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1688U - 马达和电气产品 - Google Patents

马达和电气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1688U
CN211701688U CN202020146184.3U CN202020146184U CN211701688U CN 211701688 U CN211701688 U CN 211701688U CN 202020146184 U CN202020146184 U CN 202020146184U CN 211701688 U CN211701688 U CN 211701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earing support
support portion
bearing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61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俊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Dali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Dali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Dalian Ltd filed Critical Nidec Dali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61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1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1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16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和电气产品,所述马达包括马达主体和容纳所述马达主体的壳体,所述马达还包括第一轴承和轴承支承部,所述轴承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内周面抵接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外周面抵接有第一马达部件,所述第一马达部件为所述马达的一部分或连接所述马达与外部设备的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抑制成本升高。

Description

马达和电气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
背景技术
马达广泛应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包括各种家电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设备、交通设备等。例如,各种汽车中设置有马达,例如由马达和其他部件构成的天窗马达,其包括马达部分和齿轮箱部分,马达部分的机壳呈筒状结构,在筒状机壳的开口处配置有金属盖部,金属盖部将马达部分与齿轮箱部分进行分隔,另外,为了对马达的旋转轴进行支承,通过该金属盖部支承配置于该旋转轴的外周的轴承。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金属盖部对轴承的支承结构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在一些结构中,轴承支承部的内周支承轴承,外周与齿轮箱抵接,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时,轴承支承部受到朝向外周的压入力,轴承支承部朝向外周产生形变,由于该形变的产生,在将齿轮箱与轴承支承部进行组装时,难以进行组装,马达的同心度也受到影响;又例如,在另一些结构中,支承结构还包括弹片等部件,由于所需部件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之一或类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以及电气产品,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情况下,轴承支承部的外周不产生形变,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抑制成本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
马达主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马达主体,
所述马达还包括第一轴承和轴承支承部,所述轴承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
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内周面抵接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外周面抵接有第一马达部件,所述第一马达部件为所述马达的一部分或连接所述马达与外部设备的部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轴向一侧具有开口的筒状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机壳的所述开口的盖部,
所述轴承支承部构成于所述盖部,所述盖部的外周与所述筒状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支承沿,所述支承沿从所述轴承支承部的所述弯折结构的开口侧的径向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从轴向观察,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周位于所述支承沿的内周的径向内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结构的非开口侧的轴向端面为弧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支承部相对于所述马达主体朝向壳体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马达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支承部凸出的一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部件的径向内侧容纳有所述轴承支承部,所述第一马达部件的径向内侧还容纳有第二马达部件,所述第二马达部件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马达部件,所述第二马达部件的外径与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外径相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部件与所述轴承支承部在轴向具有间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端面比所述轴承支承部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边沿靠压入方向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气产品,其中,所述电气产品具有上述一方面所述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轴承支承部具有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情况下,通过弯折结构吸收压入力,轴承支承部的外周不产生形变,能够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此外,所需部件数量较少,抑制成本升高。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部分轴截面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轴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盖部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沿着马达的中心轴(如中心轴线OO’)延伸的方向或与其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中心轴线OO’的方向称为“周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并不限定马达使用和制造时的朝向。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部分轴截面的一个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轴截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马达10包括马达主体101和容纳马达主体101的壳体102。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马达10还包括第一轴承103和轴承支承部104,轴承支承部104设置于壳体102的轴向的一端(O端),轴承支承部104具有在轴向一侧(O’侧)的端面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轴承支承部104的径向内周面1041抵接第一轴承10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轴承支承部104的径向外周面1042抵接有第一马达部件105(图1中未示出,请参见图2),该第一马达部件可以为马达10的一部分,例如为齿轮箱、汇流条保持架、盖部、电刷盘或设置于电刷盘上的部件等。该第一马达部件也可以为连接马达10与外部设备的部件,例如外部设备为控制单元时,该第一马达部件可以为连接马达10与控制单元的部件,或者该第一马达部件为齿轮箱上的用于连接马达10的部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而确定第一马达部件。
