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7684U -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7684U
CN218087684U CN202221626670.0U CN202221626670U CN218087684U CN 218087684 U CN218087684 U CN 218087684U CN 202221626670 U CN202221626670 U CN 202221626670U CN 218087684 U CN218087684 U CN 218087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ssembly
lifting
assemblies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66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珺
楚玉星
陈永胜
陈鑫
代高然
陈浩楠
杨玲
易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66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7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7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7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包括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两组输送组件,均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两组输送组件上下并列水平设置,输送组件被配置为输送物料;升降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的两端,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将其中一层输送组件的物料转运至另一层输送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在其一端放置物料输送至预定位置,并能够将使用后或完成后的物料回送至初始放置位置,减少双层输送线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减少大量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数量巨大的核酸样本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拆分,录入信息、分样、提取、点样、解读检测等步骤才能得到核酸检测结果。
目前,在核酸检测步骤需要人工在仪器上放入所需的试剂盒,由人工进行完成核酸试剂盒转运,重复作业,耗时费力,大量依靠人工,无法高效率自动完成搬运转运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在其一端放置物料输送至预定位置,并能够将使用后或完成后的物料回送至初始放置位置,减少双层输送线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减少大量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包括:
输送固定支架组件;
两组输送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两组所述输送组件上下并列水平设置,所述输送组件被配置为输送物料;
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两端,所述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将其中一层所述输送组件的所述物料转运至另一层所述输送组件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段输送段组件,多段所述输送段组件沿同向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段组件包括:
输送支架,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
输送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输送支架上;
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并列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连接于所述输送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输送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转动,以带动其上的所述物料移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沿所述输送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轨道,外部转移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轨道,且能够沿所述滑动轨道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支架并列设置有多个,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输送支架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位于中间的所述输送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相邻的两个输送支架之间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作为优选地,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升降限位气缸,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支架上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之间;
阻挡件,其设置于所述升降限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阻挡件用于阻挡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上的所述物料停留于第一预设位置处。
作为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
升降输送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升降输送组件用于承接其中一层所述输送组件输送的所述物料,并转送至另一层所述输送组件。
作为优选地,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存料台架,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存料台架为至少两层,所述物料能够穿过所述存料台架的最下层沿所述输送组件往复运动,所述存料台架上用于暂存所述物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升托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限位气缸的一侧,所述升托组件能够承托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所述物料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三预设距离。
作为优选地,所述升托组件包括:
升托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上;
升降承托板,其连接于所述升托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承托板上设置有升托定位件,所述升托定位件能够插入所述物料上物料定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组上下并列水平设置的输送组件,且在两组输送组件的两端均设置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使位于其中一层的输送组件上的物料能够自动转运至另一层的输送组件上,此双层输送线装置能够将其上的物料输送至预定位置,还能够将其上的物料回送至初始放置位置,只需要在初始放置位置的一端设置机械手或者人工即可,无需在输送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机械手或者人工回收其上的物料,大量减少人工操作,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输送组件上下两层的设置方式,结构紧凑,还能够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段组件和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段组件和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部分输送固定支架组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组件的第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组件的第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输送固定支架组件;
12、输送组件;120、输送段组件;121、输送支架;122、输送驱动组件;123、第一皮带带轮组件;
