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4628U -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4628U
CN217964628U CN202222333336.2U CN202222333336U CN217964628U CN 217964628 U CN217964628 U CN 217964628U CN 202222333336 U CN202222333336 U CN 202222333336U CN 217964628 U CN217964628 U CN 217964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and core
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33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id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33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4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4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4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包括有上、下型腔、压板和托板,上型腔可进行升降,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顶杆和复位杆,上顶杆贯穿上型腔并与其成型腔的顶壁相平齐,复位杆贯穿上型腔并与下型腔的顶面相抵接;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顶杆,下顶杆贯穿下型腔并与其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下顶杆的外部在下型腔与托板之间套装有弹簧;压板的上方设有限制其上升行程的限位柱,上、下型腔的外侧安装有推拉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砂芯自硬化时间长的问题,能够自动将铁芯移入和移出型腔,且能够自动分模和合模,降低了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另外,能够自动将芯砂顶出型腔,且能够一次性制作出两个砂芯,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枕铸造用砂芯的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油枕又称为储油柜,通常为圆筒形容器,横放于油箱上方,用管道与变压器的油箱连接。当变压器油热胀时,油由油箱流向储油柜;当变压器油冷缩时,油由储油柜流向油箱。
目前,油枕通常采用低压铸造工艺,使用低压铸造机进行铸造成型,其中铸造所需的模具主要包括有型腔和砂芯。参见图1,传统的砂芯制作模具主要包括有对合在一起的型腔A101和型腔B102,向二个型腔内倒入混合好的树脂砂,在常温环境下等待干燥、硬化,再手动脱模,取出树脂砂芯103。
此砂芯制作模具的缺陷是:整个制作过程需要依赖手动操作,岗位限制性强,效率低、成本高;此外,在常温环境下等待砂芯自硬化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长,尤其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等待砂芯自硬化所耗费的时间更久,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来解决砂芯自硬化时间长的问题,能够自动将铁芯移入和移出型腔,且能够自动分模和合模,以降低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来解决岗位限制性强的问题;另外,能够自动将芯砂顶出型腔,且能够一次性制作出两个砂芯,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包括有相对合且用于成型砂芯的上型腔和下型腔,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内部埋设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的砂芯用于铸造油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覆膜砂射入的二个成型腔,所述的上型腔可进行升降,上型腔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顶杆和若干个复位杆,每个上顶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所述的上型腔并与上型腔的成型腔的顶壁相平齐,每个复位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所述的上型腔并与所述下型腔的顶面相抵接;所述下型腔的下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顶杆,每个下顶杆的上端均向上贯穿所述的下型腔并与下型腔的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每个下顶杆的外部在所述下型腔与托板之间均套装有弹簧;所述压板的上方设有限制其上升行程的限位柱,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右侧壁上均设有供二个铁芯对应移入和移出所述二个成型腔的二个开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外侧安装有将二个铁芯对应移入和移出所述二个成型腔的推拉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型腔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支撑杆,位于同侧的所述若干个上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脚,所述的上模脚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升降台的下表面;所述下型腔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支撑杆,位于同侧的所述若干个下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脚,所述的下模脚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工作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柱至少有二个,固定于射芯机的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左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二个成型腔相通的射砂口。
进一步的,所述二个开孔的内径均等于所述二个铁芯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拉机构包括有顶板、二个横向导杆、固定板和气缸,所述顶板的左侧面顶靠在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上,且顶板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二个铁芯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二个横向导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上,所述顶板的两端通过滑动配合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的二个横向导杆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二个横向导杆的另一端,所述的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上,气缸的活塞杆向左贯穿所述的固定板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右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与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下型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向下贯穿所述的托板并延伸出,导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制作砂芯的材料由树脂砂替换成覆膜砂,固化速度快,解决了较为寒冷的天气条件下砂芯自硬化时间长的问题,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采用推拉机构,能够自动将铁芯移入和移出型腔,并采用射芯机的升降台带动上型腔升降,能够自动分模和合模,降低了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操作简便,解决了岗位限制性强的问题;另外,采用下顶杆,在抽出铁芯后便于顶出芯砂,同时采用上顶杆与限位柱相配合,在抽出铁芯后能够自动将芯砂顶出型腔,且采用二个成型腔,能够一次性制作出两个砂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砂芯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限位柱)。