图1和图2示出了在壳体102的O端设置轴承支承部104,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可在壳体102的轴向的任意一端或两端设置轴承支承部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设置。此外,图1和图2示出了弯折结构为U(或n)字状,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弯折结构还可以为W(或M)字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弯折结构的具体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达10可以为任意种类的马达,马达主体101可包括例如转轴、转子等,壳体102内周可设置有例如定子等部件,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省略说明。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轴承支承部具有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情况下,通过弯折结构吸收压入力,轴承支承部的外周不产生形变,能够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此外,所需部件的数量较少,能够抑制成本升高。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2包括轴向一侧(O侧)具有开口的筒状机壳1021,以及设置于筒状机壳1021的开口的盖部1022,轴承支承部104形成为盖部1022的至少一部分,盖部1022的外周与筒状机壳1021的内周过盈配合。也就是说,盖部1022的一部分可作为轴承支承部104,而盖部1022与筒状机壳1021可以为分体成型的单品,因此,轴承支承部104的成型较为容易。此外,由于轴承支承部104具有弯折结构,可通过该弯折结构吸收将第一轴承103压入轴承支承部104时的形变,由此,对盖部1022的外周不产生形变,在盖部1022的外周与筒状机壳1021的内周过盈配合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保证马达10具有良好的同心度。
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轴承支承部104可以是独立于盖部1022的部件,例如轴承支承部104设置于盖部1022的径向内侧,在此情况下,盖部1022可作为前述的第一马达部件105的至少一部分,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设置。本说明书的以下部分以轴承支承部104形成为盖部1022的至少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盖部的一个示意图,示出了从斜侧方观察盖部的情况,该盖部1022具有轴承支承部104。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轴承支承部104可具有支承沿1043,支承沿1043从轴承支承部104的弯折结构的开口侧的径向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第一轴承103的内周从支承沿1043的内周边缘露出(如图1和图2所示),即,第一轴承103的内周位于支承沿1043的内周边缘的径向内侧。由此,可以观察到第一轴承与轴承支承部的压入抵接情况,也可以抑制第一轴承被过度压入轴承支承部的压入方向里侧即O’侧,有助于第一轴承的定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弯折结构的非开口侧的轴向端面S为弧面,该弧面位于第一轴承103的压入方向外侧,即第一轴承103由该弧面一端压入轴承支承部104,由此,便于马达的组装,例如,通过将轴向端面S设置为弧面,第一轴承103易于压入轴承支承部104内,轴承支承部104也易于压入其它部件内,该其它部件例如包括第一马达部件105(如图2所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04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端面比轴承支承部103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边沿靠压入方向里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组装时,可先将第一轴承103沿压入方向压入轴承支承部104,压入方向为图1所示的从中心轴线的O端指向O’端的方向,压入方向的外侧即轴承支承部104的靠O端的一侧,第一轴承103被从该侧压入轴承支承部104,压入方向的里侧即轴承支承部104的靠O’端的一侧。
也就是说,在第一轴承104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端面即第一轴承104的靠O端的端面,轴承支承部103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边沿即轴承支承部103的靠O端的边沿,第一轴承104的上述端面相对于轴承支承部103的上述边沿在轴向上更靠近O’侧。由此,通过将第一轴承压入弯折结构的边沿内,轴承支承部的内周更容易产生形变,并被轴承支承部的弯折结构吸收,外周更不容易形变,能够确保马达具有良好的同心度。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马达10包括第一马达部件105,第一马达部件105为齿轮箱。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轴承支承部104相对于马达主体101朝向壳体102外侧凸出,第一马达部件105设置于壳体102的轴承支承部104凸出的一侧。由此,利用壳体102与第一马达部件105的固定空间的轴向范围,在壳体102外容纳轴承支承部,能够节省壳体102的内部空间,使得马达小型化。
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轴承支承部104还可以相对于马达主体101朝向壳体102的内侧凸出,在此情况下,轴承支承部104可容纳于壳体102内,在此情况下,第一马达部件105可以为电刷盘、定子、转子等马达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设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轴承支承部104的弯折结构的开口朝向壳体102的内部。由此,在将第一轴承103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时,和/或马达在运转时,由于轴承支承部的开口侧的形变较大,非开口侧的形变较小,更容易吸收将第一轴承103压入轴承支承部104时所产生的形变,且压入后第一轴承103不易于从轴承支承部脱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马达部件105的径向内侧容纳有轴承支承部104,第一马达部件105的径向内侧还容纳有第二马达部件106,第二马达部件106的外周面抵接于第一马达部件105,第二马达部件106的外径与轴承支承部104的外径相同。由此,第一马达部件105的内径均匀,易于成型。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马达部件106与轴承支承部104在轴向具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马达部件106可以为第二轴承或感应磁环,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马达部件106还可以为其它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置,由此,无需严格限定第二马达部件106和轴承支承部104在轴向上的尺寸,防止二者在轴向上干涉,便于压入时的尺寸管理。
根据上述实施例,轴承支承部具有在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情况下,通过弯折结构吸收压入力,轴承支承部的外周不产生形变,能够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此外,所需部件的数量较少,能够抑制成本升高。
