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548U -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548U
CN217804548U CN202221746133.XU CN202221746133U CN217804548U CN 217804548 U CN217804548 U CN 217804548U CN 202221746133 U CN202221746133 U CN 202221746133U CN 217804548 U CN217804548 U CN 217804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base
ladder device
reversible
sta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61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清乐
孟兰会
肖宏
谭昌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61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可翻转踏梯装置包括:基座、踏板、限位支架、锁止机构,踏板的端部与基座连接,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当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限位支架位于踏板的上方位置,且踏板与限位支架相抵;当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通过锁止机构将踏板锁止后回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翻转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具备了水平及竖直的两个工位状态,整体占用空间小,设计简单美观,并且安装方便,重量轻、强度高;同时,增加了踩踏空间,充分保证了踩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本申请可用于重型卡车。

Description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人员在进行车辆维修、挂车操作时需要借助蹬车梯或踏梯装置上下车辆。踏梯装置一般固定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由于重型卡车等商用车辆整车布置空间紧凑、不能超过法规的整车外宽要求,因此,踏梯装置的尺寸受到严格的限制。
目前踏梯装置的踩踏空间很小,蹬车的舒适性很差且有踩滑风险;并且,现有的踏梯结构因受空间限制,其踏板大多焊接在支撑管上,并通过螺栓将支撑管连接在车架上,安全性差。同时,现有踏板结构的宽度较小,踩踏不舒服且不美观。随着目前商用车系统对整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踏梯装置的结构及安装方式都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踏梯装置的结构设计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以达到占用空间小且设计美观、增大踩踏空间、提高踩踏舒适度和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包括:基座、踏板、限位支架、锁止机构,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限位支架位于所述踏板的上方位置,且所述踏板与所述限位支架相抵;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至少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还包括:多个铰链机构,所述多个铰链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踏板的端部均通过多个所述铰链机构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架至少包括上限位支架和下限位支架,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上限位支架位于所述上踏板的上方位置,所述下限位支架位于所述下踏板的上方位置,其中,所述上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限位支架的下表面相抵,所述下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限位支架的下表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销子和卡子,所述销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子固定安装在所述踏板上;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销子和所述卡子能够配合使用并保证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进一步地,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下翻转90°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上翻转90°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还包括多个安装孔,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通过所述基座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在车辆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中,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蜂窝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扣槽结构。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
本申请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所述装置包括:基座、踏板、限位支架、锁止机构,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工位状态,设计美观、结构紧凑、收纳方便,不仅能在有限的安装空间里增大踩踏空间,而且可以提高踩踏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进而提升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两个踏板处于第一工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两个踏板处于第二工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上踏板及上限位支架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上踏板与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销子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卡子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上踏板处于第一工位状态、下踏板处于第二工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中:1、基座;2、上踏板;3、下踏板;4、上限位支架;5、下限位支架;6、卡子;7、销子;8、铰链机构;9、安装孔;10、蜂窝状结构;11、扣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照附图1-2,图1为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两个踏板处于第一工位状态时的结构图,图2为可翻转踏梯装置的两个踏板处于第二工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包括:基座1、踏板(上踏板2、下踏板3)、限位支架(上限位支架4、下限位支架5)、锁止机构(卡子6、销子7),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限位支架位于所述踏板的上方位置,且所述踏板与所述限位支架相抵;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为拼接组装形成的凹槽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上踏板2位于基座1靠近上方的位置,下踏板2位于基座1靠近下方的位置,上踏板2和下踏板3的两侧端部分别与基座1的两侧连接,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可以折叠且具有两种工位状态,根据图1可以看出,上下两个踏板均打开,此时,两个踏板均处于第一工位状态,即两个踏板相对于基座保持水平,并通过限位支架来保证踏板的水平性。