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417U -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417U
CN217804417U CN202221740116.5U CN202221740116U CN217804417U CN 217804417 U CN217804417 U CN 217804417U CN 202221740116 U CN202221740116 U CN 202221740116U CN 217804417 U CN217804417 U CN 21780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main support
intermediate body
support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0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守辉
王力
吴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ao D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ao D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ao D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ao D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01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包括主支撑中间体,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主支撑中间体正面下部设有曲沿定位边部,曲沿定位边部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整体的耐下压变形性能,主支撑中间体背面外侧连接设置有马鞍形支撑部,马鞍形支撑部能使支撑件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左右连接稳定一致性好,主支撑中间件﹑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为整体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后排座椅支撑件通常采用焊接式连接,支撑件易塌陷或断裂,整体设计不合理,有时会出现主支撑部分侧与车体支撑梁脱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支撑件不仅影响驾驶人员的驾程安全性,还影响车辆内部连接组件的整体连接稳定性,对提高车辆内部组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车辆内部组件的安装连接位置和空间区位决定了车辆后排座椅支撑件的整体形状为不规则结构。车辆后排座椅支撑件整体设计和制作难度较大。由于后排座椅支撑件整体包括曲面卡连支撑部﹑左卡接件﹑右卡连件﹑侧支撑小件﹑底连件﹑曲卡件等多个不同规格尺寸的部件,使得普通后排座椅支撑件通常采用焊接式连接制作。但是,此类采用焊接式连接制作的普通后排座椅支撑件在使用存在:支撑件易塌陷或断裂,整体强度差,稳定性差,整体设计不合理,有时甚至会出现主支撑部分侧与车体支撑梁脱离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开发了采用一体式冲压制作的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焊接式连接制作的普通后排座椅支撑件在使用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利用马鞍形支撑部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塌陷或断裂,结合外凸曲部一和外凸曲部二,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和断裂性能;运用主支撑中间件﹑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的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设计,使支撑件整体设计更合理,在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后排座椅支撑件整体的生产制作成本,采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组合匹配式设计,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与车体支撑梁脱离,适合作为车辆用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包括主支撑中间体,还包括: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右两侧端部都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主支撑中间体的正面下部设有曲沿定位边部,曲沿定位边部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整体的抗下压变形性能,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连接设置有马鞍形支撑部,马鞍形支撑部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向下塌陷或断裂,马鞍形支撑部还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左右连接稳定一致性好,
所述主支撑中间件﹑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为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能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生产制作成本低,
所述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与车体支撑梁脱离。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的抗断裂性好,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上顶部有内陷曲部,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的连接处有外凸曲部,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一,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背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二,外凸曲部一与外凸曲部二相互平行,内陷曲部的边缘处与外凸曲部连接,
所述外凸曲部一和所述外凸曲部二,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整体的抗断裂性。
为了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一,上扬曲翘定位部一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左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一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一,上扬曲翘定位部一内侧有右凸半沉区,内扣侧边部一与右凸半沉区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一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右凸半沉区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右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二,上扬曲翘定位部二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右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二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二,上扬曲翘定位部二内侧有左凸半沉区,内扣侧边部二与左凸半沉区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二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左凸半沉区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再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侧与上扬曲翘定位部一连接区域的正背面都设有L形卡接部,L形卡接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定位准确一致性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使主支撑中间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马鞍形支撑部有左小曲面部﹑弧面连体部和右大曲面部,左小曲面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左侧连接,弧面连体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中间区域连接,右大曲面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右侧连接,左小曲面部和右大曲面部之间通过弧面连体部相互连接为一体,马鞍形支撑部中的弧面连体部整体呈拱形,弧面连体部能为主支撑中间体的中间区域提供向上的抗压承载力,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向下塌陷或断裂;
左小曲面部和右大曲面部能进一步增强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下部的强度,提高主支撑中间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弧面连体部下部有翘沟曲面翻边体,翘沟曲面翻边体能增大弧面连体部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的面积,提高了主支撑中间体背面外侧马鞍形支撑部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马鞍形支撑部中右大曲面部的外侧设置有中间带小通孔的内陷半沉螺接区,内陷半沉螺接区共有三个,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整体呈三角形分布,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相匹配,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通过设置在主支撑中间体正面下部的曲沿定位边部,以及设置在主支撑中间体背面外侧的马鞍形支撑部,利用曲沿定位边部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整体的抗下压变形性能,利用马鞍形支撑部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塌陷或断裂,而且能够结合设置在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一和外凸曲部二,运用外凸曲部一和外凸曲部二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和断裂性能;
