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2700U - 一种自动笼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笼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12700U CN218112700U CN202222571934.3U CN202222571934U CN218112700U CN 218112700 U CN218112700 U CN 218112700U CN 202222571934 U CN202222571934 U CN 202222571934U CN 218112700 U CN218112700 U CN 2181127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up pad
- sliding
- cage
- mounting bracket
- adjus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笼车,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改善为保护货物时对笼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其包括笼体和设置于笼体内部的支撑隔板,支撑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笼体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支撑隔板高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位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板安装于连接组件上。调节装置的存在使得支撑隔板能够随着连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从而调整上储物腔与下储物腔的空间大小。本申请具有在保护货物的同时,通过调整存放空间增大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笼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网络购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物流系统作为网络购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网络购物有着重大意义。如今,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物流系统迅速向自动化管理的方向演变,笼车作为物流运输中的常用设备,对物流系统的运输有着重要作用。
公告号为CN216034472U的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物流笼车,其包括笼体和设置于笼体内的支撑隔板,支撑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与笼体滑动连接,笼体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滑移的限位滑槽。使用时,将支撑隔板打开,打开完全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展开形成的水平面将笼体内部的储存腔分割成上下两个储存腔。一部分货物放置于上层储层腔,另一部分货物放置于下层储存腔储存货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当相关技术人员有意识地对货物进行保护以减少货物受到挤压而损坏的可能性,从而打开支撑隔板并且将体积较大的物体放于各存储腔底端时,由于支撑隔板打开后所形成的上存储腔与下存储腔的空间大小不能调节,使得技术人员在使用时出现,各存储腔在容纳体积较大的货物后,留存的空间不足以放下其他的货物,而各存储腔内剩余的空间加起来又足以放下其他货物的情况,导致了各存储腔内的空间不能被良好地利用,从而降低了笼车的运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加笼车内储存腔的空间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笼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笼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笼车,包括笼体和设置于所述笼体内部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笼体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隔板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支撑隔板能够随着连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从而调整上储物腔与下储物腔的空间大小,使得在保护货物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存放空间从而增大空间利用率,进而增大货物运输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架、滑移块与连接块,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与所述笼体的一外壁连接,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滑移块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滑移块位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滑移块穿过所述笼体并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滑移块的一面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连接组件的具体设置,使得连接块通过滑移块来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相比于直接驱动连接块进行位移而掏空笼体一侧的网架,通过滑移块来作为中转的设置有效减少了网架上缺失网架的面积,有效减少了货物在运输时掉出的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驱动组件,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丝杆穿过所述滑移块并与所述滑移块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丝杆位于所述安装架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顶壁,所述驱动电机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由人力驱动支撑隔板的升降变为由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驱动丝杆来驱动支撑隔板,减少了人力的损耗与调整支撑隔板的所用时间,从而增加了运输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若干滑动架,每一所述滑动架均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滑移块滑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动架相对应的滑动件,每一所述滑动件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二支撑板与滑动架之间的滑动连接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板的水平位移轨迹为滑动架的长度方向,减少了第二支撑板触碰到下存储箱内货物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第二支撑板对下储物腔的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撑驱动组件,所述支撑驱动组件包括铰链气缸,所述铰链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滑动架转动连接,所述铰链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铰接气缸的设置使得由人力驱动支撑隔板的打开变为由铰链气缸通过驱动第一支撑板转动来打开支撑隔板,减少了人力的损耗与打开支撑隔板的所用时间,从而增加了运输的效率。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滑动架上均设置有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架的底壁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滑动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存在提高了滑动架的强度,减少了由于货物过重而引起滑动架断裂的现象发生的概率,有效保护了笼车内的货物。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滑动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靠近对应的所述滑动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的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抵接板的设置,通过支撑隔板与抵接板之间的接触相抵,增加了支撑隔板底壁的受力面积,提高了支撑隔板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笼体沿所述第二支撑板滑移方向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铰链气缸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控制器的设置,使得驱动电机转轴的所转圈数与铰链气缸活塞杆的位移量能被良好控制,使得支撑隔板竖直方向的位移与打开程度可以调节到合适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连接组件与调节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支撑隔板能够随着连接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从而调整上储物腔与下储物腔的空间大小,使得在保护货物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存放空间进而增大空间利用率,增大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2.对铰接气缸与的设置,使得铰链气缸通过驱动第一支撑板转动来打开支撑隔板,减少了人力的损耗与打开支撑隔板的所用时间,从而增加了运输的效率;
