构。以至于散热气流无法满足产品的实际散热需求,导致产品存在散热效果差,安全性低,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所限定的电磁加热设备中,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底部,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周侧,进风口可以在壳体周侧朝向多个方向。在此基础上,风机组件相对出风口设置,开启后风机组件将由进风口抽入的气流向风机组件的周侧扩散,以使扩散的气流最终汇集至出风口所在区域并由出风口排出壳体。通过上述方式布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设置能够向四周扩散气流的风机组件,使扩散出的气流可以覆盖壳体内部的整个空间,使风机组件四周的发热结构均可以解除并与散热气流进行换热。即便某一朝向上未设置出风口,朝该方向流动的气流依旧可以对流经区域的发热件进行散热,并最终汇集至出风口并由出风口排出。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壳体的周侧设置出风口并设置向四周扩散气流的风机组件,克服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产品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进而实现优化电磁加热设备结构布局,提升电磁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电磁加热设备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电磁加热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前侧和/或后侧;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出风口的朝向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的周侧包括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根据出风口的朝向,出风口划分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侧和/或壳体的后侧,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和/或壳体的右侧。即可以在壳体周侧的相邻两个方向布置出风口,也可以在壳体周侧的四个方向均布置出风口。通过在至少相邻的两个方向布置出风口,可以扩大散热气流在壳体内部的覆盖范围,避免朝单一方向汇集的散热气流因无法覆盖整个壳体内部空间而产生散热死角。进而实现优化出风口分布,提升散热气流覆盖率,强化散热效率,提升电磁加热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仅在壳体的前侧或壳体的后侧设置第一出风口;壳体的左侧和壳体的右侧均设有第二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签署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出风口的朝向。具体地,壳体的左侧和壳体的右侧均设置由第二出风口。而第一出风口仅设置在壳体的前侧和壳体的后侧的其中一侧上。通过限定上述三侧出风的出风口分布方式,可以在保证散热气流对壳体内部空间的覆盖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减少出风口朝向和出风口总面积来提升散热气流的强度,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仅在壳体的前侧设置第一出风口,电磁加热设备的后侧多紧靠墙壁设置,将第一出风口仅设置在壳体前侧可以避免出现出风口被墙壁堵塞,无法顺利排风的现象。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送风部,与第一出风口间隔,用于向第一出风口输送气流;第二送风部,设于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用于向第二出风口输送气流。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送风部和第二送风部。具体地,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第二送风部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一送风部之间。以仅在壳体的前侧设置第一出风口为例,第一送风部靠近壳体的后侧设置,第二送风部则设置在第一送风部的前侧。以壳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由第一出风口为例,第一送风部设置于中心区域,第一送风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送风部。
其中,第一送风部用于生成向第一出风口流动的第一气流,即第一气流由第一出风部向壳体的前侧和/或后侧流动,以通过第一气流覆盖第一送风部前后空间的发热结构。第二送风部同时向壳体的左右两个第二出风口输送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主要携带走第二送风部左右两侧发热结构上的热量。通过将第二送风部布置在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可以在第二出风部的左右两侧交叉、汇集。从而提升第二送风部左右两侧空间的散热效率。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散热效果,提升电磁加热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内的发热结构集中分布在第二送风部的左右两侧,以通过交叉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实现集中散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送风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送风部,其中每个第二送风部均向左右两侧的第二出风口输送第二气流,以通过多个第二送风部共同对左右两侧的发热结构进行散热。
通过在第一送风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送风部,可以分摊左右两侧的散热压力,从而减小单个第二送风部的送风需求,从而缩小单个第二送风部的尺寸,以避免尺寸过大的第二送风部过渡侵占左右两侧的空间,从而为壳体内部发热结构的布局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实现提升散热气流利用率,增强散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风口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送风部和第二送风部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由壳体的前侧至壳体的后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进风口的形状和送风部的对应分布方式作出说明。具体地,进风口呈条状,条状进风口在壳体底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由壳体的前侧至壳体的后侧,即壳体的厚度方向。在此基础上,第一送风部和第二送风部同样沿厚度方向延伸,从而尽可能缩减对送风部左右两侧空间的侵占,为合理布局发热机构提供便利条件。
