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7566U -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7566U
CN219487566U CN202320274881.0U CN202320274881U CN219487566U CN 219487566 U CN219487566 U CN 219487566U CN 202320274881 U CN202320274881 U CN 202320274881U CN 219487566 U CN219487566 U CN 219487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load beam
plate
threshold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48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桐
任建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48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7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7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7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所述分载梁支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门槛梁的门槛内板或门槛外板固定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固定部上,且所述支撑部适于止抵所述门槛梁内的分载梁的后端以限制所述分载梁相对门槛内板向后移动。本申请提供的分载梁支架,通过支撑部止抵分载梁的后端,支撑部限制了分载梁相对门槛内板向后的位移,增强了分载梁的稳定性,增强了门槛梁的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车辆小角度偏置碰的性能,车身系统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门槛内外板之间增加一根分载梁。但是,在小角度偏置碰的条件下,门槛会受到轮毂挤压,分载梁会出现沿X向的相对门槛内板的位移,致使门槛刚度下降,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其中,X向为朝向车辆后侧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载梁支架,本申请的分载梁支架可在小角度偏置碰情况下,限制分载梁相对门槛内板出现X向的位移,提高车身安全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分载梁支架的门槛总成。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门槛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载梁支架,所述分载梁支架设置在门槛梁的内部,所述分载梁支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门槛梁的门槛内板或门槛外板固定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固定部上,且所述支撑部适于止抵所述门槛梁内的分载梁的后端以限制所述分载梁相对门槛内板向后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载梁支架,通过支撑部止抵分载梁的后端,在小角度偏置碰的条件下,门槛受到轮毂挤压时,支撑部限制了分载梁相对门槛内板向后的位移,增强了分载梁的稳定性,增强了门槛梁的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内板包括:内板底壁和设置在所述内板底壁上侧和下侧且朝向外侧延伸的内板上侧壁和内板下侧壁,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内板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朝向外侧凸起,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分载梁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分载梁的后端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前固定板和第一后固定板,所述支撑部的内端分别于所述第一前固定板的后侧边沿和所述第一后固定板的前侧边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端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内板上侧壁贴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板包括:第一前折板和第一后折板,所述第一前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且朝向前方延伸,所述第一后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且朝向后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下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包括:第二前折板和第二后折板,所述第二前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且朝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二后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且朝向前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朝向内侧延伸且所述第三折板的自由端弯折以与所述内板底壁贴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固定板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载梁的安装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槛总成包括: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内板和所述门槛外板限定出容纳空间;分载梁,所述分载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上述技术所述的分载梁支架,所述分载梁支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门槛内板或/和门槛外板固定连接,所述分载梁支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分载梁的后端止抵配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所述的门槛总成。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门槛总成的轴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门槛总成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载梁支架的轴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载梁支架的正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载梁支架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载梁支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00、分载梁支架;110、固定部;111、第一固定板;1111、第一前固定板;1112、第一后固定板;112、第一折板;1121、第一前折板;1122、第一后折板;113、凸起部;1131、安装孔;120、支撑部;121、支撑面;122、第二折板;1221、第二前折板;1222、第二后折板;123、第三折板;130、减重孔;140、定位孔;200、门槛内板;210、内板底壁;220、内板上侧壁;230、内板下侧壁;300、分载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提升车辆小角度偏置碰的性能,车身系统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门槛内外板之间增加一根分载梁。但是,在小角度偏置碰的条件下,门槛会受到轮毂挤压,分载梁会出现沿X向的相对门槛内板的位移,致使门槛刚度下降,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其中,X向为朝向车辆后侧的方向。为了改善分载梁会相对门槛内板沿X向移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载梁支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载梁支架100。分载梁支架100设置在门槛梁的内部。
