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2803U -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2803U
CN218102803U CN202222333800.8U CN202222333800U CN218102803U CN 218102803 U CN218102803 U CN 218102803U CN 202222333800 U CN202222333800 U CN 202222333800U CN 218102803 U CN218102803 U CN 218102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end cap
riveting
end cov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38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sic Moto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sic Mot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sic Moto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sic Mot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38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2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2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2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和驱动组件和智能清洁机器人,其中,电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机芯,机壳包括筒体、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筒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机芯容置于容纳腔内,筒体具有相对设置并连通容纳腔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于筒体并密封第一端口;第二端盖铆接连接于筒体并密封第二端口,第二端盖还用于与减速箱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电机组件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机壳包括筒体以及筒体两端连接的端盖。生产机壳时,为了减少装配工序,通常会使用模具将筒体和其中一端的端盖成型为一体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对模具的要求较高,且这种机壳对应的模具一成型,便无法使用该模具再加工其他尺寸的机壳,模具的通用性不高;若是需要加工其他尺寸的机壳,则需要重新开模,增加了模具的成本,造成机壳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和应用该驱动组件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旨在降低电机组件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机芯,所述机壳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芯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筒体具有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并密封所述第一端口;以及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铆接连接于所述筒体并密封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盖还用于与减速箱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主体部和若干个铆接部,各个所述铆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端口的端面,各个铆接部沿所述主体部的端面间隔环绕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铆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铆接缺口;
所述第二端盖还凸设有若干止挡筋,若干止挡筋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壁,相邻两个所述止挡筋之间形成第二铆接缺口,一所述止挡筋与一所述铆接部对应设置,一所述第二铆接缺口与一所述第一铆接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铆接部与所述止挡筋抵接,以使所述铆接部朝向所述主体部弯曲变形,以固定所述第二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贯穿所述第二端盖的两端面,所述第二端盖的两端面还分别凹设有第一轴承腔和第二轴承腔,所述轴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腔和所述第二轴承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若干第一连接孔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侧壁面,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均位于所述止挡筋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所述减速箱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筒体的端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还设有若干减料孔,若干所述减料孔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朝向所述筒体的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和/或,所述第二端盖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箱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所述机芯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减速箱内与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
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沿直线排布设置,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减速箱的一端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滚筒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滚筒内,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机壳的筒体和两端的端盖为分体结构,如此,筒体呈中空的柱体结构,使得制备筒体的模具也为柱体结构,简化了筒体模具的结构,降低了制备筒体的模具要求,并且,这种结构的模具也便于调节其轴向方向的尺寸,以使得该模具方便调整为所需生产的筒体的轴向长度,无需重新开模即可满足不同尺寸的机壳的加工,以适配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从而降低了电机组件的生产成本。且第二端盖与筒体通过铆接连接,能实现与筒体密封连接的同时简化连接难度、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驱动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图2中驱动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驱动结构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端盖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驱动组件 1134 第一轴承腔