进一步地,进风口沿壳体的中线分布,以在进风口左右两侧划分出对称的两个空间,从而提升散热气流的均匀性,降低出现较为明显的散热强区和散热弱区的可能性,进而增强散热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送风部包括:第一风机,与进风口相对;第一导风筋,环绕第一风机,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送风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送风部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导风筋。第一风机的进风侧朝向壳体底部的进气口,第一风机的出风侧朝向第一风机的四周,第一风机由进气口抽入空气,并将空气加压后朝四周排放。第一导风筋设置在第一风机的周侧,环绕第一风机设置,且第一导风筋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避开第二导风部,且朝向第二导风部的左右两侧。第一风机工作后,向四周扩散的气流在遇到第一导风筋后沿第一导风筋汇集至第一开口,最终向第一开口朝向区域流动,以形成前述第一气流。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筋包括两个第一开口,其中一个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送风部的左前方,即第二送风部的左侧区域,另一个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送风部的右前方,即第二送风部的右侧区域。风机和导风筋所组成的送风部结构复杂度较低,能够降低工艺复杂度和生产装配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送风部包括:第二风机,与进风口相对;第二导风筋,环绕第二风机,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二送风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二送风部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导风筋。第二风机的进风侧朝向壳体底部的进气口,第二风机的出风侧朝向第二风机的四周,第二风机由进气口抽入空气,并将空气加压后朝四周排放。第二导风筋设置在第二风机的周侧,环绕第二风机设置,且第二导风筋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导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工作后,向四周扩散的气流在遇到第二导风筋后沿第二导风筋汇集至第二开口,最终排向第二出风口,以形成前述第二气流。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筋包括两个第二开口,其中一个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的左侧区域,向壳体左侧的第二出风口输送气流。另一个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的右侧区域,向壳体右侧的第二出风口输送气流。同样的,风机和导风筋所组成的送风部结构复杂度较低,能够降低工艺复杂度和生产装配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轴流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选择轴流风机作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轴流风机具备内部气流平行于风轮轴线方向,输出气流趋近于风轮径向的特点,能够适配底部抽风,周侧排风的需求。且轴流风机对高度方向上的尺寸需求交底,选择轴流风机有利于降低电磁加热设备的厚度,进而降低布置和收纳电磁加热设备的难度,提升电磁加热设备的实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的叶轮直径大于第二风机的叶轮直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第一风机的叶轮直径为第一直径,第二风机的叶轮直径为第二直径。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通过设置叶轮直径较大的第一风机,可以充分利用第一送风部左右两侧的空间,以通过增大叶轮尺寸生成强劲的第一气流,从而增强第二送风部左右两侧的散热效果。
通过设置叶轮直径较小的第二风机,可以避免叶轮过度侵占左右两侧空间,降低第二送风部与发热结构干涉的可能性,为左右布置发热结构提供便利条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主板,设于出风口和风机组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前述发热结构包括主板,主板包括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PCB上的控制芯片、供电单元、传感器、开关管等。主板用于控制电磁加热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电磁加热设备的自动化需求和智能化需求。其中,主板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热量,此部分热量若不能及时外散,则会出现主板断路、融熔、甚至燃烧等问题。对此,本申请将主板设置在出风口和风机组件之间,具体设置在第二送风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以通过前述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共同冷却主板,从而降低主板出现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散热片,设于主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散热片,散热片设置在主板上,且散热片位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覆盖范围内。散热片具备优良的导热性能,具体可选择铝合金散热片。工作过程中主板上的热量通过接触传递至散热片上,在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流经散热片的过程中,散热片将内部的热量迅速散发至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内,以加快主板的散热效率,进而在不改变风机功率的基础上增强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底板,进风口设于底板;侧板,与底板连接,环绕底板,出风口设于侧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壳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进风口设置在底板上,侧板环绕底板,出风口设置在侧板上。底板和侧板围合出腔体,主板、风机组件和散热片均设置在腔体内,以通过壳体隐藏和保护上述内部结构。
