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1236U - 一种内冷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冷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1236U
CN217831236U CN202221339257.6U CN202221339257U CN217831236U CN 217831236 U CN217831236 U CN 217831236U CN 202221339257 U CN202221339257 U CN 202221339257U CN 217831236 U CN217831236 U CN 217831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water
roller
pipe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92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小龙
王丽果
郭雪峰
田成林
常露锋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92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1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1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1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冷辊,属于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内冷辊在高温高速工况下内冷辊的密封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内冷辊包括辊筒和换水端头;换水端头包括轴承座、回水管、法兰和进水管,法兰套设于轴套上,法兰的一侧与轴承座的端面连接,法兰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水管套;法兰的内径大于轴套的外径,法兰与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润滑介质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换水端头的密封性,降低轴承座进水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冷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冷辊。
背景技术
热轧产线层流冷却辊道,是生产线由精轧机组输送高温带钢到卷曲机组的关键设备。精轧机组出口设置多功能仪,检测带钢厚度及表面质量。为了不影响检测质量,精轧机组出口层冷辊道采用内部水冷的结构型式。现有的内冷辊在高温高速工况下,回水水套内部冷却水出现漩涡造成水位高于密封底面,同时由于轴承座内部负压造成吸水情况,进而引起密封损坏,轴套磨损,轴承座进水后将造成轴承润滑不良,引起轴承卡阻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内冷辊在高温高速工况下内冷辊的密封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冷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冷辊,包括辊筒和设置在所述辊筒一端的换水端头;
所述换水端头包括:
轴承座;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第一端穿设并固定在所述辊筒内,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的管头套设有轴套;
法兰,所述法兰套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法兰的一侧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连接,所述法兰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水管套;所述法兰的内径大于所述轴套的外径,所述法兰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润滑介质腔;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回水管内,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有水源,所述进水管在所述辊筒内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水管在所述辊筒内的长度,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之间留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管套的内腔连通;
所述辊筒、所述回水管、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法兰同轴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的端面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回水管同轴,所述端盖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双骨架油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端盖以及所述排水管套止口定位,所述法兰和所述排水管套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与所述端盖之间还设有泄水腔,所述泄水腔与换水端头的外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朝向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中部开设有泄水槽,所述法兰外环壁上设有与所述泄水槽连通的泄水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润滑介质腔连通的加油孔,所述加油孔的入口设置有油杯,所述法兰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润滑介质腔连通的放油孔,所述放油孔的出口设置有丝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唇口,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唇口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唇口背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辊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辊环和第二辊环,所述第二辊环的内壁与所述回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环的外壁与所述辊筒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穿出所述排水管套,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套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冷辊在轴承座和排水管套之间设置法兰,通过法兰上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提升了对排水管套的密封性,降低了负压吸水导致轴承座进水的可能性,提高了对轴承座的保护,进一步降低轴承因进水导致的润滑不良、轴承卡阻或损坏的情况,提升了内冷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辊筒,2-轴承座,3-轴承,4-端盖,5-回水管,6-轴套,7-法兰,8-排水管套,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润滑介质腔,12-双骨架油封,13-泄水槽,14-泄水孔,15-加油孔,16-油杯,17-放油孔,18-丝堵,19- 