100 电机 1135 第二轴承腔
110 机壳 1136 第一连接孔
111 筒体 1137 定位孔
1111 第一端口 1138 减料孔
1112 第二端口 120 机芯
1113 主体部 121 转轴
1114 铆接部 200 减速箱
1115 第一铆接缺口 210 箱体
112 第一端盖 211 第二连接孔
113 第二端盖 220 减速箱主体
1131 止挡筋 221 输出轴
1132 第二铆接缺口 300 外壳
1133 轴孔 2000 滚筒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智能清洁机器人的电机100。
请参照图1,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00包括机壳110和设于所述机壳110内的机芯120,所述机壳110包括:
筒体111,所述筒体11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芯120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筒体111具有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口1111和第二端口1112;
第一端盖112,所述第一端盖112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111并密封所述第一端口1111;以及
第二端盖113,所述第二端盖113铆接连接于所述筒体111并密封所述第二端口1112,所述第二端盖113还用于与减速箱2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机壳110和设于机壳110内的机芯120,其中,机芯120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内形成有中空腔,转子组件设置在中空腔内,能够围绕旋转中心线转动。以带动转子组件的转轴121向外输出动力。机壳110包括筒体111、第一端盖112以及第二端盖113,筒体111呈直通型管材,筒体111内形成有容纳腔,以作为机芯120的安装基础,筒体111还具有相对设置并连通容纳腔的第一端口1111和第二端口1112;第一端盖112、第二端盖113分别密封第一端口1111、第二端口1112,以保证电机100的密封性能,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机壳110内而干扰机芯120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第一端盖112固定连接于筒体111并密封第一端口1111,第一端盖112还开设有走线孔,以便于电机100的布线,电机100的引出线穿过所述走线孔设置;第二端盖113铆接连接于筒体111并密封第二端口1112,第二端盖113还用于与减速箱200固定连接,机芯120朝向第二端盖113的一端设有转轴121,电机100转轴121贯穿第二端盖113和减速箱200传动连接,转轴121所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箱200的输出轴221驱动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滚筒2000转动,以执行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电机100的机壳110包括筒体111以及筒体111两端连接的端盖。生产机壳110时,为了减少装配工序,通常会使用模具将筒体111和其中一端的端盖成型为一体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对模具的要求较高,且这种机壳110对应的模具一成型,便无法使用该模具再加工其他尺寸的机壳110,模具的通用性不高;若是需要加工其他尺寸的机壳110,则需要重新开模,增加了模具的成本,造成机壳110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机100的机壳110的筒体111和两端的端盖设置为分体结构,如此,由于筒体111呈中空的柱体结构,便可使得制备筒体111的模具也为柱体结构,从而简化了筒体111模具的结构,降低了制备筒体111的模具要求,并且,这种结构的模具也便于调节其轴向方向的尺寸,以使得该模具方便调整为所需生产的筒体111的轴向长度,而无需重新开模即可满足不同尺寸的机壳110的加工,以适配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从而降低了电机100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第二端盖113与筒体111通过铆接连接,能在实现与筒体111密封连接的同时简化二者之间的连接难度,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5,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11包括主体部1113和若干个铆接部1114,各个所述铆接部1114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13靠近所述第二端口1112的端面,各个铆接部1114沿所述主体部1113的端面间隔环绕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铆接部1114之间形成第一铆接缺口1115;
所述第二端盖113还凸设有若干止挡筋1131,若干止挡筋1131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113的外侧壁,相邻两个所述止挡筋1131之间形成第二铆接缺口1132,一所述止挡筋1131与一所述铆接部1114对应设置,一所述第二铆接缺口1132与一所述第一铆接缺口1115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端盖113的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口1112内,所述铆接部1114与所述止挡筋1131抵接,以使所述铆接部1114朝向所述主体部1113弯曲变形,以固定所述第二端盖113。
本实施例中,筒体111包括主体部1113和若干铆接部1114,各个铆接部1114连接于主体部1113靠近第二端口1112的端面,且各个铆接部1114沿主体部1113的端面周向间隔环绕设置,相邻两铆接部1114之间形成有第一铆接缺口1115;第二端盖113的外周壁凸设有若干止挡筋1131,若干止挡筋1131间隔环绕于第二端盖113的外侧壁,相邻两止挡筋1131之间形成有第二铆接缺口1132,每一止挡筋1131和一铆接部1114对应设置,每一第二铆接缺口1132与一第一铆接缺口1115对应设置。
具体地,第二端盖113的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二端口1112内,以使铆接部1114和止挡筋1131抵接,且铆接部1114能够通过专用铆接工装发生塑性变形而和第二端盖113铆接结合为一整体件,由此可以减少人工装配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请参照图6,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13设有轴孔1133,所述轴孔1133贯穿所述第二端盖113的两端面,所述第二端盖113的两端面还分别凹设有第一轴承腔1134和第二轴承腔1135,所述轴孔1133贯穿所述第一轴承腔1134和所述第二轴承腔1135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设有轴孔1133,轴孔1133贯穿第二端盖113的两端面,第二端盖113的两端面还分别凹设有第一轴承腔1134和第二轴承腔1135,轴孔1133贯穿第一轴承腔1134和第二轴承腔1135。
需要说明的是,机芯120朝向第二端盖113的一端设有转轴121,将高转速低扭矩的转动经减速箱200减速后,通过减速箱200的输出轴221输出低转速高扭矩的运动带动滚筒2000转动,由此实现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操作。具体地,转轴121穿设于轴孔1133内,转轴121靠近第一轴承腔1134的一端套设有轴承,轴承限位于第一轴承腔1134内,以实现对转轴121的轴线限位,使得转轴121在运行时能够平稳转动,以提高转轴121的使用寿命;转轴121靠近第二轴承腔1135的一端和减速箱主体220传动连接,减速箱主体220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为多级齿轮减速机构,部分减速箱主体220插设并限位于第二轴承腔1135内,以保证减速箱200和电机100的连接稳定性,降低驱动组件1000运行的噪音。