其中,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侧板,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在其中某一侧的侧板损坏,或其上的出风口堵塞时,用户可通过拆卸对应侧板完成侧板的更换或清洗,从而降低了壳体的维护难度,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隔板,与侧板连接,且与底板间隔,风机组件、主板和散热片均位于隔板和底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隔板,隔板与侧板连接,且隔板和底板间隔设置,隔板位于风机组件、主板和散热片的顶部。通过设置隔板,可以配合底板、侧板和前述导风筋围合出送风通道,一方面通过汇集气流增加气流强度,以加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气流由上方外泄,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降低能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面板,设于壳体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面板,面板设置在侧板上方,一方面用户盖合壳体顶部的开口,以隐藏壳体内部的工作结构。另一方面,面板用于承托目标容器,具体壳体内的电磁线圈在面板上形成加热区域,目标容器放置在加热区域上方,在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的作用下,目标容器逐渐升温,以通过高温烹制其内部盛放的食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送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磁加热设备,110壳体,112进风口,114出风口,1142第一出风口,1144第二出风口,116底板,118侧板,120风机组件,122第一送风部,1222第一风机,1224第一导风筋,124第二送风部,1242第二风机,1244第二导风筋,130主板,140散热片,150隔板,16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100,电磁加热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包括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进风口112位于壳体110底部,出风口114位于壳体110周侧;风机组件120,设于壳体110内,与进风口112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向风机组件120周侧扩散的气流。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电磁加热设备100,电磁加热设备100能够生成电磁场,目标容器放置在电磁加热设备100上方,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目标容器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通过高温目标容器将食材烹制为成品食物。
电磁加热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和风机组件120,壳体110为电磁加热设备100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电磁加热设备100上的其他结构,例如生成电磁场的电磁加热组件便安装在壳体110内。其中,壳体1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壳体110内设置有风机组件120,风机组件120在壳体110内驱动气体流动,以产生散热气流。散热气流由进风口112进入壳体110内部,由出风口114排出至壳体110外,以一同携带走壳体110内部工作结构上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效果。
相关技术中,多头灶、电磁炉等产品中,机壳内部的电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被加热的目标容器上的部分热量也会传递至机壳内部。为散发掉上述热量,多通过在机壳内构造散热风道来完成散热。
相关技术中,为满足多头灶的散热需求,多在机壳上设置进风口以及开向某一方向的出风口,进而通过依次穿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气流携带走内部热量。但单一流向的散热气流无法保证覆盖到内部所有发热结构,导致多头灶存在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但朝向单一的出风口所构成的散热气流的覆盖空间有限,极易出现散热死角,无法确保散热气流能够覆盖壳体内的所有发热结构。以至于散热气流无法满足产品的实际散热需求,导致产品存在散热效果差,安全性低,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所限定的电磁加热设备100中,进风口112设置在壳体110底部,出风口114设置在壳体110周侧,进风口112可以在壳体110周侧朝向多个方向。在此基础上,风机组件120相对出风口114设置,开启后风机组件120将由进风口112抽入的气流向风机组件120的周侧扩散,以使扩散的气流最终汇集至出风口114所在区域并由出风口114排出壳体110。通过上述方式布置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并设置能够向四周扩散气流的风机组件120,使扩散出的气流可以覆盖壳体110内部的整个空间,使风机组件120四周的发热结构均可以解除并与散热气流进行换热。即便某一朝向上未设置出风口114,朝该方向流动的气流依旧可以对流经区域的发热件进行散热,并最终汇集至出风口114并由出风口114排出。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10的周侧设置出风口114并设置向四周扩散气流的风机组件120,克服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产品散热压力大,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进而实现优化电磁加热设备100结构布局,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电磁加热设备100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出风口114包括:第一出风口1142,位于壳体110的前侧和/或后侧;第二出风口1144,位于壳体110的左侧和/或右侧。
在该实施例中,对出风口114的朝向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110的周侧包括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根据出风口114的朝向,出风口114划分为第一出风口1142和第二出风口1144。其中,第一出风口1142设置在壳体110的前侧和/或壳体110的后侧,第二出风口1144设置在壳体110的左侧和/或壳体110的右侧。即可以在壳体110周侧的相邻两个方向布置出风口114,也可以在壳体110周侧的四个方向均布置出风口114。通过在至少相邻的两个方向布置出风口114,可以扩大散热气流在壳体110内部的覆盖范围,避免朝单一方向汇集的散热气流因无法覆盖整个壳体110内部空间而产生散热死角。进而实现优化出风口114分布,提升散热气流覆盖率,强化散热效率,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仅在壳体110的前侧或壳体110的后侧设置第一出风口1142;壳体110的左侧和壳体110的右侧均设有第二出风口1144。
