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6100U - 一种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6100U
CN217786100U CN202222035102.XU CN202222035102U CN217786100U CN 217786100 U CN217786100 U CN 217786100U CN 202222035102 U CN202222035102 U CN 202222035102U CN 217786100 U CN217786100 U CN 21778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device
base
locator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51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雄贵
张媛烨
国帅
章孝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51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器,其包括基座和定位装置,基座形成或连接有第一连接部,定位装置形成或连接有第二连接部;定位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至第一连接部;基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定位装置形成有第二定位部;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时,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处于第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设置,提升了定位器在检测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定位器的检测方式简单,能够通过目视判断焊接位点是否符合要求,具有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上有许多零部件组合焊接而成,为保证车架点位一致性,需对车架点位进行检查。在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目视或自制简易工具的方法对焊接位点的一致性进行检测。但上述测试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目视的检测方法存在对检测人员经验要求高且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简易工具的检测方法通用性差,并且自制的检测简易检测工具也存在检测精度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焊接位点一致性检测时存在的检测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降低了检测难度并提高了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定位器,包括:
基座,形成或连接有第一连接部;
定位装置,形成或连接有第二连接部;
定位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至第一连接部;基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定位装置形成有第二定位部;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时,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处于第一状态。
进一步地,当第一定位部远离第二定位部时,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处于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凹槽,第二定位部设置为凸起,当定位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凹槽与凸起之间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凸起,第二定位部设置为凹槽,当定位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凹槽与凸起之间抵接。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基本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定位装置一端设置第二连接部,定位装置上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检测部。
进一步地,检测部包括握持部、定位轴和检测头,握持部、定位轴和检测头基本沿第三直线方向延伸,握持部和检测头分别连接至定位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套,安装套设于检测部的外侧,;检测部还包括连接件,检测部通过连接件连接至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基座构成有一容纳槽,当定位装置相对基座处于第一状态时,定位装置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基座基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定位装置基本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在一个垂直于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面内,第一定位部沿第二直线方向在投影面内具有第一投影,基座沿第二直线方向在投影面内具有第二投影,第一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1与第二投影沿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35且小于等于0.53。
进一步地,基座上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于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
本申请的定位装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并与基座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实现定位装置与基座转动连接,定位装置通过检测部的移动距离判断点位是否合格,检测效率高;检测过程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贴合并进行定位,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基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检测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第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基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第二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检测焊接点位时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检测焊接点位时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定位器检测焊接点位时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作为定位器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定位器100,其包括基座11和定位装置12。基座11设于定位装置12的下方,用于承载定位装置12,同时基座11将整个定位器100固定在待测工件上。定位装置12设于基座11的上方,且定位装置12转动连接至基座11,定位装置12用于检测待测工件中焊接位点的位置。通过基座11和定位装置12相互配合,定位器100可用于检测工件上焊接件的位置的一致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的基座11包括固定部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一定位部113和限位部114。基座11基本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基座11中固定部111和第一连接部112基本沿第一直线101的方向设置。固定部111构成基座11的主体,固定部111用于承载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一定位部113,第一连接部112连接至固定部111的顶部。