2、该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通过在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端部都设置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通过将主支撑中间件﹑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设计为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运用配套的冲压模具和冲压设备,能够一次性制成该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能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降低生产制作成本低,并且,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能防止该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整体与车体支撑梁脱离;
其中,通过设置在马鞍形支撑部中右大曲面部外侧的中间带小通孔的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整体呈三角形分布,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相匹配,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本实用新型支撑件中的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使本实用新型支撑件整体设计更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由正面从上到下看时,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由背面右侧从下向上看时,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由正面左侧从下向上看时,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主支撑中间体;2、上扬曲翘定位部一;3、上扬曲翘定位部二;4、曲沿定位边部;5、马鞍形支撑部;6、内陷曲部;7、外凸曲部一;8、外凸曲部二;9、内扣侧边部一;10、右凸半沉区;11﹑内扣侧边部二;12﹑左凸半沉区;13﹑L形卡接部;14﹑左小曲面部;15﹑弧面连体部;16﹑右大曲面部;17﹑翘沟曲面翻边体;18﹑内陷半沉螺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包括主支撑中间体1,还包括: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右两侧端部都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主支撑中间体1的正面下部设有曲沿定位边部4,曲沿定位边部4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1整体的抗下压变形性能,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连接设置有马鞍形支撑部5,马鞍形支撑部5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1向下塌陷或断裂,马鞍形支撑部5还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左右连接稳定一致性好,
所述主支撑中间件1﹑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4和马鞍形支撑部5为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能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生产制作成本低,
所述曲沿定位边部4和马鞍形支撑部5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1与车体支撑梁脱离。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的抗断裂性好,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上顶部有内陷曲部6,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的连接处有外凸曲部,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一7,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背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二8,外凸曲部一7与外凸曲部二8相互平行,内陷曲部6的边缘处与外凸曲部连接,
所述外凸曲部一7和所述外凸曲部二8,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的抗断裂性。
为了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左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一9,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内侧有右凸半沉区10,内扣侧边部一9与右凸半沉区10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右凸半沉区10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的右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右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二11,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内侧有左凸半沉区12,内扣侧边部二11与左凸半沉区12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左凸半沉区12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再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侧与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连接区域的正背面都设有L形卡接部13,L形卡接部13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定位准确一致性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使主支撑中间体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马鞍形支撑部5有左小曲面部14﹑弧面连体部15和右大曲面部16,左小曲面部14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左侧连接,弧面连体部15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中间区域连接,右大曲面部16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右侧连接,左小曲面部14和右大曲面部16之间通过弧面连体部15相互连接为一体,马鞍形支撑部5中的弧面连体部15整体呈拱形,弧面连体部15能为主支撑中间体1的中间区域提供向上的抗压承载力,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1向下塌陷或断裂;
左小曲面部14和右大曲面部16能进一步增强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下部的强度,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1发生微量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弧面连体部15下部有翘沟曲面翻边体17,翘沟曲面翻边体17能增大弧面连体部15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的面积,提高了主支撑中间体1背面外侧马鞍形支撑部5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马鞍形支撑部5中右大曲面部16的外侧设置有中间带小通孔的内陷半沉螺接区18,内陷半沉螺接区18共有三个,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18整体呈三角形分布,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18相匹配,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包括主支撑中间体1,还包括: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右两侧端部都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主支撑中间体1的正面下部设有曲沿定位边部4,曲沿定位边部4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1整体的抗下压变形性能,
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连接设置有马鞍形支撑部5,马鞍形支撑部5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1向下塌陷或断裂,马鞍形支撑部5还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左右连接稳定一致性好,
主支撑中间件1﹑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4和马鞍形支撑部5为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能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生产制作成本低,
曲沿定位边部4和马鞍形支撑部5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1与车体支撑梁脱离;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的抗断裂性好,主支撑中间体1上顶部有内陷曲部6,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的连接处有外凸曲部,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一7,内陷曲部6与主支撑中间体1背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二8,外凸曲部一7与外凸曲部二8相互平行,内陷曲部6的边缘处与外凸曲部连接,
外凸曲部一7和所述外凸曲部二8,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的抗断裂性;