第二方面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产品,其具有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描述的马达10。由于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已经对该马达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此处省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气产品可以是任何使用马达的电气产品,例如可以是包含马达的部件,如车窗马达组件(见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说明),或者为包含马达的其它汽车部件,或者为包含马达或天窗马达组件等部件的部件或汽车设备等,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作为限制,还可以为其它任意家电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设备、交通设备或设备中的组成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支承部具有在轴向一侧的端面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在将轴承压入轴承支承部的情况下,通过弯折结构吸收压入力,轴承支承部的外周不产生形变,能够提高马达的同心度,此外,所需部件的数量较少,能够抑制成本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型。此外,以上仅对各个部件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各个部件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此外还可以增加图1至图3中没有示出的部件,或者减少图1至图3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Claims (10)

1.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
马达主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马达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包括第一轴承和轴承支承部,所述轴承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沿轴向凹陷的弯折结构,
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内周面抵接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径向外周面抵接有第一马达部件,所述第一马达部件为所述马达的一部分或连接所述马达与外部设备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轴向一侧具有开口的筒状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机壳的所述开口的盖部,
所述轴承支承部构成于所述盖部,所述盖部的外周与所述筒状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支承沿,所述支承沿从所述轴承支承部的所述弯折结构的开口侧的径向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从轴向观察,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周位于所述支承沿的内周的径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弯折结构的非开口侧的轴向端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轴承支承部相对于所述马达主体朝向壳体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马达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支承部凸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弯折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马达部件的径向内侧容纳有所述轴承支承部,所述第一马达部件的径向内侧还容纳有第二马达部件,所述第二马达部件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马达部件,所述第二马达部件的外径与所述轴承支承部的外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二马达部件与所述轴承支承部在轴向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轴承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端面比所述轴承支承部的位于压入方向外侧的边沿靠压入方向里侧。
10.一种电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产品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2020146184.3U 2020-01-22 2020-01-22 马达和电气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01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6184.3U CN21170168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马达和电气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6184.3U CN21170168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马达和电气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1688U true CN21170168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618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0168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马达和电气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1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372A (zh) * 2020-11-11 2021-03-26 南京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业维保用净化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372A (zh) * 2020-11-11 2021-03-26 南京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业维保用净化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55824B1 (en) Outer rotor type brushless DC motor
US8803390B2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20090121570A1 (en) Motor for a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2001157405A (ja) スラストキャップ
JP2012196125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701688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104659945A (zh) 旋转电机
JP6789000B2 (ja) 回転電機
CN113162335A (zh) 马达
JP2022128587A (ja) モータ及び駆動装置
JPWO2018235184A1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機の組立方法
JP2008099355A (ja) モータ用軸受装置及び振動モータ
JP5953143B2 (ja) 直流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219107179U (zh) 电机
CN213367512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8633532U (zh) 马达
JP2016174512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12367004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1209409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2063687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2163014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JP7383560B2 (ja) ロータ、モータ、及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US11588367B2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JP7383561B2 (ja) ロータ、モータ、及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23046761A (ja) ロータ、電動モータ、及びロ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