第一连接部112与固定部111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制造,第一连接部112与固定部111之间也可以为分体制造然后通过连接件或焊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第一定位部113设于固定部111的一侧,用于辅助实现工件位置的检测。限位部114设于第一连接部112的另一侧,用于限制定位装置12与基座11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防止定位装置12转动角度超过必要范围损坏定位器100。如图3所示的定位装置12包括第二连接部121、支持部122、第二定位部123和检测部124。定位装置12基本沿第二直线102的方向延伸,定位装置12的支持部122基本沿第二直线102方向设置。支持部122构成定位装置12的主体,第二连接部121设于支持部122的一端,检测部124设于支持部122的另一端,第二定位部123设于支持部122的下方。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2相互配合,使得定位装置12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部121和第一连接部112连接至基座11,定位装置12和基座11之间为转动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1相互连接,进而定位装置12能够连接至基座11。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1之间为转动连接,定位装置12可相对基座11进行转动。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对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行限位,进一步限定定位装置12和基座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13可以为凹槽且第二定位部123相对应地为凸起,或者第一定位部113为凸起且第二定位部123相对应地为凹槽,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的形状相互对应和配合。当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抵接时,凹槽与凸起形成配合结构可对定位装置12限位,增加了定位器100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部124连接至支持部122,检测部124设置于支持部122远离第二定位部123的的一侧并随支持部122进行运动。现有技术中,自制的定位器一般包括基座和定位装置等部件,通常采用定位销的方式固定基座和定位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基座和定位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后,再对待测工件的焊接位点一致性进行检测。但在使用过程中,每次测量都需将定位销插入定位装置内进行限位,定位销极易磨损而且影响定位装置和基座之间的固定,此外定位销通常与基座或定位装置无连接,极易发生丢失等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定位器100,对结构进行改进,定位器100分为定位装置12和基座11部分,基座11包括第一定位部113,定位装置12包括第二定位部123,第一定位部113和第二定位部123之间相互配合。定位器100对焊接位点测量时,基座11的第一定位部113和定位装置12的第二定位部123相互配合进而限定基座11和定位装置12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定位器100简化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定位销对基座11和定位装置12之间相对位置进行限制方案,因此本申请能有效提高位点测量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且也避免了定位销丢失带来的麻烦。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检测部124还进一步包括握持部1241、定位轴1242和检测头1243,握持部1241、定位轴1242和检测头1243基本沿第三直线103的方向延伸。握持部1241设于检测部124上部,握持部1241还连接至定位轴1242。具体地,握持部124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至定位轴1242,握持部1241也可以与定位轴1242为一体成型设置。定位轴1242为金属轴,定位轴1242上端连接至握持部1241,定位轴1242下端连接至检测头1243。检测头1243上端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至定位轴1242,或者检测头1243也可以与定位轴1242设置为一体成型。检测头1243下端还设置有探头1244,探头1244用于插入待测位点进行定位检测操作,探头1244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待测位点形状,探头1244能根据不同零部件位点检测需求更换不同的形状。检测部124中的各个部件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别制造后再连接成一个整体,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焊接的形式,也可以为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还可以为部分部件之间相互焊接另外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混合连接方式。同时,也可将检测头1243单独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检测头1243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定位轴1242,便于针对不同的待测工件,选择合适尺寸和形状的检测头1243。如图6所示,支持部122还包括第一安装部1221,第一安装部1221设置于支持部122靠近第一定位部113的一端。检测部124还包括安装套1245,安装套1245设于第一安装部1221内。具体地,安装套1245中至少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部1221的孔径,安装套1245的至少部分贯穿第一安装部1221,检测部124至少部分贯穿并连接至安装套1245。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检测部124还包括连接件1246,连接件1246将安装套1245连接至第一安装部1221,进而检测部124通过第一安装部1221连接至支持部122。在定位操作时,定位轴1242可在安装套1245内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握持部1241的直径大于安装套1245的孔径,在检测位点时保证检测部124不会从安装套1245上滑落。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定位装置12相对于基座11包括如图8所示的第一状态。定位装置12相对基座1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定位部113抵接至第二定位部123。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112还包括容纳槽1121,容纳槽1121开口设置朝上。定位装置12相对基座11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持部122的部分和第二连接部121位于容纳槽1121内,此时基座11和定位装置12形成配合结构。定位装置12相对于基座11还包括如图10所示的第二状态。具体地,定位装置12与基座11为转动连接,定位装置12可相对基座11转动。当定位装置12的第二定位部123离开基座11的第一定位部113时,定位装置12相对基座11处于第二状态。本申请实施中提供的一种定位器100省略了传统的用于定位的定位销,而是采用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部113和第二定位部123将定位装置12和基座11相互固定。定位器100在测量时,定位装置12只需转动便可相对基座1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节省了测试时间提升了检测效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二直线102的平面为投影平面104。第一定位部113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在投影平面104内具有第一投影,基座11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在投影平面104内具有第二投影。第一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1与第二投影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35且小于等于0.53。进一步地,第一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1与第二投影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39且小于等于0.49。更进一步地,第一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1与第二投影沿第二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41且小于等于0.47。第一定位部113与基座11的高度之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一定位部113具有合适的尺寸,保证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结合后的稳定性,保证定位装置12与基座11结合后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整个定位器100的重量保持在适合的范围内,增加携带便利性。