13、升降组件;131、升降驱动组件;1311、输送升降气缸;132、升降输送组件;1321、升降输送电机;1322、第二皮带带轮组件;
14、滑动轨道;
15、升降限位气缸;16、阻挡件;
17、存料台架;
18、升托组件;181、升托驱动组件;182、升降承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上述双层输送线装置包括输送固定支架组件 11、两组输送组件12和升降组件13,其中,两组输送组件12均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两组输送组件12上下并列水平设置,输送组件12被配置为输送物料。升降组件13设置于输送组件12的两端,升降组件13被配置为将其中一层输送组件12的物料转运至另一层输送组件12上。
本实施例中利用两组上下并列水平设置的输送组件12,且在两组输送组件12的两端均设置升降组件13,利用升降组件13使位于其中一层的输送组件12上的物料能够自动转运至另一层的输送组件 12上,此双层输送线装置能够将其上的物料输送至预定位置,还能够将放置于其上的物料回送至初始放置位置,只需要在初始放置位置的一端设置机械手或者人工即可满足上料、下料,无需在输送组件 12的两端均设置机械手或者人工放置新的物料以及回收其上的物料,大量减少人工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输送组件12上下两层的设置方式,结构紧凑,大幅减少占地面积,满足使用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
优选地,输送组件12包括多段输送段组件120,多段的输送段组件120沿同向依次连接。
为使输送组件12能在更多的场景下使用,将输送组件12分为多段输送段组件120,以便于根据实际需求长度进行拼装。另外,输送组件12设置为多段的输送段组件120还能够快速拼装,以节省安装时间,且便于运输包装,以及便于进入尺寸限制的空间内部。
优选地,输送段组件120包括输送支架121、输送驱动组件122 和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其中,输送支架121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输送驱动组件122设置于输送支架121上;相邻的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并列且平行设置,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连接于输送驱动组件122的输出端,输送驱动组件122驱动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转动,以带动其上的物料移动。
上述输送驱动组件122驱动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转动,位于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上的物料沿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运动至升降组件13,因此,输送段组件120在实现稳定输送物料的前提下,该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输送驱动组件122包括第一输送电机,第一输送电机设置于输送支架121上,且第一输送电机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皮带带轮组件 123。
优选地,上述输送支架121并列设置有多个,位于最外侧的两个输送支架121上均设置有一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位于中间的输送支架12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且相邻的两个输送支架121之间的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优选地,每组输送段组件120均包括四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
优选地,上述四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均由一组第一输送电机驱动。
优选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沿输送组件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轨道14,外部转移结构滑动连接于滑动轨道14,且能够沿滑动轨道14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沿输送组件12的长度方向安装滑动轨道14,外部转移结构能够与滑动轨道14滑动连接,外部转移结构能够在沿输送组件1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将输送组件 12上的物料转移至与预定的位置。
上述在输送组件12上设置滑动轨道14,在保证外部转移结构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运动的稳定性,且外部转移结构提供导向作用。此外,上述滑动轨道14的结构简单,易加工成形,重量轻,不会过多增加双层输送线装置的重量,即可实现外部转移结构与其配合工作,且便于快速组装后投入使用。
本实施例中上述外部转移结构能够为机械手,还能够为特定的搬运结构。
优选地,上述滑动轨道14包括齿条,齿条的长度沿输送组件12 的长度方向设置,齿条安装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位于输送组件12的一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轨道14还能够为滑轨滑块结构。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升降限位气缸15和阻挡件16,升降限位气缸15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支架121上相邻的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 之间。阻挡件16设置于升降限位气缸15的输出端,阻挡件16用于阻挡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上的物料在第一预设位置停止。上述第一预设位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输送支架121上的相邻的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均设置有两组升降限位气缸15,两组升降限位气缸15之间沿输送组件12的长度方向间隔第二预设距离。两个升降限位气缸15 将物料限制在其两者之间,即第一预设位置处,保证物料不会继续移动。优选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上述升降限位气缸15为四组。
当物料运动到位,升降限位气缸15限制物料运动,当外部转移结构结构将物料转移后,升降限位气缸15下降,位于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上的物料继续向前运动。
优选地,升降组件13包括升降驱动组件131和升降输送组件132,其中,升降驱动组件131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升降输送组件132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131的输出端,升降驱动组件131驱动升降输送组件1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升降输送组件132用于承接其中一层输送组件12输送的物料,并转送至另一层输送组件12。
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组件131包括输送升降气缸1311,输送升降气缸1311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输送升降气缸1311 的输出端连接于升降输送组件132。
本实施例中的输送升降气缸1311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升降输送组件132包括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的升降输送电机1321以及连接于升降输送电机1321的输出端的第二皮带带轮组件1322,升降输送电机1321驱动第二皮带带轮组件1322转动,承接由其中一层输送组件12输送的物料,以及将第二皮带带轮组件1322上的物料移动至另一层输送组件12上。
优选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的存料台架17,存料台架17为至少两层,位于输送组件12上的物料能够穿过存料台架17的最下层沿输送组件12往复运动,存料台架 17上用于暂存物料。
输送组件12在正常输送物料的时,该物料经穿过存料台架17的最上层,在存料台架17的上层暂存物料,减少外部转移结构沿双层输送线装置往复运动的次数,减少控制程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将废弃、出现问题、使用后的耗材,暂存在支撑台架的上层,以待回收。
优选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升托组件18,升托组件18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位于升降限位气缸15的一侧,升托组件18位于相邻的两个不同的输送支架121上的相邻的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之间,升托组件18能够承托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处的物料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三预设距离。