第三密封圈,20-第一辊环,21-第二辊环,22-进水管,2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冷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冷辊,包括辊筒1和设置在辊筒1 一端的换水端头,辊筒1内腔可容纳冷却液,作业中一般来说选取水作为冷却液,换水端头则用于向辊筒1内通入冷却液并将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排出。
换水端头包括轴承座2、回水管5、法兰7、进水管22和排水管套8,辊筒 1、回水管5、轴承座2和法兰7同轴设置。
参照图1,回水管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回水管5的第一端穿设并固定在辊筒1内,回水管5的第二端与轴承座2的轴承3固定连接,即辊筒1 可相较于轴承座2转动;回水管5的第二端的管头套设有轴套6。
法兰7套设于轴套6上,法兰7的一侧与轴承座2的端面连接,法兰7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水管套8;法兰7的内径大于轴套6的外径,本实施例中,法兰7内孔与轴套6外圆形成1-2mm间隙,法兰7与轴套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9与第二密封圈10之间设有润滑介质腔11。即相较于现有内冷辊的换水端头,本实施例在轴承座2和排水管套8之间设置法兰7,通过法兰7上的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提升了对排水管套8的密封性,提高了对轴承座2的保护,降低了轴承座2进水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轴承3因进水导致的润滑不良、轴承3卡阻或损坏。
同时,在法兰7与轴套6之间设置的润滑介质腔11不仅能够减少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的磨损,提高法兰7整体的使用寿命,即使存在磨损导致排水管套8中的水进入法兰7中,润滑介质腔11内填充的润滑介质与水的密度不同,水将无法从轴套6和第一密封圈9之间缝流出,若润滑介质腔11内填充的是密度比水小的油类润滑介质,则水将沉降在润滑介质腔11的底部,水无法从轴套6和第一密封圈9之间缝流出;若润滑介质腔11内填充的是甘油,甘油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也可同样使得水无法从轴套6和第一密封圈9之间缝流出,即通过增设的法兰7不仅提高了对排水管套8的密封性,即使存在一定的磨损,经过法兰7溢出的润滑介质也不会对轴承座2的运行造成影响,大幅提升了换水端头的安全性,同时大幅提升了换水端头的使用耐久。
进水管22的第一端穿设于回水管5内,进水管22的第二端连接有水源,进水管22在辊筒1内的长度大于回水管5在辊筒1内的长度,进水管22的第一端与回水管5之间留有排水通道,可以理解的,进水管22与回水管5并不接触,以避免磨损;排水通道与排水管套8的内腔连通,即冷却水将通过进水管22 进入辊筒1内,吸收热量后回流并饼干排水通道进入排水管套8中,并最终由排水管套8排出,参照图1,排水管套8可在其底部设有排水管23。
轴承座2为了保护轴承3且便于安装设置有端盖4,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轴承座2的端盖4设置在轴承座2背向轴套6一侧的端面,端盖4与回水管5 同轴,端盖4设置有轴孔,轴套6与轴孔之间设置有双骨架油封12,即端盖4 是套接在轴套6上的,且通过双骨架油封12提高轴承座2的密封性。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法兰7的两端面分别与端盖4以及排水管套8止口定位,法兰7和排水管套8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2上,以此实现轴承座2 法兰7和排水管套8的固定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法兰7中的润滑介质会逐渐减少,由此,参照图2,法兰7 的顶端设有与润滑介质腔11连通的加油孔15,加油孔15的入口设置有油杯 16,通过油杯16观察法兰7中的润滑介质的液位,并进行润滑介质的添加,法兰7的底端设有与润滑介质腔11连通的放油孔17,放油孔17的出口设置有丝堵18,旋开丝堵18即可排出润滑介质腔11中的介质。当润滑介质腔11内的介质是甘油时,定期化验润滑介质腔11内部甘油的含水率对法兰7的密封性能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更换轴套6或密封,达到预防性维修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降低密封性降低带来的轴承座2进水的问题,法兰7与端盖4 之间还设有泄水腔,泄水腔与换水端头的外部连通,即由法兰7溢出的润滑介质将进入泄水腔并排出,进而不会进入到轴承座2内。泄水腔可设置在端盖4 上,也可参照图2,法兰7朝向轴承座2的端面中部开设有泄水槽13,法兰7 外环壁上设有与泄水槽13连通的泄水孔14,可以理解的,为了使润滑介质能够快速流出,泄水孔14设置在法兰7的底部。作业人员可通过泄水孔14排出水量的大小,判断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的磨损情况,进而确定是否更换轴套6或法兰7,达到预防性维修的目的。
为了保证法兰7的良好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均具有唇口,第一密封圈9的唇口与第二密封圈10的唇口背向设置,即第一密封圈9的唇口朝向辊筒1,第二密封圈10的唇口朝向排水管套8,润滑介质可从润滑介质腔11内向外排出,但外部的杂质则较难通过两个密封圈进入润滑介质腔11内。
回水管5的第二端与轴套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9,避免水汽腐蚀回水管 5的加工面,参照图2,在轴套6靠近排水管套8一侧的内环面加工一到圆槽,将第三密封圈19设置在圆槽内即可。
在固定辊筒1与回水管5时,回水管5的第一端与辊筒1之间设置有第一辊环20和第二辊环21,第二辊环21设置在第一辊环20与轴承座2之间,第一辊环20上设置于贯穿水孔,使辊筒1的内腔与第一辊环20和第二辊环21之间的内腔相通,回水管5的端部位于第一辊环20中,由此回水管5的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辊环20固定连接;第二辊环21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回水管5固定连接,第二辊环21的外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辊筒1固定连接。