请参照图3或图5,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13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136,若干第一连接孔1136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113的侧壁面,且所述第一连接孔1136均位于所述止挡筋1131远离所述筒体11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1136用于与所述减速箱200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136,若干第一连接孔1136间隔换热于第二端盖113的侧壁面,且第一连接孔1136位于止挡筋1131远离筒体111的一侧,用于与减速箱200的箱体210固定连接。
具体地,减速箱200包括如下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210和设于箱体210内的减速箱主体220,箱体210的侧壁面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孔211,第二端盖113部分插设于箱体210内,且每一第一连接孔1136对应一第二连接孔211设置,通过依次穿设第二连接孔211和第一连接孔1136内的螺钉,能够使减速箱200和第二端盖11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孔1136、第二连接孔211分布设于第二端盖113和减速箱200的侧壁面,便可以从径向固定第二端盖113和减速箱200,以保证第二端盖113和减速箱200的同心度。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减速箱200的箱体210包括一端开口的箱体210主体和与箱体210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箱体210底板,其中,箱体210底板朝向第二端盖113的箱体210底板需要通过轴向方向的螺钉与电机100的第二端盖113连接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减速箱200箱体210和第二端盖113通过径向方向的螺钉直接连接固定,如此设置,节省了一定程度的人工装配成本,同时有利于保证了减速箱200与电机100的同心度,以降低减速箱200和电机100之间同心度差而造成的运行噪音。
请参照图5,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13还设有定位孔1137,所述定位孔1137设于所述第二端盖113朝向所述筒体111的端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端盖113。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还设有定位孔1137,定位孔1137设于第二端盖113朝向筒体111的端面,用于定位第二端盖113,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定位孔1137的定位作用,避免第二端盖113在装配或通过专用铆接工装进行铆接时发生偏位,提高了第二端盖113的装配精度。
请参照图5或图6,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13还设有若干减料孔1138,若干所述减料孔1138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113的朝向所述筒体111的端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还设有若干减料孔1138,若干减料孔1138间隔环绕于第二端盖113朝向筒体111的端面,通过设置减料孔1138,可以降低第二端盖113所需的材料成本,以减少电机100的生产成本。
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1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本实施例中,筒体11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例如,筒体111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热轧钢板等系列的低碳钢材质,低碳钢材质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有利于筒体111进行后续的铆接等加工。
在实用新型电机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13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为金属材质,例如,第二端盖113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为铝合金、锌合金等材质,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二端盖113的结构强度,以延长第二端盖113的使用寿命。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13还可以是设置为塑料材质,一方面,设置为塑料材质的第一端盖112具有良好的防锈、耐候性能,降低了第二端盖113在各复杂的环境受到腐蚀破坏的风险,延长第二端盖11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塑料材质的第二端盖113的重量较轻,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驱动组件1000,该驱动组件1000包括减速箱20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100,所述电机100的机芯120包括转轴121,转轴121伸入减速箱200内与减速箱主体220的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任一实施例。由于本申请提出的驱动组件1000可应用前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技术方案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2或图3,在实用新型驱动组件10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000还包括外壳300,所述外壳300内设有容纳腔;
所述电机100和所述减速箱200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机100和所述减速箱200沿直线排布设置,所述电机100远离所述减速箱200的一端和所述外壳300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200远离所述电机100的一端和所述外壳3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000还包括外壳300,外壳300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的电机100和减速箱200沿中心轴向依次排布,且电机100远离减速箱200的一端和外壳300固定连接,减速箱200远离电机100的一端和外壳300固定连接,由此可以提高驱动组件1000的运行稳定性,减少驱动组件1000的各部件的磨损,提高驱动组件1000的使用寿命。