当物料运动第一预设位置处后,被升降限位气缸15阻止继续运动,升托组件18顶升物料第三预设距离,以避免输送组件12上的物料与输送组件12之间摩擦。
优选地,升托组件18包括升托驱动组件181和升降承托板182,其中,升托驱动组件181设置于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升降承托板182连接于升托驱动组件181,升托驱动组件181驱动升降承托板 182以托起物料使物料与输送组件12分离,为防止升降承托板182 在托举托板及物料上物料时,升降承托板182与物料相对滑动,托举过程中不稳定,升降承托板182上设置有升托定位件,升托定位件能够插入物料底部的物料定位孔内。上述升托定位件为定位柱。
升托驱动组件181包括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升降承托板 182。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
两组输送组件(12),均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两组所述输送组件(12)上下并列水平设置,所述输送组件(12)被配置为输送物料;
升降组件(13),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12)的两端,所述升降组件(13)被配置为将其中一层所述输送组件(12)的所述物料转运至另一层所述输送组件(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2)包括多段输送段组件(120),多段所述输送段组件(120)沿同向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组件(120)包括:
输送支架(121),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
输送驱动组件(122),其设置于所述输送支架(121)上;
至少两组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并列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连接于所述输送驱动组件(122)的输出端,所述输送驱动组件(122)驱动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转动,以带动其上的所述物料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沿所述输送组件(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轨道(14),外部转移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轨道(14),且能够沿所述滑动轨道(14)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支架(121)并列设置有多个,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输送支架(121)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位于中间的所述输送支架(12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相邻的两个输送支架(121)之间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升降限位气缸(15),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支架(121)上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之间;
阻挡件(16),其设置于所述升降限位气缸(15)的输出端,所述阻挡件(16)用于阻挡所述第一皮带带轮组件(123)上的所述物料停留于第一预设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3)包括:
升降驱动组件(131),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
升降输送组件(132),其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13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131)驱动所述升降输送组件(1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升降输送组件(132)用于承接其中一层所述输送组件(12)输送的所述物料,并转送至另一层所述输送组件(12)。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存料台架(17),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所述存料台架(17)为至少两层,所述物料能够穿过所述存料台架(17)的最下层沿所述输送组件(12)往复运动,所述存料台架(17)上用于暂存所述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输送线装置还包括:
升托组件(18),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限位气缸(15)的一侧,所述升托组件(18)能够承托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所述物料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三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输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托组件(18)包括:
升托驱动组件(181),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固定支架组件(11)上;
升降承托板(182),其连接于所述升托驱动组件(181),所述升降承托板(182)上设置有升托定位件,所述升托定位件能够插入所述物料上物料定位孔内。
CN202221626670.0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Active CN218087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6670.0U CN2180876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6670.0U CN2180876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7684U true CN21808768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6670.0U Active CN21808768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7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970A (zh) * 2023-07-28 2023-09-12 广州运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970A (zh) * 2023-07-28 2023-09-12 广州运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87684U (zh) 一种双层输送线装置
CN107284726B (zh) 一种焊条移载装盘装置
CN110834153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激光打标设备
CN114194809A (zh)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CN113911968B (zh) 一种堆垛机及其堆垛方法
CN110125891A (zh) 夹具切换与存储系统
CN210794950U (zh) 一种面板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113636354A (zh) 一种码摞装置
CN216234746U (zh) 双工位自动吸送板机
CN213293632U (zh) 台板可平移式二级库缓存平台
CN108861336B (zh) 物料升降组件
CN114655614A (zh) 自动装卸料设备
CN112193696B (zh) 智能留样二级库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92999U (zh) 一种装车机构及装车系统
CN208647852U (zh) 载具转运车移动机构及载具转运车转运装置
CN217650622U (zh) 一种线轴的上下料设备
JP2597391B2 (ja) 自動保管検索装置およびその搬入機構ならびに搬出機構
CN219602539U (zh) 载具输送缓存一体机
CN213356145U (zh) 智能二级库缓存平台
CN109765392B (zh) 耗材盒提升机构、自动传输装置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10697406A (zh) 切片依次提升上下料装置
CN217554937U (zh) 元件盘库收料入库装置
CN217457965U (zh) 一种堆拆垛装置
JPH09158513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
CN221069866U (zh) 缓存机构及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