进水管22的第二端穿出排水管套8,进水管22与排水管套8固定连接,通过排水管套8对进水管22提供支撑。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内冷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和设置在所述辊筒一端的换水端头;
所述换水端头包括:
轴承座;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第一端穿设并固定在所述辊筒内,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的管头套设有轴套;
法兰,所述法兰套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法兰的一侧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连接,所述法兰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水管套;所述法兰的内径大于所述轴套的外径,所述法兰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润滑介质腔;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回水管内,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有水源,所述进水管在所述辊筒内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水管在所述辊筒内的长度,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之间留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管套的内腔连通;
所述辊筒、所述回水管、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法兰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回水管同轴,所述端盖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双骨架油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端盖以及所述排水管套止口定位,所述法兰和所述排水管套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与所述端盖之间还设有泄水腔,所述泄水腔与换水端头的外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朝向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中部开设有泄水槽,所述法兰外环壁上设有与所述泄水槽连通的泄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润滑介质腔连通的加油孔,所述加油孔的入口设置有油杯,所述法兰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润滑介质腔连通的放油孔,所述放油孔的出口设置有丝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唇口,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唇口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唇口背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辊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辊环和第二辊环,所述第二辊环的内壁与所述回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环的外壁与所述辊筒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穿出所述排水管套,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套固定连接。
CN202221339257.6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冷辊 Active CN217831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257.6U CN2178312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冷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257.6U CN2178312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冷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1236U true CN217831236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9257.6U Active CN21783123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冷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1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9391U (zh) 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上的自由辊结构
CN113354261A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宽玻璃的压延机
CN208854898U (zh) 一种流延膜双向水流冷却辊
CN217831236U (zh) 一种内冷辊
CN201217574Y (zh) 内喷水冷却式传送辊
CN210945724U (zh) 一种连续退火炉循环冷却系统气氛检测装置
CN201129455Y (zh) 一种轧机油膜轴承密封装置
CN214027149U (zh) 缠绕膜流延冷却辊
CN209111358U (zh) 一种密封型冷却辊
CN208214254U (zh) 一种用于铸造铜板坯的水平连铸结晶器
CN213947774U (zh) 一种印刷机用水冷散热印刷辊
CN217149726U (zh) 一种冷水辊装置
CN217665416U (zh) 一种内冷辊
CN213704871U (zh) 一种镀铬性能较好的印刷辊
CN205988962U (zh) Esp产线精轧冷却辊
WO2022126320A1 (zh) 一种热轧卷筒
CN212734082U (zh) 一种密排辊扇形段辊子的水冷连接结构
CN218424818U (zh) 热轧层流冷却内冷辊
CN207500474U (zh) 具有引流装置的内冷输出辊道
CN215162114U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宽玻璃的压延机
CN216193181U (zh) 高速热轧机
CN216965797U (zh) 一种热轧生产线支撑辊
CN215559834U (zh) 一种高精度超薄光伏玻璃压延机
CN213017628U (zh) 一种风机轴承降温冷却装置
CN219903282U (zh) 一种提高锂电池隔膜两面性能一致性的冷却压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