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型腔和下型腔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型腔、下型腔和若干个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砂芯(用于铸造油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6,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包括有相对合且用于成型砂芯的上型腔1 和下型腔2,且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内部埋设有电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下同),砂芯19用于铸造油枕,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覆膜砂射入的二个成型腔4,上型腔1可进行升降,上型腔1的上方设有压板3,压板3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顶杆5和若干个复位杆20,每个上顶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上型腔1并与上型腔1的成型腔的顶壁相平齐,每个复位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上型腔1并与下型腔2的顶面相抵接;下型腔2的下方设有托板6,托板6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顶杆7,每个下顶杆的上端均向上贯穿下型腔2并与下型腔2的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每个下顶杆的外部在下型腔2与托板6之间均套装有弹簧21;压板3的上方设有限制其上升行程的限位柱13,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右侧壁上均设有供二个铁芯22对应移入和移出二个成型腔的二个开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外侧安装有将二个铁芯22对应移入和移出二个成型腔4的推拉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个上顶杆5的下端是向下穿过上型腔1上相应的通孔,来实现贯穿上型腔1的,并且,若干个上顶杆5与相应的通孔的孔壁之间为滑动配合关系;同样,若干个下顶杆7的上端是向上穿过下型腔2上相应的通孔,来实现贯穿下型腔2的,并且,若干个下顶杆7与相应的通孔的孔壁之间为滑动配合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上型腔1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支撑杆9,位于同侧的若干个上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脚10,上模脚10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升降台(图中未示出,下同)的下表面;下型腔2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支撑杆11,位于同侧的若干个下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脚12,下模脚12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工作台(图中未示出,下同)的上表面。
由此,通过射芯机上所装配的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台进行升降,进而带动上模脚10进行升降,从而通过若干个上支撑杆9带动上型腔1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柱13至少有二个,固定于射芯机的机架(图中未示出,下同)上在与上升的压板3相碰撞时,能够均匀受力。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限位柱13的上端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顶梁上的,而限位柱13的下端是贯穿升降台的,由此,既便于限位柱13的安装,又不影响升降台的正常升降,保证了限位柱13与升降台的相对独立。
本实用新型中,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左侧壁上均设有与二个成型腔4相通的射砂口 (图中未示出,下同)。由此,可由射芯机的射砂筒通过射砂口分别向二个成型腔4中射入覆膜砂。
本实用新型中,二个开孔8的内径均等于二个铁芯22的直径。由此,在便于二个铁芯22移入和移出的基础上,不会造成射入的覆膜砂外泄。
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机构包括有顶板14、二个横向导杆15、固定板16和气缸17,顶板14的左侧面顶靠在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右侧外壁上,且顶板14的内侧面分别与二个铁芯22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二个横向导杆1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型腔2的右侧外壁上,顶板14的两端通过滑动配合分别对应安装于二个横向导杆15上;固定板16固定连接于二个横向导杆15的另一端,气缸17安装于固定板16的右侧面上,气缸17的活塞杆向左贯穿固定板16并固定连接于顶板14的右侧面。
由此,通过气缸17的活塞杆的伸缩,驱动顶板14沿二个横向导杆15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二个铁芯22横向移动,实现将二个铁芯22对应移入和移出二个成型腔4。
本实用新型中,下型腔2的右侧外壁与固定板16的左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杆18,起到辅助支撑固定板16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下型腔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3,导杆23的下端向下贯穿托板6并延伸出,导杆23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由此,能够为托板6的升降提供导向,并能够防止托板6和若干个下顶杆7自然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导杆23的下端是向下穿过托板6上相应的通孔,来实现贯穿托板6的,并且,导杆23与相应的通孔的孔壁之间为滑动配合关系。
此外,导杆23可按照实际使用需要设置多个。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工作时,上型腔1与下型腔2相对合,每个上顶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上型腔1并与上型腔1的成型腔的顶壁相平齐,每个复位杆的下端分别与下型腔2的顶面相抵接;每个下顶杆的上端均向上贯穿下型腔2并与下型腔2的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弹簧21处于自然伸张状态,托板6的下表面与限位块24相抵接。
此时,气缸17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顶板14的左侧面顶靠在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右侧外壁上,二个铁芯22分别对应位于二个成型腔4中。
接着,射芯机的射砂筒通过射砂口分别向二个成型腔4中射入覆膜砂,由埋设于上型腔1和下型腔2内部的电加热元件实施加热并保温,覆膜砂在二个成型腔4中逐渐硬化,并包覆于二个铁芯22的外部,形成砂芯19。
达到设定的保温时间后,砂芯19制作完成,气缸17的活塞杆回缩,驱动顶板14沿二个横向导杆15向右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二个铁芯22向右横向移动,将二个铁芯22对应移出二个成型腔4。
然后,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台上升,进而带动上模脚10上升,从而通过若干个上支撑杆9带动压板3上升,带动上型腔1和砂芯19整体上升,实现分模。此时,在砂芯19顶压顶杆的作用下,若干个上顶杆5和压板3随之整体上升;此外,在砂芯19的带动下,若干个下顶杆7和托板6随之整体上升,将砂芯19顶出下型腔2,弹簧21压缩蓄能。
在此过程中,射芯机上所装配的承接传送带(图中未示出,下同)移动至下型腔2的上方。
