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9727U -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39727U CN218039727U CN202221796858.XU CN202221796858U CN218039727U CN 218039727 U CN218039727 U CN 218039727U CN 202221796858 U CN202221796858 U CN 202221796858U CN 218039727 U CN218039727 U CN 2180397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press
- formed product
- outer ring
-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极耳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利用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使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采用分段挤压成型方式,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极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极耳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即电芯正负两级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该接触点是电芯内部的一种连接。
在对电芯极耳进行二段锥面成型时,现有设备多采用分步作业方式,即先利用电芯定位机构对电芯进行定位后,对电芯极耳进行一次预压成型作业,当完成一次预压成型作业后,再将电芯转移至下一作业工位,对电芯极耳进行二次预压成型作业,接着再将电芯转移至下一作业工位,如此,在电芯极耳的二段锥面成型过程中,涉及到电芯极耳的二次转移作业,增加了作业工序,降低了稼动率,不利于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电芯极耳的二段锥面成型过程中,涉及到电芯极耳的二次转移作业,增加了作业工序,降低了稼动率,不利于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利用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使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采用分段挤压成型方式,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
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
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为圆环状,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弧面凹槽;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为圆环状,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通过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对电芯极耳的外圈进行预压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单元连接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单元连接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利用第一旋转驱动单元带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外圈进行预压成型,同理的,利用第二旋转驱动单元带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外圈进行预压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包括第一预压成型端和与第一预压成型端连接的第一预压驱动端,所述第一预压成型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预压成型端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弧槽;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包括第二预压成型端和与第二预压成型端连接的第二预压驱动端,所述第二预压成型端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预压成型端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弧槽,通过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对电芯极耳的内圈进行预压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还包括第一横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横向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板与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连接;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还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板与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连接,利用第一横向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轴承安装板,进而带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内圈进行预压成型,同理的,利用第二横向驱动单元驱动第二轴承安装板,进而带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内圈进行预压成型。
可选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安装板,所述定位安装板上安装有电芯定位驱动单元,所述电芯定位驱动单元连接有电芯定位压紧块,通过电芯定位驱动单元驱动电芯定位压紧块,对电芯起到定位压紧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电芯定位压紧块与电芯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压紧槽,定位压紧槽与电芯的外形相匹配,以达到更好的定位压紧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均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均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进行同步移动,提高作业效率,同理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进行同步移动,提高作业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模块,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模块,起到稳定的移动效果,进而提高作业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模块包括第一移动导向滑块,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滑轨,第一移动导向滑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
所述第二移动导向模块包括第二移动导向滑块,所述第二移动导向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滑轨,第二移动导向滑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移动导向滑块与第一移动导向滑轨的配合,使第一安装板实现稳定的移动效果,同理的,通过第二移动导向滑块与第二移动导向滑轨的配合,使第二安装板实现稳定的移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利用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使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采用分段挤压成型方式,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与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1为电芯定位机构;11为定位安装板;12为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3为电芯定位压紧块;131为定位压紧槽;2为第一成型机构;21为第一驱动模块;211为第一安装座;212为第一驱动电机;213为第一安装板;22为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1为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2为第一通孔;223为第一弧面凹槽;224为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3为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1为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1为第一预压成型端;2312为第一预压驱动端;2313为第一圆弧槽;232为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4为第一移动导向模块;241为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2为第一移动导向滑轨;3为第二成型机构;31为第二驱动模块;311为第二安装座;312为第二驱动电机;313为第二安装板;32为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1为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2为第二通孔;323为第二弧面凹槽;324为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3为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1为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1为第二预压成型端;3312为第二预压驱动端;3313为第二圆弧槽;332为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4为第二移动导向模块;341为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2为第二移动导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例如,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利用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使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采用分段挤压成型方式,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1,在电芯定位机构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机构2和第二成型机构3,即在作业时,通过电芯定位机构1对电芯进行定位后,由第一成型机构2和第二成型机构3对电芯的两端进行极耳二段锥面成型。
其中,第一成型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模块21,在第一驱动模块21上设置有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即,通过第一驱动模块21同时驱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进而再通过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分别动作,对电芯极耳进行二段锥面成型作业。
第二成型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模块31,在第二驱动模块31上设置有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同理的,通过第二驱动模块31同时驱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进而再通过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分别动作,对电芯极耳进行二段锥面成型作业。
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将电芯放置在第一成型机构2和第二成型机构3之间,通过电芯定位机构1对电芯进行定位后,第一驱动模块21驱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向电芯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模块31驱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向电芯方向移动,接着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同时动作,对电芯两端的极耳进行外圈预压成型,再接着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同时动作,对电芯两端的极耳进行内圈预压成型,完成电芯极耳的二段锥面成型作业,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为圆环状,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22,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弧面凹槽223。
同理的,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为圆环状,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322,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323,通过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对电芯极耳的外圈进行预压成型。
第一弧面凹槽223和第二弧面凹槽323分别用于对电芯两端的极耳外圈进行预压成型。
具体的,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24,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24连接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24,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24连接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利用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24带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外圈进行预压成型,同理的,利用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24带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外圈进行预压成型。
如图5-图7所示,在该示例中,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包括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和与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连接的第一预压驱动端2312,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穿过第一通孔222,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弧槽2313。
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包括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和与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连接的第二预压驱动端3312,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穿过第二通孔322,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弧槽3313,通过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对电芯极耳的内圈进行预压成型。
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均为T字形状,其中,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和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为圆盘状,第一预压驱动端2312和第二预压驱动端3312为圆柱状,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小相匹配,以便于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穿过第一通孔222对电芯极耳进行内圈预压成型,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穿过第二通孔322对电芯极耳进行内圈预压成型。