在该实施例中,承接签署实施例,进一步限定出风口114的朝向。具体地,壳体110的左侧和壳体110的右侧均设置由第二出风口1144。而第一出风口1142仅设置在壳体110的前侧和壳体110的后侧的其中一侧上。通过限定上述三侧出风的出风口114分布方式,可以在保证散热气流对壳体110内部空间的覆盖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减少出风口114朝向和出风口114总面积来提升散热气流的强度,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仅在壳体110的前侧设置第一出风口1142,电磁加热设备100的后侧多紧靠墙壁设置,将第一出风口1142仅设置在壳体110前侧可以避免出现出风口114被墙壁堵塞,无法顺利排风的现象。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中,风机组件120包括:第一送风部122,与第一出风口1142间隔,用于向第一出风口1142输送气流;第二送风部124,设于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之间,用于向第二出风口1144输送气流。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组件120包括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二送风部124。具体地,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间隔设置,第二送风部124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142和第一送风部122之间。以仅在壳体110的前侧设置第一出风口1142为例,第一送风部122靠近壳体110的后侧设置,第二送风部124则设置在第一送风部122的前侧。以壳体110的前后两侧均设置由第一出风口1142为例,第一送风部122设置于中心区域,第一送风部1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送风部124。
其中,第一送风部122用于生成向第一出风口1142流动的第一气流,即第一气流由第一出风部向壳体110的前侧和/或后侧流动,以通过第一气流覆盖第一送风部122前后空间的发热结构。第二送风部124同时向壳体110的左右两个第二出风口1144输送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主要携带走第二送风部124左右两侧发热结构上的热量。通过将第二送风部124布置在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之间,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可以在第二出风部的左右两侧交叉、汇集。从而提升第二送风部124左右两侧空间的散热效率。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散热效果,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110内的发热结构集中分布在第二送风部124的左右两侧,以通过交叉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实现集中散热。
图2中,箭头a所指向区域为第一送风部设置区域,箭头b所指向区域为第二送风部设置区域,箭头c所指向区域为第二送风部的左右两侧区域,即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较差汇集区域。
其中,粗箭头所示出的是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流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送风部12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送风部124,其中每个第二送风部124均向左右两侧的第二出风口1144输送第二气流,以通过多个第二送风部124共同对左右两侧的发热结构进行散热。
通过在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一出风口114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送风部124,可以分摊左右两侧的散热压力,从而减小单个第二送风部124的送风需求,从而缩小单个第二送风部124的尺寸,以避免尺寸过大的第二送风部124过渡侵占左右两侧的空间,从而为壳体110内部发热结构的布局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实现提升散热气流利用率,增强散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风口1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二送风部124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由壳体110的前侧至壳体110的后侧。
在该实施例中,对进风口112的形状和送风部的对应分布方式作出说明。具体地,进风口112呈条状,条状进风口112在壳体110底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由壳体110的前侧至壳体110的后侧,即壳体110的厚度方向。在此基础上,第一送风部122和第二送风部124同样沿厚度方向延伸,从而尽可能缩减对送风部左右两侧空间的侵占,为合理布局发热机构提供便利条件。
进一步地,进风口112沿壳体110的中线分布,以在进风口112左右两侧划分出对称的两个空间,从而提升散热气流的均匀性,降低出现较为明显的散热强区和散热弱区的可能性,进而增强散热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部122包括:第一风机1222,与进风口112相对;第一导风筋1224,环绕第一风机1222,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124和第二出风口1144之间的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送风部122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送风部122包括第一风机1222和第一导风筋1224。第一风机1222的进风侧朝向壳体110底部的进气口,第一风机1222的出风侧朝向第一风机1222的四周,第一风机1222由进气口抽入空气,并将空气加压后朝四周排放。第一导风筋1224设置在第一风机1222的周侧,环绕第一风机1222设置,且第一导风筋1224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避开第二导风部,且朝向第二导风部的左右两侧。第一风机1222工作后,向四周扩散的气流在遇到第一导风筋1224后沿第一导风筋1224汇集至第一开口,最终向第一开口朝向区域流动,以形成前述第一气流。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筋1224包括两个第一开口,其中一个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送风部122的左前方,即第二送风部124的左侧区域,另一个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送风部122的右前方,即第二送风部124的右侧区域。风机和导风筋所组成的送风部结构复杂度较低,能够降低工艺复杂度和生产装配成本。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二送风部124包括:第二风机1242,与进风口112相对;第二导风筋1244,环绕第二风机1242,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出风口1144。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二送风部124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二送风部124包括第二风机1242和第二导风筋1244。第二风机1242的进风侧朝向壳体110底部的进气口,第二风机1242的出风侧朝向第二风机1242的四周,第二风机1242由进气口抽入空气,并将空气加压后朝四周排放。第二导风筋1244设置在第二风机1242的周侧,环绕第二风机1242设置,且第二导风筋1244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导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出风口1144。第二风机1242工作后,向四周扩散的气流在遇到第二导风筋1244后沿第二导风筋1244汇集至第二开口,最终排向第二出风口1144,以形成前述第二气流。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筋1244包括两个第二开口,其中一个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124的左侧区域,向壳体110左侧的第二出风口1144输送气流。另一个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送风部124的右侧区域,向壳体110右侧的第二出风口1144输送气流。同样的,风机和导风筋所组成的送风部结构复杂度较低,能够降低工艺复杂度和生产装配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22和第二风机1242均为轴流风机。
