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7579U - 车窗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窗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7579U
CN217917579U CN202222113952.7U CN202222113952U CN217917579U CN 217917579 U CN217917579 U CN 217917579U CN 202222113952 U CN202222113952 U CN 202222113952U CN 217917579 U CN217917579 U CN 217917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guide rail
vehicle
top edge
she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39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强
林启明
陈华
张科
田新龙
王建华
曹宁
马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39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7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7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7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窗总成和车辆,包括导轨和加固件。所述导轨沿车窗玻璃升降方向布置,所述加固件包括固定部和悬出部,所述固定部作用于所述导轨的顶端且背向车内空间的侧面,所述悬出部向上悬在所述导轨顶端外,所述悬出部用于作用在车窗钣金的形成有窗口的部位上。所述加固件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与所述车窗钣金之间。使得所述车窗总成整体受力能力增加,强度提升。

Description

车窗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窗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窗总成一般包括车身钣金、车窗玻璃和导轨,其中导轨位于车窗玻璃的两侧车窗玻璃升降时导轨起到导向作用,导轨的顶端与车身钣金配合在一起。导轨通常采用挤出或者滚压成型的方式加工,所以导轨的顶端无法加工成结构复杂的形式。而车身钣金结构复杂,所以导轨顶端很难与车身钣金接触,通常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整体强度不够且易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窗总成和车辆,通过在所述导轨顶端设置所述加固件,利用加固件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和所述车窗钣金之间,从而增加整体强度,而且所述加固件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所述导轨顶端与所述车窗钣金之间的漏水情况。
一种车窗总成,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沿车窗玻璃升降方向布置;
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固定部和悬出部,所述固定部作用于所述导轨的顶端且背向车内空间的侧面,所述悬出部向上悬在所述导轨顶端外,所述悬出部用于作用在车窗钣金的形成有窗口的部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轨顶端直接或间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轨顶端粘结或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角窗玻璃,所述角窗玻璃与所述导轨直接或间接连接。
一种车辆,包括车窗钣金和上述的车窗总成,所述导轨与所述车窗钣金连接,所述车窗钣金设有窗口,所述悬出部作用于所述车窗钣金的形成有所述窗口的部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钣金上位于所述窗口上方的部位为车窗顶边,位于所述车窗顶边远离车内空间的一侧为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所述导轨的顶端位于所述车窗顶边的至少下边缘的外侧,且所述导轨与所述车窗顶边间隔布置,所述悬出部作用于所述车窗顶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在所述悬出部与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面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泡棉,所述泡棉被压紧在所述悬出部与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面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顶边上用于与所述悬出部作用的部分为抵压部,所述抵压部所属纵向面位于所述车窗顶边的下边缘所属纵向面的外侧;
和/或,所述窗口包括相邻的角窗区和主窗区,所述角窗区用于安装角窗玻璃,所述主窗区用于设置所述车窗玻璃,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角窗区与所述主窗区交界处。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车窗总成和车辆,通过在所述导轨顶端设置所述加固件,从而增加所述车窗总成整体强度。具体地,一般导轨加工时较难在顶端加工出复杂结构,所以与车窗钣金之间无法直接接触,基于此本申请中另设所述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与所述车窗钣金之间,使得所述车窗总成整体受力能力增加,强度提升。而且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与所述车窗钣金之间的加固件也能够减轻所述导轨与所述车窗钣金之间的漏水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车辆中车窗总成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车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窗总成;11、车窗钣金;111、车窗顶边;1111、下边缘;1112、抵压部;112、窗口;1121、角窗区;1122、主窗区;12、导轨;121、导轨顶端;13、加固件;131、固定部;132、悬出部;14、粘连剂;15、密封件;16、密封条;17、角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车窗钣金11作为用于支撑车窗总成10中的主要支撑结构,车窗总成10的导轨12和车窗玻璃等零部件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车窗钣金11连接。需要升降的车窗玻璃两侧边一般均会设置导轨12,导轨12按照车窗玻璃的升降方向布置。导轨12的顶端会与车窗钣金11相对,且受限于加工成本和加工工艺的限制,较难将导轨顶端121加工成能够与车窗钣金11直接接触作用的结构。因此一般车窗总成10的导轨顶端121和车窗钣金11两者之间存在缝隙,整体强度不够。