在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压板3碰撞到限位柱13,在限位柱13的限制作用下,压板3不再上升,而上型腔1和砂芯19继续整体上升。同时,在托板6与下型腔2的下表面相抵接时,若干个下顶杆7和托板6不再上升。
此时,若干个上顶杆5相对二个成型腔4的顶壁伸出,将砂芯19顶出上型腔1,实现砂芯19的脱模,然后掉落至承接传送带上,由承接传送带则通过将砂芯19移出,承接传送带随即从下型腔2的上方移出。
接着,在碰撞定位柱13所受到的反向作用力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若干个上顶杆5 和压板3整体下降。
同时,随着砂芯19被移出,弹簧21释能并伸张,带动若干个下顶杆7和托板6下降,直至托板6的下表面再次与限位块24相抵接,每个下顶杆的上端再次分别与下型腔2的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实现复位,此时,弹簧21恢复自然伸张状态。
然后,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台下降,进而带动上模脚10下降,从而通过若干个上支撑杆9带动上型腔1下降,直至上型腔1再次与下型腔板2对合,实现合模。此时,每个复位杆的下端再次分别与下型腔2的顶面相抵接,每个顶杆的下端刚好再次分别与二个成型腔4的顶壁相平齐,实现复位。
接着,气缸17的活塞杆伸出,驱动顶板14沿二个横向导杆15向左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二个铁芯22向右横向移动,直至顶板14的左侧面再次顶靠在上型腔1和下型腔2的右侧外壁上,将二个铁芯22对应移入二个成型腔4中。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继续配合射芯机,制作出新的砂芯,实现连续生产。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包括有相对合且用于成型砂芯的上型腔和下型腔,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内部埋设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的砂芯用于铸造油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覆膜砂射入的二个成型腔,所述的上型腔可进行升降,上型腔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顶杆和若干个复位杆,每个上顶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所述的上型腔并与上型腔的成型腔的顶壁相平齐,每个复位杆的下端均向下贯穿所述的上型腔并与所述下型腔的顶面相抵接;所述下型腔的下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顶杆,每个下顶杆的上端均向上贯穿所述的下型腔并与下型腔的成型腔的底壁相平齐,每个下顶杆的外部在所述下型腔与托板之间均套装有弹簧;所述压板的上方设有限制其上升行程的限位柱,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右侧壁上均设有供二个铁芯对应移入和移出所述二个成型腔的二个开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外侧安装有将二个铁芯对应移入和移出所述二个成型腔的推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支撑杆,位于同侧的所述若干个上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脚,所述的上模脚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升降台的下表面;所述下型腔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支撑杆,位于同侧的所述若干个下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脚,所述的下模脚固定连接于射芯机的工作台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至少有二个,固定于射芯机的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左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二个成型腔相通的射砂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开孔的内径均等于所述二个铁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拉机构包括有顶板、二个横向导杆、固定板和气缸,所述顶板的左侧面顶靠在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上,且顶板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二个铁芯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二个横向导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上,所述顶板的两端通过滑动配合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的二个横向导杆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二个横向导杆的另一端,所述的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上,气缸的活塞杆向左贯穿所述的固定板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右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的右侧外壁与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向下贯穿所述的托板并延伸出,导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CN202222333336.2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Active CN217964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336.2U CN21796462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3336.2U CN21796462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4628U true CN21796462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3336.2U Active CN21796462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4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490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免烧砖成型装置
CN201552286U (zh) 新型汽车发动机机体制芯中心缸筒芯冷芯盒模具
CN217964628U (zh) 一种油枕铸造用砂芯制作模具
CN207657110U (zh) 汽车外饰件模具单顶板二次顶出机构
CN116512548A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22543U (zh) 一种全自动水平造型机
CN213291117U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塑料泵注塑机用模具提升机构
CN108058347A (zh) 汽车外饰件模具单顶板二次顶出机构
CN211709574U (zh) 一种双反凸模压门板用成型模具
CN218310797U (zh) 一种油枕盖板自动脱模装置
CN207432688U (zh) 一种断路器底座注塑模具
CN202053444U (zh) 塑料检查井压塑成型模具
CN206528024U (zh) 模具内置推板脱模结构
CN216758078U (zh) 一种垂直分型自动接芯射芯机
CN111496219B (zh) 一种铝工件无毛刺压铸模具及工艺
CN217393681U (zh) 一种射芯机用冷芯盒的顶芯机构
CN115383087B (zh) 一种飞轮壳体的加工装置
CN115536247B (zh) 一种玻璃水杯压制生产装置
CN215697879U (zh) 一种用于5g发射基站的钐钴磁体制造装置
CN213437048U (zh) 一种紧凑型高速造型机
CN215614876U (zh) 一种水泵盖模具
CN220903654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成型压制机
CN215039788U (zh) 一种插件注塑用冲压模具
CN215786554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水道砂芯芯盒
CN219820419U (zh) 一种合成树脂瓦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