在该实施例中,选择轴流风机作为第一风机1222和第二风机1242,轴流风机具备内部气流平行于风轮轴线方向,输出气流趋近于风轮径向的特点,能够适配底部抽风,周侧排风的需求。且轴流风机对高度方向上的尺寸需求交底,选择轴流风机有利于降低电磁加热设备100的厚度,进而降低布置和收纳电磁加热设备100的难度,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的实用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22的叶轮直径大于第二风机1242的叶轮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前述实施例,第一风机1222的叶轮直径为第一直径,第二风机1242的叶轮直径为第二直径。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通过设置叶轮直径较大的第一风机1222,可以充分利用第一送风部122左右两侧的空间,以通过增大叶轮尺寸生成强劲的第一气流,从而增强第二送风部124左右两侧的散热效果。
通过设置叶轮直径较小的第二风机1242,可以避免叶轮过度侵占左右两侧空间,降低第二送风部124与发热结构干涉的可能性,为左右布置发热结构提供便利条件。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主板130,设于出风口114和风机组件12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前述发热结构包括主板130,主板130包括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PCB上的控制芯片、供电单元、传感器、开关管等。主板130用于控制电磁加热设备100的工作状态,以满足电磁加热设备100的自动化需求和智能化需求。其中,主板130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热量,此部分热量若不能及时外散,则会出现主板130断路、融熔、甚至燃烧等问题。对此,本申请将主板130设置在出风口114和风机组件120之间,具体设置在第二送风部124和第二出风口1144之间,以通过前述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共同冷却主板130,从而降低主板130出现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提升电磁加热设备100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散热片140,设于主板130。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散热片140,散热片140设置在主板130上,且散热片140位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覆盖范围内。散热片140具备优良的导热性能,具体可选择铝合金散热片140。工作过程中主板130上的热量通过接触传递至散热片140上,在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流经散热片140的过程中,散热片140将内部的热量迅速散发至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内,以加快主板130的散热效率,进而在不改变风机功率的基础上增强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底板116,进风口112设于底板116;侧板118,与底板116连接,环绕底板116,出风口114设于侧板118。
在该实施例中,对壳体110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壳体110包括底板116和侧板118。进风口112设置在底板116上,侧板118环绕底板116,出风口114设置在侧板118上。底板116和侧板118围合出腔体,主板130、风机组件120和散热片140均设置在腔体内,以通过壳体110隐藏和保护上述内部结构。
其中,侧板118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116上,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侧板118,一方面可以降低壳体110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在其中某一侧的侧板118损坏,或其上的出风口114堵塞时,用户可通过拆卸对应侧板118完成侧板118的更换或清洗,从而降低了壳体110的维护难度,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隔板150,与侧板118连接,且与底板116间隔,风机组件120、主板130和散热片140均位于隔板150和底板116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隔板150,隔板150与侧板118连接,且隔板150和底板116间隔设置,隔板150位于风机组件120、主板130和散热片140的顶部。通过设置隔板150,可以配合底板116、侧板118和前述导风筋围合出送风通道,一方面通过汇集气流增加气流强度,以加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气流由上方外泄,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降低能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面板160,设于壳体110顶部。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100还包括面板160,面板160设置在侧板118上方,一方面用户盖合壳体110顶部的开口,以隐藏壳体110内部的工作结构。另一方面,面板160用于承托目标容器,具体壳体110内的电磁线圈在面板160上形成加热区域,目标容器放置在加热区域上方,在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的作用下,目标容器逐渐升温,以通过高温烹制其内部盛放的食材。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周侧;
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向所述风机组件周侧扩散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
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和/或后侧;