基于此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车窗总成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导轨12和加固件13。所述导轨12沿车窗玻璃升降方向布置,所述加固件13的一部分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121,所述加固件13的另一部分能够作用与车窗钣金11上形成有窗口112的部位。
如图1所示,车窗钣金11设有窗口112。所述窗口112用于安装角窗玻璃17和/或需要进行升降的车窗玻璃等。车内驾乘人员可通过所述窗口112观察车外环境。所述加固件13则作用于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钣金11上设有所述窗口112的部位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加固件13包括固定部131和悬出部132,所述固定部131作用于所述导轨12的顶端且背向车内空间的侧面,所述悬出部132向上悬在所述导轨顶端121外,所述悬出部121用于作用在车窗钣金11的形成有窗口112的部位上。
通过在所述导轨顶端121另设所述加固件13,利用加固件13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121与车窗钣金11之间,从而增加车窗总成10整体受力能力,提升强度。且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钣金11之间的加固件13也能够减轻所述导轨12与所述车窗钣金11之间的漏水情况。
如图1所示,所述车窗钣金11上位于所述窗口112上方的部分为车窗顶边111。位于所述车窗顶边111远离车内空间的一侧为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轨12沿车窗玻璃升降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车窗钣金11连接。所述导轨12的顶端位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至少下边缘1111的外侧,且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顶边111间隔布置。
所述加固件13作用在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使得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可以彼此支撑,提升所述车窗总成10整体强度。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13的悬出部132作用于所述车窗顶边11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导轨顶端121直接或间接连接。比如,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导轨顶端121粘结或焊接等。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导轨顶端121之间设有粘连剂14。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加固件13的固定部131与所述导轨顶端121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固定部131与所述导轨顶端121粘结或焊接等。在如图2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31与所述导轨顶端121之间设有粘连剂14。
同理,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也可直接或间接抵接。比如,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中间元件,中间元件支撑在加固件13与车窗顶边111之间。
具体所述中间元件可以为密封件15,所述加固件13通过所述密封件15作用在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所述密封件15密封在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之间,提升防水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件15为泡棉,所述泡棉被压紧在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之间。
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导轨顶端121连接,所述密封件15密封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如此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的间隙被封闭,车窗总成10外的雨水无法从所述导轨顶端121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的间隙进入车内。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悬出部132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直接或间接抵接。所述密封件15密封在所述悬出部132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外侧面之间,用于将所述悬出部132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的缝隙密封。
所述泡棉被压紧在所述加固件13的悬出部132与所述车窗顶边111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131位于所述导轨顶端121远离所述车窗顶边111的下边缘1111的一侧。
一般导轨12上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会设置密封条16,车窗玻璃与密封条16之间接触密封。当车窗总成10外的雨水进入到所述导轨12与密封条16之间的空间后,位于所述导轨顶端121外侧的固定部131会将雨水拦截在外侧,阻止雨水从导轨顶端121进入到导轨12面向车内空间的一侧。
本申请中所述导轨12可以为长条板状结构,此长条板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为车窗玻璃升降方向,所述密封条16设置在此长条板状结构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车窗玻璃的边缘能够通过所述密封条16间接作用在所述长条板状结构的外侧面。
或者,所述车窗总成10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导向条,此导向条中设有U型导向槽,此导向条的导向方向为车窗玻璃升降方向,所述U型导向槽中设有所述密封条16。所述导向条的内侧边位于所述密封条16的内侧,所述导向条的外侧边位于所述密封条16的外侧,车窗玻璃的边缘位于所述U型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密封条16接触。本申请中所述导轨12可以为所述导向条的内侧边。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窗顶边111上用于与所述加固件13作用的部分为抵压部1112。所述车窗顶边111上用于与所述悬出部132作用的部分为抵压部1112。所述抵压部1112所属纵向面位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下边缘1111所属纵向面的外侧。
换言之,所述车窗顶边111并非为一平板结构,所述车窗顶边111具有弯折结构,使得所述抵压部1112所属纵向面和所述车窗顶边111的下边缘1111所述纵向面不位于同一纵向面上,而导轨12一般沿一直线延伸,所以导轨顶端121很难与具有弯折结构的所述车窗顶边111完全贴合。