3.对抵接板的设置,通过支撑隔板与抵接板之间的接触相抵,增加了支撑隔板底壁的受力面积,提高了支撑隔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自动笼车整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笼体;11、第一架门;12、第二架门;2、万向轮;3、控制器;4、调节装置;41、连接组件;411、安装架;4111、第一滑移槽;4112、第二滑移槽;412、滑移块;413、连接块;414、导向杆;415、导向块;416、滑动架;4161、滑动槽;417、支撑杆;418、抵接板;419、放置板;42、调节驱动组件;421、驱动丝杆;422、驱动电机;43、支撑驱动组件;431、铰链气缸;432、第一转动支架;433、第二转动支架;5、支撑隔板;51、第一支撑板;52、第二支撑板;521、滑动件;5211、转杆;5212、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笼车。参照图1,自动笼车包括笼体1和安装于笼体1底壁的若干万向轮2,优选的,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2分别设置于笼体1底壁的四角处。笼体1包括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均位于笼架的同一侧,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均竖直设置,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均与笼体1转动连接。笼体1上垂直于第一架门1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控制器3与笼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笼体1远离第一架门1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调节装置4,调节装置4包括连接组件41。连接组件41包括安装架411、滑移块412与连接块413,安装架411位于笼体1远离第一架门11的一侧,安装架411靠近笼体1的一侧与笼体1固定连接。滑移块412与安装架411滑动连接,滑移块412位于安装架411靠近第一架门11的一端,安装架411靠近笼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供滑移块412滑移的第一滑移槽4111,第一滑移槽4111竖直方向开设。滑移块412远离安装架411的一端穿过笼体1并到达笼体1的腔室内,滑移块412穿过笼体1的一端与连接块413靠近安装架411的一面固定连接,连接块413位于笼体1的腔室内。
参照图2,连接组件41还包括导向杆414与导向块415,导向块415远离安装架411的一面与连接块413靠近安装架411的一面固定连接,导向块415位于连接块413远离滑移块412的一侧,安装架411靠近笼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供导向块415滑移的第二滑移槽4112,第二滑移槽4112竖直方向开设,导向杆414位于第二滑移槽4112内,导向杆414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向块415的顶壁,导向杆414与安装架4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参照图2,调节装置4还包括调节驱动组件42,调节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丝杆421和驱动电机422,调节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滑移块412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驱动丝杆421穿过滑移块412并与滑移块412螺纹连接,驱动丝杠位于第一滑移槽4111内,驱动丝杆421与安装架4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丝杆421的顶端与驱动电机422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丝杆421与驱动电机422的转轴同轴设置。驱动电机422安装于安装架411的顶壁,驱动电机422与安装架411的顶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22电连接于控制器3。
参照图2和图3,连接块413远离导向块415的一面设置有支撑隔板5,支撑隔板5包括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第一支撑板51靠近导向杆414的一端与连接块413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51与连接块413之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笼体1控制器3所在的一侧面,第一支撑板51远离导向杆41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52靠近导向杆41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52相对于第一支撑板51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支撑板51相对于连接块413的转动方向相同,支撑隔板5打开后用于放置货物。连接组件41还包括若干滑动架416,优选的,滑动架41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滑动架416分别位于连接块413垂直于导向杆414轴线方向的两侧,每一滑动架416靠近连接块413的一端与连接块413远离导向杆414的一面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每一滑动架416上均设置有支撑杆417,支撑杆417靠近对应的滑动架416的一端与对应滑动架416的底壁通过焊接连接,支撑杆417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13靠近滑动架416的一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每一支撑杆417均与滑动架416呈45度角,以提高滑动架416的强度,减少由货物过重而引起滑动架416断裂的现象发生的概率。
参照图3和图4,第二支撑板52沿导向杆414轴线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动架416对应的滑动件521。每一滑动件521均位于第二支撑板52远离第一支撑板51的一端。优选的,每一滑动件521均包括转杆5211与滑动块5212,每一转杆5211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端均与第二支撑板52靠近转杆521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转杆5211与滑动块5212转动连接,每一滑动块5212均位于第二支撑板52靠近相对应转杆5211的一侧。每一滑动架416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均开设有供滑动块5212滑移的滑动槽4161,滑动槽4161的开设方向垂直于连接块413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
参照图3和图4,每一滑动架416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均设置有抵接板418,每一抵接板418远离第二支撑板52的一侧壁均与对应滑动架416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抵接板418用以增加支撑隔板5底壁的受力面积,提高支撑隔板5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每一滑动架416靠近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均设置有放置板419,放置板419为L形板,放置板419的顶端与滑动架416的底壁固定连接。调节装置4还包括支撑驱动组件43,每一支撑驱动组件43均包括铰链气缸431。每一放置板419上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支架432,第一转动支架432的底壁与放置板419水平方向的顶壁固定连接,铰链气缸431的缸体与第一转动支架432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51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支架433,第二转动支架433的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51的底壁,第二支撑板52与铰链气缸431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铰链气缸431电连接于控制器3,铰接气缸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51转动从而带动支撑隔板5打开。