为了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左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一9,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内侧有右凸半沉区10,内扣侧边部一9与右凸半沉区10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右凸半沉区10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主支撑中间体1的右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右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二11,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内侧有左凸半沉区12,内扣侧边部二11与左凸半沉区12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二3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左凸半沉区12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1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为了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使主支撑中间体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好,马鞍形支撑部5有左小曲面部14﹑弧面连体部15和右大曲面部16,左小曲面部14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左侧连接,弧面连体部15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中间区域连接,右大曲面部16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1的背面外侧右侧连接,左小曲面部14和右大曲面部16之间通过弧面连体部15相互连接为一体,马鞍形支撑部5中的弧面连体部15整体呈拱形,弧面连体部15能为主支撑中间体1的中间区域提供向上的抗压承载力,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1向下塌陷或断裂;
左小曲面部14和右大曲面部16能进一步增强主支撑中间体1左右两侧下部的强度,提高主支撑中间体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1发生微量移动,弧面连体部15下部有翘沟曲面翻边体17,翘沟曲面翻边体17能增大弧面连体部15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的面积,提高了主支撑中间体1背面外侧马鞍形支撑部5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马鞍形支撑部5中右大曲面部16的外侧设置有中间带小通孔的内陷半沉螺接区18,内陷半沉螺接区18共有三个,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18整体呈三角形分布,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18相匹配,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
实施例2:
参照图3,以实施例1为基础,所不同的是,为了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主支撑中间体1的左侧与上扬曲翘定位部一2连接区域的正背面都设有L形卡接部13,L形卡接部13能使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定位准确一致性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1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包括主支撑中间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右两侧端部都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上扬曲翘定位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主支撑中间体的正面下部设有曲沿定位边部,曲沿定位边部能增强主支撑中间件整体的抗下压变形性能,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连接设置有马鞍形支撑部,马鞍形支撑部能避免主支撑中间体向下塌陷或断裂,马鞍形支撑部还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左右连接稳定一致性好,
所述主支撑中间件﹑上扬曲翘定位部﹑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为整体化一体式结构,能提高支撑件整体强度,生产制作成本低,
所述曲沿定位边部和马鞍形支撑部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与车体支撑梁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中间体上顶部有内陷曲部,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的连接处有外凸曲部,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一,内陷曲部与主支撑中间体背面连接处的外凸曲部为外凸曲部二,外凸曲部一与外凸曲部二相互平行,内陷曲部的边缘处与外凸曲部连接,
所述外凸曲部一和所述外凸曲部二,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与正背面的连接处整体抗向下塌陷性能,提高主支撑中间体整体的抗断裂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一,上扬曲翘定位部一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左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一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一,上扬曲翘定位部一内侧有右凸半沉区,内扣侧边部一与右凸半沉区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一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右凸半沉区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右侧端部设有上扬曲翘定位部二,上扬曲翘定位部二的下部与主支撑中间体正背面连接处外凸曲部的右侧连接,上扬曲翘定位部二上部外侧有内扣侧边部二,上扬曲翘定位部二内侧有左凸半沉区,内扣侧边部二与左凸半沉区能提高上扬曲翘定位部二整体的抗内塌陷变形性能,左凸半沉区还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稳定性好,不会因车辆振动而导致主支撑中间体右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错位或偏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中间体的左侧与上扬曲翘定位部一连接区域的正背面都设有L形卡接部,L形卡接部能使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定位准确一致性好,确保主支撑中间体左侧与车体内部连接处的吻合一致性更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鞍形支撑部有左小曲面部﹑弧面连体部和右大曲面部,左小曲面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左侧连接,弧面连体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中间区域连接,右大曲面部上部与主支撑中间体的背面外侧右侧连接,左小曲面部和右大曲面部之间通过弧面连体部相互连接为一体,马鞍形支撑部中的弧面连体部整体呈拱形,弧面连体部能为主支撑中间体的中间区域提供向上的抗压承载力,提高主支撑中间体中间区域下部的整体强度,能防止主支撑中间体向下塌陷或断裂;
左小曲面部和右大曲面部能进一步增强主支撑中间体左右两侧下部的强度,提高主支撑中间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连体部下部有翘沟曲面翻边体,翘沟曲面翻边体能增大弧面连体部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的面积,提高主支撑中间体背面外侧马鞍形支撑部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马鞍形支撑部中右大曲面部的外侧设置有中间带小通孔的内陷半沉螺接区,内陷半沉螺接区共有三个,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整体呈三角形分布,三个内陷半沉螺接区相匹配,能使主支撑中间体整体与车体内后侧支撑梁连接稳定性好,防止车辆运动时主支撑中间体发生微量移动。
CN202221740116.5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Active CN21780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0116.5U CN217804417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0116.5U CN217804417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417U true CN21780441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0116.5U Active CN217804417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6231C (zh) 车辆前部结构
US20090008891A1 (en) Lower arm of vehicle suspension
CN101153622A (zh) 车辆的装饰物安装结构
CN217804417U (zh) 一种车辆后排高强度精密座椅支撑件
CN210652659U (zh) 汽车水箱安装框架、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CN210162162U (zh) 汽车后梁总成
KR101989453B1 (ko) 차량의 쿼터 패널 보강구조
CN21828790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7994092U (zh) 一种车门滑槽安装结构、车门总成及车辆
CN219237177U (zh) 汽车a柱内板下段加强板
CN105644461A (zh) 汽车顶盖装饰条的固定结构
CN214534372U (zh) 一种高强度齿轮配合架
CN110682929B (zh) 车体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0653335U (zh) 汽车底盘前副车架塔台外板
CN217554030U (zh) 一种后地板加强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5330196U (zh) 一种预制泵站的桶顶结构
CN219406597U (zh) 汽车平衡悬挂横梁用连接板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8287893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191732U (zh) 一种座椅预埋结构及车辆
CN214424376U (zh) 一种卷帘门型材组合连接结构
CN214823604U (zh) 一种前纵梁总成及车辆
CN216833324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锁销的安装结构
CN219447120U (zh) 一种纵梁内加强板总成
CN218207363U (zh) 一种加固型组合紧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