而且如图2所示,所述抵压部1112所属纵向面位于所述车窗顶边111的下边缘1111所属纵向面的外侧。所述车窗顶边111的下边缘1111与所述密封条16之间的间隔距离要稍大一些,导轨顶端121一般延伸到此位置后,较难再向上延伸并插到所述抵压部1112与所述密封条16之间,所以另设所述加固件13来间接实现导轨顶端121与车窗顶边111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13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窗总成10还包括角窗玻璃17。所述角窗玻璃17与所述导轨12直接或间接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车窗钣金11上形成的所述窗口112包括相邻的角窗区1121和主窗区1122,所述角窗区1121用于安装所述角窗玻璃17,所述主窗区1122用于设置所述车窗玻璃(图中未示出)。所述导轨12设置在所述角窗区1121与所述主窗区1122交界处。
所述加固件13可与所述角窗玻璃17所属的角窗总成直接连接后,当所述角窗总成安装到所述车窗总成10上时,间接限定所述加固件13与所述导轨12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窗钣金11和上述的车窗总成10。所述车窗总成10的导轨12与所述车窗钣金11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窗总成10,从而使得所述车辆中的车窗钣金11可以通过所述加固件13间接作用于所述导轨12,提升整体强度以及防漏水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沿车窗玻璃升降方向布置;
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固定部和悬出部,所述固定部作用于所述导轨的顶端且背向车内空间的侧面,所述悬出部向上悬在所述导轨顶端外,所述悬出部用于作用在车窗钣金的形成有窗口的部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轨顶端直接或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轨顶端粘结或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角窗玻璃,所述角窗玻璃与所述导轨直接或间接连接。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钣金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总成,所述导轨与所述车窗钣金连接,所述车窗钣金设有窗口,所述悬出部作用于所述车窗钣金的形成有所述窗口的部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钣金上位于所述窗口上方的部位为车窗顶边,位于所述车窗顶边远离车内空间的一侧为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所述导轨的顶端位于所述车窗顶边的至少下边缘的外侧,且所述导轨与所述车窗顶边间隔布置,所述悬出部作用于所述车窗顶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在所述悬出部与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泡棉,所述泡棉被压紧在所述悬出部与所述车窗顶边的外侧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顶边上用于与所述悬出部作用的部分为抵压部,所述抵压部所属纵向面位于所述车窗顶边的下边缘所属纵向面的外侧;
和/或,所述窗口包括相邻的角窗区和主窗区,所述角窗区用于安装角窗玻璃,所述主窗区用于设置所述车窗玻璃,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角窗区与所述主窗区交界处。
CN202222113952.7U 2022-08-11 2022-08-11 车窗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7917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3952.7U CN2179175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车窗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3952.7U CN2179175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车窗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7579U true CN21791757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3952.7U Active CN2179175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车窗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7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97299Y2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17917579U (zh) 车窗总成和车辆
JPH023524A (ja) 車両用チルトルーフまたはチルト・スライドルーフ
CN101472765A (zh) 车辆用地毯边缘部安装结构及该结构的构造方法
JP3549855B2 (ja) 自動車ドア
JP2008201374A (ja) ドアシール構造
CN213035727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和车辆
JP4304445B2 (ja)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9969365U (zh) 一种车门内夹条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13413476U (zh)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CN221315763U (zh) 导槽顶条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门
CN219487566U (zh)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CN213735230U (zh) 箱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27907U (zh) 一种车门玻璃零阶差升降结构及具有其的车门
CN218702640U (zh) 车门结构
CN105751874B (zh) 一种车门密封胶塞
CN218986313U (zh) 滑块、车门系统及汽车
CN219969368U (zh) B柱密封条及车辆
CN218702665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20884556U (zh) 车架结构、驾驶室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17435489U (zh) 玻璃密封组件和车辆
CN218257695U (zh) 一种刮水结构增强的车窗玻璃槽口密封条
CN216580072U (zh) 车窗导槽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7778326U (zh) 车辆的门框密封条、车辆的a柱结构及车辆
CN214396352U (zh) 可拆卸角窗结构及敞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