参照图1、图5和图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载梁支架100包括:固定部110和支撑部120;固定部110与门槛梁的门槛内板200或门槛外板固定连接;支撑部120设置在固定部110上,且支撑部120适于止抵门槛梁内的分载梁300的后端,支撑部120用于限制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向后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载梁支架100,通过支撑部120止抵分载梁300的后端,在小角度偏置碰的条件下,门槛梁受到轮毂挤压时,支撑部120限制了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向后的位移,增强了分载梁300的稳定性,增强了门槛梁的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门槛内板200包括:内板底壁210和设置在内板底壁210上侧和下侧且朝向外侧延伸的内板上侧壁220和内板下侧壁230。
参照图1、图7和图8,固定部1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与内板底壁210固定连接;支撑部120形成在第一固定板111上且朝向外侧凸起,支撑部1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分载梁300的支撑面121,支撑面121与分载梁300的后端面抵接。
在小角度偏置碰的条件下,门槛梁受到轮毂挤压时,支撑面121与分载梁300的后端面抵接,为分载梁300提供X向的支撑,限制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出现X向的位移,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
参照图5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1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前固定板1111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支撑部120的内端分别于第一前固定板1111的后侧边沿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的前侧边沿固定连接。
具体的,支撑部120构造为截面呈U形的条状结构,支撑部120的开口朝向内侧,支撑部120竖向设置,支撑面121为支撑部120的前侧面。支撑部120内端的前边沿与第一前固定板1111的后侧边沿固定连接,支撑部120内端的后边沿与第一后固定板1112的前侧边沿固定连接。
参照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120上端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折板112,第一折板112与内板上侧壁220贴合固定。通过第一折板112与内板上侧壁220贴合固定,进一步增强了分载梁支架100与门槛内板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分载梁支架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板112包括:第一前折板1121和第一后折板1122,第一前折板11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前方延伸,第一后折板11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后方延伸。
参照图5、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20下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122,第二折板122包括:第二前折板1221和第二后折板1222,第二前折板12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后方延伸,第二后折板12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前方延伸。
参照图5、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20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折板123,第三折板123朝向内侧延伸且第三折板123的自由端弯折以与内板底壁210贴合固定。
参照图5-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部120的上端,第一前折板11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前方延伸,第一后折板11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后方延伸,第一前折板1121和第一后折板1122均与内板上侧壁220固定连接;支撑部120的下端,第二前折板12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后方延伸,第二后折板12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前方延伸,将支撑部120的下端封闭,且第三折板123朝向内侧延伸并与内板底壁210贴合固定;支撑部120的后端分别与第一前固定板1111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部120整体呈盒体结构,增强了支撑部120的刚性,进一步提高了分载梁支架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固定板111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13,凸起部1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载梁300的安装孔1131。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载梁支架100不仅可以为分载梁300提供X向支撑,还可以为分载梁300提供安装点,增强了分载梁3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载梁支架100为一体成型件。分载梁支架100由金属板状结构经过钣金工艺加工而成,降低了分载梁支架10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载梁支架100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130。例如,支撑部120的外壁上、第一前固定板1111上均可设置减重孔130。通过减重孔130减小了分载梁支架100的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2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40。在门槛内板200上安装分载梁支架100时,通过定位孔140实现分载梁支架100的预固定,便于将固定部110焊接在门槛内板200上。
参照图5-图8,描述本申请分载梁支架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分载梁支架100,分载梁支架100为一体成型件,其包括:固定部110和支撑部120。
固定部110包括:贴合在内板底壁210上的第一前固定板1111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第一前固定板1111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前后间隔设置。
支撑部120为截面呈U的条状结构,支撑部120开口朝向内侧,支撑部120竖向设置。支撑部120的前侧面为支撑面121。支撑部120内端的前边沿与第一前固定板1111的后侧边沿固定连接,支撑部120内端的后边沿与第一后固定板1112的前侧边沿固定连接。
固定部1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120上端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折板112,第一折板112与内板上侧壁220贴合固定。第一折板112包括:第一前折板1121和第一后折板1122,第一前折板11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前方延伸,第一后折板11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后方延伸。
支撑部120的下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折板122,第二折板122包括:第二前折板1221和第二后折板1222,第二前折板1221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后方延伸,第二后折板1222设置在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前方延伸。支撑部120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折板123,第三折板123朝向内侧延伸且第三折板123的自由端弯折以与内板底壁210贴合固定。
第一前固定板111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13,凸起部1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载梁300的安装孔1131。
支撑部120的外壁上、第一前固定板1111上均设置有减重孔130。
支撑部120的外壁上的减重孔130设置在支撑部120上下方向的中部位置,支撑部120外壁上的减重孔13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定位孔14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槛总成。
参照图1-图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槛总成包括:门槛内板200和门槛外板,门槛内板200和门槛外板限定出容纳空间;分载梁300,分载梁30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上述技术的分载梁支架100,分载梁支架10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与门槛内板200或/和门槛外板固定连接,分载梁支架100的至少部分与分载梁300的后端止抵配合。