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的实施原理为:滑移块412的初始位置为驱动丝杆421的顶端,支撑隔板5的初始状态为收起状态,使用时,将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打开,再将需要装载的较重货位放置储存腔的底端。待较重货物摆放完全后,使用控制器3控制铰链气缸431的活塞杆位移,铰链气缸431的活塞杆位移后带动第一支撑板51转动,与第一支撑板51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52相对于第一支撑板51转动,第二支撑板52上的滑动块5212随之在滑动槽4161内滑移,支撑隔板5逐渐打开。当第一支撑板51的顶壁与第二支撑板52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时,铰链气缸431停止工作,此时第二支撑板52的底壁与抵接板418的顶壁相抵。随后控制器3控制驱动电机422转动,驱动电机422通过驱动丝杆421带动滑移块412滑移,与滑移块412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13带着支撑隔板5向下移动。关闭控制器3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422的开关,支撑隔板5停止位移,此后,再将其余货物放置到由支撑隔板5打开而形成的上储存腔内。最后关闭第一架门11与第二架门12,进行运输货物。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笼车,包括笼体(1)和设置于所述笼体(1)内部的支撑隔板(5),所述支撑隔板(5)包括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所述第一支撑板(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5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隔板(5)高度的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一侧,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连接组件(41),所述第一支撑板(51)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1)包括安装架(411)、滑移块(412)与连接块(413),所述安装架(41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一面与所述笼体(1)的一外壁连接,所述安装架(4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一侧,所述滑移块(412)与所述安装架(411)滑动连接,所述滑移块(412)位于所述安装架(41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一侧,所述滑移块(412)穿过所述笼体(1)并与所述连接块(413)靠近所述滑移块(412)的一面连接,所述连接块(4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1)靠近所述连接块(413)的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还包括调节驱动组件(42),所述调节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丝杆(421)和驱动电机(422),所述驱动丝杆(421)穿过所述滑移块(412)并与所述滑移块(412)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丝杆(421)位于所述安装架(411)内并与所述安装架(4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2)安装于所述安装架(411)的顶壁,所述驱动电机(422)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丝杆(421)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1)还包括若干滑动架(416),每一所述滑动架(416)均与所述连接块(413)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2)沿所述滑移块(412)滑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动架(416)相对应的滑动件(521),每一所述滑动件(521)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架(41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还包括支撑驱动组件(43),所述支撑驱动组件(43)包括铰链气缸(431),所述铰链气缸(431)的缸体与所述滑动架(416)转动连接,所述铰链气缸(43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动架(416)上均设置有支撑杆(417),每一所述支撑杆(417)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架(416)的底壁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杆(417)远离所述滑动架(416)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块(4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动架(416)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一侧均设置有抵接板(418),所述抵接板(418)靠近对应的所述滑动架(416)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416)的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沿所述第二支撑板(52)滑移方向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驱动电机(422)与所述铰链气缸(431)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71934.3U CN218112700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自动笼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71934.3U CN218112700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自动笼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12700U true CN218112700U (zh) | 2022-12-23 |
Family
ID=8449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71934.3U Active CN218112700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一种自动笼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12700U (zh) |
-
2022
- 2022-09-27 CN CN202222571934.3U patent/CN2181127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83489B (zh) | 车载货物装卸搬运装置 | |
US3749201A (en) | Ambulatory elevator with folding platform | |
CN110422499A (zh) | 一种摆渡式货仓 | |
CN218112700U (zh) | 一种自动笼车 | |
CN208791118U (zh) | 一种便于卸货的货叉装置 | |
CN214523508U (zh) | 一种agv物流配送车 | |
JP3375464B2 (ja) | エレベータ式立体駐車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式自走縦重列立体駐車設備 | |
CN116621072B (zh) | 一种电力设备运输升降装置 | |
CN207374520U (zh) | 一种自动快递发放车厢 | |
CN213384004U (zh) | 一种货车装货机构 | |
CN110028020A (zh) | 一种拣选车 | |
CN213894989U (zh) | 一种用于卡车的吊装机构 | |
CN213386077U (zh) | 一种叉板顶升式穿梭车 | |
CN210854460U (zh) | 一种侧翻式卸车输送装置 | |
CN207311632U (zh) | 车厢结构及货车 | |
CN208056740U (zh) | 一种新型无避让小型停车库 | |
CN208037960U (zh) | 一种便于存放电池的工业车辆 | |
CN213228902U (zh) | 一种高防护性仓栅式运输半挂车 | |
CN220011430U (zh) | 高度可调的装卸货平台 | |
CN219989324U (zh) | 一种可多向行驶的多功能物流运货车 | |
CN217124637U (zh) | 一种无人驾驶厢式车辆自动装卸系统 | |
CN216268888U (zh) | 一种直顶垂直升降尾板 | |
CN222023883U (zh) | 一种电梯用电梯厢板 | |
CN218967768U (zh) | 一种大件货物专用铁路运输箱装置 | |
CN215515223U (zh) | 一种新型仓储货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