在本申请中定位器100具体实际使用时,即定位器100在检测待测工件中焊接位点时存在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三种情况。如图11所示,若探头1244插入待测位点,握持部1241与安装套1245之间无间隙且检测头1243与待测位点处焊接件之间无间隙,则待测位点合格。如图12所示,若探头1244插入待测位点,握持部1241连接至定位装置12,检测头1243与待测位点处焊接件之间存在间隙,则待测位点不合格,具体而言焊接件的焊接位置低于标准位置。如图13所示,若探头1244插入待测位点,握持部1241与安装套1245之间存在间隙,则待测位点不合格,具体而言工装的位置高于标准位置。
本申请中的定位器100能够快速并准确的判断待测工件上焊接件的位点是否符合焊接要求,并且定位器100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能够适配于多种检测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位器,包括:
基座,形成或连接有第一连接部;
定位装置,形成或连接有第二连接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定位装置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时,所述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基座处于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基座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为凸起,当所述定位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之间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为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为凹槽,当所述定位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之间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基本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所述定位装置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定位装置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检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包括握持部、定位轴和检测头,所述握持部、所述定位轴和所述检测头基本沿第三直线方向延伸,所述握持部和所述检测头分别连接至所述定位轴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设于所述检测部的外侧;所述检测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检测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定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构成有一容纳槽,当所述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基座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定位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基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定位装置基本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在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在所述投影面内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在所述投影面内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1与所述第二投影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的最大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35且小于等于0.5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
CN202222035102.X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定位器 Active CN21778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5102.XU CN21778610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5102.XU CN21778610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6100U true CN217786100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4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5102.XU Active CN21778610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6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79208U (zh) 一种选挡铰链检测装置
CN108917548B (zh) 涡轮叶片型面检测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9211055A (zh) 一种组合仪表检具
CN217786100U (zh) 一种定位器
JP2004028947A (ja) 軸の偏芯部における回転位相角度の測定装置およびその測定方法と、その測定に用いるスプライン溝位相測定治具
CN218002413U (zh) 一种通用铝合金防撞梁快速检具
CN107860283A (zh) 一种汽车悬架结构件位置度检具的定位结构
CN113523566A (zh) 激光焊接压合同轴补偿机构、电池模组焊接工装及方法
CN210220933U (zh) 一种轮廓度检具
CN108225178B (zh) 一种汽车座椅零部件安装检测的检测系统
CN219474513U (zh) 快速角度检验检具
CN112525038A (zh) 一种倒挡拨叉轴焊接检验装置和轴类零件检验装置
CN220018453U (zh) 一种包装罐双盖检测用激光传感器支架
CN212330090U (zh) 角度测试仪及焊机
CN212620433U (zh) 一种车身内底部中通道支撑横梁外形检测用治具
CN212871143U (zh) 一种用于飞机板件三坐标检测的检测工装
CN210689433U (zh) 形位公差检测装置
CN219666351U (zh) 一种螺杆缸体三维坐标的检测工装组
CN209839569U (zh) 一种汽车检具双位伸缩定位机构
CN220498929U (zh) 基于x195a轴向游隙测量仪的固定工装
CN210802339U (zh) 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
CN213657709U (zh) 一种倒挡拨叉轴焊接检验装置和轴类零件检验装置
CN218765063U (zh)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圆弧面同心度的检测工装
CN218994209U (zh) 换挡摇臂座精度检测设备
CN116765660A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压铸件的连接件焊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