可以看出,上下两个限位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基座正面板上,并且这两个限位支架均位于前述两个踏板的上方位置,当踏板处于第一工位状态时,由于受到踏板本身重力及踩踏重力的作用,所述踏板与所述限位支架相抵;根据图2,上下两个踏板均关闭,此时,两个踏板均处于第二工位状态,即两个踏板相对于基座保持竖直,由锁止机构将两个踏板锁止后回位,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由卡子6和销子7组成,每个踏板均通过两个锁止机构与基座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的踏板至少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由这两个踏板共同组成踏梯结构,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还包括:铰链机构8,多个铰链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踏板的端部均通过多个所述铰链机构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包括4个铰链机构,这4个铰链机构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每个踏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2个铰链机构铰接在所述基座上。可以看出,该实施例中的每个铰链机构都由两个铰链配件组合而成,并通过2个螺栓连接至基座侧部的连接孔上,在所述上下两个踏板的两端也包含与铰链配合使用的构件,上踏板2和下踏板3通过与前述铰链机构8铰接实现了从第一工位状态到第二工位状态的翻转过程。通过上、下踏板,满足操作人员通过可翻转踏梯装置上车的需求。特别地,对于半挂汽车列车中的半挂车高度通常较高,不便于攀爬的情况,可以通过上踏板和下踏板完成由下而上的攀爬。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可翻转踏梯装置中,如图1所示,其限位支架至少包括上限位支架4和下限位支架5,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上限位支架4位于所述上踏板2的上方位置,所述下限位支架5位于所述下踏板3的上方位置,其中,所述上踏板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限位支架4的下表面相抵,所述下踏板3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限位支架5的下表面相抵。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以上踏板和上限位支架为例,所述上踏板的端部(近上限位支架一端)设计成了凹凸交错的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大踏板和限位支架的摩擦力,并且能使得两者的接触更加平稳以实现限位作用。当上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上限位支架4位于上踏板2的上方位置,并且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上踏板2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支架4的下表面相接触且相抵,由此保证上踏板的水平性,下踏板与下限位支架的结构关系与之同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翻转踏梯装置中的锁止机构,还包括销子7和卡子6,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4个销子结构和4个卡子结构,所述销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子固定安装在所述踏板上,每个踏板均固定有两个卡子且跟基座上的2个销子配合使用;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销子和所述卡子能够配合使用并保证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具体地,图4为上踏板与锁止机构的结构图,以上踏板为例,可以看出,上踏板2上固定有两个卡子6,两个销子7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基座上,当上踏板翻转到竖直状态时,基座上的销子会卡入到上踏板卡子上的销孔里,并且卡子和销子之间能够通过过盈配合,并保证踏板锁止到位。图5为可翻转踏梯装置的销子结构图,图6为可翻转踏梯装置的卡子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销子为弯折的圆柱状结构,销子的一端通过垫片和螺栓被固定在基座上;又如图6所示,该卡子可以通过十字螺钉等安装在踏板上,并且该实施例中的卡子包括一个销孔,当踏板处于第二工位状态时,基座上的销子会插入到卡子上的销孔里。当然卡子和销子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保证二者之间可以实现锁止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材料的弹性作用使得卡子与销子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进而使得前述基座与踏板之间保持锁止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如图1所示,上踏板2和下踏板3均相对于基座1保持水平状态,踏板打开时踩踏的空间也增大,相关操作人员可以踩踏踏板上下车辆进行维修等操作;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如图2所示,上踏板2和下踏板3均相对于基座1保持竖直状态,当不使用装置或者车辆行驶时,可以使得踏板处于折叠的竖直状态,由此可以节省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整车布置。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踏板2处于第一工位状态,下踏板3处于第二工位状态,可以看出,上踏板和下踏板的工位状态可以不一致,当然,也可以使上踏板2处于第二工位状态,下踏板3处于第一工位状态,具体可以根据相关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来确定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应该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的状态,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较为灵活。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下翻转90°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上翻转90°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结合图1、图2和图7可以看出,在上车前,相关人员可以手动打开踏板,将上踏板2和下踏板3向下翻转90°到水平状态,在使用完毕后,相关人员可以手动将上踏板2和下踏板3向上翻转90°,并锁止回位到竖直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车辆行驶时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处于折叠状态,占用空间小且设计美观,在保证整车宽度不超过法规要求的同时,加大了上车需要的踩踏空间,增大了踩踏舒适性和踩踏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的基座上还包括多个安装孔9,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通过所述基座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在车辆上。