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壳体的前侧或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所述壳体的右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第一送风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用于向所述第一出风口输送气流;
第二送风部,设于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用于向所述第二出风口输送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送风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第二送风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
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壳体的前侧至所述壳体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部包括:
第一风机,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第一导风筋,环绕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送风部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部包括:
第二风机,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第二导风筋,环绕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为轴流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叶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叶轮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板,设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片,设于所述主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底板;
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环绕所述底板,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侧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与所述侧板连接,且与所述底板间隔,所述风机组件、所述主板和所述散热片均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面板,设于所述壳体顶部。
CN202222333091.3U 2022-09-02 2022-09-02 电磁加热设备 Active CN218162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091.3U CN218162922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磁加热设备
PCT/CN2023/115726 WO2024046348A1 (zh) 2022-09-02 2023-08-30 电磁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091.3U CN218162922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磁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2922U true CN218162922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3091.3U Active CN218162922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磁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2922U (zh)
WO (1) WO20240463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6348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4944B (zh) * 2012-03-30 2014-07-2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电磁炉
JP5667316B1 (ja) * 2014-02-24 2015-02-12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
CN204962883U (zh) * 2015-08-06 2016-01-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106060991B (zh) * 2016-07-11 2022-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炉风道结构和电磁炉
CN211130712U (zh) * 2019-11-04 2020-07-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18162922U (zh) * 2022-09-02 2022-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6348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6348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9324B (zh) 烹饪装置
CN218162922U (zh) 电磁加热设备
JP2009008297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464199B (zh) 烹饪设备及其煲体
CN212299209U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2628807A (zh) 烹饪装置
CN112696714A (zh) 烹饪装置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09863488U (zh) 烤箱
JP200922416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4804103U (zh) 烹饪器具
CN211130712U (zh) 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0373581U (zh) 电焰灶
CN112493876A (zh) 微蒸烤装置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14387230U (zh) 微蒸烤装置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423343U (zh) 集成灶
CN220832762U (zh) 烹饪器具
CN219846173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9920875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5637378U (zh) 烹饪器具
CN213119198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