其中,外壳300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为铝合金、热轧钢等材料,且外壳300为和机壳110的筒体111类似的直通型管状型结构,因此模具所生产的外壳300的轴向长度也可以依照实际需求任意调节,以适配不同尺寸的驱动组件1000的需求,降低了驱动组件1000的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该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滚筒200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组件1000,所述驱动组件1000设于所述滚筒2000内,用于驱动所述滚筒2000转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10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任一实施例。由于本申请提出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可应用前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技术方案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应用于智能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机芯,所述机壳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芯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筒体具有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并密封所述第一端口;以及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铆接连接于所述筒体并密封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盖还用于与减速箱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主体部和若干个铆接部,各个所述铆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端口的端面,各个铆接部沿所述主体部的端面间隔环绕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铆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铆接缺口;
所述第二端盖还凸设有若干止挡筋,若干止挡筋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壁,相邻两个所述止挡筋之间形成第二铆接缺口,一所述止挡筋与一所述铆接部对应设置,一所述第二铆接缺口与一所述第一铆接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铆接部与所述止挡筋抵接,以使所述铆接部朝向所述主体部弯曲变形,以固定所述第二端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贯穿所述第二端盖的两端面,所述第二端盖的两端面还分别凹设有第一轴承腔和第二轴承腔,所述轴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腔和所述第二轴承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表面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若干第一连接孔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侧壁面,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均位于所述止挡筋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所述减速箱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筒体的端面,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端盖。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还设有若干减料孔,若干所述减料孔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端盖的朝向所述筒体的端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和/或,所述第二端盖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8.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箱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电机,所述机芯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减速箱内与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
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沿直线排布设置,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减速箱的一端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10.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和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滚筒内,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CN202222333800.8U 2022-09-01 2022-09-01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8102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800.8U CN218102803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800.8U CN218102803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2803U true CN21810280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3800.8U Active CN218102803U (zh) 2022-09-01 2022-09-01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2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37180A1 (en) An electric motor and gearbox unit and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CN218102803U (zh) 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CN112754376B (zh) 电机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CN215498529U (zh) 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及电机
CN214228066U (zh) 电机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CN212155720U (zh) 壳体组件、分动箱和作业设备
CN114633281A (zh) 一种抗侧倾高功率密度机器人关节驱动单元
CN211778876U (zh) 驱动装置
CN211701688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7036849U (zh) 定子冲片、定子铁芯、外转子轮毂电机及电动车
CN214499745U (zh) 一种带注塑轴承的输出轴组件及应用该输出轴组件的电机
CN216981622U (zh) 轻量化外转子电机和无人机
CN218177465U (zh) 轴承组件和压缩机
CN213279300U (zh) 一种带新型挡板结构的转子组件
CN220527803U (zh) 电驱动传动装置
CN217728582U (zh) 电动螺丝刀的电磁感应自动停机结构
CN212297513U (zh) 一种电机与减速器总成
CN211606311U (zh) 一种具波形垫片的汽车座椅调节电机
CN214036790U (zh) 一种电机与减速器总成
CN212726729U (zh) 一种用于包装机上的电机
CN212163014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2486248U (zh) 电机端盖
CN219866159U (zh) 一种便于装配杯士的塑胶齿轮箱
CN218633532U (zh) 马达
CN219843488U (zh) 一种具有减少噪音功能的驱动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