具体的,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还包括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32,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32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板与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连接;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还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32,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32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板与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连接,通过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32驱动第一轴承安装板移动,进而使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内圈进行预压成型,同理的,通过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32驱动第二轴承安装板移动,进而使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移动至电芯极耳处,对极耳内圈进行预压成型。
实施例三:
电芯定位机构1包括定位安装板11,定位安装板11上安装有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2,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2连接有电芯定位压紧块13,通过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2驱动电芯定位压紧块13,对电芯起到定位压紧的作用。
具体的,电芯定位压紧块13与电芯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压紧槽131,定位压紧槽131与电芯的外形相匹配,以达到更好的定位压紧效果。
实施例四:
第一驱动模块21包括第一安装座211,第一安装座211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12,第一驱动电机212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13,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均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13上;第二驱动模块31包括第二安装座311,第二安装座311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312,第二驱动电机312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13,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均安装于第二安装板313上。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12带动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进行同步移动,提高作业效率,同理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12带动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进行同步移动,提高作业效率。
具体的,第一安装板213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模块24,第二安装板313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模块34,起到稳定的移动效果,进而提高作业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移动导向模块24包括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滑轨242,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213;第二移动导向模块34包括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滑轨342,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板313,通过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与第一移动导向滑轨242的配合,使第一安装板213实现稳定的移动效果,同理的,通过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与第二移动导向滑轨342的配合,使第二安装板313实现稳定的移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利用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使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采用分段挤压成型方式,大幅提升稼动率,有效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定位机构(1),所述电芯定位机构(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机构(2)和第二成型机构(3);
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模块(21),所述第一驱动模块(21)上设置有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
所述第二成型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模块(31),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1)上设置有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为圆环状,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22),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弧面凹槽(223);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为圆环状,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322),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弧面凹槽(3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24),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单元(224)连接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221);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24),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单元(324)连接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治具(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包括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包括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和与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连接的第一预压驱动端(2312),所述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穿过第一通孔(222),所述第一预压成型端(2311)靠近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弧槽(2313);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包括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包括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和与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连接的第二预压驱动端(3312),所述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穿过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二预压成型端(3311)靠近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弧槽(3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还包括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32),所述第一横向驱动单元(232)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板与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231)连接;
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还包括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32),所述第二横向驱动单元(332)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板与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治具(3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1)包括定位安装板(11),所述定位安装板(11)上安装有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2),所述电芯定位驱动单元(12)连接有电芯定位压紧块(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压紧块(13)与电芯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压紧槽(1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21)包括第一安装座(211),所述第一安装座(211)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2)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13),所述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22)和第一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23)均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13)上;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1)包括第二安装座(311),所述第二安装座(311)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3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2)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13),所述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外圈模块(32)和第二预压成型产品内圈模块(33)均安装于第二安装板(3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3)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模块(24),所述第二安装板(313)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模块(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模块(24)包括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所述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导向滑轨(242),第一移动导向滑块(2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213);
所述第二移动导向模块(34)包括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所述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移动导向滑轨(342),第二移动导向滑块(34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板(3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96858.XU CN218039727U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96858.XU CN218039727U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9727U true CN218039727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8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96858.XU Active CN218039727U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39727U (zh) |
-
2022
- 2022-07-12 CN CN202221796858.XU patent/CN2180397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00919B (zh) | 一种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夹具 | |
CN111570573A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 |
CN218039727U (zh) | 一种电芯极耳二段锥面成型装置 | |
CN209736513U (zh) | 一种圆柱形电容器双引脚同步折弯及整形设备 | |
CN113629472A (zh) | 一种端子胶壳自动插接机 | |
CN217983440U (zh) | 一种用于电芯极耳的高频振动成型装置 | |
CN112058987A (zh) |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端盖模压装置 | |
CN207941889U (zh) | 一种电池极耳冲切模具用定位夹具 | |
CN215896935U (zh) | 一种端子胶壳自动插接机 | |
CN214848729U (zh) | 一种电芯的翻转及极耳的整形结构 | |
CN218191832U (zh) | 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集流盘折弯装置 | |
CN214683684U (zh) | 一种电芯折极耳装置 | |
CN112117500B (zh) | 一种新型卷针机构 | |
CN211965447U (zh) | 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 | |
CN210231670U (zh) | 极耳自动整形裁切装置 | |
CN211804551U (zh) | 方形电池极耳焊接夹具 | |
CN213033326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 |
CN109048061B (zh) | 端帽焊接机构 | |
CN213944376U (zh) | 一种5g手机电池用极耳滚平机构 | |
CN217667762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的制备装置 | |
CN218363206U (zh) | 一种电池圆极柱加工用产品冲压压合机构 | |
CN214866596U (zh) | 一种锂电池导电片的折弯机构 | |
CN221226303U (zh) | 一种储能电芯合芯和连接片折弯组合机构 | |
CN214722188U (zh) | 一种电芯整形测试裁切机 | |
CN112952206A (zh) | 一种叠片锂电池电芯及叠片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6055 201, Floor 2, No. 6 Workshop, No. 301, Huize Avenue, Dongxing District, D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710 Room 601, building 1, No. 3, Shahu 1st Road,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Yingh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