可以看出,这些安装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座的四周,在装配时,可以通过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将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与车辆的底盘等部件进行固定。当然,为使用的需要,基座上的安装孔也可以用于连接其他配件以保证所述装置的功能更好地实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翻转踏梯装置的踏板上设置有蜂窝状结构。如图1、图3和图7所示,上踏板2和下踏板3上均设置有蜂窝状结构10,该结构均匀分布在踏板上,中间为多边形的立体结构,四周包围着四边形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10不仅重量轻、强度高,在节省了材料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充分保证了相关人员的踩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较优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扣槽结构11,所述扣槽结构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相关操作人员拉开处于锁止状态的踏板,因为材料的弹性不同,有时锁止机构很难打开,因此扣槽结构的设计更便于相关人员的操作且更具人性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工位状态,并且通过可翻转的设计增大了踏板的尺寸,在需要登车时,将上述可翻转踏梯装置与所述车辆进行安装,并且打开踏板以进行操作;在车辆行驶时,合上踏板并使其锁止。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既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包括轻质铝合金材料等,在满足承重要求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非金属材料。可见,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不仅设计美观、结构紧凑、收纳方便、重量较轻,而且能在法规要求的安装空间内增大了踩踏面积,保证了作业的安全及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包括:基座、踏板、限位支架、锁止机构,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工位状态,解决了传统设计踩踏宽度窄、风险大的问题,不仅增大了踩踏空间,而且整体占用空间小且设计美观,保证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进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包括:基座、踏板、限位支架、锁止机构,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限位支架位于所述踏板的上方位置,且所述踏板与所述限位支架相抵;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至少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还包括:多个铰链机构,所述多个铰链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踏板的端部均通过多个所述铰链机构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至少包括上限位支架和下限位支架,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上限位支架位于所述上踏板的上方位置,所述下限位支架位于所述下踏板的上方位置,
其中,所述上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限位支架的下表面相抵,所述下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限位支架的下表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销子和卡子,所述销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子固定安装在所述踏板上;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销子和所述卡子能够配合使用并保证所述踏板锁止后回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
当所述踏板翻转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时,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竖直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下翻转90°到所述第一工位状态;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水平状态时,将所述踏板向上翻转90°到所述第二工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包括多个安装孔,所述可翻转踏梯装置通过所述基座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在车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蜂窝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扣槽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踏梯装置。
CN202221746133.X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7804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6133.XU CN217804548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6133.XU CN217804548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548U true CN21780454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6133.XU Active CN217804548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04548U (zh) 一种可翻转踏梯装置及车辆
KR100773082B1 (ko) 차량용 자전거캐리어
CN107972764B (zh) 电动自行车停放系统
KR101844261B1 (ko) 바이크 운송용 접이식 트레일러
CN209666958U (zh) 一种多用车载登车梯
CN110758254B (zh) 侧边防护装置
CN110803112B (zh) 上车踏步装置
CN210971387U (zh) 电动车
CN21379920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折叠式汽车后盖板
CN20971980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10027758U (zh) 一种竖杆折叠机构
CN2512694Y (zh) 一种箱包折叠电动脚踏二用自行车
CN218877289U (zh) 一种露营推车
CN218519632U (zh) 一种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装置
CN220682255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可翻转上车踏梯
CN217778318U (zh) 一种顶开式无门汽车
CN214296246U (zh) 车架组件和两轮车
CN214823849U (zh) 一种老年人方便使用的电动三轮车
CN220054006U (zh) 一种两轮车脚踏站架
CN220682254U (zh) 一种踏板与踏梯架翻转联动式踏梯
CN211592822U (zh) 一种快速折叠收展式减震电动轮椅车
CN210526358U (zh) 一种折叠式公交用扶手结构
CN213974313U (zh) 多用途变形车
CN219056143U (zh) 摩托车托架固定支架组合
CN210592293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