门槛内板200包括:内板底壁210和设置在内板底壁210上侧和下侧且朝向外侧延伸的内板上侧壁220和内板下侧壁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10焊接在门槛内板200上。具体的,第一前固定板1111、第一后固定板1112以及第三折板123均通过点焊固接在内板底壁210上,第一前折板1121和第一后折板1122通过点焊固接在内板上侧壁2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载梁300的后端还通过紧固件与凸起部113固接。
本申请的一种门槛总成因为设置有本申请提出的分载梁支架100,限制了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向后的位移,增强了分载梁300的稳定性,增强了门槛梁的刚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技术的门槛总成。
本申请的一种车辆,因为设置有本申请提出的分载梁支架100,限制了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向后的位移,增强了分载梁300的稳定性,增强了门槛梁的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分载梁支架,所述分载梁支架(100)设置在门槛梁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载梁支架(100)包括:
固定部(110),所述固定部(110)与所述门槛梁的门槛内板(200)或门槛外板固定连接;
支撑部(120),所述支撑部(120)设置在固定部(110)上,且所述支撑部(120)适于止抵所述门槛梁内的分载梁(300)的后端以限制所述分载梁(300)相对门槛内板(200)向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00)包括:内板底壁(210)和设置在所述内板底壁(210)上侧和下侧且朝向外侧延伸的内板上侧壁(220)和内板下侧壁(230),所述固定部(1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1)与所述内板底壁(210)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部(120)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1)上且朝向外侧凸起,所述支撑部(1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分载梁(300)的支撑面(121),所述支撑面(121)与所述分载梁(300)的后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前固定板(1111)和第一后固定板(1112),所述支撑部(120)的内端分别于所述第一前固定板(1111)的后侧边沿和所述第一后固定板(1112)的前侧边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20)上端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折板(112),所述第一折板(112)与所述内板上侧壁(220)贴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112)包括:第一前折板(1121)和第一后折板(1122),所述第一前折板(1121)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前方延伸,所述第一后折板(112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20)的上端且朝向后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0)下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122),所述第二折板(122)包括:第二前折板(1221)和第二后折板(1222),所述第二前折板(1221)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二后折板(122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20)的下端且朝向前方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0)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折板(123),所述第三折板(123)朝向内侧延伸且所述第三折板(123)的自由端弯折以与所述内板底壁(210)贴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载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固定板(111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13),所述凸起部(1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载梁(300)的安装孔(1131)。
9.一种门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槛内板(200)和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内板(200)和所述门槛外板限定出容纳空间;
分载梁(300),所述分载梁(3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分载梁支架(100),所述分载梁支架(10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门槛内板(200)或/和门槛外板固定连接,所述分载梁支架(10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分载梁(300)的后端止抵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槛总成。
CN202320274881.0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487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81.0U CN219487566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81.0U CN219487566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7566U true CN21948756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4881.0U Active CN219487566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7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4656B1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US7322639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EP1741619B1 (e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sliding-door vehicle
US9248863B2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US20200385065A1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JP201211640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H11180350A (ja)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ー構造
CN219487566U (zh) 一种分载梁支架、门槛总成及车辆
JP2921183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0618566B2 (en) Automobile front body structure
JP5465707B2 (ja) 車体
JP3693899B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CN216969551U (zh) 一种提升整车加速nvh性能的流水槽总成
US10046633B2 (en) Vehi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CN212195653U (zh) 汽车前围上部总成、车身框架及汽车
US8079638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106935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1391455U (zh) 侧围内板总成、侧围结构及汽车框架结构
CN108569117B (zh)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JP4200632B2 (ja) 車両のフェンダ構造
JP6540753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4365157B2 (ja) 車両用ドアの側突対応構造
CN218986772U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3921213U (zh)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